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換框

情境換框與這樣一個事實有關:根據發生的情境不同,某種經驗、行為或事件有不同的意義和結果。比如下雨,對處於嚴重乾旱的人們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對遭遇洪水,或計畫舉行戶外婚禮的人來說,就很糟糕。而“下雨”本身既不“好”也不“壞”。相關的判斷與它在特定情境下產生的後果有關。根據萊斯利·卡梅倫-班德勒的觀點,NLP的情境換框“認為所有行為在某些情境中均有用”。情境換框的目標,是認識到特定行為在某些情境中的用處,從而改變人們對它的內在負面反應。這讓我們將行為簡單的看做“一個行為”(就像下雨),並把注意力轉向確定更大情境的相關議題(即,遇到洪水不是詛咒下雨,而是學習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排水系統)。

簡介

我們思考的框架通常決定一個客觀的事實如何變成對我們有意義的經驗.也就是說,我們使用的框架決定了事實的意義.然後我們再受到這個經驗的影響.而我們通常對我們正在使用的思考框架是沒有覺察的,相反,我們把這個思考的框架當作必然的自然的存在。我發現,如果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嘗試不同的思考框架,我通常會獲得全新的行動方案或者得到全新的狀態。

案例

一個NLP的治療師治療一對夫妻。這對夫妻經常會發生毫無意義的爭吵,這些爭吵非常惡毒而且對解決他們的問題毫無幫助。每次爭吵過後他們一定會後悔。他們尋找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效果。這個NLP治療師決定採用一些比較好玩的框架來看待他們抱怨的問題。事實上,這對夫妻在尋找解決方案卻沒有任何效果的過程中無意中建立一個無效的信念:“我們的問題很嚴重,而且我們沒有任何辦法。”治療師要求這對夫妻下次開始爭吵的時候,要立即進入浴室。然後,丈夫需要馬上脫掉所有的衣服並躺在浴缸里。而妻子則衣服完整的走在馬桶上。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可以繼續爭吵的話,那他們就在裡面繼續吵下去。但他們發現他們根本就無法吵下去。兩個人都會覺得這個情景十分荒謬。然後他們會笑出來。有意思的是,以後當他們開始語氣變得激烈起來時,其中一個人就會有意無意的瞄一眼浴室,然後兩個人就會開始笑起來。而他們也就避免的繼續爭吵而可以在平靜的狀態下協商解決問題。
你如何看待這個案例呢?不同流派的治療師會給出不同的評論。而我感興趣的是這樣的成果是當事人要的嗎?如果是,他們是如何發生的。從NLP的觀點來看,當我們改變問題的情景時,我們也許就無法把經驗定義為問題了。而我們後設狀態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看法當然也會發生改變。
我有一個外國的老師,為了保證他們的婚姻不會因為歲月的影響而變質,在30年前結婚的時候要求所有的來賓給出一些有效的建議來處理夫妻可能發生的激烈爭吵問題。結果來賓給出很多千奇百怪的建議,都是經驗之談。有些很簡單,有些很瘋狂:包括只能用筆寫的方式來抱怨和批評,每人不得超過5分鐘;包括爭吵的時候要穿獨特的衣服;包括加大爭吵的困難程度,比如每個月有所謂的爭吵額度,用完了就不能在當月吵等等。這些建議真的幫了我老師大忙。而且當他們把這些建議付之實踐的時候,他們自然不會把爭吵定位為破壞性的事件,而是當作一個好玩的過程,一個自然交流的過程。一個夫妻共同合作去探索的過程。

催眠與神經程式語言學

催眠是一個神秘的話題,他是科學的嗎?還僅僅是玄學而已?他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樣的幫助呢?對於我們催眠充滿了撲朔迷離的神秘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