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國良

俞國良,心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主要從事方向是社會心理學,社會認知和人際關係研究,特別是青少年個性社會性發展領域的研究。1996年4月晉升為副教授,1999年7月晉升為教授,2000年2月晉升為博士生導師。1999年至2004年4月為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教育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兼書記。

個人簡歷

198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心理學系;

1995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

1995年,赴美國喬治亞大學進修學習;

1996-199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2004年4月至今,為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代表著作

俞國良專著有《差生教育》、《校園文化導論》、《角色理論研究》、《創造力心理學》、《環境心理學》、《人際關係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導論》等,譯著有《社會心理學導論》等。

發表論文

1.教師教學效能感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2.從創新教育走向教育創新

3.創新教育的系統觀

4.離婚家庭子女的心理發展與教育

5.教師信念及其對教師培養的意義

6.日常生活壓力與學生的心理健康

7.教師互動量表中文版的修訂及套用

8.影響閱讀困難兒童信息加工過程的因素

9.親職教育中親子互動現狀分析

10.全國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學術研討會綜述

11.論教師心理健康及其促進

12.國小生生活壓力、學業成就與其適應行為的關係

13.學習不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研究

14.創新教育視野中的學校教育

15.中國小生創造力的測量和評價

16.我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17.社會認知取向的學習不良兒童

18.英語學習不良兒童語音意識、句法意識和閱讀能力關係的研究

19.創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青少年科學創造力的研究

21.數學學習不良的研究及趨勢

22.高年級國小生社會信息加工特點研究

23.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

24.英語學習不良兒童語音意識與閱讀能力關係的研究

25.學習不良兒童社會信息加工特點研究

26.國小生表征類型與數學問題解決的研究

27.問題意識、人格特徵與教育創新中的創造力培養

28.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對3~6歲幼兒心理行為問題的影響

29.教師體罰行為:心理危害、歸因方式和對策研究

30.數學學習不良兒童問題解決的研究

31.青春期親子衝突及其相關因素

32.青春期親子衝突及其相關因素

33.元認知與學習不良兒童研究

34.Loneliness,PeerAcceptanceandFamilyFunctioningofChineseLearningDisabilitiedChildren:CharacteristicandRelations

社會兼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科評審組成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心理學科評審組成員;全國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學術委員,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親職教育學會理事;全國人才研究會超常兒童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心理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思想品德》國家課程標準制定組核心成員;《心理科學》編委、《套用心理學》編委、《心理科學進展》編委;《心理與行為研究》編委、《心理發展與教育》編委、《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編委;《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特邀副主編;《套用心理研究》(台灣)雜誌社編委、《學前教育研究》(香港)雜誌社顧問、《青少年心理與教育》雜誌社顧問 。

盤點紫砂歷史上的名人

在中國陶瓷史上,紫砂壺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品類,它不僅僅是一種具有使用價值的理想茶具,而且是一種實用與審美高度和諧妙不可言的特種手工藝品。我們有幸看到流傳至今的紫砂壺,大多留有作者的銘款,而從這些帶有個性的藝術品上,反映出的不僅是一種時代的風尚,而且也是了解那些紫砂歷史名人們的極好途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