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在山陰縣城南40公里的廣武漢墓群南側,是山西省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隘口,南望內長城,西靠舊廣武城,北鄰漢陰綰故城,西接遼代雁門關關城遺址,是歷史上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重要地帶。對峙的敵樓,相望的烽火台等,構成一條堅固完整的戰事防衛體系,至今仍不失當年古戰場壁壘森嚴的戰鬥氣勢。

概況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城位於山西省山陰縣境內,建於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建於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周三里有奇。新廣武城所在地自古兵家必爭,在漢代,這裡歸屬雁門郡的陰管縣管轄。陰管縣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東漢時雁門郡治即遷於此,可見此地地理位置之重要!該地依山傍險,雄踞雁門關前,漢王朝在此設縣置郡,屯兵扼守,有效的起到了抵禦匈奴南侵的作用。

到了明代,為了防禦蒙古族的入侵襲擾,明王朝從前期即開始了大規模修築長城的工程,這項浩大的工程到了明中晚期更臻完備。在長城沿線的內外還散布著眾多的城堡,新廣武城就是其中一座,明邊上的這種城堡平時屯種,戰時出征,在和平時期還兼有易市、榷場的經濟職能。但它的軍事職能始終是主要的,正如《兩鎮三關制》所載的那樣:“廣武當朔州、馬邑大川之沖,忻代崞峙諸郡縣之要,凡敵由大同左右衛入,勢當首犯。”這就說明廣武城是當大同一線長城防線被突破後保衛中原的第二道防線!

新廣武城遺址依稀還可以看出當年軍事城堡的規模。南面城牆石基磚砌尚較好,並有一磚券拱門,門額上有一石匾因風化字已不可辨,城東、西兩面牆的包磚已被拆走,僅存八至十米的夯土牆,局部亦有坍塌。

新廣武城兩側的山上蜿蜒著只剩夯土的長城,據當地老鄉講,這段長城以前是包磚的,現在都被當地人拆下來蓋房、壘豬圈了。

布局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城在舊廣武城東面2公里左右,周長2公里,城高10米,如今只剩下兩個城門和斷斷續續的城牆。從殘留的遺蹟來看,新廣武城比舊廣武城地勢更為險要,更有利於作戰,它倚山傍險,虎踞要衝,內長城拱衛兩側。明清兩代均在此設重兵駐守,併兼協防雁門關外之北樓口、平型關、水峪口、白草口等18個險要隘口。新廣武城周圍幾里範圍內的磚砌長城都成了夯土長城,新廣武城也只剩下南北兩個城門及少量的幾截城牆。

城的北門頗為高峻,城門頂上現存有已倒下的高3米左右的一塊石碑,石碑上的字跡已漫漶不清,城樓前石匾上“三晉囗關”幾個字還隱約可辨。幾十米長的城門洞仍然是村民來來往往的重要通道。南門則較低,兩側還保留了一段較為完整的城牆,城牆高處遺留有水浸的痕跡,證明很久以前,新廣武城曾被水淹過。明朝末年,明朝大將曹變蛟率其部下在這一帶曾與清兵血戰7天,清兵被迫敗退歸化城(今呼和浩特)。1926年春天,閻錫山的晉軍與馮玉祥的國民軍也曾在此地進行過激戰,晉軍第7旅傷亡慘重,陣地幾乎失守。新廣武曾有二十四座廟宇,被稱作“二十四全廟”,意思是這裡的廟很齊全,但現在已無遺存。

歷史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也稱“廣武堡”,地處山西朔州市中華第一關、雁門關的北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形成了關外這座古城堡。素有“北門鎖鑰”之稱的廣武,猶如兩個橋頭堡,固守在綿延挺拔的雁山之下。時光悠悠,將千年歷史濃縮在廣武廣武在厚厚的黃土層里,在起伏逶延的山嶺上,在古城牆的殘壁中,用心去領悟、去觸摸那段沉澱在其中的春秋。

廣武猶如一座塵封許久的歷史、軍事博物館。從太原出發兩個多小時的旅程,即可到達廣武古城。它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遼代古城下,也是歷史上多事之秋的古戰場。與對峙的敵樓,相望的烽火台等,構成一條堅固完整的戰事防衛體系。遺憾的是,城門之上原有的門樓,早已湮沒在歷史中了。古城裡遠沒有平遙古城內那種燦爛的輝煌。地處邊關的廣武,在邊關頻繁的戰事中而興起,雖然看不到顯示權利和財富象徵的歷史遺痕,卻給人們留下了思索的激情,那些早已封塵和沉澱在黃土與殘牆中的春秋故事,是舊廣武永遠的驕傲。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

當地人習慣稱廣武為“堡子”。堡子內的街道、建築布局基本依照舊制。生活著1400多人的古城裡,寧靜、平和的氛圍維繫著廣武人的世界,這裡沒有都市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無論老人和孩子,都流露出一種淳樸和善良。匆匆而過的趕車人,休閒地享受著秋日陽光的老者,不厭其煩地給人們講訴著老宅、老院的方位和典故以及當年薛仁貴、楊家將屯兵、征戰沙場的傳說,展示那“堡子”曾有的輝煌。現在,一座臨近古城的新廣武村拔地而起,移民於外的舉措讓老城的廣武人,難捨眷眷的故土情。但無論如何,這也是關係著廣武人新生活的開始。

景致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在山陰縣城南40公里的廣武漢墓群南側,是山西省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隘口,南望內長城,東靠新廣武城,北鄰漢陰綰故城,西接遼代雁門關關城遺址,是歷史上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重要地帶。對峙的敵樓,相望的烽火台等,構成一條堅固完整的戰事防衛體系,至今仍不失當年古戰場壁壘森嚴的戰鬥氣勢。

古城城牆的確切建築年代,史籍無載,據有關文獻佐證和現存建築考究,始建於遼代,當時為夯築城垣,明洪武七年(1374)包磚,清代曾作過維修和補葺。現存城牆除外觀具有明代特點外,其主體規制和構造基本為遼代故物。古城城牆周長1652米,總占地16296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城牆總高8.3米,下寬5米,頂寬3.4米,外表全部磚砌,石條作基。最上沿矮牆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個城牆共施馬面16座(包括城門馬面),馬面緊貼牆體,雄偉穩健,其尺度大小不等。城牆東、南、西三面設城門,不置北門,原城門上有門樓,在解放前和“文革”當中破壞。城內街道建築布局基本保留原制。新廣武古城是研究遼金以及明代城池的重要實物資料。其造型獨特,別具一格。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

近年,山西省文物局撥款設專人保護和管理,並於1984年、1991年分別對城牆、西北角馬面、南城牆馬面進行維修,使之更加絢麗多彩。

特色

廣武將軍碑

全稱《廣武將軍口產碑並陰側》,額書“立界山石詞”五字。前秦建元四年(368)刻,隸書,縱32.5厘米,橫20。5厘米,四面刻字。碑陽17行,行31字。藏西安碑林。《平津讀碑記》云:“碑已殘泐。前敘其先世,次敘其政績,末有官名疆界,似是紀功立界之碑。”清乾隆年間出土,後佚,光緒年間重出。前秦石刻極少,僅此碑與鄧太尉碑兩例,故世極珍視。

此碑筆畫細長均勻,結字平直寬博。同《三老忌日碑》、《好大王碑》相近。結體有點像現代的美術字。然而行筆恣肆,氣象朴茂,時呈逸宕之勢,無雷同刻板之弊。在古代碑刻中稱得上一朵奇葩。

旅遊攻略

新廣武古城 新廣武古城

景區

舊城是山西省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始建年代無考,現存古城建於遼代,明代包磚,清代修葺,文革中破壞。古城是研究遼金以及明代城池的重要實物資料,近年對古城進行了維修。城東西長約300米,南北長約500米。只在東南西三面修有城門,是防範北方擾敵的軍事據點,現存城牆完好,城內有居民二百餘戶。

交通

乘坐火車到朔州市下車,然後沿208國道租車到新廣武。注意避開暑期,該景點暑期比較熱。

美食

五福茶藝館:

地址:朔州市朔城區振華街振華小區9號樓

東方削麵:

地址:朔州市懷仁

祥和飯店:

地址:朔州市右玉縣北環路汽車站對面(北不路)

朔州市同樂火鍋神電分部:

地址:神頭電廠

相關條目

山西、朔州、旅遊、古城、寧武縣

;lei=3

山西名勝拾遺

山西作為中國的文物大省,不僅在數量上居全國前列,而且以品類全、內涵博、價值高享譽海內外,山西複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造就了許多雄偉壯觀、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文物古蹟遍布全省,這些得天獨厚、古今兼備的旅遊資源,是發展山西旅遊事業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