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風景區

採石風景區

採石風景名勝區是以采石磯為主體,以長江為紐帶,以詩人李白活動貫穿其中的風景名勝區,是安徽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因山水風光,絕壁磯石而名聞天下,列為長江三磯之首,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山和採石鎮、小黃洲在內的融名勝觀光、人文教育、休閒娛樂、旅遊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著名風景名勝區和二日游旅遊目的地。

基本信息

景區概況

採石風景區景區風光

採石風景區位於城西南翠螺山西麓臨江處,高約50米,突兀江流,峭壁嶙峋,有“千古一秀”之美稱,是江南著名的風景勝地。它是以采石磯為主體,以長江為紐帶,以詩人李白活動貫穿其中的風景名勝區。因山水風光,絕壁磯石而名聞天下,列為長江三磯之首,年接待遊人量約30萬人次,最高峰可達8000人次/日。采石磯瀕江連市,距南京約40公里,是江南旅遊網的西翼,距蕪湖約40公里,是皖南旅遊線的北端。

它地處長江下游的黃金水道,和京滬大動脈的205國道滬寧高速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寧蕪鐵路相連。通過長江水道可與長江流域各省市溝通;通過公路,鐵路系統可從陸地上和全國各地溝通;通過祿口機場可從空中和世界各地溝通。本項目實施後,採石風景區將會成為一處以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為靈魂,以“翠螺出大江”臨江絕壁景觀和鎖溪河風光帶為主要載體,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山和採石鎮、小黃洲在內,此外,景區內還有當代書法“草聖”林散之藝術館、李白衣冠冢、聯壁台赤烏井三台閣等佳景。

採石風景區採石風景區

風景區中的采石磯扼守長江天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發生在這裡的著名戰爭二十餘次。采石磯還是我國早期的佛教勝地之一,廣濟寺始建於東漢,為江南名剎。采石磯之所以名震四方,與唐代大詩人李白不無關係。李白曾多次登磯遊覽,寫下《橫江詞》《牛渚磯》《夜泊牛渚懷古》等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一帶還流傳著李白身著宮錦袍泛舟賞月及跳江捉月、騎鯨上天的動人傳說。早在唐元和年間,采石磯就建起了紀念李白的“嫡仙樓”,即今日長江“三樓一閣”之一的太白樓。歷代文人白居易劉禹錫沈括梅堯臣陸游文天祥等也曾到此一游,留下許多詩賦題詠。現在,每年重陽節,在太白樓都舉行馬鞍山國際吟詩節。在太白樓西側,有一始建於三國吳的江南古剎棗廣濟寺。因地處采石磯頭,面臨大江,歷來為文人雅士盛游之地。三元洞依山傍崖,景色絕佳。傳說有三位湖南秀才進京會考,在採石遇狂風暴雨,被神仙搭救,後來三人都金榜提名,因為感念而捐資修建此洞閣。

如今,採石風景區擁有全國最大的李白紀念館,有馳譽江南的三元洞,氣勢雄偉的三台閣,引人入勝的萬竹塢,有“當代草聖”林散之藝術館,還有一些新開發的景點,如:金牛洞古棧道等。遊人可泛舟於江上,賞“風荷疏影”,或策杖於古棧道,尋“大腳印”;戀‘古剎禪林”,聆聽晨鐘暮鼓;或登上三台閣,瞰山川秀色,眺“天門曉日”,嘆“大江東去”。如入世外桃源,流連忘返。採石風景區是中外賓朋遊覽、觀光、休憩的絕佳場所。

自然風光

采石磯

採石風景區采石磯

采石磯,又名牛渚磯,位於馬鞍山市西南五公里的長江東岸,自古以來就有“鳳台東出無多地,牛渚南來第一磯”的美譽。采石磯絕壁臨江,水湍石奇,和武漢城陵磯南京燕子磯並稱長江三磯,而它更是以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文化內涵獨領風騷,被譽為長江三磯之首。“採石山水甲江南”,唐代大詩人李白鍾情於斯,曾多次登臨吟詠,留下許多不朽的篇章,以及“醉酒捉月,騎鯨升天”等美麗動人的傳說。而附近之青山,也正是詩仙最後的歸宿。

采石磯扼守長江天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發生在這裡的戰爭有二十多起。多少英雄才俊,浪花淘盡。登臨此地,看白雲蒼狗,滄海桑田,自是別有一般滋味。故歷代名流才士,率多來此,或尋詩仙之遺韻,或發思古之幽情,文採風流,至今不絕。

翠螺山

採石風景區(圖)翠螺山翠螺山

翠螺山原名牛渚山採石山。山體俊秀,絕壁臨江,江中遙望,“似翠螺浮於水面”,由是被稱之為翠螺山。翠螺山以秀麗稱勝,而不乏奇險。山之西麓有“西大窪”,這裡岩石裸露,崖陡谷深,草木蔥蘢。春天,梨花勝雪;秋日,紅葉似火。一石一草,皆令人賞心悅目。“蝸牛尾”有臨江巨壁,如刀斧削成,壁面紋理起伏,似一幅天然山水圖畫;崖端巨石數塊伸出崖壁,如猛獸昴首長嘯。江水奔流,浪拍雲崖,氣勢壯觀,堪可稱險。遊人倚翠螺、瞰長江,聽林濤與江浪共鳴,看沙鷗與白帆互逐,猶如置身仙境。

萬竹塢

採石風景區(圖)萬竹塢萬竹塢

萬竹塢以竹類為主體,以竹文化為旨歸,結合亭、廊、榭、橋等建築小品,經營有年而最終達到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這片清幽世界裡,生有十三屬一百多種奇珍異竹,策杖萬竹塢青石小徑,清風拂面,綠影婆娑,不禁使人想起竹的虛心勁節,奇姿孤操。萬竹塢內有粉牆黛瓦的圓夢園,古樸典雅的夢溪聯袂等勝跡。圓夢園迴廊壁上刻有歷代畫家寫竹精品一百幅,廊柱上則刻有當代名家書寫的古人詠竹佳聯。遊人經處,小橋流水,煙雨江南,如行畫中。

棧道

採石風景區沿江古棧道

採石風景區沿江棧道凌空飛架於臨江的懸崖峭壁之間,南起三元洞,北至蝸牛尾,全長約800餘米,呈帶狀布置,依山就勢,起伏蜿蜒。沿途設有鐵索橋、拱橋、穿山隧洞、觀景台、休息廣場等景點。遊人置身於沿江棧道,可探尋絕壁臨江的奇險,追憶古戰場的硝煙和吶喊,還可以感受長江的浩瀚與悠遠。遊人穿行於沿江棧道,仰觀絕壁、俯察江流,探奇懷古,思飄天地之外。

人文景觀

太白樓

採石風景區太白樓

位於采石磯西南一公里處,面臨長江,背依翠螺山,是一座金碧輝煌,宏偉壯麗的古建築。與湖南岳陽樓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並稱“長江三樓一閣”,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稱。太白樓原名謫仙樓。舊志載,始建於唐元和年間,因記載過簡,不得其詳。目前能夠確認興建較早的時間為明正統五年。是年,工部右侍郎周枕命廣濟寺僧修惠於寺前建清風亭的同時,在寺前建謫仙樓,將太白像祭祀於樓上。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易名為“太白樓”,又將神霄宮旁的李白祠移建於此,形成樓閣和璧的格局。鹹豐年間,毀於戰火。現存太白樓系光緒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資重建。新中國成立後,幾經周折修葺,面貌一新。1956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元洞

採石風景區三元洞

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採石風景區內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傳說湖南有三秀才進京趕考,行船途經採石,聽到崖邊有人呼喊他們的乳名,便循聲而去,發現岸壁間有一洞口,遂進洞觀察。這時,忽然江面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其他船隻均被風浪吞沒,唯三人倖免。後三人皆得高中。為感神靈搭救之恩,遂捐資修建洞閣,稱“三元洞”。三元洞精巧玲瓏,飛檐翹角,雕樑畫棟。整個建築依山傍水,洞內有洞,別有洞天。山洞嵌於崖壁之間,下落無地,如蓮花自水而出,水拍洞邊懸崖,雪浪滾滾,探身俯視,似登危樓,令人目眩。被譽為江南天然勝景之一。

廣濟寺

採石風景區廣濟寺

廣濟寺舊名石磯院,又名資福院東吳赤烏二年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譽。歷代文人雅士常來尋幽探勝,宋代梅堯臣曾泊舟采石磯,游廣濟寺,賦詩曰:船從山下過,直上見僧軒,系纜登採石,援崖到寺門。短籬遮竹漾,危路踏松根,卻看蒼江底,帆歸煙外昏。殿上有聯曰:“經傳白馬,寺創赤烏”。殿東側有“赤烏井”,為三國赤烏二年(239年)建廣濟寺時所掘,是采石磯最古老的歷史遺蹟。廣濟寺雖有廣濟天下寒士、普渡眾生之意,但好夢難圓,難免於兵火,幾輪重建,只有門前古井,默默見證千年滄桑。

旅遊指南

地理位置 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

門票價格 旺季50元/人;淡季(1、7、8、12月)40元/人;學生票價30元/人。

交通信息 馬鞍山距上海340公里,距南京50公里,距蕪湖40公里,經寧馬高速、205國道、長江客運港口與周邊城市相連,交通便捷。採石風景區距馬鞍山市5公里,4路公交旅遊專線車往返市火車與風景區。

採石風景區採石風景區景點示意圖

馬鞍山旅遊景點

采石磯 | 翠螺山 | 青山李白墓園 | 三台閣 | 太白樓 | 雨山湖 | 黃山塔 | 節慶廣場 | 林散之藝術館 | 濮塘風景區 | 三元洞 | 萬竹塢 | 小九華 | 朱然墓園 | 謝公祠 | 沿江棧道 | 澄心寺 | 鄧家山商周遺址 | 佳山公園 | 金柱塔 | 盆山度假村 | 石門石刻 | 五擔崗遺址 | 葉家橋 | 甑山禪林 | 昭明太子閣遺址 | 採石風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