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葉青

朱葉青

朱葉青(1957年-),浙江溫州人。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畫家、詩人、攝影家、收藏家,還是作家,他的文字充滿了靈性。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工作經歷

朱葉青朱葉青
朱葉青,1957年生於杭州,祖籍溫州,兩歲半隨父母到了南京生活。1978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陶瓷系, 師從鄧白。朱葉青自幼喜歡讀書和畫畫,理想成為一名偉大作家,他的大學老師們對其評價:“來往浙江美院圖書館最頻繁的人”。

1982年朱葉青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國家建材研究院陶瓷矽酸鹽所,隨後參與籌備權威著作《中國陶瓷史》。 1983年到北京任中國展望出版社美術編輯及文字編輯,編輯《中國商品》。1984年至1986年,任中信公司情報出版部記者編輯,並成為中國國際經濟諮詢公司歐洲諮詢年會成員,當時該公司總經理為趙紫陽的顧問,全國工商聯主席,民建主席經叔平先生。而當時的中信諮詢公司由百名法律、文化、經濟、外交界人士組成,其成員被當時業界稱為“精英的精英”,每個成員進入皆須通過榮毅仁、經叔平的親自面試。在中信工作期間,參與接待美國布魯津斯學會(該會與藍登公司齊名、素有美國“影子內閣”之稱);與英國郎文出版公司合作編輯出版中國當時最具權威的《中國投資指南》;與德國出版社合作編輯出版著名的《中國國際投資》;兼《現代攝影》雜誌撰稿、圖片作者;兼《消費者》雜誌編輯、記者、

北漂生活

1987年,朱葉青辭去中信所有職務,開始自由職業生涯,其辭職原因是需要更多時間讀書。讀書之餘,朱葉青兼任英文、法文版《中國與非洲》雜誌編輯; 1990年兼職策劃深圳海王公司商標及其企業形象設計,並製作了當時千人參與的中國最大電視廣告;主持策劃“美登高”公司商標及其產品形象設計。受法國傑里公司委託,朱葉青曾任《法顯西行》記錄片編劇,並赴印度考察法顯和尚西行路線及佛教遺蹟;執導《民俗短片》由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送法國電視節獲銀獎;擔任中央電視台96年中秋晚會總策劃和撰稿人。1999年參加北京大學陳嘉映教授主持的維根斯坦語言哲學討論班。朱葉青還有一個愛好,即攝影,他對攝影的熱愛源於其在中信公司的工作性質——榮毅仁的御用攝影師,2002年,朱葉青攝影作品參加紐約佩斯大學02年藝術展。

磕頭拜師

1996年,朱葉青依照中國傳統拜師方式,在景德鎮品陶齋磕頭拜師於國際著名學者、古器物專家劉新園先生,從此潛心研究中國歷史與文物,尤擅宋代瓷器和明清家具。 1998年至今,朱葉青擔任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任中國古典家具研究會理事,並參與國家文物局主持的四人專家組對深圳市成立中國古代家具博物館資質進行評審,四人專家組成員為:朱家晉、胡德生、張德祥、朱葉青;列席“98國際古陶瓷研討會”,全面考察北方地區遼宋金陶瓷產生窯址及佛教石窟。2001年朱葉青就《文物法》問題分別與上海博物館長汪慶正、上海文管會主任許永翔、南京博物院徐湖平對話,刊於《人民日報·質量萬里行》、《中國商報》、《中國收藏》。2002年,朱葉青作受國家文物局委託任國家海外珍貴文物徵集小組顧問,並赴香港為國家收購嘉木堂明朝家具,所購得古家具藏於國家歷史博物館,隨後為國家文物局把關購買香港古董商翟建明收藏的古代磁枕,藏品藏於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

作為作家

作為作家,出版了《十三不靠》,《歡樂宗教》,“朱葉青雜說系列”《平淡映月》、《清湯白水》、《抬頭看天》、《古董主義》、《昏暈哲學》,《那年那天》,《因為好》,《很滋潤》,《十三不搭》,《或者是惑》等十餘本著作。其中,“朱葉青咋說系列”獲得05年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大獎。作為自由撰稿人發表於各類報刊雜誌作品約數十萬字,曾經任《中國新聞周刊》專欄作家;任《文明》、《國家地理》、《北京紀事》主筆作家;任《視覺21》、《視點》、《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市場報》、《經濟日報》副刊專欄作家;任《大江南時報》《音樂周報》專欄作家;受邀為《服務導報》、《中國商報》、《中國收藏》、《粵海風》、《鐘山》、《雨花》等雜誌寫過文章

衰年變法

2004年,朱葉青回到杭州任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教授。回到杭州的朱葉青開始著力研究並實踐中國水墨,衰年變法,10年磨練,開創了中國水墨新風貌,其重要個展有:《皈依:以山水之名——朱葉青個展》(2010年10月,杭州,人可藝術中心);《仿佛存在——朱葉青作品展》(2010年11月,北京,盛世天空美術館);《菩薩蠻——朱葉青個人作品展》(2011年9月,北京,EGG畫廊)。

社會活動

2012年,朱葉青受杭州市政府委託,主持召開杭州市政府文化活動“西湖峰會——相約西湖”,在社會和學術界引起了極大反響。所有與會專家皆為朱葉青多年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師長,與會人員涉及考古學、思想史、藝術學、文物學、藝術家、出版家、設計師、新聞界頂尖人士,朱葉青為會議所定宗旨為不依附任何學術體制,無須提交任何論文無限制自由研討,目的是:尋覓構建中國審美價值體系的可能性。與會人員有:劉新園(考古學)、金觀濤(思想史)、劉青峰(哲學家)、陳傳席(藝術史)、揚之水(學者、研究員)、王亞民(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徐天進(北大文博系主任、賽克勒博物館館長)、於殿利(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汪家明(三聯書店副總編輯)、趙國英(紫禁城出版社總編輯)、徐晉如(詞學家)、李輝(人民日報記者作家)、黃扉(評論家)、朱其(獨立藝評家)、龐龍(書畫鑑定家)、潘力(日本藝術史研究專家)、任道斌(美術史論家)、鄭文慧(藝術史論家)、費名瑤(篆刻家)、朱葉青(作家、藝術家)。

人物著作

朱葉青朱葉青
《歡樂宗教》,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2003年。

十三不靠》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2003年。

朱葉青雜說系列——《清湯白水》、《平淡映月》、《抬頭看天》、《古董主義》、《昏暈哲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2004年。

《那年那天》,三聯書店出版,2005年。

因為好》,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

《很滋潤》,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

《或者是惑》,商務印書館出版,2008年。

事跡年表

1957年4月27日生於杭州

1975年南京高中畢業;

1975年——1978年南京五金搪瓷廠搬運工、鉗工、銑工;

1978年——1982年入浙江美術學院工藝系陶瓷班師從鄧白先生;大學三年級陶藝作品參;由浙江工藝品進出口公司主持;在日本靜岡舉辦的藝術展浙江美院唯一參展人;

1982年——1983年大學本科畢業分配國家建材研究院陶瓷矽酸鹽所;陶瓷考古研究權威著作《中國陶瓷史》由該所參與籌備;

1983年——1984年中國展望出版社美術編輯文字編輯;編輯《中國商品》;

1984年——1986年中信公司情報出版部屬於中信資深初創期記者、編輯;中國國際經濟諮詢公司(歐洲諮詢年會成員)總經理:經叔平當時是趙紫陽的顧問,現為全國工商聯主席、民建主席;

(註:中信諮詢約近百人,由法律、文化、經濟、外交等各類人員組成,承接國家級大項目諮詢,被當時業界稱為“精英的精英”,每個成員進入皆須通過榮毅仁、經叔平的親自面試。);

*參與接待美國布魯津斯學會(該會與藍登公司齊名、素有美國影子內閣之稱);

*與英國郎文出版公司合作;

編輯出版中國當時最具權威的《中國投資指南》;

參與本書具體指導工作有:于光遠、薛暮橋、宦薌、季崇威等;

*與德國出版社合作編輯出版著名的《中國國際投資》;

*兼《現代攝影》雜誌撰稿、圖片作者;

*兼《消費者》雜誌編輯記者專欄作者;

*兼《中國物流》雜誌;

*參加1985年中央講師團赴南昌師院美術系教畢業班;

輔導學生中有獲國際設計星光大獎;

*赴西藏參加戰地記者團;

*參加記者協會組織的民俗探險等考察活動雲南、貴州等地;

*代表中央電視台赴新疆深入塔克拉瑪乾沙漠採訪;

1987年辭職自由職業,兼任英文、法文版《中國與非洲》雜誌編輯;

1990年兼職策劃深圳海王公司CI設計海王商標、企業形象(《工商時報》《中國青年報》予以報導);

*製作當時中國最大的電視廣告兩千人、直升飛機航拍;

*主持策劃、設計著名品牌“美登高”公司商標、產品形象等;

*任中國古典家具研究會理事,鑑定古代陶瓷、家具,專事歷史與文物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遼宋金西夏等北方地區窯口陶瓷;

拜著名學者劉新園為師(劉新園先生被國際學術界譽為研究中國古陶瓷第一人);

*國家文物局主持參加四人專家組,對深圳市成立中國古代家具博物館資質進行評審(評審委員:朱家晉胡德生張德祥朱葉青);

*多次參加協會組織的講課活動;

*受法國傑里公司委託任《法顯西行》記錄片編劇,赴印度考察法顯和尚西行路線考察印度文化及佛教遺蹟;

*導演《民俗短片》由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送法國電視節獲銀獎;

*中央電視台96中秋晚會總策劃、撰稿;

列席“98國際古陶瓷研討會”全面考察北方地區遼宋金陶瓷產生窯址及佛教石窟;

1999年*參加北京大學陳嘉映教授主持的維根斯坦語言哲學討論班;

2001年就《文物法》問題分別與上海博物館館長汪慶正、上海文管會主任;

許永翔、南京博物院院長徐湖平對話,刊於《人民日報·質量萬里行》《中國商報》《中國收藏》;

*考察江南古民居並為《江南古鎮查濟》一書作序;

2002年*圖片作品參加紐約佩斯大學02年藝術展;

作為自由撰稿人近年來發表於各類報刊雜誌作品約數十萬字;

2003年出版《十三不靠》、《歡樂宗教》隨筆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考古學副教授;

受國家文物局委託任國家海外珍貴文物徵集小組顧問;

為國家財政部把關,赴香港收購嘉木堂明朝家具;

所購得古家具藏於國家歷史博物館;

為國家文物局把關購買香港古董商翟建明收藏古代磁枕;

該批藏品現藏於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

出版“朱葉青雜說系列”《平淡映月》、《清湯白水》、《抬頭看天》《古董主義》、《昏暈哲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該書獲得05年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大獎;

2005年出版《那年那天》三聯書店;

2006年《因為好》《很滋潤》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8年《或者是惑》商務印書館。

中國著名作家

中國作家以豐富的作品、獨特的風格、鮮明的個性、誘人的魅力而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光彩奪目的明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