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羅馬字

教會羅馬字

鴉片戰爭以後外國來華傳教士制訂和推行的各種羅馬字母(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主要指基督教傳教士用來翻譯《聖經》和幫助教徒學文化的方言羅馬字。

教會羅馬字

正文

鴉片戰爭以後外國來華傳教士制訂和推行的各種羅馬字母(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主要指基督教傳教士用來翻譯《聖經》和幫助教徒學文化的方言羅馬字。
教會羅馬字的產生和推行 教會羅馬字產生於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那時海運開放,外國傳教士紛紛來華傳教。他們為了使教徒很快能夠閱讀《聖經》,把它譯成方言,用羅馬字拼寫。教徒們學會這種言文一致的方言羅馬字後,不但可以讀《聖經》,也用來學文化。
教會羅馬字最早產生於福建廈門,廈門話羅馬字又叫“廈門白話字”,於1850年制訂。在這之後,陸續出現了寧波話、潮州話、海南話、興化話、神州話、莆田話、梅州客家話、上海話、台州話、建甌話、溫州話、官話(北京話)等方言羅馬字。這些方言羅馬字在各地推行了幾十年,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達到鼎盛時期,出版過17種方言的《聖經》,銷數達10多萬部。其中影響最大的是 “廈門白話字”, 除了《聖經》(見圖)外,還出版了《聖經故事》、《四書譯註》、《閩南音聖詩》以及國小用的修身、歷史、地理、生理、數學等課本,出版物總數在120萬冊以上。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國內外能使用“廈門白話字”的人,還有10萬左右。

天主教會也做過一些羅馬字的工作,在山東制訂了山東話羅馬字方案, 出版有羅馬字的 《國民小報》和《教理回答》等書報。在台灣省台南也出版了閩南方言的類似的書報。
教會羅馬字在民國成立後不再盛行,因為中國制訂了“注音字母”,興起了國語運動
“廈門白話字”方案簡介 “廈門白話字”一共有23個字母,其中17個是單字母,5個是雙字母,1個是三字母。
字母這23個字母構成17個聲母和41個單韻母。其中ts、tsh只拼a、o、o. 、u,ch、chh只拼i、e,但民間喜用ch、chh,不用ts、tsh。

教會羅馬字教會羅馬字
聲母

教會羅馬字教會羅馬字
韻母 

教會羅馬字教會羅馬字
聲調符號
陰平(無號)陽平┇ 上聲陰去惽 陽去-陰入(無號,加-p、-t、-k、-h)陽入喤(加-p、-t、-k、-h)
拼寫舉例
Lín tióh tùi b▇-hoa-kó chhiū chhú phì-jū:tng ì ki nńg hih HOAT ê sùi,chiū tsai hē-thin kūn lah.
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摘自廈門話羅馬字《馬太福音》第24章32節)。
各種教會羅馬字的比較 各種教會羅馬字都採用了羅馬字母(拉丁字母),而且都只用於拼寫各地的方言,這是它們的共同點。各種教會羅馬字的不同點有以下兩個方面:
①在用羅馬字代替漢字的問題上意見不一。大多數推行者主張用羅馬字代替漢字,認為“為了大多數人,目前那繁難的書寫方法,必須徹底讓位給那更實用、更少圖形化、用羅馬字母來代替的拼音制度”,“我們全部希望有那么偉大的一天,到那時候,中國各部分的文盲將要能夠用一種拼音文字閱讀”,甚至認為“繁難的方塊字是20世紀最有趣的時代錯誤”。少數人主張把羅馬字作為給漢字注音和幫助識字的工具,而不是代替漢字。例如寧波話的《馬可福音書·序文》里說:“這一本《馬可福音書》是用漢字和羅馬字並排印的,為的是要幫助已識羅馬字的人再學漢字。因其讀羅馬字時可以並看漢字,一個一個,一句一句,常用漢字漸都認識。若遇著了不認識的生字,就可以從羅馬字里看這個生字是什麼音,也能達到其中的意。”
②在方案的設計上存在不統一以至相互矛盾的現象。主要有:
a.同音異符。例如同是 【奅】音,上海話拼寫為au,莆田話為捁,同是 【y】音,福州、建甌、莆田拼寫為掽,寧波、台州為ü,上海為ui,廣州為ue。【徲】,上海用z,如“思”作sz,而寧波、台州不用任何字母,“思”作s。同是【堭】音,上海、寧波、台州、廈門、廣州作ts,建甌、福州、莆田作c。同是【p‘】音,上海、寧波、台州、廣州作p‘,建甌、福州、莆田作p,廈門、潮州、梅州作ph。
b.同符異音。例如au在多數地方用於表示【au】,上海卻表示【奅】。掽在潮州音表示 【嚕】,而在其他地方表示【y】,an在上海表示【ε】,在潮州表示【a嬜】,在其他地方卻是【an】。
c.標調法不一致。首先是標調或不標調不一致,大多數地方是標調的,寧波、溫州、台州卻不標調。其次是所用的標調符號不一致,例如同是陽平,在不同的方言羅馬字中卻分別用了惽┇怚—等4種符號。上海又與眾不同,它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圈讀法,用一個小半圓圈標在左上角和右上角旁邊表示上聲和去聲,平聲不標,入聲用-k或-h表示。
d.詞的分寫連寫不一致。除了多音節的人名、地名用短橫連起來,並且首母大寫之外,其他的詞語分寫連寫很不統一,不過,已經明顯有了詞的概念和按詞連寫的趨向。
教會羅馬字對於中國後來的文字改革運動是有一定影響的。
參考書目
倪海曙:《中國拼音文字運動史簡編》,上海時代出版社,1948。
周有光:《漢字改革概論》,文字改革出版社,北京,1979。
黃典誠:《從閩南的"白話字"看出拼音文字的優點》,載《中國語文》,1953,7月號。

配圖

教會羅馬字教會羅馬字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