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決戰

速決戰

速決戰,與“持久戰”相對。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決定勝負的作戰。通常為在戰爭全局或某個局部處於相對優勢的一方所採取的作戰方針。速戰速決是進攻作戰的一般原則。通常分為戰略的速決戰、戰役的速決戰和戰鬥的速決戰。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主張突然襲擊,速戰速決,力避持久戰。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戰爭,採取戰役戰鬥性外線速決進攻戰和戰略性內線持久防禦戰同時並重的作戰原則,獲得了最後勝利。速決戰歷來為兵家所注重,特別是隨著高技術兵器在現代戰爭中不斷湧現,超級大國仍極力主張速決戰,企圖憑藉優勢的現代化軍事裝備,以突然而強大的首次突擊,一舉擊敗對手。

簡介

速決戰速決戰
速決戰 quickdecision,warof,在較短時間內決定勝負的作戰。是相對於持久戰而言的。通常為在戰爭全局或某個局部處於相對優勢的一方所採取的作戰方針。有戰略的速決戰、戰役的速決戰和戰鬥的速決戰。

戰術運用

速決戰歷來為兵家所注重。中國古代軍事名著《孫子兵法》中說,“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普魯士軍事理論家C.P.G.von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也指出,速戰速決是進攻戰的一個重要特點。歷史表明,帝國主義在發動侵略戰爭時,都力求戰略上的速決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施利芬—毛奇作戰計畫,主張以短促、急速的戰爭,各個擊破敵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A.希特勒以閃擊戰發動侵略,企求迅速實現其稱霸的目的,但在各國人民的頑強抵抗下,最終遭到慘敗。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中,是把戰役戰鬥的速決戰和戰略的持久戰作為兩個同時並重的原則。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敵人的強大,革命力量的弱小,只有在戰役、戰鬥上實行速決戰,不斷地消滅敵人,才能有效地打破敵人的圍攻,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以支持長期的革命戰爭。因此,戰役、戰鬥的速決戰,是實現戰略的持久戰的必要方針。實行速決戰的主要條件是:“準備充足,不失時機,集中優勢兵力,包圍迂迴戰術,良好陣地,打運動中之敵,或打駐止而陣地尚不鞏固之敵。不解決這些條件,而求戰役或戰鬥的速決,是不可能的。”
武器裝備的日益發展,為速決戰提供了新的物質條件。隨著軍隊火力、機動力的不斷增強,在現代戰爭中,進攻者多以立體戰實施突然、強大的首次突擊,以求速勝。如何打破進攻者的速決戰略,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是防禦者面臨的新課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