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會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是建立在唯心史觀基礎上的嚮往理想社會的社會主義學說。它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企圖在脫離現實的情況下,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對立的新社會。亦稱“烏托邦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經濟尚未充分發展,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尚未充分展開時期的一種社會思潮。在有關著作中,有時依其是否主張生產資料公有把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的各種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區別為空想社會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有時統稱為空想社會主義,泛指盛行於16~19世紀中葉的各種空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

基本信息

簡介

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
“空想社會主義”又音譯為“烏托邦社會主義”。“烏托邦”一詞源於希臘文,烏即沒有,托邦即地方,含義為不存在的地方。即空想。

1516年,英國莫爾創作的一部最早的空想社會主義文學作品,就是以“烏托邦”命名的,描繪了一個實際上不存在的海外狐島上人們所嚮往的理想社會。1839年,法國經濟學家日洛姆·布朗基在他的《政治經濟學》中,首次將“烏托邦”一詞同“社會主義”聯繫起來,用來泛指空想社會主義學派。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文學作品,著名的還有與莫爾同時代的義大利的康帕內拉所著的《太陽城》等。從嚴格意義上說,這此文學作品還不是社會主義學說,他們對新社會圖景描繪有極端的原始性。

空想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理論學說,產生於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反映了這時人民民眾對政治平等、社會平等特別是財產平等的要求。從17世紀英國革命時代溫斯坦萊《自由法》至18世紀法國萊的《自由法》至18世紀法國摩萊里的《自然法典》和馬布里的《論法制和法律的原則》等,開始從理論上探討和論證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建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平等社會。

19世紀初,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傅立葉歐文,擺脫了平均主義禁慾主義,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制度的暫時性,看到了新的社會生產力是改造社會制度的依據,就未來社會必須建立在機器大工業生產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見解。這些極其重要的思想,後來成為馬克思恩格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來源。19世紀30-40年代,在法、德兩國還產生了卡由、魏特林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的因有弱點,在科學社會主義產生以後,它們就成為阻礙工人運動的思潮和宗派。

產生髮展

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
背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尚處在形成之中;無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還很不成熟;人類的科學文化發展水平還不夠高

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第一階段: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第二階段: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第三階段:產業革命基本完成時期

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成分:⑴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提供了啟發工人階級覺悟的寶貴思想材料;⑵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

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局限:⑴不能從本質上揭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規律;⑵找不到埋葬資本主義、建設新社會的階級力量;⑶許多具體構想帶有猜測性,缺乏理論論證。

發展過程

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
在資本主義逐步發展終於取代封建制度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資本主義只不過是剝削、壓迫勞動民眾的一種新制度。作為揭露和反對這種剝削、壓迫的理論表現的社會主義學說也隨之出現和傳播開來。由於時代條件的限制,社會主義學說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不能不陷於空想。

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的發展史可追溯到英國T.莫爾於1516年寫成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簡稱《烏托邦》)。該書以文學虛構方式描繪理想的公有制社會,譴責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罪惡,反映勞苦大眾對未來的憧憬,揭開了近代空想社會主義史的最初篇章。16世紀德意志農民戰爭領袖T.閔採爾的“千年天國”在宗教色彩掩蓋下表達早期無產者消滅剝削壓迫的願望,並以實際的戰鬥留下了革命的傳統。在17世紀,義大利的T.康帕內拉和法國的D.維拉斯先後用對“太陽城”和“塞瓦蘭國”的描述,表現對共有共享的美好社會的構想。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掘土派領袖G.溫斯坦利的空想社會主義則同勞苦大眾要求消滅土地私有的實際鬥爭相結合,所著《自由法》是以立法方式表述建立新社會構想的先聲。進入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出現在資本主義經濟逐步發展,階級鬥爭錯綜複雜的法國。早期有《遺書》作者J.梅利埃,其後有《自然法典》《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等著述的作者摩萊里和G.B.de馬布利。他們的理論比以前對理想社會作虛幻描繪或帶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空想社會主義前進了一步,把理性論貫徹到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對共產主義的理論探索中,並試圖將設計的新社會藍圖法律化和制度化。

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
18世紀末平等派運動領導人 F.-N.巴貝夫是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反映法國下層民眾對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不滿,要求實現社會平等,消滅階級,主張通過密謀組織武裝奪取政權,實行“人民專政”。16~18世紀末期的空想社會主義仍具有明顯的平均主義和禁慾主義色彩。在大工業生產在歐洲日益發展,兩大階級對立日益顯露,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發生的條件下,19世紀初,法國的C.-H.de聖西門F.-M.-C.傅立葉和英國的R.歐文這三大思想家把空想社會主義推向新的高峰。他們的“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不僅對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廣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努力探求這些矛盾和弊端的根源,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作了有力的抨擊。他們對舊社會的改造和新社會的設計提出許多光輝構想:如消滅城鄉之間的對立,把國家變成單純管理生產的機構以及對社會歷史的看法等,包含可貴的辯證法因素。但是,他們不承認階級鬥爭,企圖向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全社會呼籲,以宣傳和示範方法來實現其主張。

19世紀30~40年代還出現過法國的┵.卡貝、T.德薩米、L.-A.布朗基和德國的W.魏特林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他們更多地受到工人運動的直接影響,其中魏特林和布朗基曾經是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他們的思想和活動有一些新的特點和建樹,但未超出空想社會主義的範疇。

發展階段

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巴夫貝
空想社會主義最初出現於16世紀的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到19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為止,前後經歷了三個世紀,這一歷史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16~17世紀,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第一階段,這一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通常稱為早期空想社會主義。其主要代表有英國的托馬斯-莫爾和義大利的托馬斯-康帕內拉,他們揭露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社會矛盾,對理想社會制度作了空想的描寫。

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進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的空想社會主義與法國大革命的準備相聯繫,主要代表有法國的摩萊里、馬布利巴貝夫。他們認為,應當消滅的不僅是階級特權,而且是階級本身,他們要求建立完全平等的共產主義體制。但是由於當時社會生產力還不發達,於是他們構想通過普遍平均的辦法來消滅階級的不平等和社會矛盾,因此他們的學說具有明顯的平均主義禁慾主義特點。

19世紀初期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為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這時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特別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他們的著作已經不是像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那樣單純地描繪未來的理想社會,也不是像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那樣具有明顯的平均主義和禁慾主義傾向,他們不僅相當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而且還從各自的特點出發構想未來社會,並作了廣泛的社會實驗。

代表人物

托馬斯·莫爾

克勞德·昂列·聖西門

查爾斯·傅立葉

羅伯特·歐文

歷史評價

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作為一種不成熟的理論,是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它對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端的揭露批判,啟發了成長中的無產階級的覺悟,其消滅階級對立、建立沒有剝削、壓迫的新社會的見解,

為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的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者在思想上仍然受到歷史唯心主義支配,在不同程度上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看成天才頭腦的發明、理性和正義的體現。相信天才創造歷史,希望理性統治世界,始終不能正確認識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他們中的大多數並不把自己看做是無產階級的代表而看做是全人類的代表。某些人雖然承認階級鬥爭並自命代表無產階級,但仍然相信只要通過少數革命者的密謀就可以實現革命,始終未能正確認識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

空想社會主義既和科學社會主義有本質的區別,它的優秀成果,特別是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又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它曾經在歷史上起過進步的作用。但它的意義又同歷史的發展成反比,在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以後,宣揚和堅持空想社會主義就成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