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火畫葵扇

新會火畫葵扇

新會火畫葵扇是廣東新會著名工藝品。製作精美,清秀典麗,永不褪色,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因用一種特製的“火筆”(現用“電筆”)在葵扇工作畫,故名“火畫葵扇”。

新會火畫葵扇新會火畫葵扇
新會火畫葵扇是廣東新會著名工藝品。製作精美,清秀典麗,永不褪色,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因用一種特製的“火筆”(現用“電筆”)在葵扇工作畫,故名“火畫葵扇”。

簡介

新會火畫葵扇,創始於清代同治年間。一般都在玻璃扇作火畫,所以亦稱“火畫玻璃扇”。以“雙鵰”和“滿景”最精緻。雙影火畫扇,是把兩柄形狀大小相同的晶瑩玻璃扇,縫合為一柄,在正反兩面各飾以同樣的火畫。滿景是在扇面左右兩邊都繪畫。扇邊以彩絲線相繞,手工細縫;扇柄纏以米黃色藤皮,或套上彩色小竹管,柄頂端鑲以象牙、玳瑁、彩色小絨球等。

新會葵扇

葵扇是用蒲葵葉加工而成。新會葵扇以形狀特別端正見稱,再加上精製加工,在明代就選作貢品。現在的葵扇除一般加工扇涼用外,成品已工藝品化,在扇面上有用電烙山水圖畫,用彩色絲剌繡動物、花鳥;在扇柄上有用竹、骨、象牙等鑲嵌;扇邊有單色單邊的,也有彩色五邊的。葵扇之鄉——新會新會盛產蒲葵,特產葵扇,素有

“葵鄉”——葵扇之鄉的美譽。

葵屬棕櫚科、蒲葵屬,又名蒲葵,是多年生的熱帶和亞熱帶常綠喬木,喜生於高溫多濕、土地肥沃的中性土壤中,具有耐旱和耐濕的特性。它在夏天生長快,冬天生長則較慢,乾像椰樹,挺直無枝,葉呈圓形,葉端為鋸齒狀,葉闊尾短,骨格細勻,芯蒂圓正,柄直如槍,長者有丈,短者二三尺,樹齡長達二三百年的老葵樹屢見不鮮。新會所產葵葉,具有葉潤平滑、厚薄均勻、蒂正骨直、輕盈柔韌的特點,用它製成扇,光澤可觀,嬌艷雅致經久不枯,為他地所不及。利用其葉加工製成葵扇、葵籃、葵帽、葵篷等各種葵製品,既是生活日用品,又是工藝欣賞品。早在清代,新會葵扇除暢銷全國各地外,還遠銷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俄國、美國、英國、法國、古巴、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等24個國家和地區。

新會植葵淵源

新會植葵,始於何地,考之古籍,有兩種說法。一說來自清遠。據《晉書·謝安傳》載:東晉大臣謝安有個同鄉,由中宿罷官返回京師建康,帶有葵扇五萬柄作為經商的物資,謝安取其中一些自用。他常常手搖葵扇穿街過市,由於謝安位高名氣大,因此京師很多人就效仿他使用葵扇。古之中宿即今之廣東清遠縣。另一說來自龍川。據晉朝稽含的《南方草木狀》載:“蒲葵產自龍川”。此外,新會民間口頭還有一種傳說,謂“新會葵樹的祖家在茶坑鄉。以茶坑的文華塔為中心,凡可望見該塔的地方,即可種植葵樹”。此種傳說,未免有點神化,但觀察現在的葵圍,的確圍繞著文華塔,其他地方很少種植。葵樹的栽培方法是:(1)選種。以生長在沙、土圍地的葵樹種子為佳。用這種種子所植葵樹,樹幹結實,葉柄強壯,出芽率高,易於生長;近水園地種子則較差。(2)種植。在冬至前後播下種子育苗,橫直距離5寸,明年二、三月發芽,約3年左右,可出掌葉六、七塊,才移植到葵田去。移植後3年開始割葉。所以,植葵最低限度要六、七年才有收穫。(3)施肥。每年在春節前、端午、中秋分季節施肥,以氮肥為主。播種期每畝施40—60斤。移植後每年施肥由初年60斤逐步提高到可以收割時每年150斤左右。(4)除草。每年2—3次。(5)整濠、水利、防蟲等。
根據栽培和收割的方法不同,葵扇原材料又有三旗、長柄、生筆三種之分:(1)三旗。葉柄粗而堅,葉肉厚而韌,為製作普通用的藤邊粗扇的主要原料。副產品有葵尾、葵爪。栽培方法:每畝植500棵為準,株距橫直各3.2尺。普通每年收割4次,由農曆四月至十一月,每月割一次,每次收割時留三葉,割中間嫩葉,故名三旗。(2)長柄。又名二旗。葉柄長三、四尺,專供撕骨曬乾運到國外供制掃刷,葵葉則用來制葵貝,副產品為南尾,供制船篷、雨帽之用。每畝植400株為準,株距橫直4尺,平均畝產4000柄。每年五月、十月兩次收割。收割時,每棵葵上留兩葉,保持葉柄繼續生長,故名長柄。(3)“玻璃”,又名“生筆”。葉剛生長但還未伸展的嫩葉,尖而筆直,故名“生筆”。當葉未張開時,即用水草輕輕將其捆纏,使葉肉不見陽光,收割時嫩白可愛。此為製作較為細緻的藤邊幼扇或織扇的主要原料。其副產品叫下玻璃尾,可製作葵通帽、葵花籃、葵床墊、璃尾繩等。以每畝植800至900株為標準,株距橫直各2尺余,每株年產5至6柄,畝產約5000柄。(4)老葵。老葵不是一種葵樹的名稱,而是在收割三旗葵葉時留下來的老葵葉,削去葵骨後用以製作葵扎或供搭篷、涼棚、葵寮之用。
新會葵樹的分布,一向以會城為中心,由此再分布到環城、三江、七堡、禮樂、雙水、羅坑四周鄉村。其中以環城、禮樂葵林最多。環城葵圍約占全縣葵圍總面積的50%。
葵田多屬圍田,山地、旱田植葵的較少。每一葵圍約五六十畝至一二百畝不等,多由三數個地主聯手築圍種植。葵圍多是公田,即祖嘗田,或由祖祠自行種葵,或租給本祖之子孫,亦有批給別人經營的,租期較長,有“永批”和“期批”兩種,“期批”最少也有一二十年。
新會蒲葵在歷史上曾有過兩次大破壞。一次是在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李定國率南明軍圍攻新會城,李部曾大量砍伐葵樹填會城河以攻城,使會城附近地區的蒲葵幾乎斬伐淨盡。但戰後恢復很快,到清道光年間,種植面積已達7.2萬畝,年產生葵1.05億柄。第二次是抗日戰爭期間。1939年3月新會淪陷,淪陷區日軍害怕游擊隊伏擊,強迫農民大砍葵樹,加上交通受阻,葵扇銷路斷絕,米珠薪桂,部分葵圍主也砍葵改種稻穀。全縣蒲葵的種植面積由抗戰前5萬畝減至7000畝。抗日戰爭勝利後,蒲葵的生產雖有發展,但至1949年全縣蒲葵面積僅有11807畝,總產2758.3萬柄。
建國後,蒲葵的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53年禮樂區禮西圍建成,全圍32公里大堤,共種下蒲葵18萬株。1957年有收成,當年收入7.8萬元,平均每米2.4元。因而有“一步三元”美譽。1958年和1960年,先後獲國務院和水電部獎勵。種植面積最高的1975年,面積30259畝,總產最高峰的1983年為12205萬柄。1983年後,由於塑膠工業、家用電器工業迅速發展,電風扇、排氣扇、冷氣設備逐漸取代了葵扇,塑膠雨衣和尼龍薄膜取代了葵蓑衣、葵水貝和葵篷,葵製品銷量下降。建國前遺留的用大田種植的蒲葵已逐步轉產。1985年,全縣蒲葵面積縮減為28346畝,生葵總產11739.2萬柄,但與1949年比,面積仍增長1.4倍,總產翻兩番。1996年,全市蒲葵面積14020畝,總產5056萬柄。

精湛的葵藝

新會葵藝所以聞名世界,是由於它有著高超的造型藝術和精湛的編織技巧,並融會了編織、繡花、繪畫、印花等工藝於一爐。
解放前,由於生產工藝落後,葵業受幫派封建勢力的統治,因此,加工工藝較為保守,花式品種開發緩慢,產品較為單一,葵類全行業以生產葵扇為主,兼產葵骨、葵篷等三幾個品種的副產品。歷經千年,仍停留在手工作坊的生產方式。在如此落後的生產條件下,新會葵工仍依靠勤勞和智慧,創造出大量手工精美的葵製品。
新會葵扇歷來以芯蒂圓正、骨絡細勻、扇面潔白柔韌光滑、編織工藝精良,而揚名於世。特別是竹籜畫扇,其加工要經過編織、劃畫、刻畫和粘畫等四個工序,全是細緻工作,光刻畫就需用幾天功夫。這種名貴的竹籜畫扇,過去是達官貴人互相饋贈的禮物和欣賞品。於1915年參加巴拿馬博覽會展出,獲得榮譽金牌獎。
解放後,葵藝廠工藝人員進行系統的研究和試製,除繼承傳統工藝品生產外,還不斷地創製出新產品,至80年代,新會葵藝製品有500多個品種,大約可分葵扇、工藝品和葵副產品三類。
葵扇類,指用葵葉經剪、曬、、合或編織、縫製而加工成的扇,有牛心扇雞心扇玻璃扇火畫扇漂白繡花扇竹籜畫扇膠花織扇等越百個品種。根據型制大小又可分大號扇、中號扇、幼中扇和幼小扇。根據葵扇原材料或製成品質量,又分為1至4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