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當地美食

寧夏當地美食

史書記載,涮羊肉最早始於我國東北和蒙古少數民族地區,原稱“涮鍋”。據說,涮羊肉的起源之一與元世祖忽必烈有關。

涮羊肉

相傳700多年前,忽必烈在北征途中,忽然想起清燉羊肉了。廚師急忙殺羊剝皮,剔骨割肉。這時,探馬報導:“敵軍鋪天蓋地而來,離此不遠了。”兵貴神速,眼看清燉羊肉吃不上了,聰明的廚師想出一個辦法,他在羊肉上揀了一個好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用飯勺草草地攪一下,便急急忙忙撈在碗裡,加了點鹽,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飢不擇食,飽餐了一頓,感到這肉片格外鮮嫩。待忽必烈勝利返朝後,重賞了廚師,問清了這種羊肉片的烹調技術,御賜菜名為“涮羊肉”。

饊子

"點心香,月餅美,回回的饊子甜又脆"。這話一點不假,饊子是回族民眾的傳統食品之一。古稱"環餅"、"寒具"。據史書記載始於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寫詩讚美饊子的作法:"殲車接成正教導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壁金"。明

寧夏當地美食寧夏當地美食
代藥物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炸饊子:"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索索扭捻成釧之形,油煎食之"。

寧夏回族的饊子,素來以股條細勻,香酥甜脆,金黃亮潤,輕巧美觀,而博得中外人士的讚譽。1985年,阿拉伯國家友好人士訪寧夏在回族家中做客,稱讚寧夏饊子酥脆。1982年西北五省烹飪比賽表演,寧夏饊子譽滿西安。炸饊子也叫擺饊子,要有嫻熟的技巧,回族婦女擅長炸饊子堪稱一絕。炸好了,香酥甜脆,炸不好,綿如皮條,回族辦喜事炸饊子多由老年或中年婦女掌鍋。饊子不僅造型獨特,而且方便易作,如今不但回族家裡廣泛作,而且西北信仰伊斯蘭教的其它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撒拉族等都有節日作饊子的習俗。現在饊子已成為回民團結和睦友愛 的象徵,是歡度節日不可缺少的聖潔的食品。

甘草霜牛肉

將牛肉切成核桃大的塊,清水浸泡1小時後,放入旺火上的湯鍋燒開撈出,甩溫水泡洗。將胡麻油倒入旺火上的炒勺,投入蔥段和汆過的牛肉塊。炒至收乾血水,再投入乾甘草霜、精鹽、醬油、調料包(甘草段、花椒、薑片、陳皮、大香、小茴香)、白糖、牛肉湯,燒開後將勺移置文火上。待肉爛汁濃,撈出調料包,將炒勺再置旺火上收汁,放入味素,翻勺裝盤、牛肉色澤紅亮,肉爛汁甜,有潤肺止咳之功效。

黃河鯉魚

寧夏引黃灌區,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寧夏黃河鯉魚更是遠近馳名。據《本草綱目》等古代醫書所述,黃河鯉魚還是入藥的補品,具有養肝補腎之功能,並對孕婦水腫、月經不調、中耳炎、赤眼病等,有一定療效。

選用鮮活的黃河鯉魚,去鱗、剖腹、去內臟、洗淨;在魚脊上切成斜刀紋,裹漿,放入油鍋炸到泛金黃色,撈起裝盤,澆以另烹製的糖醋調汁而成。特點:色澤明亮,外焦內嫩,鮮美可口。

吳忠白水雞

用老湯(即經常煮白水雞的湯)加清水,還有調料包,把母雞放入鍋內,先用旺火燒開,再用文火慢燉。待雞肉煮熟(以能用筷子扎進雞肉為宜),撈出晾涼,再取雞油抹遍全身,使雞皮發亮。吃時將熟雞帶骨剁成5厘米方塊,碼在盤裡,配上三花油一小碟上桌。看上去色澤黃亮,聞起來清香撲鼻,吃起來味道醇厚,鮮嫩爽口。此菜尤以吳忠一帶選料考究,製作精細,頗享盛名,故名“吳忠白水雞”。

鍋盔

固原有一種特色食品名叫鍋盔,很受人們的歡迎。提起鍋盔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9D%8E%E6%B2%BB">李治和武則天在位時,朝廷為他倆在奉天縣城北的山樑上修建合葬陵墓。當時,建築陵莫的工程非常浩大,一下子聚集了約兩三萬能工巧匠和民工。為了施工安全,監工大臣請朝廷用薄鐵特製了一種鐵盔帽,發給民工們戴在頭頂。由於工程要求緊迫,民工越來越多,吃飯成了問題。無奈,監工大臣就直接把麵粉發給民工,讓他們用頭盔烙饃。這樣,就解決了吃飯難的問題。當工程進展到中期時,武則天帶著文武百官到工地察看。當時正逢吃午飯的時候,工地上飄來香噴噴的饃味。大臣拿過一片烙饃,嘗了嘗,覺得挺香。他就挑了一片火色均勻的拿給女皇武則天嘗。武則天嘗了一口,十分好吃。她把剩下的幾塊分給大臣和家眷們品嘗,都讚不絕口。其後,鍋盔饃的做法傳到農家,經過改進,成了今天用平底鍋烙的鍋盔。
其做法是:取麥面精粉堆的面案上,用手在中間刨個坑,把發麵用酵母捏碎丟在面坑裡,再按面7分、水3分的比例往面坑裡充水,並迅速和成麵團。如果是冬天,在面案下放一盆炭火,通過加溫,促使麵團儘快發起。夏天溫度高,不用另外生火加溫。待麵團發起(膨脹)後,一邊往裡面兌乾麵,一邊用壓面框擠壓麵團,翻來覆去,直至麵團不沾手為止。接著視麵團多少,沖和好一定量的食鹽和鹼水,再用壓面槓擠壓和勻。然後把"死面"(不用發麵的酵母而單純和成的麵團。夏天麵團易發起,死面比例可占到70%;冬天酵面與死面各占一半)和酵面放在一起,反覆揉合和勻就行了。烙鍋盔的鍋分為三層,都有具體的叫法。上面一層叫"鱉蓋",中間一層是擱炭火的叫"火蓋",最下面一層叫"鑣"。另外在旁邊設一"烘鍋",在烘鍋口內置一鐵網。烙鍋盔前,先把三層鍋全提到用鋼筋焊好的鍋圈上,在鍋膛里生上七八斤香砟子炭火,待炭火著到七八成時,用夾剪將大炭夾"火蓋"上,將中號炭夾到烘鍋鍋膛里,將碎炭留在鑣底下,然後重新把三層鍋放到原處,就可以烙鍋盔了。洛鍋盔時,切一塊2公斤重的麵團,連壓帶擀,弄成直徑8寸,厚6分的圓盤,接著兩手併攏,邊鏇轉鍋盔邊用右手大拇指根部帶勁鏇成淺壕,這時就可以放到鱉蓋上去烙了。約烙3分鐘,饃便上色,這時,把鱉蓋和火蓋同時挪到鍋圈上,順手把鍋盔從鱉蓋上取下,翻放到鑣里再烤5分鐘左右,再取出來放到烘鍋鐵網上烘3分鐘左右,水分基本烘乾了,鍋盔就算成熟了。成品鍋盔外表黃白相間,內瓤起層,入口細嚼,又酥又脆,甘美香甜,久存不壞,便於外出攜帶

粉湯彩餃

粉湯彩餃是一道創新小吃,是在傳統的粉湯餃子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目前僅用於中高檔筵席。

原料:麵粉、菠菜汁、胡蘿蔔汁、番茄醬、牛肉餡。羊肉餡、三鮮餡、素餡、涼粉、香菜、精鹽、味素、胡椒粉、辣椒油。

製法:麵粉分成4份,分別用菠菜汁、胡蘿蔔汁。番茄醬、清水和成綠、黃、紅、白四色麵團,再分別擀成薄圓皮,然後分別包入牛肉餡、羊肉餡、三鮮餡和素餡。成形後下鍋煮熟,然後撈在大碗裡,上面澆上調製好的粉場,撒上香菜即成。

特點:色彩多樣,營養豐富。

八寶飯

八寶飯是一道筵席小吃,寧夏各地均有製作。選料各地稍有不同。在吳忠一帶,八寶飯往往在筵席中最後上桌。八寶飯一上桌,就標誌著筵席結束。

原料:糯米、蘋果、核桃仁、葡萄乾、藤麻、果脯、紅棗、蓮子、桂圓肉、紅糖、白糖、玫瑰醬、羊湯油、植物油。

製法:糯米洗淨放進鍋里煮至無硬芯,核桃仁、葡萄乾等料合在一起拌成八寶料。取蒸碗一隻,將切好的蘋果片圍碗一圈整齊地貼在碗裡,碗底放上八寶料,八寶料上面抹滿糯米飯,上籠蒸30分鐘。取出後將飯扣在盤裡即成。吃時,上面可撒白糖。

燕面揉揉

燕面是一道民間小吃,開始時僅在固原地區行,現在寧夏各地都有製作和供應。燕面即莜麥面(固原人習慣將莜麥稱為燕麥),且成品吃時口感柔韌有筋,故名。現多用於冷盤上桌。

原料:莜麥、熟韭菜、熟菠菜、蒜苗、精鹽、油潑辣椒、油潑蒜泥、醋、熟植物油。

製法:莜麥用開水漿過後,再放在鍋里炒至六七成熟,然後磨成細粉。製作時,將磨好的面用開水和成燙麵麵團,揉勻後分成劑子,放在床子裡擠壓成細條直接落在籠屜里,然後用旺火蒸熟即成。吃時,可拌入熟韭菜、熟菠菜、蒜苗絲等配料。

特點:色澤白亮,條細不斷,口感柔韌,配料講究。

粉湯水餃

粉湯水餃是一道傳統小吃,寧夏各地均有製作。過去常見於街頭攤點,現在也多用於筵席,作為筵席小吃上桌.

原料:羊肉餡水餃、涼粉、菠菜、木耳、黃花、西紅柿、炸土豆片、香菜蔥、姜、蒜、精鹽、味素、醋、植物油.
製法:炒勺內放少量植物油,用蔥、姜、蒜熗鍋後,依次放進羊肉湯、涼粉、木耳、黃花、西紅柿、炸土豆片、菠菜、香菜等。鍋開後,將湯帶料一起倒入盛煮熟的羊肉餡水餃的湯碗裡即成。

特點:湯鮮味香,民間風味。

蓋碗茶

蓋碗茶 是寧夏回族同胞最具特色的飲料。也是回族人民對茶文化的貢獻。寧夏人喝茶頗有講究,既不叫飲茶,也不叫喝茶,而是叫“刮碗子”,且最講究用“三炮台”蓋碗子。所謂“三炮台”蓋碗子,是有茶碗,掌盤和蓋子三個部件組成,各有其用。掌盤是碗的底座,喝茶時用它既不燙手又能盛灑出的茶水;蓋子的大小既能浸入碗中,又不會掉入碗內,當茶湯不釅時,用它順碗口輕輕一刮,茶湯即刻濃釅。自然,蓋碗子也有精粗之分,有普通瓷的,也有用銅、白銀景泰藍掌盤的,還有用玉碗的。寧夏人喝茶很重視茶的配料,通常是喝放有茶葉、冰糖、桂圓的“三香茶”。招待佳賓時,則用茶葉加桂圓、荔枝、葡萄乾、杏乾等,稱“八寶茶”。茶在寧夏還是愛情的信物,男女青年在定情時,男女要給女方送茶定禮,稱“拿茶”。

紅瓜子

紅瓜子是打瓜所產的籽,為寧夏一寶。寧夏生產的紅瓜子是傳統特產,榮居全國之冠。仁片大,肉厚,色澤紅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等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含油率高達55%以上。
寧夏種植打瓜的歷史悠久,紅瓜子因其紅艷,是吉祥如意、喜事臨門的象徵。每逢過節和喜慶之日,更是宴客、贈友之佳品。據國外醫藥界研究,紅瓜子含男性荷爾蒙和抗癌素等,價廉物美,是人們常年食用的滋補佳品。

爆炒羔羊肉

寧夏的羊肉得水土之利,沒有腥味.2-3個月的羔羊肉質最佳,鮮嫩而不膩口。將羔羊肉剁成方形小塊,可爆炒,可清蒸,還可黃燜。食用時佐以寧夏特色枸杞酒,更具獨特風味。

原料:羊羔肉、芹菜、粉條 、紅辣椒、蔥、精鹽、味素、植物油

製法:炒鍋中放入適量植物油,將剁成塊的羊羔肉下入鍋內用旺火煸炒,邊炒邊加入芹菜、粉條等配料,炒至羊羔肉斷生即成。吃時,可佐以米飯。

特點:色澤紅亮,肉質軟嫩,滋味醇厚

蕎麥餄餎

蕎麥麵不僅可做成麵條、攪團、饃饃,還可用一種木製的壓床壓成條狀的“餄餎”,蒸熟後柔韌而滑潤,拌以蔥花、肉絲、辣椒等作料。吃起來清香可口,別有風味。

硬面乾烙子

做法: 以發麵2斤,乾麵10斤,溫水加鹼、葫麻油和成硬面。用木製模型做成1兩重的盆狀小餅,放在爐上,小火烘乾,翻轉烤熟。

特點:它的形狀美觀小巧,雪白而不焦黃,能長期存放而不發霉,不變味,不乾硬。吃起來香酥脆甜,耐嘴嚼,面味濃郁,易於消化,放入湯內不爛。它馳名西北各地。

滾粉泡芋頭

做法:中衛的芋頭:(土豆),個大,沙甜。先將芋頭蒸熟,捏爛去皮。放入碗內,再把粉芡攪成糊狀,配上各種佐料和時令鮮菜,燒成滾而鮮的粉糊澆在上面。

特點:吃起來酸辣滾燙,風味別致,物美價廉,為民眾最喜愛的早點。

水盆羊肉

做法:先用冷水浸泡羊肉,將生血取盡,切成大塊放入鍋內煮熟,撈入盆內晾冷再切成小的四方薄塊,放進大碗裡,待用.將羊骨架放入羊湯鍋,用文火慢燉,加入調料包,撇去浮沫,直至骨油熬出。再加入適量的精鹽、味素、姜水,趁熱沖煎大碗內的羊肉,同時放少量羊油、蔥花、香菜、油拍辣子。

特點:吃起來肉質香嫩,高湯清爽,具有濃郁的山村氣息和民族風味。

素菜豆腐

做法:以閻素萊製作的豆腐最有名,目前經營者為其第二代閻秉義。他家以祖傳技術點制的嫩豆腐,用香油炸後,體形膨大,皮柔而中空,容易入味,好似麵筋一般。再佐以菠菜胡蘿蔔片、辣椒油,紅黃綠各色相間,色香味俱佳,老少皆宜,是素食中暢銷品種。近年來,他家的油炸製品,已暢銷鄰近各縣。 渾酒小炒肉:渾酒是用黃酒糟再次過濾而成(充分利用米酒營養素)。小炒肉用羊肉丁、蘿蔔丁、粉條等燴制。吃時將渾酒、小炒肉佐以辣油,冬季還可加酸菜丁,蔥花煮開,再下入水餃。

米黃子

黃米粉用水和成糊狀發酵。在帶蓋的凹形鍋里加清油和糖果子(麥芽糖),灌入發好的黃米麵糊,煎熟後出鍋。一面呈茶色,一面呈乳白色,現煎現賣,形似蛋糕,吃起來軟脆香甜。漩粉冷盤:將漩粉皮切成條狀,加少量的青菜,佐以芥末汁、蒜泥、芝麻醬、陳醋等拌勻,為春末夏初的應時佳品。

黃芪羯羊脖

做法:將黃芪用溫水洗淨,放入砂鍋,加進冷水。先用旺火燒開,再用文火慢熬。將綿羯羊脖肉順骨節切開,從骨節中間一砍兩半,放人清水中浸泡30分鐘,再放入湯鍋稍煮一下,撈出控淨水份。然後將熬好的黃芪湯汁和脖肉塊一併放入砂鍋置旺火上燒,撇淨浮沫,放人調料包、蔥段、精鹽,待肉爛汁濃,撈去蔥段和調料包,裝人湯盤上席。

特點:這道菜具有滋補提氣作用,是寧夏民間常用的食療佳品。

餛饃

餛饃是寧夏回族獨特風味麵食。相傳在北宋末年至西夏建國時,餛饃就開始在回族先民當中製作,元朝民間已經盛行。關於餛饃的來源,在回族民間有好幾種傳說,大同小異,但都與回族歷史上的野外牧羊生活有關。

傳說很早以前,回族牧羊人每次出去都要幾天乃至十幾天才回來一次。常常在野外生活,且帶鍋碗。背上米麵,還要找水,非常辛苦,時間長了,回回牧羊人為此發愁。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回族老人在別人家發現了兩個銅罐,山大一小,能套在一起,既可做飯、又能背水,就花錢買上了。在一次做完後,將剩面放到銅罐里,下午做飯時面已發,當時想做饃饃沒蒸籠,也沒有鍋,就拾了一堆柴準備燒,火大了會燒糊,八怕不熟,後來待虛火著完之後,在草木灰中燒,結果燒成功了。

從此,餛饃就一直流傳到今天。現在回族民間的餛饃鍋有銅的、有鐵的,還有鋁的。形似當今飯盒,有長方形的,有圓形的。過去回族做餛饃時,將發酵的面加些適量的鹼和乾麵粉,揉成麵團,扮成張,捲成棒,然後制上花紋圖案,置於抹上香油的餛鍋里,放進坑洞裡的草木灰里燒,並掌握好火候。餛饃燒出後看上去黃燦燦,吃起來外脆里軟,香甜可口。後來餛饃的製作發展到 有專門的模具,不用人工做花紋。城市裡用餛饃模具在烤箱、燒 爐里烤,效果更佳。有的清真飯館也開始生產,頗受歡迎。

燴腰柱

做法: 將羊脊髓放入鍋內煮熟,撈出晾涼後,用小刀輕輕刮破外皮,把外皮撕去,切成3厘米長的段。炒勺置旺火上,倒入清湯燒開,放入脊髓、木耳、精鹽、胡椒粉、花椒水、薑汁、蔥絲、味素,撇淨浮沫,勾芡,淋上明油,撒上香菜即成。

特點:這道菜吃起來軟嫩鮮美,富有營養,是老幼皆宜的滋補佳品。

羊肉枸杞芽

做法:將羊肉洗淨切成薄片,裝入碗內,加精鹽、花椒水醃漬入味,再加入蛋清、水澱粉抓勻上漿。枸杞嫩芽用冷水撤去苦味。把上漿的肉在六成熱的油里滑散,斷生後控盡油。炒勺留適量底油,置火上,放入枸杞芽爆炒,同時放入精鹽、花椒水、馬耳形蔥片、姜水、清湯、味素,倒入肉片,用水澱粉勾芡,撒上泡軟的枸杞粒,淋上明油,翻勺裝盤。特點:這道菜白、綠、紅三色相間,品嘗時清香可口,風味獨特。

拌涼麵皮

面制涼皮,薄如紙,切成條狀,碼上肉絲、黃瓜,加以芥末、醋、香油等調汁即成。味道酸、麻、辣、香,清涼可口,色香味俱全。
涼皮的具體做法是:首先用冷水調好面,將面揉均勻之後,再放進盆中用冷水浸泡十分鐘左右,然後用手進行搓洗,搓洗淨澱粉後所剩的那塊彈性極好又光滑細膩的麵團,稱之為面精。取出來,用專用毛巾蘸乾麵精上的水漬後,放進籠鍋蒸四十分鐘左右,面精即成。而洗在盆中的面水在沉澱三小時之後,將上面的水倒掉,換上清水,放入食鹼,攪拌均勻後舀入釀皮鍋蒸煮,每一鍋釀皮五分鐘左右便可蒸好。

燴羊雜碎

做法:將羊的頭、蹄及心、肚、腸、肝等內臟洗淨煮熟,切成長段摻和均勻,加入香菜、辣椒等佐料烹製後,盛入盤中,菜色紅潤油亮,吃起來湯辣、味濃,堪稱一絕。

燴小吃

燴小吃是一道傳統著名小吃,寧夏各地均有製作。因為夾板(夾沙)和丸子是小吃的兩種主料,故又稱燴夾板丸子。

製法:羊肉洗淨剁成肉泥,拌入雞蛋、澱粉、蔥未、薑末等料,製成肉餡將制好的一半肉餡平抹在雞蛋皮上,上面再蓋一張雞蛋皮,壓實後用刀切成菱形塊,下入油鍋內炸呈金黃色撈出(俗稱夾板或夾沙)另一半肉餡則用手擠成丸子,也下油鍋炸熟。燴制時,炒勺內依次 放入羊肉湯和夾板、丸子、菠菜等料,燒開後用澱粉勾薄芡即成。

特點:質地軟嫩,滋味鮮香。

糖麻丫

小時候,在省城念書常聽到一名 俗語"糖麻丫、酥麻花、吃一個想拿仨。"糖果麻丫香甜綿軟,麻花酥脆耐食,老少皆喜。糖麻丫也叫"糖麻鴨",用糖稀"灌醉"的糖麻丫,活像烤鴨滷雞, 金黃潤亮,香味四溢。

那時,銀川的米糧市、西關、南關和羊肉街口賣此食品的較多,幾乎全由回民經營。賣者不用筐盛盤端,而是用一種沙竹子編成的"笆斗"盛放,在似南方的背簍,呈長方形竹簍上面還有個竹蓋,麻丫師傅背在脊背上,邊吆喝邊賣。"哎,買來,糖麻丫軟又甜,吃了能解饞哎!"給你夾一塊,給他包一個,不一會兒,一"笆斗"麻丫子全賣光了。

每逢回民的三大節日(開齋節、古樂邦節和聖紀節),買者絡繹不絕。如今,寧夏一些經濟比較繁榮的回族聚居區,如吳忠、平羅等縣市在街頭巷尾常有賣糖麻丫的,當地還出了不少製作糖麻丫的高手如王立華、馬登雲、丁發寶和郭起華。他們中,有的還到銀川、石嘴山等地開設了回民美食專營店,主要經銷回族傳統食品。除糖麻丫外還有糖酥餅、饊子、油香、茴香餅、麻花、羊盤纏、鍋盔等。

回族人愛做糖麻丫生意,因為糖麻丫用料簡單,方便易做,且經濟實惠,愛吃的人又頗多,所以利潤也可觀。製作糖麻丫並不複雜。先在1公斤乾麵中加入適量花椒水、調和、蘇打、雞蛋4個、100克紅糖昨成光滑柔軟的麵團,再切成相等的兩塊,然後將兩塊麵皮摞在一起,從麵皮中部切一刀口,但兩頭絕不能切通。捏住麵皮的兩頭,往上一卷、鑽孔、往回一拉,即成麻丫生坯。入油鍋煎炸,呈紫紅色時撈出,冷卻後放入事先用白糖或紅糖熬成的熱糖稀中,泡一兩分鐘,取出即可食用。金黃油亮,外粘內沙,嚼之有筋,餘味綿長。堪稱回族小吃一絕。

油香

俗稱油餅,是回族人民的傳統食品,每逢開齋節、 古爾邦節、聖紀節,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還要相互贈送,有的家裡過節紀念亡人,有了紅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繼俗。

油香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種,有的地方把油香叫"香氣"香香鍋"。說起油香來,還有一段傳說:早先伊斯蘭教聖人穆罕默德,從麥加到麥地那。麥地那城裡的穆斯林早聞穆聖的到來欣喜若狂。家家都準備了豐盛的飯菜迎接穆聖。穆聖看到請的甚多,究竟到誰家裡去呢?難以決定。最後穆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妙法。他就讓自己騎用的駱駝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後面。駱駝停在哪家門口,他就到哪家吃飯,走著走著,那匹駱駝終於停在一戶人家的門口,穆聖就走進了這家吃飯。

這是一戶貧苦的人家,家裡只有老兩口.男的銀須飄灑叫阿龍布,見了風塵僕僕的穆聖來到自己家中異常高興,連忙端出熱騰騰的"油香"款待尊敬的穆聖,穆聖吃過後非常高興,連連誇讚老兩口的鍋灶手藝。從此穆聖在阿龍布家吃"油香"的事就在阿拉伯國家傳為佳話。後來阿拉伯人到中國傳教、經商,又把這種作油油香的習俗傳給中國穆斯林。現在回族穆斯林把油香做為禮品,饋贈給親友或阿訇。"油香"現已成為團結、友誼、幸福的象徵,成了回族穆斯林傳統的聖潔食品。

牛羊肉泡饃

說起寧夏達到風味小吃,北有燴羊雜碎,南有固原山區的牛羊肉泡饃。這是當地回族飲食中的一種饒有情趣的風味小吃,深受民眾歡迎。

寧夏當地美食寧夏當地美食

它味道獨特,方便實惠,價廉味美,吃者甚多。在解放前後,這種泡饃的小吃攤點就布滿固原縣城的幾條主要街道,曾有“萬盛館”、“吉盛館”、“福興元”等幾家享有盛名的老字號。改革開放以後,泡饃這種別具風味的傳統佳肴,更是有了長足的發展,僅縣城內就已有一百餘家泡饃店。

泡饃大體有兩種:一種是用牛羊肉泡,一種是用牛羊的頭、蹄下水來泡,又叫雜羔泡饃。肉泡比較簡單,以煮牛羊肉、下水的肉湯,加蔥、姜、蒜、辣椒、辣椒油、鹽、香菜和味素,紅綠白三色相間,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再以之澆灌鍋盔餅即成。

雜羔泡饃則比較複雜。將牛羊宰殺後,扒出心、肝、肺、肚子及頭、蹄、架子骨等“雜羔”,經過反覆加工泡製,切成雜碎絲條,將當地特色小吃“鍋盔餅”掰成核桃大小的塊狀,盛放在碗底,在饃的上面抓放一定數量的雜碎絲條,再以湯澆灌。
泡饃價格低廉,不足三元錢便可飽餐一頓,真是老少皆宜。除此之外,泡饃又被稱為“十全大補”。有個說法是吃啥補啥,而泡饃正好包容了五臟六腑等主要器官。當然,到底是真是假,吃過了才會知道。山城的街頭巷尾,泡饃小灘、飯館比比皆是,在農貿市場更是集中。香味四溢的泡饃鍋爐子周邊圍著一幫幫食客,一塊塊白里透黃的鍋盔泡在碗裡,攤主反覆澆灌,一碗碗美味十足的泡饃湯鮮肉嫩,誘人食慾。吃上一碗,真是又解餓又解饞。

炒糊餑

炒糊餑是一道地方著名小吃,流行於吳忠、靈武、銀川等地。“糊餑”系一種用烙餅切成餅條的俗稱,又稱“糊餑子”。

原料:麵粉、鹼、羊肉、豆腐、乾辣椒、蔥、蒜、蒜苗、精鹽、味素、蔥姜水、花椒水、醋、醬油、植物油。

羊羔肉

寧夏的羊肉得水土之利,無膻味。2-3個月的羔羊肉質最佳,鮮嫩而不膩口。將羔羊肉剁成方形小塊,可爆炒,可清蒸,還可黃燜。食用時佐以寧夏特色枸杞酒,更具獨特風味。

原料:羊羔肉、芹菜、粉條 、紅辣椒、蔥、精鹽、味素、植物油。

製法:炒鍋中放入適量植物油,將剁成塊的羊羔肉下入鍋內用旺火煸炒,邊炒邊加入芹菜、粉條等配料,炒至羊羔肉斷生即成。吃時,可佐以米飯。

特點:色澤紅亮,肉質軟嫩,滋味醇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