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腿齒鷹

棕腿齒鷹

棕腿齒鷹(學名:Harpagus diodon) 為鷹科齒鷹亞科的鳥類,是一種小型猛禽,體長約35厘米,上體羽毛深藍色,下體胸腹部的羽毛棕紅色,腿爪黃色有黑爪尖,眼睛棕紅色。經常棲息於熱帶森林和季節性淹沒的森林的邊緣,在樹叉和樹冠上注視並覓食獵物,在空中盤旋時前影非常美麗,伸展的雙翼整齊的排列著扇形的色帶和斑紋。主要以蜥蜴和昆蟲為食,偶爾也吃鳥類,雛鳥,蝙蝠,蛇和老鼠等。捕獲物後通常攜至樹冠上啄食。分布於中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棕腿齒鷹棕腿齒鷹
棕腿齒鷹是一種小型猛禽,雄鳥體長24至30厘米,翼展52至58厘米,體重87至114克;雌鳥明顯較大,身長在29至37厘米,翼展為58至68厘米,體重150至 218克。該鳥具有長翅膀,長尾的末端平直,有黑色和灰色帶。該飛羽通常只有在飛行中可見白色和黑色的斑紋。腿黃色。鳥喙黃色,喙鉤尖處黑色,鼻孔周圍的皮膚具黃色蠟質。棕腿齒鷹容易和雙齒鷹混淆,但也有明顯的區別,該物種是齒鷹亞科具有棕黃色眼睛中的唯一有黃色大腿羽毛的品種。它的上頜骨上具 “雙齒”。

分布範圍

棕腿齒鷹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生活環境

廣泛的棲息於各種林地和森林類型,包括針葉樹和闊葉林,尤其是橡樹林。活動于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無論是在低地和高地。在茂密的林冠高處,疏林,林緣地帶和林間空地。常單獨活動,有時也見停息在高大喬木的樹梢上或林內樹下部的枝叉上。

生活習性

棕腿齒鷹能迅速通過茂密的植被飛行,它們善於在茂密的樹叢里穿行去捕捉獵物。這些被捕食的獵物,絕大多數是小型鳥類,如麻雀,尤其是各種鳴禽,木鶯和蜂鳥。通常,雄性將針對較小的鳥類,如麻雀,雌性會追求更大的獵物。會也吃鼠類,蜥蜴,青蛙,蛇和大型昆蟲。最常見的是隨著森林的上空飛升。通常單獨活動,也常結群圍捕棕腿齒鷹(圖5),甚至爭搶同伴的獵物。活動在白天,常單獨在空中長時間地翱翔和滑翔,偶爾鼓動幾下翅膀。飛行時兩翅向前舉和身體呈一定角度,和鳶一樣多在空中呈圓圈翱翔和滑翔。飛累了則棲息於樹上或突出的岩石上。覓食主要靠視覺,因而視力特別敏銳。通常棲息於高而突出的地方,以便能更好的觀察四周,當發現地上有獵物時,則突然從空中直撲下去捕食,除在地上捕食外,也在空中捕食。捕獲物後通常在棲息的樹冠上啄食。

生長繁殖

棕腿齒鷹築巢和繁殖一般都很隱蔽,以避免被蒼鷹和雕等大型猛禽捕食。鳥巢呈淺杯狀,用大量針葉樹或闊葉樹的枝葉搭建,通常建在大樹的樹叉上,每巢產4-5卵,也有多達8枚的記錄。這些卵大小在37.6 × 30毫米,重約19克,上有褐色斑紋。雌鳥進行築巢和孵化工作,並育雛和餵養,雄鳥捕獵並提供大多數食物給雌鳥,尤其是在孵化早期。孵化期平均約30天,出巢的幼鳥由父母再餵養16至23天,至少4周后才能飛行。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