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圖壁旅遊區

呼圖壁旅遊區

呼圖壁旅遊區位於呼圖壁縣,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現已開發的有“石屋山”和“澇壩灣”、“康家石門子岩畫”三個主要景點。

概述

呼圖壁縣旅遊資源豐富。有許多秀美點,現已開發的有“石屋山”和“澇壩灣”、“康家石門子岩畫”三個主要景點。 康家石門子岩雕刻畫康家石門子畫位於昌吉州呼圖壁縣的天山腹地,兩條山溪匯流處的西北岸的岩面上岩面平整,岩刻面約220平方米,雕刻著300餘人,大者高2.04,米小者19厘米。有男有女,或站或臥,或衣或裸,男女合圖、雙頭同體、三頭同體圖像,真實地體現了原始人祈求生育、繁衍人口的群婚制生活場面。這處岩畫經有關專家論證定為距今近三喬暗娜塞人距今2500多年前,塞人就已活動在帕米爾、天山及北疆大部分地區。同眾多的遊牧民族一樣,他們的經濟生活以“隨畜逐水草”為主,且兼營冶煉、加工鐵器。公元前3世紀末進入階級社會,建立國家政權,最高統治者稱塞王”。
 塞人喜歡尖頂帽,崇尚各種飾牌金飾片、銅器及各種野獸紋圖案。古代塞人入居西域後,曾在新疆歷史舞台上扮演過舉足輕重的角色。
 呼圖壁縣歷史悠久、文化繁榮,早在西周時期,呼圖壁人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耕耘勞作。他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寫下了光輝的歷史。 

古城遺址

馬橋子城:位於縣城西北90公里處的一零六團場境內,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該城南北長350米,東西寬170米,城牆高3米餘,厚2.7米。該城西北方向另有一城,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0米,牆高4米,厚2米,四周有護城河。至今城牆保護完整,房屋倒塌的痕跡尚存,古錢幣瓷片玉器遺物裸露地表。
 阿魏灘古城
 民間稱“元城子”。位於阿魏灘西3.5公里處,瀕臨呼圖壁河,占地18500平方米。據初步考證,該城建於宋元時期。
頭道溝破城
 位於棗園農場西北9公里處,瀕臨頭道溝,占地面積600平方米,該城建於清同治年間。
 白圪撻破城
 位於白圪撻村東的土包上,長約200米,寬約66米,城牆已倒塌,修建年代不詳。
 古塔巴城
 俗稱唐朝城。據初步考證;建於西遼。
景化城
 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城牆周長3.5里,高1.6丈,有城門4個,呼圖壁鎮就是在景化城舊址發展擴建起來的.
 烽火台在呼圖壁縣境內有5個墩台(當地人稱唐墩)。呼圖壁境內還有7個廟宇遺址,一尊突厥民族石人像,以及眾多的古墓葬。
 康家石門子岩畫
 距呼圖壁縣城83公里南山岩壁上。南山康家石門子岩畫,雖經三千年的滄桑變異,但在220多平方米的岩畫上,造型各異的二三百個人物,仍然形象鮮明,栩栩如生,為國內外罕見,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昌吉州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昌吉,昌盛吉樣,它在歷史上曾是絲路北道上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名埠。昌吉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鄰烏魯木齊哈密地區,西與石河子市相接,南與吐魯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連,北與阿爾泰塔城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從東、西、北三面環抱烏魯木齊市;東西長541公里,南北寬285公里,總面積9.39萬平方公里, 是古代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諸國的必經之路。
昌吉州集山地、草原、森林、平原、大漠為一體,地理環境十分獨特,孕育出豐富多彩的自然風貌,旅遊資源類型就達35種,已探明的風光景區多達118處,其中以地文景觀、風光水域、生物景觀最為著名。
景點昌吉鳴沙山 | 吉木薩爾千佛洞 | 榆泉 | 石城子古城 | 東地大廟 | 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 | 哈熊溝 | 胡楊林 | 北廷都護府故城遺址 | 廟爾溝 | 奇台魔鬼城 | 唐明墩古城 | 五家渠青格達湖旅遊區 | 呼圖壁旅遊區 | 康家石門子岩雕刻畫 | 五彩灣 | 西大寺 | 普氏野馬場 | 天池 |奇台荒漠草原保護區 | 西王母祖廟 | 矽化木園林公園 | 矽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 呼圖壁縣公園 |黑馬科技園 | 北庭都護府|東天山 |博格達峰| 哈熊溝| 將軍戈壁風景區| 昌吉古城| 硫磺溝礦氣泉

昌吉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