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派詩人

惡魔派詩人

惡魔派詩人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和雪萊。由於拜倫對湖畔派詩人的保守立場做過批評,騷塞就稱拜倫和雪萊是“惡魔派”。這個稱號在英國文學史上被沿用,象徵積極反抗現實的鬥士。惡魔派和湖畔派不同,他們始終堅持民主自由理想,同情法國大革命,反對專制暴政,支持受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他們肯定文學的社會作用和教育意義,寫出了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豐富了詩歌形式和格律。

流派簡介

惡魔派詩人惡魔派詩人

在西方,惡魔詩派的正式名稱應是Romantics或Romantic Movement。“romantic”一詞源於古法語的“romant”,原指用拉丁語方言羅曼斯語寫的傳奇故事,因其內容主要是 中世紀騎士的空想和冒險經歷,故用來表示新奇驚異之意。在現代法語中,源自“romant”一詞的有“roman”、“romance”與“romanticisme”等詞,分別表示傳奇小說或長篇小說,抒情歌曲或浪漫曲,浪漫主義等等。

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開端,是以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抒情歌謠集》為標誌的。華茲華斯於一八OO年在詩集再版時撰寫的《序言》,成為英國浪漫主義向古典主義宣戰的一篇藝術綱領。由於他們對古典主義傳統法則的反抗,宣揚浪漫主義的藝術方法,故又將湖畔派詩人稱為“浪漫派的反抗”。

湖畔派詩人起初都同情法國革命,隨著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卻,進而逃避現實,迷戀過去,美化中世紀的宗法制,幻想從古老的封建社會中去尋找精神的安慰與寄託。騷塞和華茲華斯曾先後被敕封為桂冠詩人,其中騷塞甚至公開與青年詩人拜倫、雪萊為敵。

當湖畔派詩人的消極傾向日益明顯的時候,青年詩人拜倫、雪萊開始登上文壇,向湖畔派詩人展開論爭。拜倫在一八O九年完成的諷刺長詩《英格蘭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中,不僅回答了消極浪漫主義者操縱的刊物《愛丁堡評論》對拜倫詩作的攻擊,而且還嚴厲地譴責了湖畔派詩人的消極傾向。由於他們敢於向湖畔派詩人作鬥爭,因而被英國紳土們斥之為撒旦(惡魔),所以文學史上稱拜倫、雪萊和濟慈為“惡魔派”。 惡魔派詩人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和雪萊。由於拜倫對湖畔派詩人的保守立場做過批評,騷塞就稱拜倫和雪萊是“惡魔派”。這個稱號在英國文學史上被沿用,象徵積極反抗現實的鬥士。惡魔派和湖畔派不同,他們始終堅持民主自由理想,同情法國大革命,反對專制暴政,支持受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他們肯定文學的社會作用和教育意義,寫出了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豐富了詩歌形式和格律。

一般說,湖畔派詩人代表消極浪漫主義傾向,惡魔派代表積極浪漫主義精神。雖然湖畔派詩人在與古典主義的鬥爭中有過貢獻,在詩歌的藝術上有較深的造詣,但其歷史地位遠不及惡魔派重要。

理論背景

惡魔派詩人雪萊
浪漫主義(Romanticism)是十八世紀晚期,十九世紀前半期盛行於法國,他是一個全歐洲性的內容廣泛的思想文化運動,但直到20世紀仍餘韻不散。法國浪漫主義主要體現在繪畫、雕刻、小說和戲劇領域;英國浪漫主義主要體現於詩歌、歷史畫和風景畫領域;德國浪漫主義則在音樂、詩歌和繪畫領域皆有體現。

浪漫主義作為歐洲文學中的一種文藝思潮,產生於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專制,在藝術上與古典主義相對立,屬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一種意識形態。浪漫主義宗旨與“理”相對立,主要特徵注重個人感情的表達,形式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義手法則通過幻想或復古等手段超越現實。法語的浪漫一詞意味著感情豐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義”這一術語,是由“浪漫的”(Romantic,羅曼蒂克)這個形容詞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這個形容詞又是從法國的“羅曼司”(Romatic,即“傳奇”或“小說”)轉化過來的。據現有資料證明,一六五四年英國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這一詞語,大直是“傳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實的”,其中明顯地包含著貶意的否定性的內涵。到了十八世紀,這個詞語才逐漸轉變為肯定性的褒義詞,它被用來評價作品,並獲得"宜人的憂鬱"這樣一種附加的含義。

文藝史上,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被認定為浪漫主義時期,但其影響在整個十九世紀持續不衰。在英國,浪漫詩派發端於詩人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和柯勒律治(Samuel T. Coleridge,1772-1834), 以他們倆人在1798年共同出版的《抒情歌謠集》(Lyrical Ballads)為標誌。後起之秀中有拜倫、雪萊、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等人。當然,浪漫主義不僅代表文藝史上的一種創作風格,而且也意味著人類精神史上的一種時代思潮。十八世紀末年,隨著浪漫主義思潮在歐洲文壇的勃興,浪漫主義這一術語就用得非常流行了,並且在一七九八年法蘭酉學別的創作方法的名稱。

歐洲的浪漫主義思潮,是在人們對啟蒙運動“理性王國”的失望,對資產階級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的幻滅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不滿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當時的現實,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啟蒙學者的華美約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當時的作家都對現實不滿,企圖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途徑。但由於作家所持的階級立場和政治態度不同,因而浪漫主義思潮中就形成兩種對立的流派,即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前者是進步的潮流,它引導人們向前看,後者屬反動的逆流,它引導人們往後看。這種區別,實質上是對當時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反響。

積極浪漫主義作家,敢於正視現實,批判社會的黑暗,矛頭針對封建貴族,反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殘存的封建因素,同時對資產階級本身所造成的種種罪惡現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滿反抗、戰鬥的激情,寄理想於未來,嚮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贊成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作家有英國的拜倫,雪萊,法國的雨果喬治·桑,德國的海涅,俄國的昔希金(早期),波蘭的密茨凱維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們的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都是同當時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與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聯繫在一起的,大多數作家是這些民族解放運動的積極參加者。

惡魔派詩人柯勒律治
從哲學思想上講,浪漫主義反對啟蒙運動所倡導的理性主義,同時也反對因工業化而導致的物質主義文明。浪漫主義詩人大多受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思想和法國革命的影響,他們的主要共同點在於強調情感(emotion),關注個性化(individuality),推崇想像力(imagination or fantasy),熱愛大自然(Nature),每人都熱衷於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真實(truth)。

從思想根源上講,英國浪漫主義與英國激進主義密切相有關。事實上,拜倫上承洛克(John Locke,1630-1704),雪萊上承戈德文(Willian Godwin, 1756-1836)。洛克的政治哲學在當時極富激進色彩,不僅倡導自由、民權與公民社會,而且對神權、皇權與外在的權威提出懷疑和挑戰。戈德文因其極端的無政府主義功利主義而聞名,他追求政治的公正性,宣傳人人平等的理想,強調人類的自然權利,反對政府對執政者和人民的腐蝕作用。如果溯本探源的話,浪漫主義和激進主義的基本思想,主要發軔於盧梭的自由民主思想和法國革命的理想追求。因此,在歷史上,盧梭經常被尊為“浪漫主義之父”(father of Romanticism)和“法國大革命的哲學家”(philosopher of French Revolution)。

主要特徵

(1) 富有動態創造性,不拘泥於嚴格的規則與次序,充分運用豐富的想像力,以生命的自由委身於無限的流動之中,探求奔放的情感表現。 

(2) 重視個性,追求自由,強調錶現個人的內心感受或作者的精神生活, 自我獨白的傾向顯著。 

(3) 慣於採用熱情的語言、奇特的幻想和豪放的誇張手法來塑造藝術形象。

(4) 崇尚理想,喜歡從理想出發批判現實或將其理想化,肯定個體對社會的反抗。 

(5) 鍾情自然山水,採用民間題材,喜愛異國情調,憧憬遙遠的國度,探求“無限”的理念,讚美中世紀等等。

代表人物

惡魔派詩人拜倫
拜倫(1788~1824) Byron,George Gordon,英國詩人。1788年1月22日生於倫敦一個破落貴族家庭,1824年4月19日卒於希臘的米索隆吉。3歲時父親因逃避債務客死法國。10歲那年,繼承剛去世的伯父的爵位,成為第六世拜倫勳爵。曾相繼在哈羅公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就讀,成年後為上議院的議員。
拜倫在學生時代開始寫詩。1807 年出版的詩集《閒散的時刻》遭到當時聲望很高的《愛丁堡評論》的攻擊,使他異常敏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傷害。他以《英國詩人與英格蘭評論家》(1809)一詩進行回擊;這是一首英雄雙行體諷刺長詩,詩中對包括司各特柯爾律治華茲華斯等人在內的許多詩人都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和毫無顧忌的挖苦嘲笑,引起不小的轟動。在取得上議院議員的資格後,拜倫與友人約翰·霍布豪斯到西班牙、希臘等國進行了歷時兩年的漫遊。1812年發表敘事長詩《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前兩章。長詩塑造了一個漂泊四方的流浪者恰爾德·哈羅德的形象,他想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里,把自己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卻始終擺脫不掉憂鬱的情緒和孤獨厭世的人生觀,在很多方面都是詩人自己的化身——出身高貴、智力超人、感受敏銳、富有教養、舉止優雅。這首長詩轟動了當時英國文壇。1812至 1816年間,他又相繼寫出敘事詩《異教徒》(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1813)、《海盜》、《拉臘》、《柯林斯之圍》等,並創作了《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第三章。完成於1817年初的哲理詩劇《曼弗雷德》以更深刻的內容和更高的境界體現了拜倫式英雄的內涵。1818年在寫完《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第四章後,開始創作敘事長詩《唐璜》,到1823年去世前一年為止,共完成了16章又14節,計一萬六千行。詩人利用早在歐洲流行的關於唐璜的傳說,加以改造,把主人公從一個紈礌子弟變成善良的熱血青年,讓他在一場婚姻糾紛之後離開西班牙東遊到希臘一小島,經歷一段牧歌式的愛情、被賣入土耳其宮廷為奴、逃跑後因戰功成為俄國女皇的寵臣、最後奉命從彼得堡出使英國。長詩通過主人公奇特、複雜的經歷,廣泛描述歐洲社會生活,抨擊虛偽、殘暴、專制,歌頌純真的愛情、正義的勇敢以及為自由而鬥爭的英雄氣概。長詩的構成,故事中有故事,敘事又寫景,還夾雜詩人的議論、感嘆、反思,無論在內容和藝術上都十分豐富精采,代表了19世紀英國詩歌的最高成就。在1820~1824年期間,拜倫還創作了一系列戲劇作品,如《該隱》、《馬里諾·法列里》、《薩爾達納帕勒斯》、《法斯卡里父子》、《維爾納》等。它們與他的詩歌一樣,以憂鬱的感情和神秘的基調受到讀者的歡迎。1816年4月他前往瑞士,在那裡結識了雪萊。後來他又到了義大利,積極參與了燒炭黨人反對奧地利侵略者的鬥爭。1823年7月,為支援希臘的民族獨立戰爭,拜倫率領著自己組織的遠征軍親赴戰場,於翌年在希臘病逝。

拜倫的作品、他筆下的拜倫式英雄以及他本人的傳奇般的個性對一代又一代的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拜倫的時代,人們注重的是他的創作中浪漫的一面,如《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前兩章和他的戲劇作品;現代人關注的則是拜倫的另一面,評論家們讚賞他對蒲柏的古典主義的繼承,強調他的那些諷刺性作品和他對虛假的感情、偽善的社會道德的蔑視。因此,現代人看到的是一個明朗、莊嚴的拜倫,他的《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第三和第四章、諷刺詩《審判的幻景》,尤其是《唐.璜》更受現代人的青睞。在中國,蘇曼殊馬君武胡適等於20世紀初曾翻譯過拜倫的作品。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一文中曾高度評價拜倫的創作。他的許多名作,都有中文譯本,為廣大讀者所喜愛。

對中國的影響

惡魔派詩人魯迅
魯迅筆下的“惡魔詩派”,是以拜倫為代表的一群富有反叛精神或愛國熱情的詩人。魯迅認為這群惡魔詩人的力量足以振奮人心,語言思想比較深刻,能發出最雄壯偉大的聲音。他們“外壯至異,各稟自國之特色,發為光華;而要其大歸,則趣於一:大都不為順世和樂之音,動吭一聲,聞者興起,爭天拒俗,而精神復深感後世人心,綿延於無已。”另外,他們的性格言論行動和思想,雖然由於民族不相同,環境不一樣,會因人而異地出現各種情況,但實際上卻同屬於一個流派:“無不剛健不撓,抱誠守真;不取媚於群,以隨順舊俗;發為雄聲,以起其國人之新生,而大其國於天下。求之華土,孰比之哉?”尤其是那位“自必居人前,而怒人之後於眾”、赴湯蹈火、笑臥沙場的摩羅式人格拜倫,既揄揚威力,亦頌美強者;“既喜拿坡侖之毀世界,亦愛華盛頓之爭自由,既心儀海賊之橫行,亦孤援希臘之獨立,壓制反抗,兼以一人矣。” 

需要指出的是,魯迅所推崇的“惡魔詩派”,既是理想的人格,也是藝術的天才。他們的品格情操,如上所述,可以說是“精神界之戰士”的表率。而他們的藝術成就,則可以概括為力、語、聲三維。用魯迅的話說,這力,是“足以振人”之力;這語,是“較有深趣”之語;這聲,是“最雄桀偉美”之聲。用現在的話說,“力”意指足可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感染力、表現力和創造力;“語”就是比較深刻的文學語言或思想內涵;“聲”代表異邦“新聲”,是最雄桀偉美之聲,震人耳鼓之聲,發人深省之聲,剛健抗拒破壞挑戰之聲,“致吾人於善美剛健”的至誠之聲,“援吾人出於荒寒”的溫煦之聲,當然也是“破中國之蕭條”的先覺之聲。

相關詞條

湖畔派詩人 拜倫 雪萊 浪漫主義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