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泉

徐友泉

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 名士衡。徐友泉自小拜時大彬為師,他有著造型藝術方面的天才。他對紫砂工藝在泥色品種的豐富多彩方面有傑出的貢獻。擅作仿古銅器壺,手工精細,壺蓋與壺口能夠密不透風。他所制的長爪獸的形態,亦是仿青銅器的形制,所以特別有古拙味道,非同凡響。

基本信息

徐友泉

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 名士衡,他不是陶家出身,但其父深愛當時制壺名家時大彬的壺藝,並與之交往。徐友泉自小拜時大彬為師,他有著造型藝術方面的天才。他對紫砂工藝在泥色品種的豐富多彩方面有傑出的貢獻。擅作仿古銅器壺,手工精細,壺蓋與壺口能夠密不透風。他所制的長爪獸的形態,亦是仿青銅器的形制,所以特別有古拙味道,非同凡響。

徐友泉善於配合色土,其作品總是別出心裁,變化多端,『畢智窮工,移人心目』。壺作品有漢方、扁觶、蕉葉、蓮方、菱花、鵝蛋、分襠、索耳、美人睡蓮、大頂蓮一回角、六子等諸種款式。泥色套用上有海棠紅、硃砂紫、定窯白、冷金黃、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黃、閃色、梨皮等各種色調。徐友泉精研壺藝時,對壺泥色和壺式樣有著很多發明和創造。

盤點紫砂歷史上的名人

在中國陶瓷史上,紫砂壺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品類,它不僅僅是一種具有使用價值的理想茶具,而且是一種實用與審美高度和諧妙不可言的特種手工藝品。我們有幸看到流傳至今的紫砂壺,大多留有作者的銘款,而從這些帶有個性的藝術品上,反映出的不僅是一種時代的風尚,而且也是了解那些紫砂歷史名人們的極好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