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林區

新林區

新林局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的東北坡。東與呼瑪縣接壤,南於松嶺毗鄰,西靠呼中區,北與塔河縣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23°41′至125°25′,北緯51°20′至52°10′,南北長約108公里,東西寬約103公里。新林局始建於1965年,1981年設立新林區人民政府,實行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下轄塔源、宏圖、新林、大烏蘇、碧洲、翠崗、塔爾根、富林八個林場(其中六個鎮場合一單位)、五個貯木場和一個經營所。全區現有漢、蒙、回、滿等12個民族58720人。公檢法司、文教、衛生、金融、保險等機構配套齊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通訊便捷,商貿、接待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資源概況

新林區新林區
新林區轄區總面積869971公頃,森林覆被率84.25%,現有活立木總蓄積量為6891萬立方米,林木屬原始針闊混交林,以落葉松為主,還有名貴的樟子松白樺柞樹柳樹等。野生資源繁多,浩瀚的林海中棲息著馬鹿梅花鹿駝鹿獐子飛龍等98種野生動物,蘊藏著掌參地榆黨參等400多種珍貴草藥和猴頭蘑菇紅豆等無污染、純天然、名貴的綠色山特產品,儲藏著黃金白銀石灰石等17種品位高、儲量豐富的礦產資源。

林業資源

新林區新林區
新林林業局現有林業用地面積為845889公頃,占總面積的97.2%;非林業用地面積為24082公頃,占總面積的2.76%;森林復被率為84.2%。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732524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86.59%;無林地面積為37043.2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4.38%;未能成林造林地10364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23%;疏林地面積1742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0.21%;宜林地面積64182公頃, 占林業用地面積7.59%。

截止2006年新林區活立木總蓄積量為70176896萬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68476548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97.57%;疏林蓄積44752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0.06%;散生木蓄積1655596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2.35%。新林區植被屬於寒溫帶針葉林區的大興安嶺山地寒溫針葉林帶,是西伯利亞山地針葉林的南延部分。由於氣候條件的影響,新林境內植物種類較貧乏,據專業調查結果,採集各類野生植物標本70科235屬465種。植物種類以東西伯利亞植物區係為主,同時有少量的東北植物區系成份,蒙古植物區系成份,勘察加-鄂霍次克植物區系成份以及北極高山植物區系成份分布。主要喬木樹種有落葉松樟子松雲杉白樺山楊甜楊朝鮮柳及少量的黑樺柞樹等;主要灌木有偃松興安杜鵑赤楊叢樺沼柳繡線菊珍珠梅刺玫果興安檜柏等;草本植物種類繁多,在不同立地條件和林分類型下分布有不同的種類,分布較廣較多的有莎草科類、喬本科類、紅越桔。

新林區新林區
境內經濟植物資源比較豐富,主要有杜香、雅格達(紅越桔)、嘟柿(藍莓)、黃芪地榆沙參鈴蘭老鸛草、貓爪菜(蕨類)、柴胡黃花菜等。

藥用植物:滋補強壯類中的黃芪、沙參百合;利尿逐水類中的車前瞿麥;理血類中的赤勺元胡;止咳平喘類中的杜香白芷杜鵑、桔梗等。

食用植物主要有:蕨類猴頭木耳黃花菜、臭李子(稠李)、高粱果(東方草莓)、草蘑油蘑沙參等。

工業用植物主要有:樟子松興安落葉松偃松、達達香(興安杜鵑)、狹葉杜香草炭等。

觀賞類植物主要有:樟子松興安落葉松、達達香(興安杜鵑)、黃花菜、臭李子(稠李)、刺玫果

礦產資源

新林區新林區
一、新林區區域地質情況
新林區位於額爾古納罕達氣——興隆兩個地層分區接壤處,包括塔河和興隆兩個地層小區,區內地層較發育。

本區侵入岩分布廣泛,具有多旋迴多期活動特徵。新林大地構造處於塔河過渡帶和興隆溝冒地槽褶皺帶兩個二級構造單元的接壤部位。地質構造比較複雜,無論是沉積建造、岩漿侵入、火山活動、變質作用、成礦作用都具有多旋迴性,尤其中生代形成的大興安嶺火山岩帶和印支期及燕山期的花崗岩帶最醒目,各構造期形成的多方向斷裂交織在一起,縱橫交錯,破壞了老地層和岩體的完整性,對區內成岩和成礦起到了分級控制作用。從區內已發現的礦產看,受地層、侵入岩和地質構造的控制較明顯。

二、礦產資源
目前在本區已發現大理岩蛇紋岩泥碳礦泉水12個礦種,礦產地27處,其中中型礦床3處,小型礦床5處,礦(化)點19處。

新林區新林區

重點礦產地有:
1、塔源二支線鉛鋅礦:該勘查項目經過2005至2006年2年的勘查,已發現鉛鋅銅多金屬礦體23條,出露地表11條,隱伏礦體12條。其中鉛鋅礦體9條,鉛礦體5條,鉛鋅銅礦體4條,鋅礦體2條,鉛鋅銀銅、銅、鉛銅礦體各1條。探求出332+333級資源量為:鉛工業品位礦3.36萬噸,鉛低品位礦0.93萬噸;鋅工業品位礦8.89萬噸,鋅低品位礦0.82萬噸;銅工業區品位礦0.49萬噸,銅低品位礦0.076萬噸;銀工業品位礦1.6噸,銀低品位礦11.79噸。鉛鋅銅累加資源量:工業品位12.774萬噸,低品位礦1.83萬噸,合計:14.57萬噸。

該礦受資金及工程量的限制,大部分礦(化)體為單工程控制,沿礦體走向、傾向均未得到控制。如果地表礦體、隱伏礦體均繼續延伸,個別地段可達到普查要求,多數區域僅相當於預查精度。今後急需做進一步普查工作。

2、蛇紋岩礦:蛇紋石主要用於制鈣鎂磷肥、冶煉熔劑、耐火材料和工藝品。

我區的蛇紋岩礦床長650米,寬500米,儲量1994萬噸,氧化鎂25.24—41.82%,平均36.80%;二氧化矽35.45—48.38%,平均39.00%;氧化鈣0.13—2.54%,平均0.59%;根據蛇紋石礦床一般主要工業指標,該礦氧化鎂含量已達到鈣鎂磷肥工業要求,並且鈷和鎳含量較高,可綜合利用。

新林區新林區
3、黑龍溝——瓦拉里岩金礦:該勘查區域自1987年起陸續實施了多次普查工作,目前共發現礦(化)體15條,礦體埋藏較淺。提交資源量787.3千克。

省國土資源廳在此區域內現已批准了2個採礦許可證,占用礦產資源儲量分別為:礦石量7765噸,金屬量95.5公斤;礦石量5990噸,金屬量38.4公斤。

4、大理岩礦:大理岩礦產資源是加工水泥的主要原料,我區新林鎮東16公里處的大理岩礦床,長780米,寬300米,,儲量992萬噸。該礦床由三條礦體組成,其中2號礦體為主要礦體,礦石為白色、灰白色,氧化鈣含量大於51%,氧化鎂0.53%,二氧化矽平均3.24%,氧化鋁1.54%,氧化鐵0.73%,氧化鉀氧化鈉平均0.37%,可用於燒制水泥,礦體埋藏淺可露天開採。

三、水資源

新林區境內河流密布,塔哈爾河(鄂倫春語塔哈勒恩)自伊勒呼里山北坡(塔源境內)流經新林區全境至塔河縣附近流入呼瑪河;南山公園的奧庫薩卡埃河在新林鎮境內匯入塔哈爾河;大烏蘇鎮附近擁有海萊河與大烏蘇河。

經濟發展

新林區新林區
新林區積極實施“生態建設固本、工業經濟強區、特色產業富民”的總體發展戰略,依託資源優勢,加大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的力度,強力推進林木產品精深加工、綠色食品、特色種養、生態旅遊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五大接續產業。引進了哈爾濱盛興集團、九色鹿公司、眾生北藥公司、丹東君澳公司和七台河東北菌業5戶投資超千萬元的招商企業。構築了以10萬立方米高密度板項目為龍頭的林木產品精深加工業。以鹿養殖及深加工項目為龍頭的特色種養業。以丹東君澳1000噸有機食品加工項目為龍頭的綠色食品業。以大烏蘇國際森林狩獵場項目為龍頭的生態旅遊業。以岩金、鉛鋅礦、銅礦申報開發為重點的礦產開發業。形成了五大產業齊頭並進的產業格局,發展態勢強勁。

新林區緊緊圍繞地委提出的“實施生態戰略,發展特色經濟”的總體目標,把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擺在同等重要位置,並納入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計畫當中。廣泛深地入開展了生態建設宣傳活動,加大營林工作力度和專項資金投入,積極推進林業數位化建設,充分發揮木材網絡監控系統作用,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加大後備資源的培育力度,大力開展近山宜林荒山荒地、廢棄道路、礦體跡地的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復工作,加強了商品林和生態保護區的森林撫育工作。不斷強化森林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和防治減災工作。加大區域生態保護,全區自然保護區面積增加萬公頃,有林面積增加近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同比提高個百分點。擬建碧洲濕地等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

今天的新林人正立足於構建和諧的、新型的生態林區,正全力建設著社會主義新林區。今天的新林區正以嶄新的姿態在茫茫林海中奮發崛起。

人口民族

新林區新林區
全區總人口55145人,人口密度6.34/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分布為:塔源5422人;宏圖3401人;碧洲4508人;新林鎮25495人;大烏蘇5827人;翠崗7890人;塔爾根2602人。人口構成性別比為:男性28354人、女性26791人,男女性別比為:105.83。(注:以上數據來自2005年公安局)14歲以下9689人,占總人口19.3%。成年人口(15—64周歲)38265人,占76.4%。老年人口(65周歲以上)2129人,占4.3%。學歷結構:大專以上1721人,接受高中含中專6550人,國中24282人,國小11072人。民族分布:全區共有15個民族:漢族48554人;占總人口96.9%,滿族577人;蒙族432人;回族326人;壯族11人;鄂倫春38人;俄羅斯2人;苗族3人;鄂溫克6人;錫鉑族13人;達斡爾48人;鮮族67人;藏族2人;土家8人;哈尼4人;彝族2人。

(註:以上數據來自區統計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截止2006年底:全區人口自然率-2.19‰,人口出生率3.99‰,符合政策生育率99.45%。

新林區地處北緯51°20′以北地區,為寒冷濕潤氣候區,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大,年平均積溫不足1600℃,屬於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境內山陵連綿起伏,河流縱橫,森林密布,海拔相對較高,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點。冬季寒冷而漫長,春、秋兩季日較差大,且風力較大。

氣候特點

新林區年平均氣溫為-2.6℃,同剛開發新林區時的氣溫有所提高,特別是近幾年氣溫明顯升高。到目前為止最高氣溫達到37.9℃,最低氣溫達到-50.℃。年降水量為513.9毫米,且分布不均,主要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全年凍結期約為7個月,結冰一般在9月下旬,終凍在4月中下旬,而且不穩定。8月下旬開始出現初霜,無霜期平均為90天左右。全年日照時數為235.7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1-56﹪。我區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受伊勒呼里山脈之影響,北部多為山谷風,北部林場季風明顯,夏季受太平洋暖風之影響,多為東南風,冬季受西西伯利亞寒流控制,多北風或西北風。由於山脈障礙和森林密布,風速較小,年平均風速一般為2-3m/s,4-5月份平均為3m/s,大風日數在10天左右,主要集中在5月份,但近些年風速也有所加大。

交通運輸

新林區新林區
新林區的公路交通運輸事業是隨著林區的開發建設逐步發展起來的,40年間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公路里程不斷增加,路況質量明顯改善,運輸能力逐年提高。至今全區公路總里程達到2125公里,其中有省級公路加漠公路貫穿全境,境內路段139.5公里,公路編號為省道S207,路面為水泥混凝土路面。韓新路路線長110.38公里,路線為林業專業路,路線編號Z058砂石路面。林碧公路(林海至呼中區碧水鎮)路程長為40.852公里,路面為砂石路,林業專用路。路線編號Z059。鄉道5條12.4公里。這些公路形成了具有生產、營林、放火、農業、旅遊、戰備等功能所需求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全區現有縣級客運站1個、停靠站7個。全年安全輸送旅客36.000人次,出門難、乘車難的現象基本不復存在。人便於行、貨暢其流、布局合理的公路運輸體系已初步形成,為全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行政區劃

新林區轄7個鎮:新林鎮翠崗鎮塔源鎮大烏蘇鎮塔爾根鎮碧洲鎮宏圖鎮

歷史沿革

新林區新林區
新林區名,是1965年3月完成本區的開發方案,開始投資建設,命名為西里尼“新林林業公司”,意為“建設一個新型林區”。原屬呼瑪縣管轄。1964年8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劃歸大興安嶺特區管轄。1965年3月成立新林林業公司,同時設新林區,“政企合一”。1967年將新林林業公司改為林業局,仍為“政企合一”。1970年4月,隸屬大興安嶺地區管轄。

1992年,新林區隸屬大興安嶺地區管轄。位於大興安嶺地中部,東與呼瑪縣接壤,南與松嶺區分界,西與呼中區相連,北與塔河縣毗鄰。區政府駐地距地區行署駐地140公里。總面積8786平方公里。全區共轄8個鎮。1992年末全區總人口5.9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86萬人;蒙古、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3%。區政府駐地新林鎮。(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2000年,新林區轄8個鎮(新林、翠崗、塔源、大烏蘇、塔爾根、碧州、林海、宏圖)。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5008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新林鎮20281塔源鎮4863林海鎮2030宏圖鎮3286大烏蘇鎮5215碧洲鎮4283翠崗鎮7409塔爾根鎮2716

森林旅遊

新林區新林區
近年來,新林區把生態旅遊業作為重點的接續產業來發展,圍繞“實施生態戰略,發展特色經濟,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要求,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以建設生態旅遊之鄉為主攻方向,樹立大旅遊觀,做到挖掘資源求“特”,開發產品求“精”,開拓市場求“活”,延伸領域求“廣”,構築區域布局合理,文化特色鮮明,綜合效益明顯,能夠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產業格局。2006年,共接待遊客5000餘人次,實現收入80萬元。

新林的旅遊市場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藉助漠河北極光節和人們找祖國最北點的心理,吸引的遊客主要是國內的短線旅遊,在經加漠公路,途徑新林觀光就餐休息。主要景點有:

一、新林生態原林園。位於新林鎮北部,是1965年建區以來保留下來的原始森林。1984年,新林鎮北山規劃為公園。1986年10月,原黑龍江省省長陳雷同志為其題名為“原林園”。2006年改建為生態原林園。原林園面積為156公頃,園內棧道蜿蜒曲折,休閒涼亭點狀分布,森林植被茂密,林相複雜,生物種類繁多,具有明顯的區域植被特點,主要樹種是樟子松和落葉松。

二、新林大烏蘇鹿園山莊。大烏蘇鹿苑山莊位於大烏蘇鎮西部,比鄰加漠公路,始建於2003年9月份,集休閒、養殖、餐飲、狩獵於一體,是新林區第一家大型半散養鹿場。現有梅花鹿280頭,馬鹿160頭,。山莊平均年產鹿茸1500公斤,產仔鹿40餘頭。一期工程規劃占地5.8平方公里,包括鹿場、餐廳、魚塘、等已於2005年竣工,現經營狀況良好,已初具規模。

新林區新林區
三、大興安嶺綠洲盛興人造板有限公司。是由黑龍江盛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1億元,在新林建設的大型木材綜合精深加工企業。公司廠區占地面積43公頃,現已建成年產10萬立方米高密度板車間、年產2萬立方米刨花板車間和年產1萬立方米膠合板車間。通過精深加工,製作成為高密度板,提高了林木資源的利用率,增加了林木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同時也為新林的林產工業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成功的經驗,為新林林產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助推力,成為引領新林林木加工的龍頭企業,也改寫了大興安嶺沒有大型林產工業精深加工項目的歷史。

經過近些年的經營,生態旅遊業漸成為了新林的朝陽產業,到大興安嶺來找北、找冷的遊客日益增多,市場前景看好。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是因旅遊業是綜合性的產業,新林在經濟不發達階段發展旅遊業,交通、通訊、餐飲等基礎服務設施跟不上旅遊業的發展。二是發展缺少資金。旅遊項目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三是旅遊機構不健全。這些問題的存在都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完善。新林將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在旅遊項目上有所突破,並要採取多元化發展旅遊業,大力促進非國有經濟在旅遊業中的發展,把旅遊業作為我區的一個新的經濟成長點發展好,促進旅遊業跨越式發展。

參考連結

http://www.dxalxl.gov.cn/Article.asp?NewsID=517
http://www.dxalxl.gov.cn/

中國城市大全-黑龍江省

本期任務是對黑龍江省的的城市進行建立,完善,讓讀者對各個城市有全面的了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