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玫瑰葡萄

早玫瑰葡萄

早玫瑰葡萄,又名早鳳凰、超早娜,屬歐亞種,由西北農學院於1963年用玫瑰香作母本,莎巴珍珠為父本雜交育成。果穗中大,圓錐形或帶歧肩。果粒著生緊密,平均重3克左右,近圓形,完熟時呈紫紅色。含糖量13%─15%,味酸甜,具有濃郁的玫瑰香味,品質中上。

基本信息

簡介

早玫瑰葡萄早玫瑰葡萄

早玫瑰葡萄,屬歐亞種,系西北農業大學1963年用玫瑰香與莎巴珍珠雜交育成。

山東平度紅旗園藝場1996年在玫瑰香葡萄園中發現的早熟芽變單株。

果穗呈標準圓柱形,果粒近圓形,玫瑰紅至紫紅色,平均穗重600g,果粒均重7.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品質優,抗病性強。5月中旬成熟,667m2產量1620kg。

品種特徵

早玫瑰葡萄早玫瑰葡萄

一、成熟最早。早玫瑰葡萄不用任何激素處理,比京亞、京秀、矢富羅沙、鳳凰51、乍娜、京優、紫珍香、貴妃玫瑰、板田良志、六月紫、紅雙味、87-1、山東早紅鄭州早紅、大粒六月紫、8611、8612、巨星等早熟15-20天,在大澤山地區4月上旬萌芽,5月下旬開花,6月底成熟(大棚栽培5月初成熟)。
二、品質最好。葡萄的早熟品種大多數糖度低,酸度較大,而早玫瑰葡萄糖度達18-20%度,粒重10克左右,最大15克,並帶玫瑰香味,品質極佳,在同一個時間,即6月底比以上品種分別高6-9度,著色率高40-80%,這正如嚴大義教授所講,早熟葡萄能有這么好的品質是非常可貴的。
三、效益最高。早玫瑰,因其成熟早、口感好、色澤深紅艷麗,著生牢固,取一粒能提起全穗,用刀能切薄片,兩米落地不裂口,特耐貯運而受到消費者和客戶的青睞。大棚栽培每公斤28-35元,露天栽培每公斤10-12元,畝產2500-3000公斤,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四、用工最少。早玫瑰從萌芽到採收,僅3個月時間,果實生育期37-40天,上色特快,成熟一致,從成熟到採收僅用一周時間,能節省40%勞動力,這對管理人員而言,少操心,又省工。是一個難得的國內外優良品種。

植物學特徵

嫩梢紫紅色,絨毛稀疏;幼葉紫紅色,有光澤。成葉中大,近圓形,3裂或5裂,裂刻深或中深;葉面較平滑,葉背面葉脈處有較密的刺狀毛;葉緣鋸齒銳;葉柄窪窄拱形。花型為兩性花。

生物學特性

早玫瑰葡萄早玫瑰葡萄

1.生長習性。樹勢中庸偏弱,枝條節間短,副梢萌發力較強。

2.結果習性。結果枝占芽眼總量的43.4%,每果枝平均著生1.3穗。副梢結實弱,產量中等。如副梢處理過重,易引起冬芽萌發。抗病力較強,但多雨年份易染白腐病

3.物候期。在山西太谷地區,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開花,7月上旬開始著色,7月底果實完全成熟。從萌芽至果實成熟的生長日數為100天左右。

果實性狀

果穗中大,平均重290克,最大穗重365克,圓錐形或帶歧肩,果粒著生緊密,整齊。果粒中大,平均重3.6克,最大粒重5.6克,短圓錐形紅紫色,果皮薄。肉質較軟,味酸甜,有濃郁的玫瑰香味,含量14%~15.4%,含酸量0.91%,品質上等。

發展前景 

本品種為優良早熟鮮食品種之一,陝西關中等地有少量栽培面積,也適宜在山西等省栽培。由於株型小,節間短,極適盆栽

栽培技術

早玫瑰葡萄早玫瑰葡萄

1、試驗園基本情況及溫室結構

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土層厚度65cm,有機質含量0.88%,pH值6.4,年平均日照時數2532.7小時,無霜期197天,年平均溫度13.4℃,溫室為全鋼拱架結構,裝有滴灌、自動卷苫機和土暖氣,東西長80m,南北寬8m,脊高3.5m,後牆高2.5m,隔5m設有50cm見方的通氣窗,共15個,後牆為磚土混合結構,厚度為1.2m,棚膜為聚乙烯無滴膜,膜上覆蓋草苫。

2、整地定植及肥水管理

整地時,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雞糞2500kg和硫酸鉀複合肥50kg,耕勻耙細。2004年春南北行定植早玫瑰壯苗,株行距0.5m×1.5m,挖寬1m、深0.6m的定植溝,定植前用ABT3號生根粉50mg/L浸泡根部5分鐘,栽後立即澆水沉實,及時中耕劃鋤,保持土壤疏鬆,促使形成強大的根系。7月份以前,每株施0.25kg尿素2次,促進植株生長,加大葉面積,提高光合產物的積累,7月份以後,每株施0.25kg硫酸鉀複合肥2~3次,結合噴藥噴500倍液光合微肥或0.25%磷酸二氫鉀2~3次,促進花芽分化,9月上中旬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雞糞3000kg和磷酸鉀複合肥50kg。

3、整形修剪

採用單壁籬架多主蔓自然扇形整枝,定植當年留2個健壯新梢培養成主蔓,頂端2個副梢長到40cm時摘心,其他副梢留2~3片葉反覆摘心,離地50cm以下的副梢全部抹除。5月中旬果實採收後,需加強結果枝的更新,細弱枝疏除,健壯枝採用雙枝更新法修剪。留預備枝上2個健壯的一年生枝,1個培養成結果母枝,1個留2~3芽截作預備枝。落葉後及時冬剪,冬剪宜採用中短梢修剪

4、扣棚升溫及解除休眠

早玫瑰葡萄要求7.2℃以下溫度1200小時才能通過自然休眠。在11月中旬,就應扣上草苫,使溫室不見光,夜間打開全部通氣窗,將溫度調控在7.2℃以下。經過1個月左右,12月中下旬便可逐漸升溫。第一步,白天拉起1/3的草苫,夜間全部蓋住,持續7天左右;第二步,隔1個草苫拉2個草苫,持續5天,5天后拉起全部草苫。其間利用石灰氮塗抹葡萄芽眼提前解除休眠。具體方法:1kg石灰氮對5kg40℃溫水攪拌均勻,然後沉澱4小時左右,取上清液塗抹葡萄中上部芽眼。處理後,可使葡萄提前15天左右發芽。

5、扣棚後的管理

早玫瑰葡萄早玫瑰葡萄

5.1地膜覆蓋

利用黑色地膜進行全棚地面覆蓋,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降低空氣濕度,提高地溫,防止雜草叢生。蓋地膜應在扣棚後15天左右進行。

5.2溫濕度控制

扣棚後低溫管理1周,然後逐漸升溫,保證萌芽期白天28~30℃,夜間15~20℃,空氣濕度80%;新梢生長期白天25~28℃,夜間10~15℃,空氣濕度60%;開花坐果期白天22~28℃,夜間16~18℃,空氣濕度50%;幼果膨大期白天25~28℃,夜間18~20℃,空氣濕度不需調節;果實著色期白天28~30℃,夜間16~18℃,此期不必灌水,控制土壤含水量。葡萄展葉後,適量增補二氧化碳氣肥,用二氧化碳發生器或釋放袋裝二氧化碳氣肥,可增產10%左右,效果良好。

5.3 花果管理

開花前10天疏花序,疏除弱小和過多的花序,去除副穗和1/4~1/5的穗尖,盛花後10天用100mg/kg赤黴素蘸果穗,促進葡萄早熟,果粒有黃豆粒大時疏果,去除過小果、畸形果、密擠果和病蟲果,使果大小均勻一致,每穗留果80個左右,疏果後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全園噴灑一遍,藥液乾後果穗套葡萄專用袋,采果前10天除袋,疏除影響果實著色的部分葉片,促進果實著色

5.4 病蟲害防治

萌芽前噴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前噴80%噴克800倍液或68.75%易保1000倍液+1.8%阿維菌素5000倍液;花後噴1:0.5:200波爾多液或800倍液百菌清+40%萬靈1500倍液;葡萄幼果迅速膨大期噴66.8%霉克多1000倍液或72%克露600倍液+30%桃小靈15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倍液,預防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和葉蟬、紅蜘蛛等害蟲。

相關文摘

早玫瑰葡萄早玫瑰葡萄

《日光溫室早玫瑰葡萄高效栽培技術》

摘要
早玫瑰葡萄又名早鳳凰、超早娜,是山東平度紅旗園藝場1996年在玫瑰香葡萄園中發現的早熟芽變單株。2002年引入山東費縣,2004-2007年在費縣城關鎮洞山村進行日光溫室栽培試驗。通過3年的栽培觀察,表現良好,果穗呈標準圓柱形,果粒近圓形,玫瑰紅至紫紅色,平均重600g,果粒均重7.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品質優,抗病性強。5月中旬成熟,3年平均每667m2產量1620kg,平均售價28元/kg,經濟效益顯著。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