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人醜心美

拼音:

zhāng hé rén chǒu xīn měi(百度詞典

原文:

張學憲和,正統己未廷試,已擬第一,以眚目抑置傳臚。公自言:“吾已廢一目,又肩厚薄,手大小,足長短,所美而無醜者,唯此心耳。”常見有議人得失者,必正色曰:“人當於有過求無過,不當於無過求有過。”其厚道如此。

譯文:

學憲(對學官的尊稱)張和,明英宗正統四年,他參加朝廷會考,已初步定為:甲頭名(會元),只因一隻眼睛失明,發榜時被壓成三甲頭名。張公自我寬慰說:“我已經廢了一隻眼,加上一肩高一肩低,一手大一手小,一腳長一腳短,全身美而不醜的,只剩這顆心了。”他每每看到有人背後議論別人的過失,總是很嚴肅地勸告說:“對人應當從過失里發現不錯的東西,而不應該沒有錯硬挑錯。”他就是像這樣厚道。

解釋:

學憲 :對學官的尊稱
眚目:眼睛有疾。
傳臚:科舉制度中的第四名。
人醜:已廢一目,又肩厚薄,手大小,足長短。
本文指已經廢了一隻眼,加上一肩高一肩低,一手大一手小,一腳長一腳短 。
心美:善良,此指不在他人背後亂議論
擬:定為
廢:殘廢

寓意:

看一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發覺他的內在美,這才是最重要的!

出處:

《巢林筆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