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952年的廣東農墾機務學校,1984年開始舉辦大專學歷教育,2000年轉制為職業技術學院。建院以來,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特色強校,求實創新,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立足農墾,面向廣東,服務社會的辦學定位,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培養了4萬多名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餘人。2005年接受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被確認為優秀院校。2012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廣東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立項建設單位。學院共有58個專業(方向),其中,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及專業群、農產品質量檢測專業及專業群、物流管理(農產品物流方向)專業為廣東省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專業建設項目;綠色食品加工與管理專業為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校內建有各類實訓場所11800多平方米,擁有國家級高職高專實訓基地1個,省級高職教育實訓基地3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900多家。

基本信息

學院概括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近年來榮獲“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和“廣東省文明單位”等稱號。2005年接受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被確認為優秀院校。
學院現有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81萬m2,已建成教學科研用房及學生宿舍30萬m2,館藏圖書86萬冊,校內實驗實訓室9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120多處。校園網的建設已為教學手段現代化和實現信息化校園目標提供一個優質平台。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00多人,高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30%,具有“雙師”素質教師占71%。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9.8%。
學院設立商務系、財經系、計算機科學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熱作與管理工程系、人文藝術系、外語系、BTEC教育中心和繼續教育部。2007年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是廣東省目前規模較大的幾所高職院校之一。招生範圍遍及廣東全省和廣西雲南江西湖南福建海南黑龍江山東河北河南等省區。學院同時是國家農業部華南農墾幹部培訓中心,每年培訓各類幹部2000多人,培訓範圍幅射粵、瓊、桂、浙、豫、皖、鄂、川、滬、新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建院23年來已培養各類畢業生四萬多名,其中不少已成為大中型企業和地方黨政部門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幹。
學院歷年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立就業指導中心,每年舉辦一次有100多家用人單位參加的畢業生專場供需見面會,開展一系列推薦就業活動;同時,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並創造條件幫助學生繼續升學深造。近三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

學校環境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主校區坐落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市天河區,呈現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東校區位於廣州奧林匹克中心附近,北校區位於廣州增城市中新鎮。學院占地面積1208畝,建築面積462924平方米,圖書藏書超過100萬冊。設有熱作系、管理系、商務系、財經系、藝術系、外語系、計算機系、機電系、國際交流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農業部華南農墾培訓中心等教學及培訓機構,擁有熱帶作物研究所、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所、計算機套用研究所、通信技術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2007年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是廣東省規模較大的幾所高職院校之一。招生範圍遍及廣東全省和廣西、雲南、江西、湖南、福建、海南、黑龍江、山東、河北、河南等省區。學院同時是國家農業部華南農墾幹部培訓中心,每年培訓各類幹部2000多人,培訓範圍輻射粵、瓊、桂、浙、豫、皖、鄂、川、滬、新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已培養各類畢業生四萬多名,其中不少已成為大中型企業和地方黨政部門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幹。

辦學規模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設立科研處和高職教育研究所、計算機套用技術研究所、通信技術研究所等教研機構,以產學研和工學結合為人才培養的基本途經。堅持練好內功、嚴格管理、以質取勝的辦學方針。加強內涵建設,強化辦學特色,注重社會服務。大力創建示範性專業、培育名牌教師和精品課程、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國內公開發行,並獲得首屆全國職業院校“優秀學報”獎和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社科學報“質量進步社科學報”獎。一批由在職教師主編和編著並正式出版的教材已被廣泛套用於教學實踐中。
學院與英國愛德思國家職業學歷與學術考試機構合作舉辦的BTEC教育項目,是廣東省在高職院校中引進英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試點項目,從2004年秋季開始已納入全省統一招生。英方評估確認是目前中國境內辦得最好的BTEC示範性教育機構。學院與德國F+U培訓中心的合作為學生赴德實習創造了良好條件,幾年來已派出近10批師生前往德國培訓學習。此外,與英國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台灣地區的大學和教育機構均有不同程度的合作。
學院重視素質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使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協調發展。校園學術節、藝術節、運動會等吸引著廣大學生踴躍參加。專為學生創辦的文學校刊《毓秀》,學生自己創辦的《綠潮》、《經濟人》、《啟明星》、《火鳥》、《天頻》等校園刊物和英語沙龍行銷協會、計算機協會、無線電協會、電子商務協會、綠色食品拓展會、書畫協會、攝影協會、舞蹈協會、各項球類棋類協會以及大學生藝術團等為學生搭建一個個彰顯個性的平台。近年來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科技製作、文體競賽中多次獲獎,尤其是在2006年暑期舉行的廣東省第七屆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丙組(60多所高職高專院校)金牌總數第一、獎牌總數第一、男子足球冠軍和田徑總分第一的好成績。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楊群祥

院長、黨委副書記:黃倫生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馮國森

副院長:杜方敏

副院長:何偉

院長助理:陳鋒(東校區黨總支書記)

黨委委員:呂兆海(財經系主任)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數量充足、“雙師”素質和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1名,南粵優秀教師5名;正高職稱14名,副高職稱125名。建設了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優質思政課1門;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承擔省級以上教改項目25項。
學院正在實施質量主導戰略,以示範性院校建設為抓手,努力朝省內一流、全國知名、東南亞有影響的高等職業院校的目標邁進。

學術交流

學院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與英國愛德思國家職業學歷與學術考試機構合作舉辦的BTEC教育項目,德國F+U教育集團、英國博爾頓大學等有合作項目,其中學院與Edexcel舉辦的BTEC教育項目,是廣東省在高職院校中引進英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試點項目,從2004年秋季開始已納入全省統一招生。英方評估確認是目前中國境內辦得最好的BTEC示範性教育機構。眾多的國際合作項目為學生跨國實習、就業、升學提供了多種選擇。學院與德國F+U培訓中心的合作為學生赴德實習創造了良好條件,幾年來已派出近10批師生前往德國培訓學習。此外,與英國、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台灣地區的大學和教育機構均有不同程度的合作。

學校榮譽

學院設立科研處和高職教育研究所、計算機套用技術研究所、通信技術研究所等教研機構,以產學研和工學結合為人才培養的基本途經。堅持練好內功、嚴格管理、以質取勝的辦學方針。加強內涵建設,強化辦學特色,注重社會服務。大力創建示範性專業、培育名牌教師和精品課程、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國內公開發行,並獲得首屆全國職業院校“優秀學報”獎和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社科學報“質量進步社科學報”獎。一批由在職教師主編和編著並正式出版的教材已被廣泛套用於教學實踐中。
學院重視素質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使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協調發展。校園學術節、藝術節、運動會等吸引著廣大學生踴躍參加。擁有各類學生刊物6種,各類專業協會60多個。我院在各類文體競賽中多次獲獎,尤其是在2006年暑期舉行的廣東省第七屆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丙組(60多所高職高專院校)金牌總數第一、獎牌總數第一、男子足球冠軍和田徑總分第一;2007、2008、2009年均獲得廣東省大學生田徑賽專科組團體冠軍的好成績。
學院先後榮獲“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和“廣東省文明單位”等稱號。2005年接受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被確認為優秀院校。學院正在實施質量主導戰略,以示範性院校建設為抓手,努力朝省內一流、全國知名、東南亞有影響的高等職業院校的目標邁進。

院系設定

財經系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創建於1984年,經二十多年的建設和積累,財經系在專業建設和教學條件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現有會計和金融兩大類專業,有在校生2977人;會計類專業包括:會計電算化涉外會計、會計與審計、稅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方向),金融類專業包括:國際金融、投資與理財、保險實務等專業(方向)。多年來,學院將該專業確定為重點建設專業,經過長久努力該系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培養模式不斷最佳化,教學改革取得較大的成績,教學管理達到較高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符合教育部門的要求,就業率達到95%以上。

商務系

商務繫於2006年從我院原管理系分設出來,在管理系基礎上,經過多年建設,目前已建成一支擁有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實驗員、經濟師行銷師國際商務師、電子商務師等119人組成的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級經濟師38人,擁有一批實戰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的各類技術骨幹和崗位能手擔任課程實踐教學。設有市場行銷教研室、電子商務教研室和旅遊管理教研室三個基層教研單位。現有市場行銷、連鎖經營與管理、採購、國際商務、電子商務、旅遊管理、酒店管理7個高職專業和會展策劃、導遊餐飲三個專業方向,目前共有2200多名學生。其中市場行銷專業牽頭創立了廣東省高職高專教育市場行銷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省內高職高專院校中具有較高影響力。本專業是我院重點建設專業、省級示範性建設專業,專業教學團隊承擔的《市場行銷》是省級精品課程,專業教師主編的配套教材入選“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獲得省財政立項支持。

商務系始終堅持對學生專業動手能力的培養,大力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2001年按照股份制運作模式創辦了設施完善、真實運行的實習超市作為校內實訓基地,超市運行完全由學生管理運營,專業教師參與指導,為商貿流通、財經管理類專業學生校內實習實訓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2006年與廣東商業龍頭之一的廣州百貨集團公司合作成立了廣百商學院。通過企業選派高級管理人員、崗位技術能手擔任兼職老師進課堂,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專業老師擔任企業顧問、到企業掛職;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企業員工來學院培訓進修等多種方式,闖出了一條校企緊密合作,共同培養適應廣州經濟發展需要的銷售終端高技能人才培養之路。

商務系充分發揮學院地處廣州市商業中心和依託廣東農墾集團的優勢,建立了一批包括廣州百貨集團公司、廣州白雲國際會展中心、廣墾電子商務交易公司、廣東燕塘乳業有限公司、瑞典宜家家居、吉之島百貨公司、東方賓館、花園酒店等在內的大中型國有企業、農墾企業、外資企業在內的實施齊全、功能完善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可同時提供300個以上的實習崗位,為學生職業能力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熱作與管理工程系

2006年12月我院原管理系分為了熱作與管理工程系和商務系。熱作與管理工程系正式成立。
熱作與管理工程系現開設食品加工技術(綠色食品方向)、食品營養與檢測、農產品質量檢測、作物生產技術(熱作方向)、物業管理、物流管理和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經紀方向)七個專業,現有05、06、07三個年級在校生1451人。
我系現有綠色食品、企業管理和物流管理三個教研室,專任教師25人(不含兼、聘),含有教授1人,副教授10人,講師4人。
我系現有食品工藝實訓室、食品機械實訓室、綠色食品原料種植實訓室、物業管理實訓室、給排水實訓室等16個校內專業實訓室,建有華海糖業有限公司、廣東省農科院土肥所、東方賓館、流花賓館、廣東康景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廣州新世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廣百集團等一批校外實訓基地。
開設專業中的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綠色食品方向)(即原來的綠色食品加工與管理專業)是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廣東省高職高專教育示範性專業;楊君副教授負責的食品加工技術課程被確定為2004年省級精品課程;2006年“食品生物技術”實訓基地入選廣東省高職高專教育實訓基地。

外語系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外語繫於2007年1月22日成立,現有教職工26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教師8人,其中副教授5人、講師3人,助教14人,外籍教師3人。下設商務英語、旅遊英語兩個教研室。開設了商務英語、商務英語(會展向)、旅遊英語、套用英語(外事方向)專業。今年招收新生581人。目前在校26個班級,共有學生1397名。
外語系由原政經系分出,政經系(原名政治系)組建於學院成立之日——1984年,1985年秋季正式招生。20多年來,培養了3000多名大專畢業生,歷年來的畢業學生就業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廣泛分布於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外資公司等部門或自主創業,主要從事黨政機關工作以及企事業單位的管理、黨務、政工、文秘、教育、宣傳、行銷、會統、翻譯、外貿、旅遊、新聞媒體、公關策劃等崗位的工作,為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並取得優異的成績。
外語系在完成大專學歷教育的同時,還承辦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自考本科班(農工商點)、舉辦英語考證、博思英語考證、導遊考證班等,著力加強學生實操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較好地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才市場的要求。

計算機科學系

計算機科學系是我院主要教學科研部門之一,師資力量雄厚,共有教職員工100餘名(含專、兼、聘)。其中副教授以上占教師總數的32%,講師以上占70%,碩士占30%,雙師型教師占71%。

目前共設計算機軟體、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套用與維護網路技術、商務信息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圖文信息技術和軟體測試8個專業,今年9月份新增“電腦藝術設計專業”開始招生,本系在校學生1800餘人。

另外本系是武漢理工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廣州學習中心,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會計學、法學、交通運輸、汽車服務工程等專業的專升本學歷教育及高中起點專科教育。並長期開辦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的考證培訓,為國家培養社會急需的高新技術人才。

電子與信息工程系

電子與信息工程系成立於2000年2月,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不斷壯大發展。全系現有教職員工86餘名(含專、兼、聘)。其中博士後1人,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工程師5人,講師20人,全面負責本系專業課、專業技能課的教學,並負責全院電類基礎課程的教學。
電子信息工程系現開設套用電子、電子信息工程、通信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汽車電子、電信行銷、電氣自動化等11個專業和方向,在校生1700多人。
電信系現有多媒體實驗、虛擬與仿真實驗室、電子電路實驗室、現代辦公設備使用與維修實操室、信息傳輸技術實驗室、EDA單片機實操室、檢測技術實驗室等32個實驗室,為科學研究和培養我系學生的動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實驗環境。我系還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聯合辦學,為學生提供專升本的深造機會。
經過全系教職員工的努力開拓,奮勇拼博,我系逐步發展壯大,教學和科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在新世紀的今天,我們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特色教育,以培養新世紀的國家實用型人才為已任。並嘗試與企業聯合辦學,積極發展校外學生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此外,我系還舉辦現代辦公設備使用與維護、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網路與信息技術管理及數據通信機務員等職業資格考證,學生持“雙證”畢業,更具挑戰力,更具競爭力。

國際交流學院

國際交流學院,又名BTEC教育中心。BTEC(Business&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即英國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的簡稱)是Edexcel的品牌教育產品,在英國有400多所學院和大學開設BTEC課程,在全世界共有120多個國家,7000多箇中心實施BTEC成功的課程、教學、培訓模式。BTEC在中等和高等學歷、職業和人才培訓方面具有世界領先的地位,在關鍵技能教育的拓展方面有著卓越的表現和權威性。其標準課程的要求適用於世界各個國家,學生在完成了BTEC課程後,得到的將是具有國際水準的、普遍承認的英國國家高等教育文憑(HND)和國內的大專文憑。
Edexcel–英國愛德思國家職業學歷與學術考試機構,是英國規模最大的學歷與職業資格考試頒證機構之一。Edexcel由倫敦大學考試與評估委員會(ULEAC)和英國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BTEC)合併而成。同時,Edexcel是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和普通教育高級證書(A-Level)的主要考試機構之一。Edexcel的所有課程都由英國教育與技能部(DfES)和英國教學大綱與學歷管理委員會(QCA)共同監管。每年,在遍布全球的110多個國家中的7000多所教學中心,由500多萬人選擇Edexcel的課程。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是1984年成立的國家級“優秀”公辦專科院校.2002年廣東省教育廳下發“粵教高[2002]120號”文,批准我院與英國愛德思國家職業學歷及學術考試機構(Edexcel)舉辦中英職業教育合作項目–BTEC.我院的BTEC教育中心是華南地區第一家通過英方評審和擁有畢業生的中心,是國內辦學規模最大的中心之一,教學質量受到英國專家和國內同行的一致肯定。現已有畢業生500多名,所有學生學籍均註冊於英國愛德思國家職業學歷及學術考試機構.

特色專業

資產評估與管理

資產評估與管理專業是學院於2010年開始招生,2011年正式命名並成立的特色專業,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家在專科層次教育中舉辦該專業的學院,[3]同時也是學院在廣東省財政廳和省資產評估協會支持下設立的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掌握資產評估、資產管理、財務會計、審計、工程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能在資產評估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銀行、保險、房地產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資產評估、資產管理、財務會計相關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食品加工技術專業

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綠色食品加工方向)1999年開始招生,這是全國率先以綠色食品加工作為一個專業來招生。該專業2000年成為我院的重點建設專業,2001年確定為廣東省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2年12月,承擔了“新世紀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綠色食品加工與管理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2003年成為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本專業立足廣東農墾開發綠色農業對人才的需求特點,面向南亞熱帶農業產業鏈,以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進行的熱帶農產品的種植與生產、深加工與貯藏、質量檢測與監控、產品行銷等方面的工作過程為導向,培養具有綠色理念和生態意識,注重產品質量與安全,掌握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和質量檢測技術,懂得企業經營與管理、農產品行銷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該專業注重對學生套用能力及技能的培養,定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如蛋糕大賽、豆漿設計大賽、創業大練兵等。

投資與理財專業

1、培養目標:具有大專學歷層次,具有紮實的證券期貨投資、外匯交易、投資銀行、公司理財、個人理財等方面系統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
2、主幹課程:主要有:西方經濟學、金融概論、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保險原理與實務、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期貨投資理論與實務、外匯黃金交易、典當與拍賣、項目融資、稅制與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管理學、會計電算化、經濟與金融法規等。

校區介紹

天河校本部

校本部位於廣州天河區粵墾路198號(近瑞心苑),是三個校區中歷史最悠久的一間,環境優美。設有成人繼續教育學院,農業部華南農墾培訓中心等教學及培訓機構,除了東校區的大三學生仍住在東校區外,本部及北校區的學生大三都在此居住。

增城北校區

北校區位於增城中新鎮風光路393號,是三校區中最大、就讀學生人數最多的校區,同時也是三校區中最新的一間。設有財經系、熱作系、管理系、藝術系、外語系、計算機系、機電系,以及眾多的實訓基地。

東校區

東校區位於廣州天河區大觀路95,設有商務系。

附屬檔案公交路線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粵墾路校區(以下車在“粵墾路瑞心苑”站下即可到達農工商學院粵墾路校區):
54路、89路、B11路、503路
捷運路線:捷運三號線(體育西—機場南):燕塘站下,從B出口可走到粵墾路。
農工商學院站(東校區):
B4A路、B4B路、B4快線、B4路、B22路、B26路、448路、506A線、506路、564路、564A路、574路、902路、903路、夜38等
捷運路線:捷運四號線,從E出口出,到奧林匹克中心北門坐車,三個站到達農工商學院
北校區:
專線637廣州市汽車客運站—增城客運站慢線(無站牌,揚手即停,下車事先通知司機)
專線638廣州市東圃客運站—增城客運站(無站牌,揚手即停,下車事先通知司機)
學校門口過馬路即可乘坐廣増15線(市運增城客運站—廣州天河站)、廣増9線(增城光明站—廣州天河站)、增城光明汽車站—花都長途汽車站線(農新路)到天河客運站。廣増1線(二汽增城客運站—廣州汽車客運站)、廣増14線(市運增城客運站—廣州羅沖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