印度歌百靈

印度歌百靈

印度歌百靈印度歌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上體和頂冠具有深色的斑紋。胸部和腹部灰白色。白色的耳羽,白眼眉。多數雙翼的覆羽和中央尾羽有較深的中心和淺白色的羽緣。長尾巴、更短的腿。[2]它們的頭上有漂亮的具羽冠,嘴較短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跖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印度歌百靈 印度歌百靈
中文名稱:印度歌百靈
拉丁學名:Mirafra erythroptera[2]
命名時間:Blyth, 1845[3]
英文名稱:Indian Lark
科屬分類:鳥綱雀形目百靈科歌百靈屬

外形特徵

印度歌百靈 印度歌百靈
印度歌百靈印度歌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上體和頂冠具有深色的斑紋。胸部和腹部灰白色。白色的耳羽,白眼眉。多數雙翼的覆羽和中央尾羽有較深的中心和淺白色的羽緣。長尾巴、更短的腿。它們的頭上有漂亮的具羽冠,嘴較短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跖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布範圍

印度歌百靈分布印度歌百靈分布
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印度歌百靈分布圖(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生活習性

 
印度歌百靈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單獨或為分散群。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于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棲息於廣闊草原上,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秋冬季常結集大群活動。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生長繁殖

印度歌百靈 印度歌百靈
在交配季節期間的印度歌百靈其飛行是一副驚人的景象。鳥在地面上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音節短小,在三個音節的鳴叫和吱吱叫聲後跟隨一個更長的第四個音節。這個組合更是多次重複直到鳥栖息時。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卵表面光滑具褐色細斑。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