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姓

權姓

權姓為一個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名列第403位。來源之一:出自子姓,本顓頊高陽氏之後,以國名為氏。名人有唐朝詩人、文學家權德輿,隋朝將領權武,中國朝鮮族音樂家權吉浩。

基本信息

簡介

權姓是一個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03位。在中國及台灣都不常見,反而在朝鮮半島是較常見的姓氏。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

姓氏起源

1.出於子姓,以國名為姓。商湯建立商朝後,第二十三代大王武丁,武丁的後人有受封於權地(今中國湖北省當陽),為權國,後為楚國所滅,權國只好遷到今湖北省荊門一帶,後來又被巴國所滅,權國的貴族與子孫就以國為姓,改姓為“權”。

2.出自羋姓,以邑名為姓。楚武王滅權國後,改權國為縣,權國遺臣斗緡圖謀叛楚,失敗後被殺。斗緡的後人於是就以權為姓。

3.出自葛天氏,出自遠古時期古帝葛天氏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路史》的記載:“古帝葛天氏之後有權氏、葛氏。”

4.出自伏羲氏。今中國河南省境,有個“太昊伏羲氏之陵”,有一段古文中寫道:“渭河之中得此磅礴,故後世據以權為首頭,後裔不已犧皇,德語三山,位在三十三天外天,功為人皇得權,‘以權為氏姓’......”。

5.出自一位高麗國功臣新羅貴族金幸,被賜姓權。

得姓始祖

商武丁(子昭)、權文丁(子元)、權甲公(子嘉)、楚斗緡、鍾離權(漢鍾離)。

遷徙分布

權氏或是一個典型的多源流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零三位。

權氏源自子姓羋姓。權氏原為殷商中興名主武丁的後裔。根據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商代武丁的子孫,被封於權,後代以國為姓。而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上記載,權氏原是顓頊帝之後,子姓,是商武帝後裔,後被楚武王所滅,子孫改為權氏。

另外,在權國滅亡後,楚武王任命斗緡到這裡當令尹,後來這裡部分楚國羋姓人就改為權氏。戰國末期,權氏子孫遷於隴西,定居在天水一帶。

到了戰國末期,楚國被秦國所滅,楚國許多大姓氏族被強令遷移到隴西去,於是,他們就在現在的甘肅天水一帶定居下來,然後再以天水為中心繁衍,逐漸分布於全國各地。根據學者考證,三千多年前權國的位置,就在現在的湖北省當陽縣的東南部。而後世權氏家族的第二支的來源,在史籍《左傳》、《韻會》、《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古籍上也有記載。

在秦、漢的數百年里,權氏一族似乎一直在甘肅天水地區“養精蓄銳”。到了魏、晉以後的南北朝時期,才開始嶄露頭角。而且“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南北朝時期權氏的優異表現,從著名歷史人物權冀、權會、權景宜以及權襲慶等的事跡上看,確實非同一般。權氏一族的名人還有:漢朝時期佐輔都威權忠,唐朝時期宰相權德輿,宋朝時期副宰相權邦彥等。

今陝西省的寶雞市、西安市長安縣,江蘇省的徐州市銅山縣,山東省的濟南市、菏澤市、德州市,四川省的宜賓市屏山縣、成都市、蒼溪縣、綿陽市、廣元市,重慶市合川區,山西省的晉城市,河北省的大名市、束鹿縣、保定市,青海省的樂都縣,河南省的南陽市、漯河市、洛陽市孟津縣、商丘市、蘭考縣,湖北省的十堰市,安徽省的淮北市、六安市、合肥市肥西縣、宿州市蕭縣,甘肅省的張掖市高台縣、天水市、慶陽縣、隴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遼寧省的瀋陽市,湖南省的新寧縣、臨湘市,浙江省的磐安縣,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西省的永豐縣、吉安市,內蒙古自治區等地,均有權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貞孝堂:貞是對國之貞,孝是對親之孝。唐時權皋,原在安祿山幕中做事。他發覺安祿山謀反,怕禍及父母,就裝病攜親離職而去。剛渡江,安祿山就起兵了。唐玄宗曾召他做監察御史,恰逢權母重病,客居洪州,權皋堅辭不受。後被拜起居舍人,又被召為著作朗,權皋都以侍母為因固辭。人們見他一心事母,都佩服他對國家貞,對父母孝。他死後被謚為“孝貞”。

家譜文獻

陝西銅川權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陝西省博物館。

江蘇彭城權氏四修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手抄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徐州市博物館

江蘇徐州權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刊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徐州市博物館。

字輩排行

湖廣地區權氏字輩:“世鳳廷應中有國文登其可以光紹德正大志啟興克立承先祖名揚必達幫敦仁逢盛事錦運際隆昌”。

四川地區權氏字輩:“尚正之衡世維大登汝在文光澤興國志應安中華開宗明仲元承先其本廷繼述洪培育佑啟兆祥昌”。

四川蒼溪權氏字輩:“國子開昌先宗有光大”。

四川成都權氏字輩:“文明純學正家申泰弋洪”。

山東單縣權氏字輩:“登朝瑞恩希福慶堂聖學韋繼廣”。

江蘇徐州、銅山、安徽合肥權氏字輩:“立廷(庭)興啟太(泰)秦(勤)學繼茂(懋)修義循良家傳孝友”。

陝西寶雞權氏字輩:“文光澤興國志應安中華”。

湖南臨湘權氏字輩:“孝友為先敦仁重義”。

河北大名權氏字輩:“得振克領權景良俊立守”。

河南孟津權氏字輩:“榮順居方會廣德布體安”。

安徽蕭縣權氏字輩:“勤學繼茂修懷”。

湖北權氏一支字輩:“朝庭開選明亮可期”。

權氏一支字輩:“良國學友道萬世宗德昌”。

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有威斯赫;能孝必忠:上聯典指唐朝萬年人權懷恩,初任萬年令,賞罰明斷,見惡則斥,當時人說:“寧飲三斗塵,無縫權懷恩。”後歷官慶、萊、衛、邢、宋五州刺史,所到之處,威名赫然。官至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下聯典指明代徐州人權謹,字仲常,十歲喪父,哀痛甚至哭死過去。永樂年間官光祿署丞。母親九十歲去世,他在墓旁築廬,守孝三年。明仁宗時因孝行官文華殿大學士(宰相),他要辭去,明仁宗說:“朕提升你,要給天下為人子樹個典範,其他事對你不苛求。”明宣宗時任通政司右參議。

五言通用聯

祖孫雙進士;父子二將軍:上聯典指唐朝權皋及其孫權璩,洛陽人,先後中進士。下聯典指唐朝權襲慶及其子權武父子,均曾官開府將兵打仗。

七言通用聯

推轂為搢紳羽儀;扶日作朝廷屏翰: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權德輿喜推轂賢士。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權邦彥嘗獻十議以圖中興,楊誠齋贊曰:“補天重光,扶日再中。”

八言以上通用聯

頭角威峨不愧名家駒馬;風流蘊藉堪稱縉紳羽儀:上聯典指宋朝時期東平知府權邦彥,以治辦稱。下聯典指唐朝詩人、尚書權德輿的事典。

能孝必忠高擢文華學士;信賞決罰莫逢權氏懷恩:上聯典指唐朝通政司友參議權謹,仁宗召拜文華殿大學士。下聯典指唐朝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權懷恩,賞罰明決,見惡輒斥,時語曰:“寧飲三斗塵,無逢權懷恩。”所居威服赫然。

歷史名人

權德輿:唐朝詩人、文學家;

權武:隋朝將領;

權善才:唐朝將領;

權萬紀:唐朝大臣;

權皋:唐朝大臣,發現安祿山圖謀叛變,怕母親遭受禍害,於是帶著母親逃難。

近現代名人

權相宇:韓國演員;

權珤雅:藝名寶兒,韓國歌手;

權志龍:藝名G-dragon,韓國歌手;

權俞利:韓國女子團體少女時代隊員;

權吉浩:中國朝鮮族音樂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