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贛語

近代贛語(Early Modern Gan),是指贛語在清朝至民國這一時期的古語。早在在十九世紀上半葉(1844年),英國外交官莊延齡(E.H. Parker)是第一個記錄近代贛語的外籍人士,其發現他撫州的朋友Wen-yuan把古濁聲字都讀成送氣音,這也一直都是贛語非常顯著的特徵。

1864年,贛語的一些特徵也吸引到了英國艾約瑟教士(Joseph Edkins)的注意。他描寫道:
“在江西東部的撫州府,所有的全濁音已經全變成送氣音。六個韻尾輔音只是沒有k。聲調有七個,它們的音高是不規則的。– 《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colloquial Language Commonly Caled the Mandarin Dialect》”
李軍、陳昌芳根據成書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的南昌童蒙識字課本《類字蒙求》中的直音韻母、聲調系統的特點,發現一百多年前的贛語南昌話與現代南昌話基本一致。如深鹹攝、曾梗攝、臻山攝韻尾已經合流為[n]尾與[t]尾;止攝開口二等日母字韻母讀為零聲母[ɵ]等等。聲調方面,《類字蒙求》的直音分為七個調類,也與現代南昌話一致。但《類字蒙求》中的直音特點是“調類的分合只與古音清濁有關”,而與今音的送氣與否無關。現代南昌話則與兩者都有很大關係,而今南昌部分郊縣話就依舊與《類字蒙求》直音反映的特點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身處沿海地區的福建贛語因為其地理上的便利,在清朝後期還出品了不少由西洋教士編撰的宗教方言作品。
【建寧話】:
一 聖經譯本書目目錄:
譯本 譯者 出版地點 出版時間 頁數 紙張 現藏地 備註
《馬太福音》 私人印刷 中國 1896年 - - 美經會/英經會 建寧方言唯一的漢字本
《新約》 大英國聖經會 倫敦 1896年 655頁 22cm 美經會 羅馬字
《約翰福音》 大英國聖經會 倫敦 1897年 69頁 21cm 英經會/美經會藏兩冊 羅馬字
《創世紀》 大英及外國聖經會 倫敦 1900年 120頁 21cm 東洋/英經會,美經會 羅馬字
《出埃及記》 大英國聖經會 倫敦 1900年 113頁 21cm 東洋/英經會,美經會 羅馬字
《詩篇》 大英國聖經會 倫敦 1905年 176頁 21cm 英經會 羅馬字
《但以理書》 大英國聖經會 倫敦 1905年 44頁 21cm 美經會/英經會 羅馬字
《新約》 上海大英國聖經會 印刷於橫濱 1912年 618頁 22.5cm 英經會 羅馬字,同年出版修訂本,譯者和修訂者都是英國Zenana傳教會的L.J.Bryer
《以賽亞》 大英國聖經會 上海 1912年 137頁 22cm 美經會/英經會 羅馬字
《新約》 上海聖書公會 修訂本 1922年 一冊 21cm 中山圖書館(原藏廣州培正中學圖書館) 橫濱Fukuin印刷公司印刷,《啟示錄》從580頁開始,精裝羅馬字本
二 方言聖經分地解說: 1895年,the Church of England Zenana Missionary Society的L.J. Bryer完成《新約》譯本手稿,1896年該書即在倫敦出版。1900年,《創世紀》和《出埃及記》由大英和外國聖經公會在倫敦出版,譯者為L.J. Bryer和Rodd。1905年,《詩篇》和《但以理書》由倫敦聖經社(Bible House)出版,譯者是L.J. Bryer,校訂者是H.T. Phillips。以上譯本皆為羅馬字本。
三 方言著作研究考錄:
①語音研究: Hugh Stowell Phillips, The Kien-Ning romanised dialects, Chinese, Recorder, 1904, 35, 517-519
②辭彙研究: William Charles White,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Kienning dialect, arranged alphabe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Kienning, foochow Methedist Episcoped Anglo-Chinese book concern, 1901, 47p, 19cm
【邵武話】:
一 聖經譯本書目目錄: 雅各書,美國海外傳教士派遣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福州,1891年,10頁。21.5cm。羅馬字。用文字標調類。英經會。譯者為該教會的J.E.Walk。
二 方言聖經分地解說: 美國公理會於1874年在邵武開教,其教士J.E. Walker將《使徒行傳》譯成邵武土白。1891年由該教會在福州出版羅馬字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