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鎮[山東省]

松山鎮[山東省]

松山鎮位於棲霞市區北10公里,距煙臺40公里。全鎮總面積136.78平方公里,轄52個行政村,人口3.8萬。還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松山鎮、甘肅省天祝縣松山鎮、福建省羅源縣松山鎮。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松山鎮下轄村:桑家莊村、東戰家村、虎山村、前鋪村、金山泊子村、興利村、西鹿頭村、下紫現頭村漢橋村、松山村、史家村、新店村、北衣家莊村、盤子澗村、大北莊村、棗林莊村、上艾口村、下桑樹夼村、下艾口村、龍村村、郝家樓村庵里村南寨村呂家埠村、東鹿頭村河南夼村、南莊村、隋家集村、裕富莊村、代家村、公山後村、客落王家村、東北莊村艾山湯村、金山村、赤巷口村、留家村、百里店村金山台村、後鋪村、豹山口村、東馬耳岙村、金山店子村、朱元溝村、上紫現頭村、虎龍口村、客落鄒家村、母山後村、上桑樹夼村、客落潘家村、鋪子夼村、山北頭村

資源優勢

松山鎮松山鎮
松山鎮具有優越的區位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同三高速、204國道、煙棲汽車專用路、張棲路縱貫南北,松十路、松任路橫貫東西,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煙臺市電力雙迴路供應與膠東電網輸送中樞為松山鎮提供了豐富的電力資源;庫容7010萬平方公里的庵里水庫與涇穿南北的白洋河為松山鎮提供了充沛的水源;豐富的黃金礦藏和地勢資源為松山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松山鍾靈毓秀,歷史上名人輩出,道教全真派鼻祖七真人之首丘處機,清朝兵部侍郎郝晉,著名訓詁家郝懿行等,皆出於此。松山西側的膠東第二山——艾山,其山間巒峰疊翠,幽谷跌宕;林泉潺潺,鳥語花香。盛產野味山珍,特產異草奇花,是膠東著名的自然風景區之一。

經濟狀況

松山鎮草莓
松山鎮果園面積19000畝,優質蘋果生產基地6000多畝,發展套袋蘋果2億個;利用山棗改接大棗技術發展優質大棗基地1000畝,品質優良,口味獨特。

松山鎮共發展保護地栽培3000多畝,蔬菜大棚2600個,主要生產西紅柿、黃瓜、葡萄、美國西芹、韓國茭瓜、以色列辣椒、草莓等反季節蔬菜和高檔菜、水果;食用菌生產發展迅速,現有食用菌大棚2000多個,以香菇、花菇、雞腿菇為主。

松山鎮養殖業生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品種優良,以黃牛、奶牛、波爾山羊、豬、肉食雞、山雞為主,有規模養殖小區2個,專業戶2000多戶。

松山鎮是棲霞的經濟強鎮之一,2001年全鎮工農業國民生產總值達9.6億元,基本形成了以高效農業、工業園區、建材、礦產、旅遊為基礎的經濟格局。

招商引資

松山鎮松山鎮
2006年3月18日,松山鎮在經濟開發區C區舉行6個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投資總額達1.35億元。其中,外資項目4個,總投資1191萬美元,分別是投資621萬美元的煙臺頂真食品項目、投資400萬美元的煙臺泉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水果罐頭項目、投資100萬美元的煙臺加加新食品水產加工項目和投資70萬美元的煙臺善慶堂水養生食品項目;內資項目2個,總投資4000萬元,分別是投資2000萬元的煙臺大禾陽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果酒果醋項目和投資2000萬元的煙臺山水果酒項目。預計除煙臺泉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水果罐頭項目外,其餘5個項目將於8月底前全部竣工投產。這些項目的開工,對加快經濟開發區C區的發展,提高我市食品加工基地建設水平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松山鎮

松山鎮松山鎮
概述

松山鎮位於容縣西北部,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全鎮有農戶10372戶,總人口41731人。轄區總面積19.84萬畝,耕地面積2.08萬畝,有林地面積13.28萬畝。農村經濟總收入10067萬元,全鎮有鄉鎮企業324個,年地方財政收入3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98元。主要特產有沙田柚果苗

松山位於容縣北部,東與縣底鎮相鄰,南與容州鎮相連,西與石頭鎮接壤,北與羅江鎮交界,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8公里,是容縣北片的中心鄉鎮。全鎮總面積133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429個村民小組,人口4.2萬多人;28個黨(總)支部,黨員949人。

松山鎮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全鎮年平均氣溫21.8°C;年平均積溫6883°C;多年平均降水量1650mm;松山鎮位於大容山脈北段,大部分屬花崗岩丘陵地貌,約占總面積的77%,海拔多在200--300米之間,大致呈北東向分布;土層深厚,土壤中多有機質占55%左右;地表坡度30°以下的面積占總面積的97%,山地利用潛力大。

松山鎮松山鎮
經濟狀況

全鎮林地面積13.44萬畝、水田面積17000畝、旱地面積2076畝;糧食年生產面積3.2萬畝,糧食年產量1.33萬噸;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66.6%;經濟林基地42000多畝,其中沙田柚5320畝、八角12725畝、玉桂7806畝、速生豐產林13000畝、番石榴700畝、果木苗800畝、茶葉400多畝;年末生豬存欄3.8萬頭,肉豬年出欄1.25萬頭,年末家禽存欄20.21萬羽;規模養殖戶192戶;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年發電量達950萬度;外出務工人員達9160人,鎮內企業用工830多人。

松山鎮經濟不斷發展,2007年實現生產總值2.87億元;現有企業21家,工業年總產值11300萬元;農業總產值13000萬元;財稅收入3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05元。

城鎮建設

松山鎮交通便利,貫穿全鎮的容平二級公路正在抓緊建設中,率先在全縣實現村村通四級公路目標。教育辦學水平較高,鎮內設有3所中學,13所國小,現有教師360人,在校學生6453人,辦學水平不斷改善。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大山口圩鎮面積達150萬平方米、城鎮常住人口1.5萬人;城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備,建有自來水廠、農貿市場、文化設施等;開通了5500多門電話,建有多個聯通、移動通訊基站,信息網路覆蓋全鎮。

松山鎮人文旅遊景觀也十分豐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著名將領夏威、馬曉軍、韋雲淞故居座落其中;大水自然風光以瀑布、天池、綠茵著稱;沙田村木蘭塘是中國名果--沙田柚的發源地,集原產地保護、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於一體的木蘭塘項目富有內涵;三合村蘭花遠近聞名,別具一格。

甘肅省天祝縣松山鎮

松山鎮松山鎮
概述

松山鎮地處祁連山脈毛毛山南麓松山灘草原,東北與古浪縣接壤,東南與景泰縣、永登縣接壤,西鄰縣城華藏寺,天干公路穿境而過,距離縣城華藏寺17公里,交通便捷。松山鎮前身為松山鄉、錢寶鎮,兩鄉鎮於2004年9月撤併,合併後更名為松山鎮。松山,因城北大山多松樹而得名,藏語亦稱密哈山,意為肉食之地。

資源優勢

松山鎮國土面積711.3平方公里,草原面積93.24萬畝,屬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全鎮轄12個村民委員會,40個村民小組,人口3017戶13346人,有純牧業村4個,是一個藏、漢、土、蒙古、回等多民族聚居,半農半牧的鎮。全鎮現有學校19所,其中獨立國中1所,九年制學校1所,六年制完全國小10所,村學7所。轄區內有縣級單位天祝種羊場1個,鎮屬各單位12個,有錢寶磚廠、天祝縣華銳酒廠、採石場、道渣石場、富強牛羊育肥場登5家企業和私營企業,餐飲、商貿個體工商戶120戶。

松山鎮歷史文化悠久,始建於明代時期的松山古城,森林密布、牧草豐美、牛羊成群,是當時供給軍隊馬匹、飼草的重要牧場之一,戰略地位突出,為古代“松山古道”和軍事要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由於氣候和人為的因素,環境日益惡化,草場退化,古城日漸蕭條。建國後歷屆政府在松山古城附近辦公。現松山古城遺址被列為縣級保護文物,保存完好。其它文物古蹟有華尖魚兒山、地溝梁一帶古脊椎生物化石和紅石堡子、藏民堡子遺址和達隆寺等。

松山鎮民俗文化豐富,社火表演、賽馬會等民間文化活動經常開展。組建於70年代的紅石村社火隊,是全縣優秀社火表演隊之一。每年春節和元宵節赴縣城和附近鄉鎮進行表演,為民眾活躍節日氣氛。各村組春夏季節舉辦的賽馬盛會,吸引遠近賽馬愛好者和民眾前來比賽觀看,為遼闊的松山灘草原平添了幾分美麗。

松山鎮松山鎮
經濟狀況

松山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緊緊抓住小城鎮建設的歷史機遇,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特色農牧業和礦產資源優勢,搶抓項目,走以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貿易為主導,資源開發為輔的發展路子。建成舍飼暖棚251座,富強牛羊育肥場和大圈灣養狐場2個特種養殖場;建成3000畝人工種草基地1個,特色畜牧業已成為促進全鎮經濟成長的主導產業。2004年,全鎮農牧業總產值118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6388萬元,糧食總產量118萬公斤,大小畜年末存欄66851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834元。

發展思路

以扶貧開發和小康建設總攬全鎮經濟工作全局,圍繞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突出基礎設施和結構調整,狠抓以舍飼育肥為主的養殖業,以雜交油菜、豌豆、無公害蔬菜、中(藏)藥材和牧草為主的種植業,以農畜產品加工、運銷為主的加工業,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和城鎮化步伐,促進農牧業和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松山鎮松山鎮
領導名單及分工

劉生才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盤工作

黃忠榮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工作,分管統戰、民族宗教工作

孟壽堂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盤工作,分管黨政辦公室、財務工作

劉子云黨委副書記分管黨建、基層組織建設、宣傳、精神文明、共青婦、老齡、工會、計畫生育、機關黨支部工作

曹永錄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政法、紀檢、綜合治理、司法、信訪工作

於建功副鎮長分管農、林、牧、土地、水、電、扶貧工作

張華副鎮長分管文教衛生、計畫生育、民政、廣播電視、統計工作

劉青鎮長助理協助分管農業鎮長工作

李德元武裝部長負責武裝工作

王國傑經委主任負責經委工作、安全工作

楊抓新草華尖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負責華尖社區工作

楊振雲計生辦主任負責計畫生育工作

福建省羅源縣松山鎮

松山鎮松山鎮
概述

松山鎮地處東經119o,北緯26o,位於福州市羅源縣,與台灣隔海相望,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9oC,年總降雨量1650mm,年總日照時數1752.8小時,年平均霜期13天,一年三熟。各類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捷。

松山鎮位於羅源灣畔,依山面海,是羅源灣開發區所在地,全鎮面積14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14.2%,耕地面1213.13公頃,林地面積3743.87公頃,水域面積4666.67公頃,全鎮下設6個居,16個村,總戶數8155,總人口3.8萬;全鎮有35個黨支,黨員1209人;在職幹部、職工81人,是羅源縣最大一個鄉鎮,全鎮擁有中國小22所,其中:中學2所、完小校10所;各類企業廠場56家,其中鎮辦企業22家;大小水庫7座,其中小型水庫2座,總庫容達534.6萬立方;250千瓦水電站1座。

松山鎮松山鎮
經濟狀況

2003年底可實現:工業總產值85425萬元,完成年任務100.04%,比上年增長(下同)11.52%。其中:工業總產值48015萬元,完成年任務100.03%,比增17.1%;農業總產值37410萬元,完成年任務100.05%,比增5.09%。本級財政總收入325萬元,完成年任務100.93%(剔除體制調整級免徵稅費部分),同口徑比增7.78%。農民人均純收入3945元,完成年任務100.07%,比增2.7%。實現利用外資53萬美元,內資到資696萬元。工業用電量788萬千瓦時,與上年同期相比都有明顯增長。黨建、計生、綜治、教育、衛生、安全生產等其他工作也基本上都能按時保質完成縣下達的目標任務。

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5800萬元,比上年增長(下同)23.55%,其中工業產值45803萬元,比增9.54%,農業產值60000萬元,比增59.46%;鄉鎮企業總產值71505萬元,比增12.35%;實際利用外資274.91萬元,比增409.1%;工業用電量2900萬千瓦時,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長,財政總收入410.84萬元,比增11.45%;糧食總產量78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4152元,比增5.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