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相公

張老相公

作者簡介蒲松齡(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齋先生,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人(1640~1715)。早歲即有文名,深為施閏章、王士禛所重。能詩文,善作俚曲。曾以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並不斷修改增補。其書運用唐傳奇小說文體,通過談狐說鬼方式,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及關於農業、醫藥等通俗讀物多種。還有文集13卷400多篇,詩集8卷900多篇,詞1卷100多闋,以及俚曲14種。戲三部、雜著5種。

作品原文

張老相公,晉人。適將嫁女,攜眷至江南,躬市奩妝。舟抵金山,張先渡江,囑家人在舟勿博膻腥。蓋江中有黿怪,聞香輒出,壞舟吞行人,為害已久。張去,家人忘之,炙肉舟中。忽巨浪覆舟,妻女皆沒。張回棹悼恨欲死。因登金山,謁寺僧,詢黿之異,將以仇黿。僧聞之,駭言:“吾儕日與習近,懼為禍殃,惟神明奉之,祈勿怒;時斬牲牢,投以半體,則躍吞而去。誰復能相仇哉!”張聞,頓思得計。便招鐵工,起爐山半,冶赤鐵,重百餘斤。審知所常伏處。使二三健男子,以大箝舉投之。黿躍出,疾吞而下。少時,波涌如山。頃之浪息,則黿死已浮水上矣。行旅寺僧並快之,建張老相公祠,肖像其中,以為水神,禱之輒應。

作品譯文

張老相公,山西人。正要嫁出女兒,攜帶家眷到江南,親自購買嫁妝。船到金山,張老相公先渡江上岸,囑咐家人在船上不要煎炒帶膻腥味的食物。原來江里有隻癩頭黿興妖作怪,聞到香氣就出來,毀壞船隻吞食行人,為害已經很久。張老相公離開後,家人忘了,就在船里烤肉。忽然大浪翻船,妻子女兒都被淹沒。張老相公乘船回來,悲傷憤恨得要死。於是登金山,見寺里的僧人,詢問黿的怪異情況,將要向黿復仇。僧人聽了,驚怕地說:“我們這些人每天跟它接近,懼怕它製造災禍,只能像對神明那樣侍奉它,祈求它別發怒;常常殺牲獻祭,投出畜體之半,黿怪就躍起吞食而去。誰又能向它復仇呢!”張老相公聽說,立刻想出了辦法。就招來鐵匠,在山腰上建起熔爐,冶煉赤鐵,重達一百多斤。察知巨黿經常潛伏的地方,使兩三個健壯男子,用大鉗把熾熱的鐵舉起來拋過去。黿跳出水面,急速吞下去了。工夫不大,波浪高涌如山。一會兒波浪平息,原來癩頭黿浮在水面上死了。行路的人廟裡的和尚都為此感到痛快,就建起張老相公祠堂,祠堂里塑了他的像,把他奉為水神,有求必應。

作品背景

歷史上,錢塘江河口段潮災頻繁。為祈求江流安寧,不再“坍江”,人們曾塑造過眾多的潮神,其中最受崇拜的是地方神祇張老相公。據史料,沙地的長山、新林周、坎山、赭山、義盛、靖江、甘露、黨灣、長河,乃至外圍附近的螺山、聞堰潭頭等地,都曾建有其廟殿,名稱有“老相公廟”、“張神殿”、“鎮海殿”、“靖江殿”、“靖海殿”、“丁新廟”等,大多毀於“文化大革命”中,現今尚存的有坎山、赭山、黨灣、義盛、甘露等處。廟殿之中,居中塑像都是張老相公,有的是紅臉,有的是黑臉;左右的兩尊女性塑像,據稱是他的“大太太”和“二太太”。樑柱之間都掛有一隻木質江船,以表明他的身份。廟殿門口,一般張掛“靖安綏佑公”或“綏佑大帝”的匾額。
民間相傳,張老相公是一位撐江船的船老大。有的說,他雖撐江船,卻一生屎尿不落江,於是修得了“指潮回潮”的神法。潮水為害時,他只要指點潮頭,潮頭即退。那年,“小康皇帝”(宋高宗趙構)被“金烏龜”(金兵)追擊,倉惶渡錢塘江逃命,乘坐的正是張老相公的船隻。船至江中,海龍王前來接駕,潮水鋪天蓋地而來,大幫倒忙,致使張老相公的神法失靈,他只得跳入江中,用自己的性命換得海龍王退潮。小康皇帝感激其救命之恩,便封他為“海潮王”。有的說,張老相公所救的不是小康皇帝,而是乾隆皇帝,事跡經過則相同;跳江之後,屍體從江北漂到江南,臉色也由白轉紅,再轉黑,所以其塑像臉面有紅有黑……
其實,張老相公並非船老大,而是北宋時的漕運官張夏,任上因“河決覆舟”而遇難。其之所以被奉為潮神,是因為他治理過蕭山和錢塘兩縣的海塘,功績卓著,民眾感念其德,朝廷頗多嘉獎。據史載:張老相公,名夏,赭山塢里人,在兄弟中排行十一。因俗呼“十一”為“六五”,呼“官”為“相公”,人們便稱之為“張六五老相公”或“張老相公”。其父親為吳越王時的刑部尚書,後歸命於宋朝,子襲父蔭,被授予工部郎中,稱“張十一郎官”。張夏在安徽泗州任員外郎時,即以治水聞名。出任兩浙轉運使後,因錢塘江兩岸堤塘多為柴薪土塘,潮災頻仍,他便被任命為護堤使者,統領捍江之職,沿江布兵士守護海塘,並設五名指揮官,專門指揮採石修塘之事,隨損隨治,“作江塘十二里,以防江潮之患。既成,人感德不朽。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5),立廟於堤上。”(民國《蕭山縣誌稿》)

作者生平

關於蒲松齡先世的族屬有四種說法:即;回族;蒙古族;漢族;女真族說。其中回族、蒙古族二說均已被學術界排除。
根據蒲松齡《述劉氏行實》上的記載來看(劉氏乃蒲松齡之妻),蒲松齡全家信佛重僧且圈養家豬,不符合山東地區回族人及其後裔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另外蒲松齡的先祖在元代擔任過般陽路總管,當時朝廷對路總管人選的任用有明確的規定──《元史·世祖紀三》載:“世祖二年春,二月甲子。
蒲松齡在自撰《族譜序》也提到“吾族為般陽土著,祖墓在邑西招村之北,內有諭葬二:一諱魯渾,一諱居仁,並為元總管,蓋元代受職不引桑梓嫌也”,所謂“元代受職不引桑梓嫌”是忽必烈罷世侯、置牧守”以前的大蒙古國時期。因為在此時期,蒙廷對漢地進行間接統治,委付漢人世侯直接統治,漢人總管的任用才可能“不避桑梓嫌”,才可父子相繼或祖孫相傳。由此補證了蒲松齡先祖為元代漢人的說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