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假山記

木假山記

《木假山記》是蘇洵寫的一篇散文。蘇洵,號老泉,字,明允,男,生卒年1009—1066,宋代,所屬流派:三蘇、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品:《權書》、《衡論》。本文在詠木假山的背後蘊含著作者對人才問題的深沉的感喟與思考。樹木的坎坷遭遇實際上是隱喻當時社會上人才遭受到的壓抑與摧殘。

基本信息

原文

木假山記木假山記
木之生,或孽而殤①,或拱②而夭;幸而至於任為棟樑,則伐;不幸而為風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③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④,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齧食之餘,或仿佛于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然後可以脫泥沙而遠斧斤。
而荒江之濆⑤,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而為樵夫野人⑥所薪者,何可勝數?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則疑其有數⑦存乎其間。且其孽而不殤,拱而夭,任為棟樑而不伐;風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為人之所材,以及於斧斤之,出於湍沙之間,而不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後得至乎此,則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愛之,則非徒愛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愛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見中峰,魁岸踞肆⑧,意氣端重,若有以服⑨其旁之二峰。二峰者,莊栗⑩刻削,凜乎不可犯,雖其勢服於中峰,而岌然決無阿附意⑾。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釋

木假山記木假山記
①孽(niè):樹木的嫩芽,殤:未成年而死。②拱(gǒng):指樹有兩手合圍那般粗細。③斤:斧頭。④汩(gǔ)沒:沉沒。湍(tuān):急流。⑤濆(fén):水邊高地。⑥野人:村野之人,農民。⑦數(shù):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運,氣數。⑧魁岸:強壯高大的樣子。踞肆:傲慢放肆,這裡形容“中峰”神態高傲舒展。踞,同“倨”。⑨服:佩服,這裡用為使動,使……佩服。⑩莊栗:莊重謹敬。⑾岌(jí)然:高聳的樣子。阿(ē)附:曲從依附

譯文

樹木的生長,有還在幼苗時便死了的,有長到兩手合圍粗細時而死了的。幸而長成可以用作棟樑的,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而被大風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斷了,有的腐爛了;幸而能夠沒有折斷,沒有腐爛,便被人認為是有用之材,於是遭受到斧頭砍伐的災禍。其中最幸運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經過幾百年,在水沖蟲蛀之後,有形狀好似山峰一樣的,就被喜歡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從此它就可以脫離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災難了。但是,在荒野的江邊,像這樣形狀似山峰的樹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發現,卻被樵夫農民當作木柴的,哪裡數得清呢?那么在這最幸運的樹木中,又存在著不幸呢!
我家有一座三個峰頭的木假山。每當我想到它,總覺得在這中間似乎有命運在起作用。況且,它在發芽抽條時沒有死,在長成兩手合抱粗細時沒有死,可用作棟樑而沒有被砍伐,被風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沒有折斷,沒有腐爛,沒有折斷腐爛,卻未被人當作材料,以至於遭受斧頭的砍伐,從急流泥沙之中出來,也沒有被樵夫、農民當作木柴,然後才能來到這裡,那么這裡面的理數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然而,我對木假山的喜愛,不光是喜愛它像山,而是還有感慨寄寓其間;不僅喜愛它,而且對它又有敬意。我看到中峰,魁梧奇偉,神情高傲舒展,意態氣概端正莊重,好像有什麼辦法使它旁邊二峰傾服似的。旁邊的兩座山峰,莊重謹慎,威嚴挺拔,凜然不可侵犯。雖然它們所處的地位是服從於中峰的,但那高聳挺立的神態,絕然沒有絲毫奉迎依附的意思,啊!它們是令人敬佩的呀!它們是令人感慨的呀!

作者生平

蘇洵(公元1006年至1066年)字明允,四川眉山人。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卒於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歲。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歲餘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乃悉焚所為文,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祐間,與二子軾、轍同至京師。歐陽修上其所著權書衡論等二十二篇,士大夫爭傳之。宰相韓琦奏於朝,除秘書省校書郎。歷遷陳州項目城令。與姚辟同修建隆以來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諡法三卷,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
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應試不舉,經韓琦薦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長於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佑集》。據說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讚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佑五年,任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辟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蘇洵應試不舉,經韓琦薦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據說27歲才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讚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祐五年,任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辟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蘇洵是有政治抱負的人。他說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為了“施之於今”。在《衡論》和《上皇帝書》等重要議論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張。他認為,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審勢”、“定所尚”。他主張“尚威”,加強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氣,激發天下人的進取心,使宋王朝振興。由於蘇洵比較了解社會實際,又善於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古為鑑,因此,他的政論文中儘管不免有迂闊偏頗之論,但不少觀點還是切中時弊的。
曾鞏說蘇洵“頗喜言兵”。蘇洵的《權書》10篇、《幾策》中的《審敵》篇、《衡論》中的《御將》和《兵制》篇,還有《上韓樞密書》、《制敵》和《上皇帝書》,都論述了軍事問題。在著名的《六國論》中,他認為六國破滅,弊在賄秦。實際上是借古諷今,指責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審敵》更進一步揭露這種賄敵政策的實質是殘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復武舉、信用才將等主張。《權書》系統地研究戰略戰術問題。在《項籍》中,他指出項籍不能乘勝直搗鹹陽的戰略錯誤。他還強調避實擊虛、以強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決戰、突擊取勝等戰略戰術原則。
蘇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優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強暴,藐視敵人,寫得有氣勢。《張益州畫像記》記敘張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跡,塑造了一個寬政愛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記》借物抒懷,讚美一種巍然自立、剛直不阿的精神。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蘇明允哀詞》),這些說法都是比較中肯的。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於變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變、紆徐宛轉見長。蘇洵在《上田樞密書》中也自評其文兼得“詩人之優柔,騷人之清深,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他的文章語言古樸簡勁、凝鍊雋永;但有時又能鋪陳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動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說》,以風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寫,即是一例。
蘇洵論文,見解亦多精闢。他反對浮艷怪澀的時文,提倡學習古文;強調文章要“得乎吾心”,寫“胸中之言”;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他還探討了不同文體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寫法。他特別善於從比較中品評各家散文的風格和藝術特色,例如《上歐陽內翰第一書》對孟子、韓愈和歐陽修文章的評論就很精當。
蘇洵作詩不多,擅寫五古,質樸蒼勁。宋人葉夢得評其詩“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石林詩話》)。其《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為佳作,但總的成就遠遜於散文。
蘇洵著作,宋代以多種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嘉祐集》15卷。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長於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祐集》傳世。

創作背景

嘉皊3年戊戌(1058):蘇洵五十歲
蘇洵作《答二任(任孜、任?)》詩和《木假山記》,有鬱郁不得志之感。10月得雷簡夫書,聞將召試舍人院;11月5日召命下,蘇洵上書仁宗,又致書雷簡夫、梅聖俞,拒不赴試,謂“惟其平生不能區區附和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窮困。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萬里以就試,不亦為山林之士所輕笑哉!”(《答梅聖俞書》

古文解讀

這是一篇寫木假山的記,作者先從木假山的形成過程寫起。頭段介紹樹木生長成材很不容易,而且成材後還要遭受斧伐、風拔、水漂等無法預測的折磨。歷經風化侵蝕而成的木假山,那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二段以復疊的手法來證明前段觀點。三段漸顯寓意,作者愛其家中所藏的三峰木假山,不只是因其似山可供人賞玩,更因其中峰意氣端重,左右二峰莊栗刻削,凜乎不可犯,猶如他們蘇氏父子的人格。
本文在詠木假山的背後蘊含著作者對人才問題的深沉的感喟與思考。樹木的坎坷遭遇實際上是隱喻當時社會上人才遭受到的壓抑與摧殘。
蘇洵一生政治抱負未能得到施展,於是在文中托物寓意、詠物抒懷、借題發揮,以不幸中有大幸的木假山為喻,抒發了自己鬱郁不得志而又不願與世浮沉,力圖自立的精神境界。文中對三峰的愛敬,乃作者自頌三蘇父子的人格。
文章多用排比句,而又參差變化、錯落有致;描繪木假山之狀隨物賦形、具象生動、寄慨遙深、耐人尋味。
【賞析】
蘇洵的散文縱橫捭闔,老練簡奧,既有《戰國策》的雄放,文兼《韓非子》的峭勁,為宋代文壇開了生面。他寫文章力求“務一出己見,不肯躡故蹤”(曾鞏《蘇明允哀辭》),不抄襲舊說,敢於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蘇洵的家中有一木雕的假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木假山記》就是由此生髮感慨而作的。他從木假山聯想到樹木的遭際,又由此而聯想到當時的社會情狀,“疑其有數存乎其間”。本文是篇絕妙的小品,全文托物寓意,小中見大,反映了封建社會對人才的摧殘,讚美一種巍然自立、剛直不阿的精神。
文章的標題是“木假山記”,但作者並沒有泛泛地交待木假山的製作經過,也沒有刻意描繪其精美絕倫的雕刻藝術,而是借欣賞木假山,觸景生情,展開想像,抒發感慨,闡述事理。文章一下筆先給我們寫出了樹木的不同命運:有的剛剛發芽就過早地死去;有的剛長到拱把粗便也過早地被砍伐摧折;有的有幸成材,又被採伐者隨便剪除掉。這些說不完的眾多天災人禍,使樹木無處躲逃,不知毀掉了多少樹木。不幸之中的幸者,再遭受各種折磨後,有的其形“仿佛于山者”,“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而像這樣的幸運者是極其稀少、極其偶然的。有“形”之木經過重重厄運被造成假山形狀,供人欣賞,確屬幸運。更有許許多多的大材,未被發現,卻被“樵夫野人”砍去當柴燒掉。這樣看來,樹木要活下去,要成材,是極難的;要逃脫厄運也是極難的。
作者以極其複雜的心情來寫樹木的遭際,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字面上是寫樹木,其實字字句句都在寫人。蘇洵是有政治抱負的人,他說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為了“施之於今”。在當時的社會,蘇洵和廣大知識分子的命運有類於此。在那個人才受到壓制的社會,不知有多少知識分子處在厄運之中,有多少有用人材被無端毀掉。偶爾有一個半個被“好事者”看中了,取用了,“強之以為山”,但也是被用來做成木假山式的裝飾品,供人裝飾其門面。作者借寫樹木的遭遇,寫出了知識分子的遭遇。他把當時知識分子的命運,借著樹木的命運寫了出來,較之直寫人的遭遇更為自然,更為感人。作者由家中的木假山的三峰,“疑其有數存乎其間”,繼而又推想開去,揭示出“則其理似不偶然也”,進一步增強了文章的批評力度。清代學者沈德潛評論這篇文章時說:“前以不幸歸本‘數’字,後從‘數’字轉出‘理’字,極變幻中自成章法。”這話說得極為準確。
在當時弊病多端的社會中,“天數”是難以改變的,但作為一個人,能夠保持自己的品格是很重要的。文章的最後一段,作者由寫樹木的遭遇,轉向寫木假山,借寫木假山山峰的品格來寫人的品格,表達自己對高尚情操的追求。木假山放在高雅的場所,供人們賞玩,蘇洵所讚賞的並不是它的端莊峭拔,而是木假山所表現出來的精神。“予之愛之,則非徒愛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愛之,而又有所敬焉。”作者“愛之”、“敬之”,不但但是它的匠心獨運的雕刻藝術,而更在於愛山的中峰的“魁岸踞肆,意氣端重”,愛其旁之二峰的“莊栗刻峭,凜乎不可犯”,這是一種傲岸不屈精神的體現。作者特彆強調旁之二峰,作為一件完美的藝術品中的一部分,其勢是“服於中峰”的,然而卻有自己獨立的品格,“岌然決無阿附意”,表現出不卑不亢的姿態、精神。這正是作者“愛之”、“感之”、“敬之”的原因。他們所表現出的高尚品格,也可以說是蘇洵自己的思想品格的寫照。
曾鞏在《蘇明允哀辭》中說:“明允每於其窮達得喪,憂嘆哀樂,念有所屬,必發之於此;於古今治亂興壞、是非可否之際,意有所擇,亦必發之於此;於應接酬酢萬事之變者,雖錯出於外,而用心於內者,未嘗不在此也。”蘇洵為文,隨遇而發, 這篇《木假山記》,他從木假山聯想到樹木的遭際,又由此而聯想到一些社會情狀,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感慨,體現出自己不與世俗同流的秉性,無論從思想性還是從藝術性上來看,都可以說是他的獨具特色的一篇散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