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鯿魚

東坡鯿魚

東坡鯿魚,川菜一種;原始做法已失傳。目前有清蒸、紅燒、油悶等做法,各有其特色。其中含有大量豐富元素,為人體恢復所需。適宜貧血,體虛,營養不良,不思飲食之人食用。

東坡鯿魚,川菜一種;原始做法已失傳。目前有清蒸、紅燒、油悶等做法,各有其特色。其中含有大量豐富元素,為人體恢復所需。適宜貧血,體虛,營養不良,不思飲食之人食用;

來由

東坡鯿魚東坡鯿魚
蘇東坡喜食鯿魚,曾有詩讚其味美。詩曰:“曉日照江水,游魚似玉瓶。誰言解縮項(鯿魚亦名縮項魴),貪餌每遭烹。杜老當年意,臨流憶孟生。吾今又悲子,輟筋涕縱橫。”他一到黃州,就對這裡的鯿魚產生了興趣,常與潘生(大臨)等垂釣江上,釣鯿野炊。當時如何烹製,現已無法知道,按現今黃州的傳統作法,用這種鯿魚紅燒、清蒸、油燜都可以,而且都味道鮮美。

製作方法

東坡鯿魚東坡鯿魚
清蒸

原料: 鮮鯿魚一尾(約重1000克),熟火腿,水發,淨冬筍,雞油,豬油,雞湯,味素,紹酒,精鹽,胡椒粉,蔥結,姜塊。

製法:
(1)將魚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淨,在魚兩面剞花,撒上精鹽,盛入盤中。香菇(去蒂洗淨)和熟火腿切成薄片,互相間隔著擺在魚上面。冬筍切成柏葉形薄片,鑲在魚的兩邊,加蔥、姜(柏松)和紹酒

(2)鐵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燒熟,泌入蒸魚的湯汁,下雞湯燒沸,加入味素、雞油,起鍋,澆在魚上面,撒上胡椒粉即成。

油燜

原料:鮮鯿魚一尾,豬肥膘肉,水發玉蘭片,豬油,芝麻油,味素,白糖,紹酒,醬油,紅辣椒,精鹽,小蔥,薑末。

(1)將魚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淨,在魚身兩面剞斜十字刀紋(每面剞五、六刀),用醬油抹魚身,醃漬五分鐘。豬肥膘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都切成一寸長的粗絲。

(2)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至八成熟,將魚下鍋,用勺撥動翻面,待魚兩面炸成淡黃色時撈出。

(3)原炒鍋倒去余油後置旺火上,放入肥膘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炒兩分鐘,至蔥散發出香味時,再將魚下鍋,加入紹酒、薑末、醬油、白糖、味素、精鹽、清水、燜燒三分鐘,待魚汁漸濃,即移置微火上,加蓋燜八分鐘至魚已透味、湯汁濃稠時,再端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繼續燜二分鐘,起鍋盛盤即成。

特色此菜淡色有光澤,皮酥滑,肉肥嫩,汁稠濃,味鮮美,鹹甜中略帶辣味。

東坡鯿魚蘇東坡
紅燒

原料:鮮鯿魚,水發玉蘭片,熟豬油,芝麻油,味素,白糖,濕澱粉,紹酒,醬油,蔥花,薑末。

製作方法:(1)將魚去鱗、鰓,剖去內臟洗淨,在魚身兩面剞斜十字刀紋(每面剞五、六刀)。玉蘭片切成薄片。

(2)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熱,把魚下鍋兩面煎黃,加入紹酒、薑末、醬油、精鹽、蔥段、玉蘭片、清水等一起烹燒。 待湯汁燒沸後,移至中火上燒十分鐘至魚透味,再端鍋置旺火上,繼續燒至三分鐘,直到湯汁稠濃,即將魚起鍋,盛入盤內。

(3)將原炒鍋連湯汁置旺火上,下味素、白糖,用濕澱粉調稀勾芡,放入熟豬油,起鍋,澆在魚面上即成。

特色:此菜色澤金黃,脂肪肥厚,肉質細糯,油潤爽滑,味道異常鮮美。

營養成分

東坡鯿魚蘇東坡
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61克,蛋白質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熱量229千卡,灰分15克,鈣155毫克,磷195毫克,鐵2.2毫克,核黃素(維生素B12)0.08毫克,尼克酸(菸酸)1.8毫克。

營養價值

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

食用功效

武昌魚性溫,味甘;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

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

適合人群

東坡鯿魚鯿魚
一般人都可食用;

1、適宜貧血,體虛,營養不良,不思飲食之人食用;

2、凡患有慢性痢疾之人忌食。

相關信息

東坡鯿魚鯿魚
切魚方法:魚肉質細,纖維短,極易破碎,切魚時應將魚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順著魚刺,切起來更乾淨利落;魚的表皮有一層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來不太容易,若在切魚時,將手放在鹽水中浸泡一會兒,切起來就不會打滑了。

巧去魚腥味:

1、將魚去鱗剖腹洗淨後,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區魚的腥味,並能使魚滋味鮮美;

2、鮮魚剖開洗淨,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

3、吃過魚後,口裡有味時,嚼上三五片茶葉,立刻口氣清新。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