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古城

昌吉古城

昌吉古城,俗稱唐朝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紅旗路境內。由於基建施工,在古城內發現了兩處較重要的遺址和文物。此城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600米,城牆夯築,夯層厚約6厘米。1964年時還殘存東城牆500米,北城牆600米。

基本信息

古城簡介

昌吉古城昌吉古城
昌吉古城位於昌吉市內,俗稱唐朝城。80年代初,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曾派考古人員作過實地調查。據介紹,此城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600米。城牆夯築,夯層厚約6厘米。

1964年時還殘存東城牆500米,北城牆600米。殘存城牆最高約6米,牆頂最寬處約3米。北城牆基本完好,有15個馬面,瓮城以西8個,以東7個。馬面寬約19米,間距約;30米。

古城內南北向有分個大土台,主高約5米。土台用土坯壘砌土坯長駒子寬.20厘米,厚12厘米。但另4個土台為夯築,夯層厚約8厘米,與城牆的築法一致,說明這些土台與古城牆是同一時期的建築。由於基建施工,在古城內發現了兩處較重要的遺址和文物。

古城遺址

昌吉古城昌吉古城
一處遺址位於古城南部。在表土層下發現鋪地古方磚100多塊。方磚紅褐色,有大小兩種。大者長41、小者長31、均厚5厘米。方磚一面有蓮花紋圖案。
另一處在古城東部偏南,為一窖藏遺址。窖內一殘罐內有元代察合台王國銀幣1370枚。銀幣圓形無孔,邊緣不規整,直徑1.3~2.6厘米,重0.8~2.09克。

有的一面有花紋,另一面為文字;有的兩面均為文字,是阿拉伯文。寫的是:“除了安拉,別無神靈,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等。

出土陶瓷

昌吉古城昌吉古城
銀幣同時出土的有8件陶器:三耳瓶1件,夾砂紅陶,圓唇、敞口、細頸、平底,底徑17厘米,通高48厘米。瓮1件,夾砂紅陶,僅存底部,形體較大,底徑25厘米。罐4件,夾砂紅陶,上部均殘,形體瘦高,平底,其中1件較完整,有一單耳,底徑11.5厘米,殘高30厘米。碗2件,均夾砂紅陶,圓唇,大敞口,腹壁斜直,平底,其中l件,口徑11.8厘米,底徑5.1厘米,高4.5厘米。另外在窖藏不遠的地方發現1枚北宋“元裙通寶”銅錢。

交通概況

昌吉州交通運輸事業發展迅速,全州已形成以公路交通為主,鐵路、民航為輔的交通格局。公里總里程達到7168公里,其中,幹線公路1126公里,縣鄉公路4844公里,專用公路1198公里,全州汽車擁有量達到4.66萬輛。

首府昌吉州客運中心站每天 都有發往全州各縣市及全疆各地的班車,去烏魯木齊的中巴車平均每五分種就有一輛。昌吉市還設有民航及火車售票處。烏奎高速公路及吐烏大高速公路的修通,對昌吉州的交通狀況又有較大改善。

昌吉州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昌吉,昌盛吉樣,它在歷史上曾是絲路北道上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名埠。昌吉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鄰烏魯木齊哈密地區,西與石河子市相接,南與吐魯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連,北與阿爾泰塔城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從東、西、北三面環抱烏魯木齊市;東西長541公里,南北寬285公里,總面積9.39萬平方公里, 是古代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諸國的必經之路。
昌吉州集山地、草原、森林、平原、大漠為一體,地理環境十分獨特,孕育出豐富多彩的自然風貌,旅遊資源類型就達35種,已探明的風光景區多達118處,其中以地文景觀、風光水域、生物景觀最為著名。
景點昌吉鳴沙山 | 吉木薩爾千佛洞 | 榆泉 | 石城子古城 | 東地大廟 | 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 | 哈熊溝 | 胡楊林 | 北廷都護府故城遺址 | 廟爾溝 | 奇台魔鬼城 | 唐明墩古城 | 五家渠青格達湖旅遊區 | 呼圖壁旅遊區 | 康家石門子岩雕刻畫 | 五彩灣 | 西大寺 | 普氏野馬場 | 天池 |奇台荒漠草原保護區 | 西王母祖廟 | 矽化木園林公園 | 矽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 呼圖壁縣公園 |黑馬科技園 | 北庭都護府|東天山 |博格達峰| 哈熊溝| 將軍戈壁風景區| 昌吉古城| 硫磺溝礦氣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