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

未病

中醫“未病”一詞由來已久,源於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四氣調神論》。所謂“未病”,是指身體健康,沒有疾病。隨著中醫學的發展,其範圍也有所擴充。含義大致有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即病防變,三是已病早治。

定義

“未病”這一概念在我國古代浩如煙海的典籍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和外延。概括理解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四層含義,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變、瘥(cuó)後防復。“未病”的第一層次含義是指“無病”,即機體尚未產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沒有任何疾病健康狀態。

解釋

中醫“未病”一詞由來已久,源於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四氣調神論》 。所謂“未病”,是指身體健康,沒有疾病。隨著中醫學的發展,其範圍也有所擴充。含義大致有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即病防變,三是已病早治。
未病即健康。人體要維持健康的狀態,達到延年益壽的境界,除了軀體的完整和健全外,還包括心理以及社會的適應能力的正常。這種狀態,中醫稱為“陰陽平和”,即屬於未病的範疇。
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突發重病,而且難以回生,這絕不是偶然的,潛伏在體內的變化,往往被人們忽視了。這種狀況在我們的親朋好友中間常有發生,驚訝之餘深思一下,這實質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亞健康

什麼是“未病”

中醫治未病中醫治未病

這一概念在我國古代浩如煙海的典籍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和外延。概括理解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四層含義,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變、瘥(cuó)後防復。
“未病”的第一層次含義是指“無病”,即機體尚未產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沒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狀態。
“未病”第二層次的含義為“病而未發”,即健康到疾病發生的中間狀態。此時機體內已有潛在的病理信息,如間斷的不適感、疲倦、頭疼等。但尚未有任何臨床實驗室指標,也就是說病理信息的發展仍處於“潛伏”時期,還沒有達到“顯化”程度。長期以來,人們對處於這個階段的病理信息不容易或不能夠識別,因而誤認為健康無病。
“未病”的第三層含義可以理解為已病而未傳,即未從單一病變器官傳至多臟器病變,。根據疾病傳變規律及器官相關法則,身體某一器官已有病,會影響到其他器官並使之生病,中醫學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可傳脾,當先實脾”以防之。“未病”的最後一層含義還可以理解為“病癒”後的健康維護,防止疾病的再度復發。強調人們逐步形成維護健康的意識和觀念。

亞健康是“未病”的表現形式

亞健康(sub-health)又稱第三狀態、灰色狀態、病前狀態、亞臨床期、臨床前期、潛病期等。是指一些身心上的不適應感;某些疾病的臨床前期表現,一時難以明確臨床病理意義的“症”,如疲勞失眠、憂鬱、頭痛等;因衰老,重病、慢性病的恢復期,而表現為虛弱及不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患者有多種異常表現和體驗,而通過常規的物理、化學檢查方法不能檢出陽性結果,難以做出疾病的診斷。
目前普遍認為,亞健康狀態是由於心理、生理、社會三方面因素導致機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整體協調失衡、功能紊亂而致。不良個性的人往往有不合理的信念和認知方式。由於心理不健康,往往對社會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如敏感、內向、多疑的人出現亞健康的頻率較高;常出現易怒、易激動、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的人,亞健康狀況也比較常見。生理亞健康是指人體各系統的生理功能紊亂、衰退,或綜合體能下降,精神不振,體力“透支”,表現為:神經系統(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等),循環系統(心悸、胸悶、胸部隱痛、臨界高血壓、高血脂等),消化系統(食欲不振、胃部隱痛、腹部膨脹、消化不良、便秘等),呼吸系統(憋氣、氣短、喉部乾澀或有堵塞感),感官系統(耳鳴、聽力減退、眼乾澀、酸脹),內分泌、代謝系統(體重超標、肥胖或偏瘦、無汗或自汗、臨界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糖或低血糖),免疫系統(抵抗力下降、易感冒或易患其他疾病),運動系統(動作遲緩、肌肉酸痛、關節運動欠靈活)。社會壓力是人類進步發展的內在動力,但是當這種壓力超出了人的承受能力時,壓力就會成為破壞力,破壞健康,破壞人類的發展,表現為社會適應能力下降、人際關係不協調、家庭關係不和睦等。不良生活方式與亞健康的形成。此外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導致亞健康的因素之一。如生活不規律、熬夜、吸菸、飲酒、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
中醫學認為,亞健康是“未病”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中醫學倡導“上工治未病”,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的和諧統一,注重情志等因素對人的影響,強調整體觀念、辨證論治,主張“未病先防”和“天人合一”、“形神統一”、“動靜結合”等醫療衛生保健思想。這些理論恰恰與人類健康觀念的變化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相適應。因此,中醫學“治未病”的思想對於亞健康的防治具有獨特優勢。
中醫“治未病”思想對亞健康防治包括兩層含義:從健康到亞健康的預防和從亞健康到疾病的預防,此即所謂“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其防治總原則:健康的生活、行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質量,預防“亞健康”的根本方法;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情志調暢、勞逸適度等養生之術是平素自我防治亞健康的有效手段;調整陰陽失衡狀態,是治療亞健康總的指導原則;益氣養心、疏肝解郁是中醫藥干預亞健康的治療大法。同時中醫治未病還提出了養精調神、合理飲食、強身健體、適度用藥的干預亞健康四部曲。

治未病

創立“治未病”戰略聯盟 推進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2010年1月16日上午第三屆“治未病”高峰論壇。圖為中國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主任莫用元作專題發言

“治未病”的重要意義,在我國第一部醫典《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而漢代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則對什麼是“治未病”做出了進一步的闡釋:“上工治未病,何也?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古人所說的“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層意思。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未病”不僅是指機體處於尚未發生疾病的時段及其狀態,而且包括疾病在動態變化中可能出現的趨向和未來時段可能表現出的狀態。因此中醫“治未病”可以分為“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康復”三個層次,貫穿於疾病隱而未顯、顯而未成、成而未發、發而未傳、傳而未變、變而未果的全過程。
“治未病”是中醫學重要的防治思想。吳儀副總理在2007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建議把“治未病”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並提議選幾個中醫院進行試點;2008年1月27日在釣魚台賓館舉行了“治未病”專題會議,之後29號在北京開設了首家“未病科”門診。
但是中醫“未病理論”的推廣面臨著嚴重的瓶頸,就是溝通的問題。現代人難以理解“未病”這個詞。什麼叫未病?是未來的病?是沒有發生的病?還是即將要發生的病?當中醫走出國門,就更難以向外國人解釋未病的深層含義了!中醫現代“話”,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中醫、使用中醫、享受中醫(而國際上167個國家享受中醫保健和治療的均為中產階級和高收入人群)。
衛生部長陳竺曾在講話中強調:“長期以來中醫理論無法用現代語言描述,因此中醫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我們根據多年的實踐總結認為,中醫的“未病”,可以用“亞疾病”來代替,這就是中醫的現代“話”。
亞疾病就是,在健康和疾病之間,自我感覺到不舒服、難受,出現種種還不能確診為疾病的症狀,這個階段就稱之為“亞疾病”。
“亞疾病理論”是中醫的辨證施治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研究成果。通過在亞疾病階段人體的各種症狀表現,進行定性定量的數據結果,確定出中醫的病名(證候名),然後用藥食同源的無毒副作用的中草藥進行個性化的對症調理,達到消除症狀、恢復健康的目的。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傳播“治未病”理念和方法技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0年1月16日上午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召開第三屆“治未病”高峰論壇。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實施方案(2008—2010年)》及2009年工作計畫關於“組織管理”工作要求及賦予的職責任務,我中心會同有關方面組織專家深入研究後,提出了組建“治未病”戰略聯盟的構想,並於2009年12月2日,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崑崙—炎黃公司共同簽署了創立“治未病”戰略聯盟的協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