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短展肌

拇短展肌,起點為屈肌支持帶和舟骨,止點為拇指近節指骨底,功能是外展拇指。

拇短展肌R1波的檢測方法和正常值

建立拇短展肌R1波的肌電檢測方法,並測量國人正常值,探討其在電生理診斷方面的臨床意義。方法 25例健康個體,於正中神經腕點處刺激,在拇短展肌肌腹內接收,刺激頻率為1Hz,刺激強度為閾強度上下。測量R1波的潛期和波幅,所測的潛期與年齡和身長進行相關性檢驗分析。結果R1波在25例個體上均恆定獲得,為一個雙相的負正波。R1波潛期(25.8±2.28)ms,波幅(1.12±0.47)mV,潛期和身長相關有顯著性意義(P<0.01)。結論 拇短展肌R1波能夠很可靠的測定,其在診斷周圍神經病、神經根病變、臂叢損傷方面具有定位更準確、敏感度更高等其他肌電檢查無法替代的優點。

通過脛後神經刺激比目魚肌的經典H反射已有很廣泛的研究,在電診斷評價S1神經根神經病和多發神經病是一項常規檢查。上肢的H反射在國外從七十年代起已有報導,但國內迄今尚無相關資料。上肢拇短展肌R1波的檢測方法,描述其波形並提供國人潛伏期和波幅的正常數值。

對象與方法

健康志願者25例,男11例,女14例,均無神經肌肉病的病史和體徵。年齡從22~85歲,平均(44.7±10.2)歲;身高從152~185cm,平均(168.7±8.9)cm。被檢測者呈仰臥位,上肢呈臂外展、鏇後位、大拇指外展位並保持在輕收縮強度。所用檢測儀為CounterPointMK2肌電儀(Dantec,丹麥),刺激電極置於正中神經腕點處,以雙極針電極在拇短展肌肌腹內接收。濾波範圍5~2000Hz,掃描速度5ms/min,敏感度0.1~5mV/分格,使用1ms脈衝方波電流連續刺激20次,刺激頻率為1Hz。刺激強度逐漸升高並在閾強度附近引出R1波,痕跡被計算機均化,以減少肌電活動背景和獲得更明確的起始波。R1波潛伏期從波翻轉處測量,波幅從負波峰至正波峰之間測量。分別計算R1潛伏期和波幅的均值與標準差,並對R1潛伏期與身長和年齡分別進行相關性檢驗。

結果

拇短展肌R1反應波是一個雙相的負正波,這個波在所有個體上恆定獲得。在肌肉輕收縮狀態下,於M波出現前出現,並隨著刺激強度增高,波幅漸增高,之後隨著M波波幅的增高,R1波波幅逐漸減低至消失,而潛伏期無變化(如圖1)。所測R1波潛期為(25.8±2.28)ms,波幅為(1.12±0.47)mV。分別對潛伏期與年齡和身長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發現:潛伏期同年齡相關聯繫無顯著性意義(r=0.053,P>0.05),但潛伏期和被檢測者身長之間相關聯繫有極顯著性的意義(r=0.858,P<0.01,如圖2),其回歸方程為y=24.38+0.86x。

討論

Upton等[1]把上肢M波後短潛伏的H反射稱為V1波,但Eisen等[2]為強調此波的反射本質,將其命名為R1波。本研究中,我們也將上肢的反射稱之為R1波。先前R1波檢測方法的缺陷在於在鬆弛的肌肉中不能恆定獲得;R1波同前方的M波相重疊,潛期測量不準確;以及背景肌電活動的干擾等,這些均大大限制了R1波的臨床套用。隨著現代電生理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平均技術的引入,使R1波檢出恆定性及質量均大大提高。近年發現輕度肌收縮能使R1波從M波很好的分離,連續脈衝電刺激的計算機均化則消除了背景肌電的干擾,這些技術的改進使R1波在大多數肌肉上均可恆定獲得。White[3]認為只要有足夠長至脊髓的距離,使得R1波能夠從M波波後分離,R1波可以在任何肌肉上獲得,因此R1波可能成為一種常規上肢肌電診斷方法。

判別R1波有以下幾個標準:②在低刺激強度亦即引發M波閾刺激強度前即出現;②隨著刺激強度增加,波幅先逐漸升高后逐漸減低直至消失;③是一個恆定的雙相的負正波;④由於其本質為單突觸脊髓反射,故潛期為短潛期。據此,R1波可與軸突反射、F波相鑑別。軸突反射為神經的側枝反射,由於其途徑短,故潛期先於R1波出現,其波幅不隨刺激強度而改變,且波形不恆定。而F波為多突觸碰撞所產生。由於其是由不同傳導速度的多種運動神經元構成,潛期呈最小、中等、平均、最大的內在多變性,波形不定,波幅低,不超過最大M波的5%。如前所述,R1波為一固定的雙相負正波,潛期穩定,波幅較高,為最大M波的14.3%~28.1%,且其誘發的刺激強度較引發F波刺激強度低得多,據此考慮F波是由高閾值、快傳導的運動單位構成,而R1波則由低閾值、慢傳導的運動單位構成,兩者有本質的不同。本研究測得拇短展肌R1波的潛期為27.5ms,同Burke等[4]在10例健康個體的28.1ms、Meulemeester等[5]在20例健康個體的27ms相近,且潛期不隨刺激強度、肌肉收縮狀態而改變。本研究發現R1波潛期與身長呈正相關,但與年齡無顯著性相關聯繫,此點同Falco等[6]的報告相近,但Schimsheimer等[7]的結果曾發現R1波潛期同年齡亦呈相關性,本研究不支持後者的觀點。R1波波幅變動較大,一般認為操作技術的影響多於內在生理上的變化,且易受肌肉收縮狀態等多方面影響,因此,R1波的潛期比波幅更可靠。

R1波與體感誘發電位(SEP)、F波等目前常用的電生理檢查相比,有很多後者無法替代的優點。SEP在評價神經根神經病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神經衝動的改變與誘發電位的改變並不成線性關係。例如傳入衝動降低50%,而SEP僅降低10%,而只要在體感通路中有10%~20%感覺纖維完整,SEP就可表現為正常。這樣,SEP就不易發現臨床下及輕度的神經病損,而必須待病損已達到相當程度才出現改變。而R1波為單突觸反射波,病變影響其反射弧中間任一部分,則可表現為潛期延長或消失,因此可提高臨床診斷的敏感性。另一方面,R1波亦較F波更敏感、準確。F波因其內在多變性而表現為潛期、波形的多變,較為肯定的臨床意義是未引出波形。而R1波潛期恆定,可準確測出潛期,潛期延長就有臨床意義。同時F波也較局限,目前僅在手及足的內在肌上檢測,而R1波可在大多數肌肉上測出。由於R1波是單突觸反射,定位較明確,如肱橈肌可定位於C5、C6,伸指總肌C7、C8,拇短展肌C8、T1等,因此R1波將具有更廣泛的臨床套用價值,特別是在診斷周圍神經病、神經根病變、臂叢損傷等方面,年來已受到廣泛的關注[8-10]。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