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為中國明朝永曆帝於1653年賜於鄭成功的封號,因此一般來說,延平郡王指的都是鄭成功。如:台灣各地今常見的延平郡王祠。

鄭成功和延平郡王

 不過即使如此,在鄭成功薨後,其繼承人鄭經鄭克塽仍襲用“延平郡王”封號,當時永曆帝已歿,南明政權實際上已不存在,所謂“延平郡王”實際上是台灣鄭氏王朝的國王之名號。 鄭氏向清朝投降之後,延平王的稱號當然也隨之消滅。在台灣清領時期之初,民間也不敢以“延平郡王”之名義奉祀鄭成功,直到清欽差大臣沈葆楨巡按台灣,才上書請建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才名正言順得以此稱號紀念。
及至台灣日治時期,因鄭成功有日本人血統,亦頗重視鄭成功,並未將祠廢除,僅將其改為開山神社,或許因民眾仍習稱其為開山王所致。直至二戰結束,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之後,再將開山神社改回延平郡王祠,並將原有閩南式廟宇,改建為華北式。
“昔日起義師,萬古共欽忠孝伯;今朝留紀念,千秋群頌延平王”。南安石井鄭成功紀念館的這幅對聯,敘述了民族英雄鄭成功一生的功績。翻開歷史,可以說鄭成功的事業由延平開始,因“延平王”而榮,又終於延平封號,與延平關係攸關。
明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鍵)移駐延平府(今福建南平)。三月,鄭成功在延平向隆武帝“條陳”:“據險控扼、揀將進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國”(後人稱之為“延平條陳”),被隆武帝嘆為奇策,封鄭成功為“忠孝伯”,賜尚方劍,掛“招討大將軍”印。在延平設軍事指揮部、水師訓練基地,巡守南平閩浙贛邊關。八月下旬,鄭成功辭別隆武帝,在延平閩江與清軍戰鬥,“交鋒不利,率師南下”。“遂密帶一旅遁金門”,以“招討大將軍”之名舉義旗於金、廈沿海一帶。?永曆七年(1653年),隆武帝封鄭成功為“延平公”。永曆十二年(1658年)正月,鄭成功被明永曆帝晉封為“延平郡王”,後人亦稱鄭成功為鄭延平。

鄭成功受封“延平郡王”的過程

初展雄才

清順治二年(1645年),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被鄭鴻逵鄭芝龍黃道周等擁立為帝,年號隆武,史稱南明。隆武即位後,從南京返閩的太學生鄭森晉見隆武帝,隆武帝見他氣宇軒昂,年少英俊,跟他交談時,更見他談吐擲地有聲,有立志報國之膽識。十分欣賞,當即賜鄭森國姓朱,名成功,官封御營中軍都督,隆武帝無女,為表示對鄭成功的器重,還照駙馬都尉體統行事。?
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十二月起,鄭成功隨駕出徵到延平,第二年二月隆武帝駐蹕福建軍事戰略要地延平,延平頓時成為南明政權的“京城”。鄭成功隨隆武帝在延平和閩北各縣之間來往馳騁,把軍部指揮所設在延平延壽樓,並在延平大洲、茫盪山等地招募兵員,設軍營水寨,開始了他不平凡的軍事生涯。隆武帝在延平封鄭成功為忠孝伯,掛招討大將軍印。閩贛邊界的守將棄關而逃後,鄭成功在延平率兵西出進守,阻擊清軍成功後,返回延平,向隆武帝提出著名的“延平條陳”。而後又奉帝令率軍到閩浙邊界仙霞嶺駐守,阻擊入閩清軍。但終因臨危受命,加上其父鄭芝龍制約,致使鄭成功難有作為,糧草不濟,退守延平。明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清軍入仙霞關,進逼延平,隆武帝等經延平古道撤退茫盪山頂筠竹坪白雲寺、寶珠山等地,由順昌到汀州。鄭成功與隆武帝分別後返回延平與清軍交鋒戰鬥,終因寡不敵眾,帶著一批閩北志士順閩江而下,在延平下游與王忠孝相遇,相約同時在閩南舉義抗清,從此建立了自己的隊伍。延平是鄭成功臨危受命、初露崢嶸、立志報國之地,鄭成功在延平譜寫了其人生中可歌可泣的第一首歌。?

功封延平

?
延平失守後,八閩難以固守。隆武帝離開延平數日後,被清將李成棟追殺而亡。然而鄭成功抗清復明之志更加堅定,從延平退守閩南揭起反抗民族壓迫的大旗。清順治四年(1647年),廣西巡撫瞿式耜和兩廣總督丁魁楚擁戴桂王朱由榔稱帝,是為永曆。鄭成功聞訊後,立即派人前往聯絡。永曆帝將中興明室的希望寄託於鄭成功,詔封鄭成功為威遠侯。其後,鄭成功以金、廈為基地,用兵艦在海上牽制清軍,與諸將在閩各地抗清。永曆帝見鄭成功勇敢,開拓東南、戰功卓著。因他在延平起步和延平曾為抗清中心,先後晉封鄭成功為“延平公”、“延平郡王”。鄭成功數次北伐,並準備親率十萬舟師直取金陵。永曆帝聞訊後,又派遣周金湯、劉國柱,於永曆十二年(1659年)春至廈門,封鄭成功為“延平王”。鄭成功從延平到閩南十四年,先後組織三次大規模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北伐規模最大,調動水陸兵將十七萬,戰船千艘,水陸並進,先後攻取瓜洲等大片地區,包圍了南京,這時他的封號加至“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誠然,這三次北伐,鄭成功都未能如願以償,但他的事業卻並不因 此而放棄。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他渡海東征台灣,終於取得成功,不但驅逐了當時世界頭號海上霸王荷蘭殖民者,而且他的事業也達到了最高點,被人們譽為民族英雄。事業發軔於延平又定格於延平封號的鄭成功,最後才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延壽樓

鄭成功軍政事業起點--延平延壽樓
位於福建南平市中心濱江公園西側

延平郡王祠

位於中國台灣省台南市東。又稱鄭成功廟、開山王廟。
紀念鄭成功的祠廟。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台灣後,
將台南地區作為他經營的中心。他去世後,台灣人民在清初即建開山聖王廟作為紀念。清乾隆時在原來基礎上擴建,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建。同治十三年(1874)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巡視台灣時建議清政府將此廟立為國家祭典。光緒元年(1875)清廷賜鄭成功延平郡王稱號。廟再擴建,改稱延平郡王祠。每年正月十六進行祭祀。此廟是台灣紀念鄭成功祠廟中歷史最久、祭禮鄭成功廟最隆之地。

延平郡王祠延平郡王祠

延平王世系

諡號姓名在位時間
武王鄭成功(鄭森)1661年—1662年

鄭襲1662年
文王鄭經1662年—1681年

鄭克臧1681年

鄭克塽1681年—1683年

簡介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幼名福松,名森,字明儼,詣明末大儒錢謙益時受字大木。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國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稱鄭國姓、國姓爺;南明桂王永曆帝封他為延平郡王,故又稱鄭延平。荷蘭等西洋國家根據“國姓爺”的閩南語發音Kok-sèng-iâ,稱之為“Koxinga”。 鄭成功是南明抗清名將,華夏志士,父親為海盜出身的南明將領鄭芝龍,母親為日本人田川氏。鄭成功籍貫福建泉州石井(現拆分為晉江安海鎮,南安石井鎮),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藩。鄭成功祖籍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當地有他的衣冠冢。1646年勸阻其父降清不成,起兵抗清,領軍和建虜對抗十五年,是南明最主要的抗清勢力,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連年出擊粵、江、浙等地。1659年與張煌言合兵,進入長江圍攻南京,兵敗後退守廈門。1661年,率軍渡過台灣海峽,在台灣南部登入,攻克荷蘭殖民者的巢穴赤嵌城(今安平)。次年,荷蘭總督投降,台灣重歸祖國。他在台灣建立行政機構,建立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史稱明鄭時期。他推行屯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生平

少年時期

鄭成功於明天啟四年七月十四日(1624年8月27日/日本寬永元年)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川內浦千里濱。父親鄭芝龍為海商及海盜之首領,於中國東南沿海及日本、台灣、菲律賓等海域擁有極大勢力。鄭成功六歲之前跟隨母親住在平戶,直到父親鄭芝龍受大明朝廷招安任官之後,鄭成功才被接回泉州府南安縣石井津(原福建省晉江縣安平鎮,現安海鎮)居住讀書,該處現為成功國小校址。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鄭成功考中秀才,又經考試成為南安縣二十位“廩膳生”之一。 崇禎十四年(1641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進士禮部侍郎董颺先侄女。 崇禎十七年(1644年),鄭成功為求深造進入南京國子監就讀,拜入江浙名儒錢謙益門下;錢謙益為了勉勵鄭成功乃替他起“大木”之別字。 同年,李自成攻破燕京,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大明帝國滅亡;隨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進駐北京城。大明遺臣遂於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嵩登基,於隔年(1645年)改元“弘光”。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朝豫親王多鐸率軍南下,破揚州、南京,史可法等人殉國,弘光帝被俘,殺之。弘光政權滅亡。

隆武時期

1645年大明弘光朝覆滅後,鄭芝龍、鄭鴻逵兄弟於福州擁戴唐王朱聿鍵稱帝,於當年七月改元“隆武”。同年稍後,魯王朱以海亦稱監國於紹興,改隔年為“魯監國元年”。隆武、魯監國兩政權雖皆“矢志恢復”,卻彼此矛盾、衝突不斷,各行其是。 隆武元年(1645年),鄭成功得隆武帝賞識,封忠孝伯、御營中軍都督,賜國姓、改名“成功”、儀同駙馬;鄭鴻逵之子鄭肇基,亦受隆武帝賜國姓。這就是人稱鄭成功為“國姓爺”的由來;鄭肇基因為年紀較小,人稱“小國姓爺”。 隆武二年(1646年)起,鄭成功即開始領軍,多次奉命進出閩、贛與清兵作戰,頗受隆武帝的器重。然而真正握有軍政大權的鄭芝龍,卻無意全力抗擊清軍,甚至在清軍南下福建的時候,命令仙霞關守將施福(又名施天福,施琅族叔)將軍隊撤回福州。此舉導致清軍攻入閩北時幾乎沒有遭受抵抗。 貳臣洪承疇為鄭芝龍同鄉,在其承諾給予三省王爵的利誘下,鄭芝龍不顧鄭成功、鄭鴻逵等人的反對,決意帶著其他幾位兒子北上向清軍投降。鄭成功勸阻父親不成,只好帶著部分兵將出走金門。鄭芝龍本以為投降清軍之後不但得保家業,還能加官晉爵;不料清軍將領博洛背約,不但將鄭芝龍與諸子一同挾往燕京,更出兵攻打鄭家的故鄉閩南南安。鄭成功之母田川氏當時已從日本搬至南安定居,卻不幸碰上此次劫難,於戰亂中自縊身亡;鄭成功得知母親死後,更加堅定了自己抗擊建虜的決心。 隆武二年八月,清軍攻克浦城、霞浦,隆武帝出奔江西,卻在汀州遭清軍俘虜,之後絕食不屈而亡。

起兵抗清

鄭成功走避金門之後,便開始於沿海各地招兵買馬、收編鄭芝龍的舊部,更在南澳募集了數千兵力。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小金門),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 隆武三年(1647年)七月,鄭成功會同鄭彩部隊攻打海澄,失敗。八月,成功又與鄭鴻逵部合圍泉州城,清軍漳州副將王進率援軍至,鄭軍不敵敗退。 隆武四年(1648年),南明浙江巡撫盧若騰等人來歸,鄭成功蓄積實力後再次出擊,攻克同安縣。五月,鄭軍圍攻泉州。七月,清軍靖南將軍陳泰、浙閩總督陳錦、福建提督趙國祚等轉而攻擊同安,鄭軍不敵,守將、軍民死傷無數。不久,大清援軍抵達泉州,鄭成功乃解泉州之圍,愴然退回海上。 同年,清朝江西總兵金聲桓、王得仁於江西起兵反正,清朝廣東提督李成棟亦投向永曆朝廷,使反清復明的聲勢一時大漲。只可惜各方反清勢力在彼此沒有默契、各自為政的情況下,大多淪為地方性的抗爭。不久後,清朝壓制了江西的金聲桓、王得仁勢力;廣東李成棟軍亦於永曆三年滅亡。 永曆三年(1649年),鄭成功改奉永曆年號為正朔。後永曆帝冊封他為延平王,故亦有稱其為鄭延平者。

潮州之役

是時,閩南地區呈現混亂的局面,除了大明的官方部隊和清軍以外,到處都有土豪、山賊擁據城寨,相互爭並,並且就近向百姓課收錢糧,宛如土皇帝;相較於這些地方勢力,鄭成功擁有較完善的軍備,但卻也因為軍隊太龐大,而領土太少,面臨籌集糧餉的重大問題。永曆三年十月,鄭成功決定揮兵南下,除了打擊閩南清軍外,也打算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以為糧源。一個多月下來,從建虜手上攻取漳浦、雲霄等地,亦平定了達濠、霞美等寨;十一月,鄭軍攻詔安不克,乃決定轉入粵東,經分水關至潮州一帶徵討不合作的零星勢力;至隔年五月之間,又第次收服了潮陽以及周邊許多山寨。 潮州守將郝尚久雖於永曆二年時就已隨李成棟反清,但其曾經襲擊施琅、鄭鴻逵的部隊,也曾經拒絕鄭成功“聯軍”的要求,並在鄭成功攻打新墟寨時派兵與鄭軍為難,與鄭成功之間素有嫌隙。永曆四年六月,鄭成功軍隊行抵潮州,便以郝尚久立場“不清不明”為由,出兵攻擊潮州。郝尚久部隊不敵鄭軍,只好退守潮州府城;揭陽、普寧、惠來等縣盡入鄭軍之手。不久,建虜亦再次攻入廣東,使得郝尚久在潮州處於背腹受敵的情形,一氣之下便向清軍投降,引清軍進入潮州城,一同對抗鄭成功。鄭軍圍困潮州城長達三個月,除了久戰不克、士氣低落,亦面臨糧餉接濟問題,只得於八月解潮州圍退回閩南。

奪取廈門

永曆四年(1650年),時鄭成功族叔(一說族兄)鄭彩、鄭聯的軍隊領有廈門。鄭成功退回閩南之後,為了拓展實力乃藉口鄭聯在廈門橫徵暴斂、使民不聊生;採取施琅的獻策,用計圖取廈門。永曆四年中秋節,鄭成功趁著鄭彩離開廈門的時機,前往廈門拜訪鄭聯,鄭聯大意並未設防,慘遭刺殺身亡。不久,鄭彩得知鄭聯的死訊,更加不敢與鄭成功作對,回到廈門便將兵權都交了出來;鄭成功自此接收了鄭彩、鄭聯大部分的部隊,並且實際取得廈門、金門作為根據地。 廈門失守 永曆四年十一月,清軍平南、靖南二王率數萬鐵騎攻入廣州;鄭成功奉永曆帝敕南下勤王,令叔父鄭芝莞留守廈門。十二月,鄭成功抵廣東揭陽,與鄭鴻逵會師;兩人商討後,決定由鄭成功繼續率軍南下勤王,而鄭鴻逵則移師往廈門協防。同年,魯王在閣部曾櫻等人陪同下,來到廈門投靠鄭成功,被安置在金門。 永曆五年(1651年)正月,鄭成功抵南澳。二月二十五日,鄭軍艦隊於鹽州港附近遭遇風暴,鄭成功的主船險些解體、翻覆,幾乎所有船上器具,包括鼎灶都一併丟失;據記載當時船上甚至連食物都無法準備,鄭成功本人也連餓兩餐。直到隔天下午風雨漸歇,鄭成功的主副座船才得以回到岸邊與艦隊會合。此乃鄭成功本人於海上遭遇最大的一次兇險,事後鄭成功也重賞主副中軍船的兩位駕駛。 三月,鄭軍抵達廣東大星所。另一方面,清朝福建巡撫張學聖得知鄭成功的主力軍隊已經前往廣東,廈門防務鬆散,似有可趁之機;乃命令馬得功王邦俊等趁虛攻擊廈門。馬得功挾持身在南安的鄭芝豹,命其交出船艦渡載清軍往廈門,並且順利在海面上擊敗鄭軍。面對清軍來襲,負責廈門防務的鄭芝莞未戰先怯,只顧著將財物搬運至私人船上逃亡;使得清軍相當輕鬆就攻破廈門,並將鄭家的積蓄、裝備掠奪一空。由於事出突然,董夫人與鄭成功長子鄭經只來得及攜帶祖宗牌位避於海上逃過一劫。清軍僥倖偷襲得逞之後,卻沒打算留在廈門與鄭軍決戰,於是滿載戰利品即返回內陸。這時趕赴廈門支援的鄭鴻逵,正好於海面遭遇返航之馬得功部隊,將其圍困,卻被馬得功威脅將害其母、兄(鄭芝龍)性命,無奈之下只好放走馬得功。不久,鄭成功於廣東得知了廈門遭襲擊的訊息;原本他仍堅持繼續南下勤王,但終因上下將士思歸,哭聲遍聞,乃不得已班師回廈門。收復廈門後,鄭成功追究起責任,將怯戰以逃的叔父鄭芝莞斬首;而放走馬得功的鄭鴻逵則交出兵權、自請退隱白沙,不再過問政事。 永曆五年五月,鄭鴻逵麾下大將施琅處決鄭成功手下曾德,因而得罪了鄭成功,使得鄭成功決定誅殺施琅一家。施琅在友人幫助下雖逃過一命,但父親、親弟都被鄭成功處死,從此與之結下深仇。施琅逃離廈門後,決定再次向大清投降。

漳州、海澄之役

永曆五年(1651年)下半年,鄭軍在閩南小盈嶺、海澄(今龍海市)等地戰鬥,獲得了磁灶戰役、錢山戰役和小盈嶺戰役的勝利,克復平和、漳浦、詔安、南靖等地。年底,包括定西侯張名振等人皆來投靠鄭成功,使鄭軍的聲勢愈形高漲。 永曆六年(1652年)一月,海澄守將赫文興向鄭成功投降。二月,鄭軍攻長泰,清朝派遣陳錦率大軍前往救援;兩軍於江東橋展開大戰。鄭成功仗著對閩南地形較為熟識,在江東橋附近安排了許多伏兵,大敗陳錦,殲滅多數清軍,取得江東橋戰役的勝利。不久即攻下長泰。 攻克長泰之後,鄭成功集結大軍進攻漳州府城,將之層層包圍。四月,清朝為解漳州之圍,於是募集百艘船艦進犯廈門,攻鄭成功所必救。鄭成功遂派陳輝、周瑞等率領百餘艘戰艦迎擊,於崇武大敗清軍,取得崇武戰役的勝利。鄭軍在海上大捷,因而對漳州城的施壓沒有稍減;然而漳州守軍亦相當頑強,使得圍城的勢態持續超過半年。 幾個月下來,漳州城內的水糧已竭,士卒、百姓餓死者不計其數。據說當時,城中軍民互相爭奪食物,即使家中有食物者也不敢烹調,因為一旦被發現燃起炊煙的人家就會被搶,更傳說有人吃人肉的慘況發生。永曆六年九月,清軍將領固山額真(都統)金礪率領了萬人大軍開抵福建,進入泉州府;鄭成功才下令解除漳州之圍以待敵軍。鄭成功將部隊布置於江東,欲用擊敗陳錦的同樣方式,來伏擊金礪軍,但卻遭金礪固山識破,兩軍展開混戰。鄭軍於交戰失利後,只能撤退以確保海澄、廈門的安全。 永曆七年(1653年)四月,金礪進犯海澄,與鄭成功展開激烈戰鬥。在清軍的猛烈炮火之下,鄭成功部隊損失慘重,許多部將戰死;鄭成功見軍隊士氣低落,親臨陣前喊話,也險遭炮擊。五月,鄭成功偵知清軍火藥錢糧不繼,於是誘敵決戰,趁清軍大舉渡河之際,以火攻大破金礪,取得海澄戰役的勝利,海澄得保全全。

與清議和

清軍兩度大敗後,於永曆七年八月遣使與鄭成功議和。鄭成功見軍隊征戰連年已然兵疲馬困,也想藉此機會籌措糧餉,稍事休養,於是便答應與清朝談判。清廷擬封鄭成功為海澄公,並承諾給予一府(泉州府)地方安頓兵將;這樣的條件不為鄭成功所接受。 永曆八年(1654年),定西侯張名振見清軍已將軍力集中於福建,則浙、蘇地區防務勢必空虛;於是乃向鄭成功請師,率領百艘戰艦北上,圖取江南地區。張名振的北伐之師攻入長江,直達金山寺,威脅南京城;但因為後援接濟不及,只得回師。二月,清廷再遣使與鄭成功,承諾給予興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地方;鄭成功以“兵馬繁多,非數省不足安插”為由,再拒絕之。八月,清又遣使往議;鄭成功的親弟鄭渡、鄭蔭也在使節之中。鄭成功稱“清朝沒有誠意”,並謂“我一日未受詔,父一日在朝榮耀”,又一次拒絕清朝提出的條件。 永曆八年,南明西寧王李定國與鄭成功聯繫,希望從東、西合力進攻廣東,則明朝勢力得以合流;若再沿長江北伐,攻贛、皖、蘇各省,則復興大業有望矣。鄭成功派林察、周瑞督軍西進,卻因故延誤了與李定國的約期;致使李定國孤軍奮戰,雖克復肇慶,卻於廣州城外大敗而回。李定國本來對與鄭成功會師北伐,抱有很大期待,甚至促成李、鄭連姻來鞏固盟誼;但卻因鄭成功屢愆軍期而誤了大事,李定國對此相當失望。 永曆八年十一月,清軍漳州協守劉國軒向鄭成功投降,引鄭軍進入漳州府城;漳州總鎮張世耀見大勢已去,與以下官員盡皆向鄭軍投降。十二月,鄭軍分兵進擊,拿下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諸縣,軍隊進入興化地方。 設六官、改中左為思明州 永曆九年(1655年),因為永曆帝和鄭成功勢力相隔遙遠,永曆帝特準鄭成功設定六官及察言、承宣、審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時允許他委任官職,武官可達一品,文職可達六部主事。鄭成功每次拜封官員,都請朱術桂和明朝宗室在旁觀禮,以示尊重體制。鄭成功同時將廈門(當時稱中左所)改名為思明州,並建造演武亭,以便鄭成功親自督察官兵操練。 同年九月,清軍定遠大將軍和碩鄭親王世子濟度率三萬大軍入閩,會同駐閩清軍,準備進攻廈門。鄭成功決定放棄已占領的漳、泉兩府屬邑,並拆毀城牆讓清軍無所屯紮,藉此鞏固金、廈的防禦。與此同時,還派遣部將率領舟師兩路進擊,一北上浙江,一南下廣東,令清軍腹背受敵、難以兼顧頭尾。北上鄭軍連戰皆捷,攻入舟山;南下鄭軍雖一度攻取揭陽,卻遭到清援軍擊潰,死傷慘重。隔年四月,濟度調集各路水師進攻廈門,於圍頭海域遭鄭軍痛擊,清軍大敗而歸。鄭軍取得泉州戰役的勝利。永曆十年(1656年)十二月,鄭成功部隊又在閩東北取得護國嶺戰役的勝利。 南征舟師返回廈門,鄭成功議處敗戰之罪,原本要將蘇茂、黃梧、杜輝一起處死,但是在眾將跪地求情之下,鄭成功決定斬首蘇茂一人,黃、杜則戴罪圖贖。後鄭成功命黃梧鎮守海澄,還特別囑咐黃梧以戴罪之身應力圖建功;但是黃梧知道鄭成功一向治軍嚴苛,害怕自己一旦再犯錯就會送命,於是便與副將蘇明商議,決定向清朝投降,獻出海澄縣城。海澄是鄭成功多年來投注了相當多人力、物力建造起來的堅固堡壘,黃梧的投降無疑給了鄭成功一大打擊。 起兵後的十多年,鄭成功的據地仍然只以廈門、金門等沿海島嶼為主。但是鄭成功完全控制了海權,一方面深入內陸廣設商業據點〈山五商〉,開闢貨源以和外國人貿易來累積資金;一方面以此募兵(包含日本、白人、黑人等外籍傭兵)及進口盔甲、銃炮、刀劍等武器來籌備軍力、軍備;又以內陸的商業據點為基,發展情報組織洪門。1950年廈門市將市區改名為思明區,以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

長江、南京之役

永曆十二年(1658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十七萬與浙東張煌言會師,決定大舉北伐。大軍進入長江之前,於羊山海域遭遇颶風,損失非常慘重,只得暫且退回廈門。 隔年,鄭成功再次率領大軍北伐,會同張煌言部隊順利進入長江,勢如破竹,接連攻克鎮江、瓜洲,接連取得定海關戰役、瓜州戰役、鎮江戰役的勝利,包圍南京。張煌言部亦收復蕪湖一帶十數府縣,江東一時震動。後因鄭成功中清軍緩兵之計,意外遭到清軍突襲,致使鄭軍大敗,損兵折將,包括甘輝、萬禮、林勝、陳魁、張英等大將皆死於是役。鄭成功兵敗後,試圖攻取崇明縣,做為再次進攻長江的陣地,卻久攻不克,只好全軍退回廈門。南京之戰可說是鄭成功生涯當中最重要的一役,卻是先盛後衰,以大敗收場,使鄭成功的反清大業受到致命挫折。 永曆十四年,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殲滅清軍將領達素所率水師四萬餘人,取得廈門戰役的勝利,聲威復振。

收復和建設寶島台灣

北伐南京失敗後,鄭成功所部元氣大傷,並且面臨軍糧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大軍的後勤給養,鄭成功決定前往台灣。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荷蘭於台灣擁有兩大防禦要塞,一為位於大員的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今台南市安平古堡),二為位於台江內陸赤崁地方的普羅民遮城。四月初一(1661年4月30日),鄭軍經由鹿耳門海道進入台江內海並於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區開元寺附近)登入,意圖先求取防禦薄弱的普羅民遮城(Provinta,今台南赤崁樓)。隨後鄭軍在台江海域與荷蘭軍艦展開海戰,擊沉荷軍艦Hector號,取得台江內海控制權,並同時在北線尾地區擊敗荷蘭陸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普羅民遮城。不久,於四月五日(1661年5月4日)即迫使普羅民遮城守軍出降。五月二日,鄭成功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以府為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 在取得普羅民遮城做為據點之後,鄭軍隨即由海、陸兩面圍困熱蘭遮城。由於考慮到兩萬大軍的糧餉調度不易,鄭成功並沒有做持久戰的打算,一開始即對熱蘭遮城施壓,試圖脅迫荷蘭軍隊投降。遭荷蘭大員長官揆一(Frederik Coyett)拒絕其投降要求之後,鄭成功一度下令強攻熱蘭遮城,卻遭遇荷軍極頑強抵抗,鄭軍損失慘重。由於強攻不下,加之大軍糧食短缺,使得鄭成功被迫改變策略,派出大部分的軍隊至南北各地屯田、徵收錢糧,以解大軍乏糧的燃眉之急,對熱蘭遮城改採長期包圍的戰略。 永曆十五年(1661年)七月,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巴達維亞調遣的援軍抵達大員,除了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軍艦以外,增援部隊亦為熱蘭遮城帶來大量補給品與火藥。時鄭成功的軍力仍分散台灣各地實行任務,駐守於大員以及普羅民遮城市鎮的軍力預估不到三千,遂使荷蘭軍重新燃起反撲的希望。七月中旬,停泊於外海的荷蘭援軍遭遇強風侵襲,被迫離開大員海岸,前往澎湖躲避風雨;其中荷蘭軍艦Urck號不幸擱淺,船上人員皆遭鄭軍俘虜。此一變故,使鄭軍獲得整備的暫機,待荷蘭軍艦於八月回到大員海域時,鄭軍雖未能調回多數兵力,卻已然完成作戰的準備。八月中旬,荷、鄭兩軍於台江內海展開激烈海戰,鄭軍大獲全勝,擊沉一艘荷蘭軍艦,並奪取船隻數艘,自此荷軍喪失主動出擊的能力。 永曆十五年十二月,德籍荷蘭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鄭成功在其提供之情報的幫助下,炮轟擊毀熱蘭遮城的烏特勒支碉堡,使熱蘭遮城之破終成定局。十二月八日(1662年1月28日),荷蘭大員長官揆一修書予鄭成功,表示同意“和談”。幾經談判,荷蘭人終於永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1662年2月9日)向鄭成功屈服,退出台灣。 鄭成功下令屯墾台灣的範圍,北達噶瑪蘭(宜蘭),南至琅嶠(恆春),後因大肚平埔族拍布拉(Papora)族大肚王與琅嶠番人的反抗而減緩擴張;鄭成功實際的統治區域大約是從二林(現彰化縣二林鎮)到茄藤(屏東縣佳冬鄉)的範圍之間。 愛新覺羅·玄燁當上清朝皇帝後,黃梧向當權者鰲拜建議“平賊五策”,內容包括長達20年的遷界令,自山東至廣東沿海廿里,斷絕鄭成功的經貿財源;毀沿海船隻,寸板不許下水;同時殺成功之父鄭芝龍於寧古塔流徙處,(一說斬於燕京柴市口,即今府學胡同西口,圓弧時期以來的刑場);挖鄭氏祖墳;移駐投誠官兵,分墾荒地。鄭成功接連聽聞噩耗,加上在台將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鄭經又在澎湖與乳母私通,使得鄭成功內外交逼,於永曆十六年五月(1662年6月23日)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抓破臉面而死,年僅39歲。原葬台南近郊洲仔尾(今屬永康市)。1699年遷葬南安祖墓。 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繼續經營台灣,改東都為東寧。依陳永華之議,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南明永曆帝之正朔。後因降將施琅攻克澎湖島,因此孫子鄭克塽於1683年降清,為免台灣民眾起反抗之心,鄭氏在台諸墳悉數遭清王朝掘起遷葬內陸。 1684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隸屬福建省,設台灣府,轄台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總計鄭氏政權在台灣只有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而已,但是因為其特殊背景,因此中國台灣、中國大陸以及日本的史界均對此關注,提出各種不同的有趣觀點。

詩詞

鄭成功是一代儒將,不光寫得一手好字,詩詞也寫得極好,可惜英年早逝,傳世之作極少。春三月至虞謁牧齋師同孫愛世兄游劍門 西山何其峻,嘎岩暨穹蒼。 藤垂澗易陟,竹密徑微涼。 煙樹綠野秀,春風草路香。 喬木倚高峰,流泉掛壁長。 仰看仙岑碧,俯首菜花黃。 濤聲怡我情,松風吹我裳。 靜聞天籟發,忽見林禽翔。 夕陽在西嶺,白雲渡石樑。 嗽齶爭峽蟣,青翠更蒼茫。 興盡方下山,歸鳥宿池傍。 越旬日復同孫愛世兄游桃源澗 閒來涉林趣,信步渡古原。 松柏夾道許,瞻盼無塵喧。 清氣盪胸臆,心曠山無言。 行行過草廬,瞻仰古人園。 直上除荊棘,攀援上桃源。 桃源何秀突,風清庶草蕃。 仰見浮雲馳,俯視危石蹲。 拭石尋舊遊,隱隱古蹟存。 借問何朝題,宋元遑須論。 長嘯激流泉,層煙斷屐痕。 遐邇欣一覽,錦締羅江村。 黃鳥飛以鳴,天淨樹溫溫。 遠色夕以麗,落日艷危墩。 顧盼何所之,洒然滅塵根。 歸來忘所歷,明月上柴門。 孟夏草木長,林泉多淑氣。 芳草欣道側,百卉皆郁蔚。 乘興快登臨、好風襲我襟。 濯足清流下,晴山綠轉深。 不見樵父過,但聞牧童吟。 寺遠忽聞鍾,杳然入林際。 聲盈白雲飛,誰能窺真諦? 真諦不能窺,好景聊相娛。 相娛能幾何?景逝曾斯須。 胡不自結束,入洛索名妹。 《復台》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斷,不信中原不姓朱。

官位

宗人府宗正協理宗人府事 提督禁旅、儀同駙馬都尉 御營御武副中軍勛戚、總統御營軍務招討大將軍

爵位

忠孝伯- 受封於隆武二年三月(1647年)威遠侯- 受封於永曆二年十月(1648年)漳國公- 受封於永曆三年七月(1649年)延平王- 永曆帝於永曆八年八月(1654年)敕封鄭成功為延平王,鄭成功謙辭不受。九年四月(1655年)永曆再次下詔並齎延平王冊印至廈門,鄭成功乃不再推辭受封為延平王。[10] 潮王(辭未就)- 永曆帝於十一年十一月(1657年)敕封鄭成功為潮王,鄭成功謙無功辭不敢受。潮武王(追謚)- 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四月鄭克塽追謚其祖父為潮武王(郭弘斌鄭氏東寧王朝年表)。

家族

高祖父 鄭榮 (樂齋公)[11] 曾祖父 鄭瑢(西庭公, 另一說鄭王容)[12] 祖父 鄭士表(另一說鄭紹祖),字毓程,號象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鄉人。 父 鄭芝龍,又名一官,號飛黃。為明末時期東南沿海武力海商集團之領導人,因從事海上貿易而致富,並組織強大的武力做為後盾,為後來鄭氏王朝抗清實力的奠基人,後歸降清朝。 母 田川氏(1601年-1646年)日本九州平戶川內浦人。名不詳(平戶傳說,名“松”,音マツ,matsu)[13]。她生於田川家,後來母親改嫁給從中國福建泉州移民到平戶的華人鐵匠翁翊皇,她也成為翁翊皇的繼女[14],因而亦作翁氏[15]、翁太妃[16]。 妻妾 董氏,名“友姑” ,一作“酉姑”,福建惠安進士禮部侍郎董颺先侄女。鄭經生母。 妾無數。有六人,姓名不詳,在羊山被清兵淹死。 兄弟 田川七左衛門,鄭芝龍實際上的次子,所以又被稱為田川次郎左衛門。七左衛門一生未離開日本,兩個兒子分別姓“鄭”及“福住”。鄭渡(清史稿作鄭世忠),鄭芝龍次子。 鄭恩(清史稿作鄭世恩),鄭芝龍三子,字恩慶。鄭蔭(清史稿作鄭世蔭),鄭芝龍四子。 鄭襲(清史稿作鄭世襲),鄭芝龍五子,號葵庵。康熙年間投誠,欽命榮祿大夫頭等兼管內閣大臣。鄭世默(見於清史稿),鄭芝龍六子。後與父親一同就戮。 子女 鄭經,鄭成功長子,字元之,號式天,乳名錦。繼承父親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之官爵;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紀錄中被稱為“台灣國王”。 鄭聰,鄭成功次子,字哲順,號怡堂。康熙二十二年,授三品之職。 鄭明,鄭成功三子,字哲熙,號熙之。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 鄭睿,鄭成功四子,字哲聖,號聖之。被清兵淹死。 鄭智,鄭成功五子,字哲錫,號錫之。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 鄭寬,鄭成功六子,字哲碩,號碩之。不知所終。 鄭裕,鄭成功七子,字哲益,號益之。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 鄭溫,鄭成功八子,字哲念,號念齋。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一說,被清兵淹死。 鄭柔,鄭成功九子,字哲能,號能之。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 鄭發,鄭成功十子,字哲奮,號奮之。被清兵淹死。  鄭克臧,鄭經長子,娶陳永華之女為妻。克臧原為鄭氏王位的第一繼承人,但遭到馮錫范等人殺害,得年僅十六。 鄭克塽,鄭經次子,諱秦,字實弘,號晦堂,娶馮錫范之女為妻。繼承父親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之官爵,於1683年降清,結束鄭氏王朝於台灣二十一年的統治。 鄭克舉,鄭經子,鄭克爽降清後面請康熙帝準克舉敘官。 後人  分布在日本、台灣和福建南安市石井鎮。 台灣知名魚類學家鄭守讓(原名鄭明能)是鄭成功的九世孫(鄭成功第六子鄭寬後代)。 詩人鄭愁予(原名鄭文韜)乃鄭成功裔孫。 鄭成功第十一代侄孫福住邦夫,是日本人。由此說明,也有不少鄭氏子孫目前生活在日本。

對外關係

擴展東南亞商業貿易 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起兵抗清後,於轉戰浙、閩、粵東南沿海期間,多次幫助明室宗族與民眾渡海定居台灣及東南亞各地。 抗清期間,鄭成功為了籌備糧餉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當時荷蘭人常劫奪鄭氏和海外華人至東南亞商船,鄭成功多次派出水軍打擊荷蘭艦隊,並於1656年到1660年期間兩次警告荷蘭人,除非荷蘭人停止劫奪華人的商船,鄭氏將不會與荷蘭貿易。另外,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幫助保護華人在海外經商時的安全。當時確有很多海外華商採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經商。 欲取菲律賓 1565年,西班牙殖民統治菲律賓,“菲律賓”這個稱呼,得於西班牙國王的名字菲利普二世。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死亡人數達五萬餘眾。 在得知菲律賓華僑的處境後,1657年,鄭成功曾經致函給爪哇島巴達維亞的一位華僑甲必丹,要求他停止與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進行貿易往來。鄭成功曾多次對菲律賓華僑表示關切,並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賓,以懲罰西班牙人。 1662年,鄭成功攻下台灣後,4月遣使天主教義大利籍神父李科羅到菲律賓向西班牙總督遞交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馬尼拉進行了第三次對華僑的屠殺。 鄭成功聞訊大怒,決定揮師征討,為華僑報仇。他一面撫恤安置從菲律賓逃到台灣的華僑,一方面組織籌備軍隊,派人暗中與在菲律賓的華僑聯絡,以便到時可裡應外合,但尚未出兵,他得知兒子鄭經在廈門跟奶媽陳氏通姦,鄭成功勃然大怒,命部將鄭泰殺鄭經,鄭泰因不忍而抗命。 鄭成功盛怒之下,又患瘧疾,不久病危,1662年6月23日病逝。 後來,其子鄭經也於1670年和1671年兩次準備派艦隊征討馬尼拉,但因為三藩之亂鄭經率軍西渡福建支援耿精忠而沒出兵菲律賓。

歷史形象與評價

清朝官方觀點 愛新覺羅·玄燁大帝曾說“朱成功明室遺臣,非吾亂臣賊子”,也寫下楹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贈與泉州三邑南安鄭氏祖墳。但清朝早期官方仍將鄭成功視為叛國或海賊。 清朝末期,為籠絡台灣人,逐漸將鄭成功宣傳為“忠義典範”。1874年,清政府派遣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辦理海防事務,沈葆楨在該年底與其他官員聯名上奏,以鄭成功“感時仗節,移孝作忠”,值得為民表率,請光緒皇帝準為其建祠祭祀,有助於“正風俗、正人心”。翌年(1875年)準其奏,正式在台為鄭成功立祠,並由清廷禮部追謚為“忠節”。同年三月,沈葆楨拆除了舊的開山王廟,在原址重建一座福州式建築式樣的“延平郡王祠”。沈葆楨並親寫對聯一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從此鄭成功成為清政府承認的模範人物,台灣重要包括劉銘傳、唐景嵩等人,皆曾為延平郡王祠作楹聯褒獎之。 民國初年觀點 中國光復之際,民族主義在革命者與民間大行其道,鄭成功在許多刊物與傳記當中,被塑造為“抵抗外來統治的民族英雄”。同時也開始有許多學者將鄭成功列為“天地會”的創建者,試圖將排滿革命與鄭氏抗清拉上關係,藉此大力宣傳。 1930年代,中國在遭受日本侵略的背景下,關於鄭成功的刊物又開始流行,具有日本血統的鄭成功在這些刊物當中也成為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象徵人物。 國民政府遷台後觀點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由國民政府派遣來台宣撫的國防部長白崇禧,途經台南時,即前往延平郡王祠 向鄭成功行禮,並立一石坊於祠前表彰鄭成功的“忠肝義膽”,藉此宣揚忠於領袖、國家的精神。1950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撤退來台後不久,總統蔣中正亦親題“振興中華”匾額,懸掛於延平郡王祠正殿入口。1963年拆除原福州式建築改以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以示正統 由於鄭成功退入台灣的情境,與國民政府相似;又由於鄭成功長期以來的“民族英雄”、“忠於領袖”、“傳統文化美德”形象已深入人心,正好可以作為國民政府宣傳的榜樣。除了官方祭祀、宣傳品傳播,國民政府的教科書當中也多讚揚鄭成功的“民族精神”,並強調他“光復台灣”與“矢志反攻大陸”的事跡,將其與“蔣公”同樣列為偉人。“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台灣遂逐漸成為一個專有名詞,至今在台灣的許多雕像與文獻上,仍然能夠看到。 在台灣,有許多學校、街道、鄉鎮的命名皆來自對鄭成功的紀念。包括原日治時期台灣州立二中改名為“台灣省立成功中學”(今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原台灣省立工學院改為國立成功大學、台灣南投縣國姓鄉、台中縣成功嶺、延平路、開山路、台南市東寧路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觀點 19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課本中,稱讚鄭成功“驅逐了外國侵略者在台灣的勢力……受到我國人民的崇敬”,鄭成功擊敗荷蘭人的事實,成為反帝國主義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攻占台灣的故事,也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宣傳素材,在歷史課本當中寫著:“鄭成功在台灣建立政權,團結當地的漢族人民與高山族人民,共同發展生產事業”。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爆發以後,在中國許多歷史人物都被重新審視、評價。鄭成功也不例外,由於他“忠於明朝”,是忠於封建主義,雖然一度被奉為民族英雄,鄭成功卻也難逃被媒體與學者忽視的命運;在文革期間,幾乎很少有人敢評論、研究鄭成功與台灣。 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鄭成功再次以“擊敗西方殖民者”、“收復台灣回歸祖國”的“民族英雄”之姿,回到教科書當中,直到今日。2005年3月,剛剛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江澤民,特別送給中央軍委和國務院等領導人一系列瓷雕,主題是“鄭成功收復台灣”。此一舉動,在當時被視為武力攻台的暗示。 日本觀點 因鄭成功為漢日混血,日本人亦視之為大和英雄,如今日本平戶(今長崎縣平戶市)海濱尚有“兒誕石”,相傳鄭成功即在此出生。日本作家近松門左衛門曾寫了一部名為《國姓爺合戰》的淨琉璃劇風靡一時。主角名為“和藤內”。“和”即“日本”,日語中“藤”音同“唐”,“內”同“無”,有“非日非唐”的混合兒之意。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以擁有大和血統之鄭成功統治過台灣,以此解釋日本統治台灣是繼承遺儲,合理化日本對台灣的統治。當時台灣公學校還教授台灣學童傳唱鄭成功之歌。台南的延平郡王祠被改為日式之“開山神社”,並整修為神社樣式,但其舊有格局大致保留。戰後國民政府再改為延平郡王祠,並將原福州式建築全部拆除重建為中國北方式並於入口牌樓加設國民黨徽。 由於日本很早就存在小中華思想。且深受水戶學影響,而水戶學基於明朝遺臣朱舜水影響,使得日本史又更重視大義名分論而發展為尊皇論。《大日本史》即是其扼要之精神依歸。無論幕末維新思想,亦或今日曆代天皇系譜,無一不受《大日本史》思想之沾染。在此思想體系下,對於明朝遺臣鄭成功一生從事反清復明的功過,日人四方赤良評為: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韃靼為明朝中後葉時的外患,明朝時的漢人稱呼住在長城以北的蒙古人和滿人為韃靼)。 英國大使觀點 在英國大使馬戛爾尼回程路上寫的“紀事”中表示:“明末的反清並不是民族鬥爭,不是什麼捍衛明朝一姓私利的鬥爭,而是文明與野蠻的鬥爭,進步與落後,是關係到中國後來幾百年命運的一場鬥爭。” 在這場鬥爭中那些堅定反抗滿清侵略,為此流盡最後一滴鮮血的英雄,他們的每個人的名字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在心,他們不僅是中國的英雄,同樣也是世界的英雄,他們捍衛的不僅是中國的利益,同樣也是整個世界文明進步的利益,他們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如果因此相信滿清的謊言來污衊他們,那只能說是喪盡天良的行為。”

死亡

預兆 逝世《台灣縣誌》記載:“當國姓公臥病的當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黃風大作,初三更風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沖天,繼而雷震電閃,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國姓爺歸天。” 鄭成功墓 鄭克塽降清遷居燕京後,上疏表示“念台灣遠隔溟海,祭掃維艱”,請遷內地。康熙皇帝對此下詔:“朱成功系明室之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並提贈輓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難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五月二十二日,鄭成功父子遷葬福建省南安市康店村覆船山,附葬於七世祖鄭樂齋墳墓內。 另,民間傳說鄭克塽為了使鄭成功安眠地下,不再受干擾,護送鄭成功靈柩從北京到固始鄭家饗堂安葬;另一方面,為了遮人耳目,又派其弟鄭克舉到福建南安刻了一塊《鄭氏附葬祖父墓誌》,聲稱鄭成功附葬在“鄭氏樂齋公塋”祖墳里。但此說並無具體證據支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有鄭成功衣冠冢,真偽待考。

祀奉廟宇

開元殿-嘉義溪口 三老爺宮-台南市北區裕民街台南市延平郡王祠關於鄭成功母親是日本人的事情是這樣的: 鄭成功的父親鄭父芝龍在明天啟三年(1623)隨一艘荷蘭商船到了平戶,當時才19歲。在清理船貨、等待順風返航期間,借住在比他大兩歲的田川小姐家中,這對青年男女很快墜入愛河並私訂終身。只是鄭芝龍在鄭成功出世不到一個月就隨原船離去而與田川小姐分了手。後來,鄭芝龍成為在中日之間經常出沒的海盜,直到明崇禎元年(1628)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1630年,也就是鄭成功7歲時才被接回福建老家。鄭成功回國後因為父親的官職,成長於富豪之家,自幼習文弄武,學劍弄槍,從青年時期就關心國家大事,研讀兵書,繼承儒家中忠君愛國思想,素懷滅清復明之志。他在36歲那(1659),率領十萬抗清義軍圍攻南京,從瓜州(江蘇鎮江)直逼金陵城下。為明心志寫下了一首題為《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絕: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 試看天塹投鞭斷,不信中原不姓朱。 這首詩力透紙背,至為感人,充分顯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現在再去討論鄭成功的身世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不管他母親是日本人怎么樣,鄭成功畢竟是一位民族英雄,父親投降滿清後,他立即和鄭芝龍斷絕父子關係,繼續效忠明朝政府,這就是大節所在,後來率領艦船出海驅除荷蘭人,收復寶島台灣,其功大於天地。這位傑出的民族英雄英年早逝,和另一位北宋的民族英雄岳飛一樣,都是在39歲帶著壯志未酬的遺憾離開人世。 另外,再想說一點的是日本人對鄭成功也保持了特殊的尊重和親近感。日本文人學士在江戶末期就留下了不少詠嘆鄭成功叱吒風雲悲壯一生的詩文。如梁川星岩(1789-1858)的“不辭獨力任顛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1749-1823)的“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等等。聽說至今,在鄭成功的出生地,每年還有日本人祭奠. 鄭成功是民族英雄,其實,他母親是日本人的事,絲毫不影響鄭成功的形象,反而襯托出他的偉大。中央電視台正在播出的電視劇《施大將軍》,反映的是從鄭氏家族手中為清朝收復台灣的施琅的故事,在這方面,施琅和鄭成功雖然一個忠於明朝,一個為清朝出力,但在收復國土的事情上是一樣偉大的,施琅和鄭氏家族之間的戰爭是中國人內部之間的事,他們二人收復台灣的光輝業績永遠彪炳史冊。

相關影視

電影《鄭成功》趙文卓飾演鄭成功 電視劇《國姓爺傳奇》趙樹海飾演鄭成功 電視劇《大英雄鄭成功》何家勁飾演鄭成功 電視劇《鄭成功》陳庭威飾演鄭成功

相關藝術——核舟“鄭成功思念故鄉”

1661年4月,鄭成功親率戰艦120艘,將士25000餘人,發動了收復台灣的激烈海戰,荷蘭侵略軍被迫投降,被侵占長達38年之久的台灣終於重歸祖國懷抱。清康熙皇帝曾作聯對鄭成功高度評價:“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鄭成功雖居台灣島,卻始終心繫大陸故鄉情,每到中秋佳節必向大陸故鄉方向捧酒遙拜,表達了鄭成功懷念故鄉的殷殷故鄉情。這一動人場景,竟被一枚小小核舟刻畫得如臨其境,那就是核舟“鄭成功思念故鄉”。核舟為橄欖核材質,長3.9厘米、高1.3厘米。核舟船頭正中端坐的是鄭成功,他身穿錦袍鎧甲,手舉玉杯,正在向著祖國故鄉方向灑酒祭拜。在他的左側是一個小童,手捧玉壺正在為他斟酒;其右肩上有一隻和平鴿正在扇動著雙翅。船後是一位老船工,穩穩的把握著大櫓。船艙由雕花和箬蓬構成,艙兩側有四扇可以開啟的小窗。艙頂用浮雕刻制了祖國寶島台灣及其島嶼,象徵鄭成功收復台灣要把它載回祖國的懷抱。船底雕刻的是鄭成功的復台詩:“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該核舟是由河北省撫寧縣民間藝人楊洪武雕刻完成的。楊洪武多年進行核雕探索與創作,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和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