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派[京劇老旦流派]

李派[京劇老旦流派]

李派,京劇主要流派之一。京劇老旦李派創始人為李多奎。“李派”最突出的創造就是能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程度不同地把“衰音”和“雌音”結合,以調劑性的唱法用“潤”音沖淡“澀”音,再以“嬌、脆、柔”等不同音色來表達人物的內涵。

簡介

李多奎劇目《岳母刺中》李多奎劇目《岳母刺中》

李派,京劇主要流派之一。京劇老旦李派創始人為李多奎。李多奎先生是京劇老旦行當的一代宗師,他所創立的“李派”藝術是繼老旦泰斗龔雲甫、羅福山先生之後老旦行當的唯一流派。幾十年來,“李派”弟子、私淑者甚眾,在觀眾中影響深遠,後學者無不以“李派”為榮。

李多奎(1898——1974),師承羅福山,私淑龔雲甫,並得龔雲甫琴師陸五(彥亭)的輔佐,於30年代享名,成為唱工老旦代表人物,至40年代自成一家,自李多奎先生創立李派老旦表演藝術以來,李派老旦藝術風靡京劇舞台幾十載,至今影響深遠受到廣大京劇愛好者的喜愛!

特點

佘太君佘太君

“李派”最突出的創造就是能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程度不同地把“衰音”和“雌音”結合,以調劑性的唱法用“潤”音沖淡“澀”音,再以“嬌、脆、柔”等不同音色來表達人物的內涵。只舉《釣金龜》〔原板〕第一句唱腔“叫張義我的兒聽娘教訓”來說明“李派”如何運用各種音色來表達人物的聲容和精神面貌。“叫張義”用雌音,一聽就像女性的聲音。“我”和“的”字經澀音發展時,用潤音調劑,使其發展成蒼音,“兒”字發音清脆,然後再回到蒼音上,單這個“兒”字就有脆有柔有嬌有顫,把“雌音”和“衰音”結合得精到絕妙。按習慣“兒”字套用湖廣韻處理,唱成第三聲“上”聲字。但李多奎直接用北京音唱出“兒”在,這樣一改,在感情上更強烈、更親切,同時也顯示了他的“嬌、潤、柔、脆”互相配合的特色。後面“聽娘教訓”的“娘”字,又唱得很脆,而“訓”字又用柔腔向下低落迴旋,特別表現出“衰音”來……建國後,李與裘盛戎合演一出舊戲新排的《赤桑鎮》。劇中〔西皮〕、〔二黃〕腔調俱全,而且還有老旦和花臉的接口對唱,唱腔非常精彩。此劇業已列入京劇經典劇目。
李多奎在唱腔的創作上,也採取了“龔派”的創腔原調。他大膽地吸收其他行當的唱腔,加以潤色,使之成為符合自己風格、特色,符合劇情需要的“李”派唱腔。
李多奎演唱藝術豐富的表現力和巨大的感染力,使他繼龔雲甫之後為京劇老旦的傑出代表人物。從三十年代以後,不但他主演的單折戲,具有極大的號召力,就是在群戲之中扮演一個配角,也被推崇成主要角色。

弟子

李派老旦李鳴岩李派老旦李鳴岩
李盛泉、李金泉、王曉臨、王夢雲、劉桂欣、王玉敏、何佩森、李鳴岩。再傳弟子很多如王晶華、趙葆秀、藍文雲、王樹芳、鄭子茹、康靜等都是李派的傳。
李派老旦李鳴岩:
李鳴岩出生於藝人家庭,自幼隨父李連甲學戲、演戲。工老生、老旦,曾受教於徐鳴策、安舒元、譚小培、貫大元、雷喜福、李多奎、李金泉、王玉敏、時青山等老師,是中國戲曲學校首屆畢業的高材生。1953年專工老旦後,於1958年拜李多奎先生為師,深得真傳。在近60年的舞台實踐中,她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常演劇目有《太君辭朝》、《望兒樓》、《遇後龍袍》、《釣金龜》、《赤桑鎮》等。近年,李鳴岩先後在中國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北京戲校、北京京劇院、戰友京劇團、風雷京劇團、天津戲校、天津京劇團、上海戲校、上海京劇院、南京京劇院、山東京劇院、煙臺京劇院、武漢戲校教戲指導,併到台灣講學,桃李遍及神州大地。
第四代傳人
京劇李派第四代傳人李陽鳴京劇李派第四代傳人李陽鳴
李派傳人李陽鳴談京劇
李陽鳴說,李派主要是京劇中的文武老生角色,例如大家熟悉的孫悟空、關公、武松林沖等。李派在中國非常出名,尤其是其祖父李萬春,有“猴王”之美譽。他說,對京劇一竅不通的人,開始看京劇到迷京劇,大多是從看武戲開始的。由於武戲肢體語言豐富,通過打鬥表演、甚至無需唱詞、不用懂中文就可以了解故事情節,所以就算老外也著迷。李陽鳴曾和六小齡童合演的《京猴鬧春》,獲得了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最受歡迎獎。

京劇流派知識介紹

流派,是藝術發展的一種必然產物。流派的多樣化,是藝術繁榮昌盛的標誌之一。京劇藝術自不例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