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故劍

思故劍

思故劍的基本信息,典源,事例,故事和示意。

基本信息

詞目:思故劍

拼音:sī gù jiàn

解釋:喻不忘舊日情愛。

典源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列傳上·孝宣許皇后〉~3964~
孝宣許皇后,元帝母也。父廣漢,昌邑人,少時為昌邑王郎。從武帝上甘泉,誤取它郎鞍以被其馬,發覺,吏劾從行而盜,當死,有詔募下蠶室。後為宦者丞。上官桀謀反時,廣漢部索,其殿中廬有索長數尺可以縛人者數千杖,滿一篋緘封,廣漢索不得,它吏往得之。廣漢坐論為鬼薪,輸掖庭,後為暴室嗇夫。時宣帝養於掖庭,號皇曾孫,與廣漢同寺居。時掖庭令張賀,本衛太子家吏,及太子敗,賀坐下刑,以舊恩養視皇曾孫甚厚。及曾孫壯大,賀欲以女孫妻之。是時,昭帝始冠,長八尺二寸。賀弟安世為右將軍,與霍將軍同心輔政,聞賀稱譽皇曾孫,欲妻以女,安世怒曰:「曾孫乃衛太子後也,幸得以庶人衣食縣官,足矣,勿復言予女事。」於是賀止。時許廣漢有女平君,年十四五,當為內者令歐侯氏子婦。臨當入,歐侯氏子死。其母將行卜相,言當大貴,母獨喜。賀聞許嗇夫有女,乃置酒請之,酒酣,為言「曾孫體近,下人,乃關內侯,可妻也。」廣漢許諾。明日嫗聞之,怒。廣漢重令為介,遂與曾孫,一歲生元帝。數月,曾孫立為帝,平君為婕妤。是時,霍將軍有小女,與皇太后有親。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亦未有言。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指,白立許婕妤為皇后。

釋義

漢宣帝劉詢(劉病已)本來是一個地痞流氓、街頭混混,後來在霍光等人的極力擁護下得以登基為皇帝。以霍光為首的大臣門都請奏里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宣帝深愛結髮之妻許平君,但迫於霍光的勢力,又不好直接拒絕迎娶霍成君。於是他下了一道“尋故劍”的詔書,要尋窮困寒微時的一把劍。朝臣們見風轉舵,便都聯合奏請立許平君為後。“思故劍”便由此而來。 亦稱“故劍”等

示例

唐 王昌齡《行路難》:“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

南朝 齊 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空悲故劍,徒嗟金穴。”

唐 長孫佐輔《相和歌辭·宮怨》:“莫道新縑長絕比,猶逢故劍會相追。”

清 嚴有禧 《潄華隨筆·長平公主》:“詔求元配,命 周君 故劍是合。”

故事

西漢中期,漢昭帝(漢武帝劉徹幼子)病重駕崩,霍光等人立昌邑王劉賀為皇帝,但劉賀登基二十七天,就造惡千一百二十七條,,霍光等大臣廢昌邑王迎民間的劉病已為皇帝。霍光等大臣極力推薦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這時候,皇帝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我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上乃召求微時故劍”——《漢書》)。群臣揣摩上意,開始一個個請立許平君為皇后。許平君與劉詢於公元前75年成婚,前74年生下後來成為漢元帝的劉奭。至此,宣帝如願以償。依例,皇后的父親一定要封侯,但霍光卻始終不允。後來才封了個“昌成君”。 故劍情深的浪漫典故從此開始流傳,這是中國歷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詔書,一道王子對貧女的許諾。 而霍光的妻子霍顯一心想讓女兒成君作皇后。本始三年,許平君再度懷孕,生下一個女兒,霍顯命御用女醫淳于衍(掖廷護衛淳于賞的妻子)在滋補湯藥中加入附子,讓許平君在坐月子時服用。許平君服用後不久毒發逝世。漢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為“恭哀皇后”,葬於杜陵南園(也稱少陵)。 許平君死後不久,霍成君如願以償當上皇后,她飛揚跋扈,揮金如土,與許後提倡的節儉、賢德完全違背。劉詢裝作對他千依百順,而霍成君也沒有為劉詢生下子嗣。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劉詢為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葬禮。地節三年(前67年),漢宣帝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平恩侯,立與許平君在民間所生的劉奭為太子。霍顯非常惱怒,甚至“恚怒不食,嘔血”,並授意霍成君伺機毒殺劉奭。但因為太子的老師常先試菜驗毒,所以幾次下手均未成功。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發動未遂政變,招致族滅,霍光子霍禹,霍雲,侄子霍山,妻子霍顯都被殺或者自殺。八月,漢宣帝以陰謀毒害太子為由,廢掉霍成君,令其遷往上林苑的昭台宮;十二年後的五鳳四年(前54年)再度令其遷往雲林館,霍成君自殺。葬於藍田縣昆吾亭東。廢后詔書原文: 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城侯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至此,劉詢終於為髮妻許平君報仇。 在劉詢落難時,許平君對劉詢不離不棄,當上皇后之後,細心打理後宮,而劉詢能夠力排眾議立平君為皇后,還能為其報仇。對於許平君來說,相比班婕妤、衛子夫等人,她已是十分地幸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