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鹽

精鹽

普通鹽包括粗鹽和日曬精細鹽。粗鹽即海、湖鹽區生產的原鹽。日曬精細鹽指中國南方海鹽區根據氣溫高、降水頻的特點,採用新鹵、薄曬、短期結晶、定期活動滷水與鹽碴的工藝,曬出顆粒均勻的細鹽。

簡介

精鹽,也就是精製鹽,是以地下天然滷水、岩鹽水溶開採得到的滷水和溶解粗鹽製成的滷水為原料,用化學方法除去其中的可溶性雜質,澄清後,再經蒸發 、結晶 、脫水 、乾燥 、篩分而成。井礦鹽區都以岩鹽水溶開採得到的滷水或地下天然滷水為原料,生產精製鹽。在經過篩選的精製鹽中,添加適量的抗結劑,攪拌均勻,就成了精鹽。精鹽不含有雜質。屬於混合物
在國語里“幼”表示“幼小”、 “年幼力小”的意思。談到“精鹽“往往會說“幼鹽”。所以,精鹽本身又有“幼鹽”之稱。

國內首家精鹽廠

建立於1914年的天津“久大”精鹽公司是中國第一座精鹽廠。1913年冬,一個年輕人孑然一身來到天津塘沽,在中國化工業還是一片荒原的情況下,開始了拓荒者的生涯。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成為我國著名愛國實業家、被毛澤東譽為“工業先導,功在中華”的范旭東先生。

久大精鹽公司

“久大”精鹽開始生產時,日產量5噸,1919年擴建西廠,事業蒸蒸日上,最多年產量達到62500噸。新中國成立後,“久大”於1955年與“永利”合併為一個廠,生產經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它是天津鹼廠的一個分廠———化工分廠,不僅產量提高,而且增加了產品品種,除精製鹽外,還生產小蘇打、碳氧、重灰、氯化鈣、碳酸鎂、燒鹼等,成為國家化工行業中的骨幹企業。

於塘沽銷售

塘沽是長蘆鹽的主要產地之一。這裡鄰近唐山的開灤煤礦,海陸交通便利,在這裡興辦化學工業,原料、燃料、運銷都很方便,可說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化工基地。
范旭東在塘沽到處查看,發現還真有一個熬制精鹽的作坊,是通州鹽商開的,小鍋小灶產量極少,又不知注重鹽的質量,根本不能和進口的精鹽相比。於是他和當時鹽務署顧問、《鹽政雜誌》主編景韜白等人商量,打算在塘沽這個地方籌建製鹽廠,熬制精鹽。這個倡議頗得其兄范靜生(時任教育部長)及師友梁啓超李思浩、王家襄等人的贊同。由范旭東等為發起人、梁啓超等為贊助人,於1914年11月29日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決定募股5萬元作為籌建資金。到1915年3月12日,收到股金33000元;到1915年4月18日召開第一次股東會議時,實收股金為41000元。
范旭東用募得資金買下通州鹽商在塘沽開設的熬鹽小作坊,又購地10畝,開始籌建“久大精鹽公司”。1915年6月破土動工建築廠房;范旭東又親赴日本調查購買機器設備,鍋灶由上海求新工廠製造。4月6日開工點火,同年9月11日第一批精鹽運往天津銷售。“久大”新產精鹽,品質純淨,色澤潔白,備受歡迎,改良食用鹽獲得空前成功。

打開銷路

中國鹽政承襲封建舊制,銷售權操在少數鹽商手中。鹽商又分引商、綱商、票商、認商、包商、指定商等,各據一方,都有專賣權,不許別人、別地插手,否則就叫“越界為私”,以私鹽論處,因此“久大”精鹽的銷路受到限制。初期,主管方面只許在天津市東馬路設店行銷。這就使“久大”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威脅。後來,“久大”得知當時的風雲人物楊度袁世凱關係密切,便千方百計拉楊度入股。楊度拿了兩瓶久大精鹽送給袁世凱品嘗,袁世凱表示讚賞,高興之下,給了“久大”五個口岸的銷售地,久大精鹽這才得以在長江流域打開銷路。“久大”精鹽商標為“海王星”。海王星的運行軌道與其他行星不同。范旭東取此意,喻意“久大”以造福於人民為宗旨。
精鹽精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