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師

行銷師

行銷師是指在各類企業、事業組織市場行銷管理活動中從事市場調查、市場預測、商品(產品)市場開發、商品市場投放策劃、市場信息管理、價格管理、銷售促進、公共關係等專業管理人員,從事市場調研、市場分析、行銷策劃、市場開拓、直接銷售、客戶管理等行銷活動的人員。而且是代理性的。

基本信息

能力特徵

思維敏捷、口齒清晰,具有一定的觀察、判斷、表達、應變及人際交往能力。

職業現狀

行銷師證書樣本行銷師證書樣本

當今世界經濟正以勢不可擋的趨勢朝著全球市場一體化、企業生存數位化、商業競爭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以網際網路、知識經濟、高新技術為代表,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的新經濟迅速發展。在如此高度競爭、瞬息萬變的巨觀經濟下,行銷被擺在了舉足輕生重的地位上。行銷是中國21世紀最熱門的職業,行銷人員尤其是掌握網路技術的網路行銷人員更是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

據統計:世界500強企業的總裁或總經理90%以上是從行銷乾起的。

據粗略估計目前我國的行銷隊伍有6000萬之眾,而正規接受培訓、掌握網路技能、獲得相關等級證書的人屈指可數。據人才市場統計,近幾年行銷類一直穩居第一位,應屆畢業生入職後 半數以上的人員所從事的都是非專業的工作,而行銷成為進入管理階層的基礎訓練。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對銷售與市場行銷人員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滿足社會對該職業向縱深發展的需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更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於2006年重新頒布了行銷師國家職業標準,並確定了該職業推銷員職業二個等級:行銷員、高級行銷員。在此之上,設立了助理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以利於廣大從事推銷行銷人員的職業生涯發展。

行銷師是指從事市場分析與開發研究,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諮詢,並進行產品宣傳促銷的人員。為滿足社會對該職業向 縱深發展的需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於2002年2月正式頒布了《行銷師國家職業標準》,並確定了該職業 在現有推銷員職業三個等級之上進行銜接,以利於廣大從事推銷行銷人員的職業生涯發展。

該職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職業基礎知識、市場調查分析、行銷策略與行銷活 動管理、產品與價格管理、渠道管理、促銷管理、銷售管理、及網路行銷管理等職業功能領域。 該職業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在全國部分地區開始試點培訓考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於2003年6 月15日、11月23日在全國開展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統一鑑定。一般每年舉行兩次考試,具體時間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鑑定中心發文。

中國是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市場,專家預測,2008年從事行銷的人員可增至1000萬人。在未來10年內,我國將繼續保持行銷人員數量大國的地位,中國所需各類行銷人員1500-2300萬人,是中國就業人數較多的行業和熱門職業。也是目前需求量最大,就業形勢最好的行業之一,未來就業形勢也十分樂觀。

培訓內容

第一章

市場行銷基本理念

第一節 市場與市場行銷的含義

一、 市場的內涵

二、 市場的類型及其特徵

三、 市場行銷的核心概念

第二節 市場行銷管理的實質與任務

一、 市場行銷管理的實質

行銷師圖片行銷師圖片

二、 市場行銷管理的任務

三、 需求管理的啟示

第三節 市場行銷管理哲學

一、 生產觀念

二、 產品觀念

三、 推銷觀念

四、 市場行銷觀念

五、 客戶觀念

六、 社會市場行銷觀念

第二章

市場行銷組合

第一節 市場行銷組合的內容

一、 市場行銷組合的內容

二、 市場行銷組合的特點

三、 大市場行銷組合

四、 4 P到4 C的行銷觀念變革

第二節 產品決策

一、 產品整體概念

二、 產品分類

三、 產品組合及其相關概念

四、 產品組合策略

第三節 定價決策

一、 明確定價目標

二、 測定需求彈性

三、 估算成本費用

四、 分析競爭狀況

五、 選擇定價方法

六、 核定最佳價格

第四節 渠道決策

一、 分銷渠道及其特徵

二、 市場行銷渠道層次

三、 市場行銷渠道的職能

四、 市場行銷渠道模式的發展

五、 影響市場行銷渠道設計的因素

第五節 促銷決策

一、 促銷的實質是溝通

二、 促銷的基本方式

三、 促銷的目標

四、 溝通過程模式

五、 溝通過程決策

六、 溝通發展的新趨勢

七、 確定促銷組合需考慮的因素

第三章

商務談判基本知識

第一節 商務談判的成功模式

一、 商務談判的特徵

二、 商務談判的內容

行銷師圖片行銷師圖片

三、 商務談判的種類

四、 商務談判的基本原則

五、 商務談判的成功模式

第二節 商務談判心理

一、 商務談判心理的特點

二、 研究和掌握商務談判心理的意義

三、 談判中的需要心理

四、 談判中的謀略心理

五、 談判中的成功心理

六、 談判中的群體心理

第三節 商務談判思維

一、 思維的分類

二、 談判中的思維藝術

三、 邏輯在商務談判中的作用

四、 談判中的邏輯準備

五、 談判中的邏輯思維

第四節 不同的談判風格

一、 美國人的談判風格

二、 德國人的談判風格

三、 法國人的談判風格

四、 英國人的談判風格

五、 俄羅斯人的談判風格

六、 日本人的談判風格

七、 拉美人的談判風格

八、 非洲人的談判風格

第四章

商務禮儀與行銷道德

第一節 社交的基本原則

一、 互惠原則

二、 平等原則

三、 信用原則

四、 相容原則

五、 發展原則

第二節 基本社交禮儀

一、 儀表莊重

二、 寒暄

三、 交談

四、 講究語言藝術

五、 中西語言交際

第三節 商務談判禮儀

一、 談判地點和座次的禮儀

二、 賓主相見禮儀

三、 談判中的語言禮儀

四、 談判禮儀的女性須知

五、 談判禮儀中的其他注意事項

第四節 國際商務禮俗

一、 西方國家的主要禁忌

二、 英國的禮俗

三、 美國的禮俗

四、 加拿大的禮俗

五、 法國的禮俗

六、 德國的禮俗

七、 俄羅斯的禮俗

八、 東歐一些國家的禮俗

九、 北歐一些國家的禮俗

十、 歐洲其他國家的禮俗

十一、阿拉伯人的禮俗

十二、東南業國家的商務禮俗

十三、日本的商務禮俗

十四、韓國的商務禮俗

十五、巴西的禮俗

十六、阿根廷的禮俗

十七、其他南美國家的禮俗

十八、非洲伊斯蘭教國家的禮俗

十九、非洲其他國家的特殊禮俗

第五節 行銷道德的基本原則

一、 現代行銷必須講求道德

二、 行銷道德的基本原則

第六節 市場行銷道德與實踐

一、 行銷實踐中的道德問題

二、 企業的社會責任

三、 社會責任對企業行銷的影響

四、 提升企業道德水準和社會責任感

第五章

市場行銷理論的新發展

第一節 顧客讓渡價值與顧客滿意

一、 顧客讓渡價值的內涵

二、 顧客購買的整體價值

三、 影響顧客購買的成本因素

四、 建立顧客讓渡價值系統

五、 顧客滿意戰略

第二節 關係行銷

一、 關係行銷的涵義

二、 關係行銷的類型和層次

三、 關係行銷的實施

第三節 文化行銷

一、 文化行銷的層次

二、 文化行銷的實施

行銷師圖片行銷師圖片

第四節 服務行銷

一、 服務與服務行銷

二、 服務行銷組合

第五節 綠色行銷

一、 綠色行銷與傳統行銷的區別

二、 綠色行銷計畫制定應考慮的因素

三、 綠色行銷發展的新特點

第六節 全球行銷

一、 國際行銷的特點

二、 國際行銷環境分析

三、 全球行銷策略

第七節 電子商務

一、 電子商務的類型

二、 電子商務的優點

三、 電子商務在中國發展的基礎

四、 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

第八節 客戶關係管理

一、 客戶關係管理的涵義

二、 客戶關係管理系統的構成

三、 客戶關係管理實現的基本模式

第九節 交銷售

一、 銷售的本質

二、 制定客戶分類發展戰略

三、 構築銷售載體

四、 銷售策略

五、 銷售的發展趨勢

第十節 數位化整合行銷

一、 整合行銷的內涵

二、 整合行銷傳播的涵義

三、 整合行銷與整合行銷傳播的關係

四、 數位化整合行銷的實質

五、 數位化整合行銷實施的可行性

六、 數位化整合行銷實施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第一節 契約法

一、 契約的種類與形式

二、 契約的訂立

三、 契約的一般條款

第二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一、 消費者的權利

二、 經營者的義務

三、 爭議的解決

四、 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法律責任

第三節 產品質量法

一、 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

二、 違反產品質量法的法律責任

第四節 票據法

一、 匯票

二、 本票

三、 支票

四、 法律責任

第五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

一、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

二、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

第六節 廣告法

一、 廣告準則

二、 廣告活動管理

三、 法律責任

第七節 價格法

一、 價格形式

二、 經營者的價格行為

三、 價格監督檢查

四、 法律責任

第八節 擔保法

一、 保證

二、 抵押

三、 質押

四、 留置

五、 定金

第九節 商標法

一、 概述

二、 商標註冊

三、 商標的使用與管理

第十節 勞動法

一、 勞動者的權利

二、 勞動契約和集體契約制度

三、 工作時間與待遇

四、 勞動爭議與法律責任

第十一節 直銷管理條例

一、 總則

二、 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和變更

三、 直銷員的招募和培訓

四、 直銷活動

五、 保證金

六、 監督管理

七、 法律責任

八、 附則

第十二節 禁止傳銷條例

一、 總則

二、 傳銷行為的種類與查處機關

三、 查處措施和程式

四、 法律責任

五、 附則

專業知識模組

一、市場調查

二、行銷策劃

三、客戶管理

四、團隊建設

認證資格

認證等級

行銷員(國家職業資格五級)

高級行銷員(國家職業資格四級)

助理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

高級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申報條件

學歷要求:大學本科以上

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均可申報!

一、行銷員(國家職業資格五級):

1、中專、職高以上或同等學歷應、歷屆學生;

2、從事推銷工作一年以上者;

3、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並結業。

二、高級行銷員(國家職業資格四級):

1、取得初級推銷員職業資格證書後,從事推銷工作2年以上並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

2、取得初級推銷員職業資格證書後,從事推銷工作3年以上;

3、中等職業學校行銷專業(含經濟管理專業)畢業並從事推銷工作1年以上;

4、大學專科行銷專業(含經濟管理專業)畢業以上;

5、從事推銷工作5年以上並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

三、助理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1、取得中級推銷員職業資格證書後,並從事推銷工作2年以上。

2、大學專科行銷專業(含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後並從事推銷工作2年以上。

3、大學本科行銷專業(含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後並從事推銷工作1年以上。

4、連續從事推銷工作8年以上並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

四、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

1、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職業助理行銷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職業助理行銷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行銷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4、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5、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取得本職業助理行銷師職業資格證書後,在本職業連續工作4年以上;

6、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取得本職業助理行銷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行銷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7、取得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高級行銷師資格證書樣本高級行銷師資格證書樣本

五、高級行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1、已通過行銷師資格認證或取得中高級技術職稱並從事相關工作三年以上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四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六年以上者;

5、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9年以上。

*相關專業是指:經濟類、管理類專業。

以上條件只需要符合一條即可申報對應的職業資格考試,考試通過即可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在我國部分城市還可憑助理行銷師以上級別職業資格證直接招調本地戶口。

統考時間

(一)2010年在全國範圍內繼續試行國家職業資格統一鑑定日(以下簡稱“統考日”)制度。“統考日”具體日期是3月19、20、21日,5月21、22、23日,7月16、17、18日,9月17、18、19日,11月19、20、21日。

(二)部門組織的全國統一鑑定日期是5月22、23日和11月20、21日(具體職業等級和安排詳見附屬檔案1、2)。

(三)各地要按照部門統一部署和《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鑑定工作規程(試行)》要求,在規定日期組織實施全國統一鑑定工作,未經部門批准,不得擅自組織開展已列為全國統一鑑定職業的鑑定工作。各地選擇其他職業組織本地區統一鑑定工作,應集中安排在3月、7月、9月的“統考日”及5月21日、11月19日進行,並於2010年3月8日前填寫《國家職業資格統一鑑定日工作安排表》,報部門職業技能鑑定中心,以便向社會公布。如確需增加統一鑑定日期的,應報部門備案。

鑑定方式

1.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專業技能考核。二級以上還需進行綜合評審。

2.考察內容

①知識部分:主要是職業道德考核和理論知識考核,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

②技能部分:包括案例分析題、方案策劃題。

③論文答辯:包括論文寫作與論文答辯【僅行銷師及以上有答辯】

3.考察時間:全國統考時間為每年5月和11月各一次

08:30-10:00【理論知識考試】

10:30-12:30【專業能力考核】

綜合評審時間由各省鑑定中心確定。

4.只有通過所有考核,才能獲得相關證書。

銷售技巧

在銷售協訪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一類銷售代表似乎很有天賦,他們能夠很快地與客戶熟絡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自來熟",通常三言兩語就將整個拜訪溝通的氛圍營造的很好,客戶很開心,也很願意聊,不一會就輕鬆進入銷售拜訪的正題,最後通常都能夠順利的成交。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另外一類銷售代表,拜訪客戶時,總是感覺別彆扭扭的,開場白總是諸如今天天氣很好啊,今天您很忙啊,我們產品最近用的怎么樣啊,感謝您的支持,希望您繼續支持之類的語句,然後就開始冷場,無話可說了,最後尷尬的離開。

什麼原因導致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出現呢?難得真的是個人天賦嗎?很多銷售代表會問,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快速建立良好的溝通氛圍。我相信一定有,經過仔細觀察,前一類的銷售代表之所以可以做到,總吉他們講話的特點,可以用六個字概括:微笑、寒暄、讚美。

微笑

有人會說,微笑誰不會,這個也算技巧嗎?事實上,在平常的協訪觀察中發現,很大一部分銷售代表在拜訪客戶時是沒有微笑的,或者雖然臉上帶笑,但絕對可以很容易看出來,不是發自內心的。也許大家也會說,每天背負著沉重的指標壓力,銷量壓力,競爭的壓力,每天要用自己的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叫我如何能開顏啊!但請試想一下,我們每天去想那些壓力,難倒那些壓力可以被我們想掉嗎?它還是會存在,而且還有可能越來越重,不如拋開它,也許有新的收穫。所謂“相隨心生,境由心造",心態改變了,面相立刻改變,這時你的微笑才是發自內心的,才可以感染客戶。

微笑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微笑能產生彼此的信任,微笑能給對方安全感。客戶只有有了安全感的時候,才能放鬆下來,才願意打開心門,進入後面的交談。

寒暄

很多的銷售代表會忘記這個步驟,殊不知這是建立良好溝通氛圍非常關鍵的環節。有的銷售代表會認為寒暄是在浪費時間,有正事不說,非得在無關緊要的事上大費口舌,是不分輕重的表現。其實寒暄,自有其妙處!

寒暄可以試探和了解客戶的情緒,並且產生穩定對方情緒的作用,不急著講,先摸清楚情況再看今天的拜訪是否有繼續。比如,人們一見面,通常會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你最近氣色不錯。"對方如果說:“我最近吃不好、睡不好,氣色怎么會好?"那你就知道對方心情不佳,不管什麼事都需要延後,貿然說出來而對方一口回絕,連個商量的餘地都沒用了。如果對方回答:“還好,最近沒什麼煩心事。"說明他心情不錯,拜訪客戶繼續了。

寒暄可以緩解客戶緊張甚至是排斥的情緒,如果對方擺明不想聽你說話,你通過寒暄可以漸漸使對方放鬆對你的戒備。

當然,也可以不用寒暄就直接切入拜訪正題,但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其一,雙方比較熟識,且要談的事多半比較重要,前因後果雙方也比較清楚,這時可以不用鋪墊,直接切入正題。

其二,自己有把握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讓對方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讚美

有一本書叫《水知道答案》,書中的實驗由日本研究水結晶的I.H.M綜合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主持,已進行了10年。所有的這些風姿各異的水結晶照片都是在零下5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拍攝而成。只要是天然水,無論出自何處,他們所展現的結晶都異常美麗。當研究員異想天開地在實驗水兩邊放上音箱,讓水“聽"音樂後,一個奇妙的現象產生了:聽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水結晶美麗工整,而聽了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的水結晶則展現出一種華麗的美。研究員進而在裝水的瓶壁上貼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讓水“看",結果看到“謝謝"的水結晶非常清晰地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看到“混蛋"的水結晶破碎而零散。而人的身體60-70%是由水構成,所以讚美對人非常重要!

讚美是學問,讚美是藝術,讚美的話一定要說,但要恰到好處!

比如,看到一位女孩,人家明明身高1米6,體重200斤,你說:“小姐,你身材真好。"她會說:“你媽身材才好呢!"。意思是要告訴大家,讚美好符合實際,不用過於誇大,否則就讓人感覺很假了。

保持發自內心的微笑,巧妙靈活的寒暄,恰如其分的讚美,充分運用這些關鍵點,相信你一定可以快速建立良好的溝通氛圍,讓拜訪持續下去,減少客戶的異議,快速成交,達到我們設定的拜訪目標,取得銷售拜訪的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