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縣

潮安縣

潮安縣,位於廣東省東部,地處韓江中下游,韓江貫穿全縣南北96公里,南連汕頭經濟特區,縣城距汕頭港、汕頭機場各10多公里,處於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金三角”地帶。屬亞熱帶地區,雨量充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四季常青,全年日平均氣溫21.4℃。全縣轄18個鎮和1個國營林場,設定461個行政村和28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238.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3萬畝,山地、丘陵面積110萬畝,2003年末人口107.65萬人。潮安是著名僑鄉,旅居海外的潮安籍華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70萬人。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潮安縣歷史悠久,人文鼎盛,始建於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距今1673年,素有“海濱鄒魯”之稱。與原潮州市(現在的潮州市區)幾經分合,幾度改稱。1991年12月,潮州市升格擴大區域,潮安縣恢復建制,縣城設於庵埠鎮。

潮安縣 潮安縣

恢復建制以來,潮安縣先後榮獲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發展鄉鎮企業先進縣、全國農村改廁普及縣、全國電氣化縣、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縣、省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近期目標達標縣等稱號,耕地保護、造林綠化、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環境保護“一控雙達標”工作順利通過省驗收達標,萬峰林場 及梅林湖海蝕地貌自然保護區已成為省級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全縣國民經濟成長加快,社會政治穩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十五計畫有效實施。2004年,全縣實現GDP104.3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工業總產值達到217.71億元,比增13.5%,全縣工商稅收收入首次突破5億元大關,達到了5.31億元,比上年增收1.22億元,增幅達29.81%,實現新的歷史性突破。
歲月崢嶸,潮安幾經變遷,至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批准潮州市升格擴大區域的同時,恢復潮安縣建制。如今,潮安縣縣城設於庵埠鎮,全縣下轄18個鎮和1個國營林場,總面積1238.77平方公里,人口約107.65萬。1995年,被評為全國農村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

 

行政區劃

 
潮安縣 潮安縣
潮安縣轄19個鎮(庵埠、文祠、鳳凰、鐵鋪、 磷溪官塘江東東鳳、龍湖、 楓溪彩塘金石浮洋、沙溪、鳳塘、 古巷登塘赤鳳、歸湖)。

歷史沿革

據史書記載,自置海陽縣起,潮安縣已有1673年的歷史。
秦漢期間,隸屬南海郡揭陽縣。東晉鹹和六年(331)設立海陽縣, 改屬東官郡管轄,東晉義熙九年(413)置義安郡,郡治設在海陽縣內。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全國撤郡設州,翌年,義安郡改名潮州(因本州東南部瀕臨大海,以“潮水往來復”之意得名)。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又恢復義安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義安郡再次改稱潮州。唐玄宗天寶六年(742)改州為郡,潮州改名為潮陽郡。唐乾元六年(758)復屬潮州。元代,潮州改稱潮州路總管府。明清兩代,潮州改為潮州府。

潮安縣 潮安縣

宋代以後,海陽縣幅員逐步縮小,北宋宣和三年(1121)割出永寧、祟義、延德三鄉另建揭陽縣;南宋紹興二年(1132)廢揭陽縣,重新併入海陽縣;明成化十三年(1477)劃光德鄉的弦歌、清遠、汫洲三都,太平鄉的宣化、信寧二都,懷德鄉的隆眼城、秋溪、蘇灣三都,共8都,置饒平縣。嘉靖四十二年(1563)割海陽縣的下外莆、中外莆、上外莆三都和揭陽縣的蓬州、砣江、鱷浦,饒平縣的蘇灣,共7個都,置澄海縣。
清乾隆三年(1738)又割出海陽縣的豐政都和揭陽縣藍田都,大埔縣的清遠都,嘉應縣的萬安都,組成豐順縣。辛亥革命後,海陽縣先後隸屬潮州安撫使、潮州軍務督辦。1914年1月,因與山東省海陽縣同名,改稱潮安縣,屬潮循道。1936年,潮安與潮陽、揭陽澄海、饒平、惠來普寧、豐順、南澳、汕頭同屬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分署,專署設在潮安,後遷往汕頭。1951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粵東辦事處在潮安縣成立,同年11月,撤銷粵東辦事處,成立廣東省人民政府粵東行署。1953年1月, 拆縣屬和城屬的城關鎮,設潮安市,當年改名潮州市,縣市平行並立,同屬粵東行署領導。1958年底, 撤銷潮州市建制, 併入潮安縣。1979年8月1日,恢復潮州市建制。1980年1月,以潮州鎮和下津、六畝、臥石、黃金塘、社光5個大隊的地域重建潮州市,縣、市再次分開建制。1983年7月1日,縣市合併取消潮安縣建制,統稱潮州市
1991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潮州市升格擴大區域(轄潮安縣、饒平縣、湘橋區)的同時,恢復潮安縣。縣城設于楓溪。1992年4月23日在楓溪掛牌辦公。同年9月21日,經國務院民政部批准,縣城遷址庵埠。

 

基礎設施

潮安縣致力於改善投資硬環境,投資呈現快速增長。至2003年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累計達105.39億元。其中,共投入交通、能源水利等設施和縣城配套建設資金58.03億元。縣城中心區建設已初具規模,一批機關辦

潮安縣 潮安縣
公、道路、商住、學校、 書店通信、能源等設施相繼建成,金陽、彩文、新禧、安盛等一批較上檔次的住宅小區先後建成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縣城新區的辦公、生活條件。全縣基礎設施建設迅猛發展,交通十分便利,廣梅汕鐵路貫穿西南部,並在縣城庵埠鎮設立客貨站場。 汕汾高速公路和規劃中的汕揭、 潮揭高速公路貫穿境內與 潮汕公路安黃公路等三條出口公路形成暢通的交通網路。全縣實現了縣通鎮道路硬底水泥化和“村村通”目標,共建成上等級公路662.84公里。供電設施較為齊備,能源充足,年供電量達到10億千瓦/時。

城鄉居民的生活飲用水、工業用水和農田灌溉功能較大範圍地得到了改善。電信郵政設施、電子信息網路建設力度加大,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目標,行動電話業務發展迅猛,信息化建設步伐進一步回憶,已先後建成了縣政府、彩塘鎮政府、鳳凰鎮政府、金石鎮政府、庵埠鎮政府、赤鳳鎮政府、古巷鎮政府、浮洋鎮政府等8個公眾網及潮安支柱產業網。在加強硬體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兩項整治工作,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如轉,社會較為穩定;環境質量逐步改善;機關效能建設不斷深化,服務意識得到增強,投資環境日臻完善。

自然地理

潮安縣水秀山清,四季如春,北部地形為山區丘陵間雜著兩片盆地,南部韓江兩岸是一片沖積平原。

潮安縣 潮安縣

潮安縣幅員1238.77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積占三分之二,其餘為平原、盆地和水系。
山脈 多為東北--西南走向和南北走向,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2座。北部的鳳凰山福建戴雲山脈向西南延伸的余脈,山體龐大,峰尖壁陡。最高峰鳳凰山鳥髻海拔1497.8米。西部邊緣的筆架山主峰也高達海拔941米。
丘陵 地貌較為破碎,丘陵分布比較分散。縣境中部為主要丘陵區,南部平原區內也分散著一些孤丘。
盆地 較大的盆地有鳳凰盆地和歸湖盆地
平原 主要是韓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以竹竿山為頂點,向南作扇形擴散展開,南連澄海市和汕頭市的海岸沙隴平原區,西與榕江平原接壤。

潮安名人

陳偉南

陳偉南 陳偉南

 香港愛國實業家陳偉南先生,1919年出生於廣東省潮安縣沙溪鄉, 1936年畢業於省立韓山師範學校。1937年赴港謀生,當過店員和小販。香港淪陷後回鄉務農。1946年再度赴港,艱苦創業,先後創辦香港星洲膠業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貿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業有限公司。他辛勤經營,誠實篤信,發展實業,成為港澳工商界的佼佼者。  
陳偉南擁護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從1985年與廣州市畜牧總公司合資聯辦穗屏飼料廠開始,先後在廣東、河南、四川、等地合資合作興辦的飼料廠、種禽養殖和商貿等企業10多家,為支持祖國的經濟建設作了突出貢獻。陳偉南情系桑樣,愛國愛鄉,熱心公益,多襄善舉。  
二十幾年來,他年年有捐贈,處處辦好事,對沙溪故里、韓師母校,以至潮州、汕頭、揭陽、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累計捐資超過億元,對發展鄉邦文教和各項公益事業,貢獻巨大,澤被嶺海,眾口皆碑。他受到江澤民、李瑞環等中央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榮獲香港特區政府“銅紫荊星章”,廣東省“熱愛兒童”獎章,廣東省政府頒授南粵慈善家稱號,潮州市政府授予弘揚潮人精神特別貢獻獎,第二屆港澳與粵東北縣經濟投資論壇全球潮屬商家典範。分別獲得“廣州市”、“汕頭市”及“潮州市”榮譽市民的光榮稱號,泰皇御賜五級白象勛銜。  
陳偉南現為香港屏山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廣州市穗屏企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主席,香港潮州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潮安同鄉會永遠榮譽會長,汕頭市政協名譽主席,潮汕三市政協香港委員聯誼會會長,廣州外商投資企業商會創會會長。  

孫大文

孫大文 孫大文

 孫大文(Da-Wen Sun),潮州潮安人,國際著名的生物系統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學術權威,國際上該領域最活躍、最具創造力、最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在國際同行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1982年在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獲碩士學位,1988年獲化學工程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5年,分別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紐卡斯爾大學和謝菲爾德大學任職。1995年起,受聘於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CD)。現為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食品和生物系統工程教授,是愛爾蘭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人終身教授。主要研究包括製冷、冷凍及乾燥過程和系統、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過程模擬和最佳化以及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等。在世界上著名雜誌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了超過500篇論文,出版專著10部,其中超過200篇論文被SCI收錄。 
 他是英國皇家農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和愛爾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同時他還兼任SCI和EI收錄、2009年影響因子為2.238的《食品和生物加工技術》(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Springer)國際期刊主編、《現代食品工程》(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CRC Press / Taylor & Francis)系列叢書主編和多家SCI收錄的國際期刊編委,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江南大學等十幾所高校的顧問教授或客座教授。以及多次應邀出任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大會主席、重要國際學術大會主旨演講人和歐盟框架計畫、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委員會等特邀項目評審等多項重要國際職務。 

孫大文院士和楊振寧教授 孫大文院士和楊振寧教授

  由於他在世界食品工程領域所作的突出貢獻和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先後於2000年和2006年被素有農業工程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IGR)授予CIGR傑出獎,2007年被授予印度食品科學家及技術人員協會會士(AFST(I) Fellow Award)榮譽稱號,2008年獲CIGR成就獎,2010年被授予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會士(CIGR Fellow Award)榮譽稱號,並於2004年被英國皇家機械工程師學會授予“食品工程師年度人物(Food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大獎。2010年12月底,被全球32個國家的152家中文媒體共同評為“2010年全球海外華人社區十大新聞人物”。 

孫大文院士和中組部李源潮部長 孫大文院士和中組部李源潮部長

  2010年,他當選為代表愛爾蘭國家最高學術榮譽和成就巔峰的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同志特委託中組部發去賀信表示祝賀,盛讚孫大文“為中華兒女爭了光,”“為推動中國食品技術的發展,培養年輕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同年,他又當選為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即任主席,任期從2011年元月開始,並將於2013年起接任主席,他成為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成立80年以來的首位華人主席。 
 根據湯森路透集團出版發行的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資料庫2010年7月1日有關全球農業科學家排名,在匯集和分析過去十年另4個月ISI Web of Science(SCI)(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所收錄SCI論文系統的數據統計,全球共有2554名科學家排名進入農業科學專業領域前1%的“最被引科學家”(Most Cited Scientists),其中孫大文名列前茅,列前31位。   
 

水系分布

主要有韓江水系榕江水系內洋水系人工渠以及湖泊

潮安縣 潮安縣

韓江水系 韓江為粵東第一大河,源流有兩條,即梅江和汀江。梅江發源於廣東省紫金縣與陸河縣交界的七星崬,汀江發源於福建省寧化縣的木馬山,兩江匯合於三河後稱為韓江, 韓江從西北向東南斜貫縣境,支流眾多,有鳳凰溪、文祠水、秋溪水、田螺湖水、石陂水、金砂溪水、鐵東水、坎下湖水、江東水、白蓮水、白貢水、浮石水、小松水、大松水、克安水、西林水、綠竹水、高厝塘水、頭塘水、二塘水等,形成巨大水系。集雨面積共達400平方公里以上。在潮州市區以南,韓江分東溪、西溪、北溪,流經潮安縣境內後經汕頭、澄海境內入海。在縣境內總長度合計96公里。
榕江水系 西山溪在縣境西部,流經登塘、古巷、楓溪、鳳塘等鎮。支流有陳高水、世田水白茫洲水、楓樹員水、口弄溪水和橫田水。還有潮州城郊及浮洋等溪澗併入,在揭東縣楓口流入榕江北河。全長71公里,集雨面積664平方公里,潮安境內長40公里,集雨面積364平方公里。
中離溪 內洋地區獨流入海的溪澗。流經縣境內金石、沙溪、彩塘、庵埠等鎮,隨地勢西流入榕江,南流經汕頭市浦鎮排出汕頭港。中離溪與韓江西部沖積平原的引韓人工排灌渠道及天然溪澗,構成了縱橫密布的內洋河道網。
三利溪 潮汕地區最早興辦的排灌航運工程。起自潮州市城南韓江西岸南門涵,繞潮州城西,下經楓溪、鳳塘玉至楓口匯入榕江。潮安首段為北宋開鑿,長5.5公里。因利排澇、利灌溉、利運輸,故稱三利溪。另外,還有一說,因人工河與西山溪相連,使海陽、揭陽、潮陽三縣受益,也稱三利溪。隨著北關引韓灌溉工程的出現和城市建設的發展,日前,在湘橋區一段已成排污暗渠。
湖泊 最大的湖泊有桑浦山麓的梅林湖,面積500畝,溝通中離溪,是古海灣的遺蹟。

 

經濟概況

恢復建制以來,潮安縣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實施“農業穩縣、工業立縣、質量興縣”的發展戰略,樹立科學發展觀,以經濟為中心,以改革、發展、穩定為主線,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扶持龍頭企業,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目前,全縣已形成多種經濟成分齊發展、內外貿相結合,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三大產業的比例分別為19.8:51.0:29.2。

潮安縣 潮安縣

工業經濟效益和質量日益提高,民營經濟不斷壯大。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紮實推進,園區經濟形成新的經濟成長。全縣已形成食品、印刷包裝、 服裝五金不鏽鋼皮塑製鞋陶瓷和茶葉七大支柱產業。2003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90.9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2.7%,其中,民營經濟產值155.88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全縣新增規模上工業企業99家,累計達到232家,其中民營企業新增79家,累計181家。規模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97.64%,比上年增長5.48個百分點。目前,全縣有150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論證。雅士利、康輝、眾利、振能、汾湟和翔鷺等6家企業被市政府確定為工業龍頭企業。湧現出正龍、德意等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威士雅、順發五金等1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個省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級農業技術創新中心;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256項,其中國家級科技計畫13項;省級科技計畫65項。專利擁有量達4500多項。有“雅士利”牌嬰幼兒配方奶粉、“正龍”牌超高能無汞鹼性電池、“金都”牌鹹菜、“順發”牌 不鏽鋼真空杯、“南馥”牌單樅茶、“宏偉”牌單樅茶、“ 華孚”牌凍烤鰻等7項產品榮獲“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有“汾煌”、“佳寶”、“雅士利”、“佳香”、“華孚”、“ 笑咪咪”、“康輝”等7件商標榮獲“廣東省著名商標”稱號。
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優質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帶,優質谷、 蔬菜茶葉、水果、水產等基地的建設已初具規劃並發揮效益。至2003年底,全縣有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和經濟實體93家,年實現產值24.3億元,創匯7640萬美元,聯結基地26.3萬畝,不同程度帶動農戶3.35萬戶,增加農民收入6901萬元。有 華海康輝翼龍等國家級家業龍頭企業3家, 金都宏偉真美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6家, 雅士利汾湟建成等市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鳳凰鎮的農業現代化示範區通過省級專家組的階段性驗收。
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有新發展,全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重點旅遊資源的整合和開發取
潮安縣 潮安縣
得新成效,初步形成“二山一水”的特色旅遊線路。 龍湖寨被省確定為全省第二批旅遊扶貧項目。龍川公園、 明鴻莊園星湖溫泉旅遊度假村梅林湖旅遊度假村江東鎮三元塔李工坑畲族民俗村鳳凰天池等逐步成為旅遊特色景區、景點;擁有 聲樂大酒店安南大酒店2家 三星級酒店。全縣物流活躍,物價走勢平穩,2003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01億元。房地產、建築市場等逐步走上規範化軌道,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
外源帶動拉力加大,外向型經濟發展有新突破。2003年,全縣外貿出口總值3.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07%。其中,進口1.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5%;出口2.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3%。

財稅收增幅較大,實力逐年增強,2003年,全縣工商稅收收入實現4.09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實現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5.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廣州市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深圳市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珠海市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汕頭市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韶關市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佛山市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江門市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湛江市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茂名市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肇慶市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市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梅州市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汕尾市 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河源市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陽江市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清遠市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東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揭陽市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雲浮市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