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尼泊甙注射液

替尼泊甙注射液

替尼泊甙注射液,本品為淡黃色或淡黃綠色澄明液體。本品適用治療惡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如神經母細胞瘤,膠質瘤和星形細胞瘤及轉移瘤,膀胱癌及神經母細胞瘤等。對替尼泊甙及聚乙基代蓖麻油過敏者,嚴重白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者禁用。

基本信息

藥品簡介

通用名替尼泊甙注射液

英文名TENIPOSIDEINJECTION

拼音名TINIBODAIZHUSHEYE

藥品類別天然來源抗腫瘤藥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或淡黃綠色澄明液體。

貯藏遮光,在涼處保存。

主要成分

替尼泊甙結構式替尼泊甙結構式

通用名替尼泊甙

化學名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β-D-噻吩亞甲基吡喃葡萄糖甙

拼音名TINIBODAI

英文名TENIPOSIDE

分子式C32H32O13S

分子量656.66

規格5ml:50mg

藥理毒理

本品為周期特異性細胞毒藥物,抑制拓撲異構酶II,引起DNA斷裂,阻斷有絲分裂於細胞周期S期和G2期。對實驗性鼠腫瘤,替尼泊甙在其體內具有較廣譜的抗腫瘤活性。體外和體內研究顯示與依託泊甙具有完全交叉耐藥性。

藥代動力學

在一定劑量範圍內,替尼泊甙藥代動力學參數呈線性,藥物在體內不發生蓄積。靜脈注射後,藥物從中央室1相清除,分布相半衰期約1小時。在體內與蛋白的結合率高。替尼泊甙能通過血腦屏障,在腦脊液的濃度低於血藥濃度。藥物的腎臟清除率僅占總清除率的10%。替尼泊甙清除半衰期約為6~20小時。

適應症

本品適用治療惡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如神經母細胞瘤膠質瘤和星形細胞瘤及轉移瘤,膀胱癌神經母細胞瘤等。

用法用量

單藥治療每次60mg/m2,加生理鹽水500ml,靜滴30分鐘以上,每日1次,連用5日。3周重複。聯合用藥常用量為每日60mg加生理鹽水500ml靜滴,一般連用3日。老年及骨髓功能欠佳、多次化療患者酌情減量。

不良反應

1、骨髓毒性為劑量限制毒性,用藥7~14日後常見白細胞和血小板降低。

2、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是最常見的消化道不良反應,但通常是輕度和中度的。

3、脫髮也較常見。

4、低血壓:快速輸注時會發生一過性的低血壓

5、過敏反應:可發生急性過敏反應:寒戰,發熱,心動過速,支氣管痙攣,呼吸困難,低血壓,潮紅,出汗,水腫,高血壓和蕁麻疹。

6、其他:口腔炎,頭痛和精神障礙罕見。

禁忌症

對替尼泊甙及聚乙基代蓖麻油過敏者,嚴重白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者禁用。

注意事項

肝腎功能異常或腫瘤侵犯骨髓者慎用。應定期檢查血象,如白細胞低於3.5×109/l或血小板低於75×109/l,應推遲使用,直到骨髓功能恢復正常。應注意保證輸注本品進入靜脈,以免輸注於靜脈外造成組織壞死血栓性靜脈炎。本品應緩慢靜滴,最初30~60分鐘,應仔細監測生命特徵,以免發生低血壓情況。

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兒童用藥本品含有苯甲醇,可能造成新生兒的損害。

老年患者用藥尚不明確。

藥物相互作用

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鈉可增加替尼泊甙的清除,合併用藥時可能應增加替尼泊甙的劑量。甲苯磺丁脲水楊酸納和磺胺甲噻二唑降低替尼泊甙的與蛋白結合率,導致游離藥物增加,增加藥物作用和毒性反應。

藥物過量

目前沒有替尼泊甙的解毒藥物。可預見的藥物過量出現合併症通常繼發於骨髓抑制。治療包括輸注血製品和抗生素治療的支持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