湞江區

湞江區

湞江區位於韶關市區東北部,武江、北江以東,東、南接曲江區,西臨武江區、樂昌市,北連仁化縣,是韶關市轄三區之一,為韶關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 1975年11月設區,1984年6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升格為縣級區。2004年5月,韶關市實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原北江區的行政區域和原曲江縣的犁市鎮、花坪鎮劃歸湞江區管轄。湞江區現轄5個鎮5個辦事處,全區土地面積572.1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區戶籍人口34.7萬人,常住人口40.2萬人。2014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GDP)179.9億元,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湞江區湞江區
春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粵北為百越屬地的一部分。是粵北的小部分,位於南嶺山間的曲江盆地之內。在戰國時期,區境屬楚國;秦朝屬南海郡(郡治在今廣州市);趙佗立南越國後,屬南越國。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在區境內的蓮花山俗稱曲紅山下(今韶關東站一帶)設定曲江縣治後,區境隨曲江縣屬桂陽郡(郡治在今湖南省郴州市)。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在桂陽郡南部分設始興郡,郡治設在蓮花山下的曲江縣治內,區境隨曲江縣改屬荊州始興郡。

西晉武帝太康(280~289年)中期,始興郡移屬廣州,曲江縣治從蓮花山遷往安聶邑(今武江西岸)。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州始興郡;

懷帝永嘉元年(307年)分荊州地置湘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長沙市),區境隨曲江縣改屬湘州始興郡。

東晉成帝鹹和三年(328年)廢湘州,復稱荊州始興郡,郡治遷往東南十里官灘(今湞江區南郊五、六公里),區境隨曲江縣復歸荊州始興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州始興郡,三十年(453年),復歸湘州始興郡。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改始興郡稱廣興郡。

南齊(479~502年)復為湘州始興郡。梁承聖(552~555年)中置東衡州,曲江縣再遷西河,區境隨曲江縣屬東衡州始興郡。梁末陳初,一度廢東衡州,始興郡改屬衡州(州治在今英德縣)。

陳天嘉元年(560年)復置東衡州,並以始興郡,區境隨曲江縣仍屬始興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師行軍總管韋洸率師於當年八九月平定嶺南,廢安遠郡,置大庾縣,設廣州總管,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州。

開皇十年(590年),平陳。廢始興郡,改為東衡州,不久又改為韶州(州、縣治所回遷蓮花山)。區境隨曲江縣先屬東衡州,後屬韶州。開皇十一年,廢韶州,區境隨曲江縣併入廣州。

隋煬帝大業(605~618年)年間,將州改為郡,郡、縣治所仍在蓮花山,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南海郡。

唐初改郡為州。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州。

唐武德初年(618年),曲江縣治再遷西河,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番州,區境隨曲江縣屬番州,不久將番州改稱東衡州。唐貞觀元年(627年)改東衡州為韶州(州治遷回蓮花山),又置嶺南道,區境隨曲江縣屬韶州,受嶺南道監察。

唐天寶元年(742年)改韶州為始興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始興郡為韶州。天寶(742~756年)間,道成為地方最高行政區,區境隨曲江縣屬嶺南道韶州管轄。

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劉岩發兵破韶州,州縣治所遷往中州(今湞江區城內,俗稱小島),從此,州治、縣治同設在中州(以後一直都是地、市、縣的行政機構的駐地)。

五代十國時期,區境隨曲江縣先屬後梁韶州,後屬南漢韶州。

北宋初期,區境隨曲江縣仍屬嶺南東道韶州(州、縣治同在中洲一地)。未久廢道改州,區境隨曲江縣屬韶州。至道三年(997年),又於州上置路(半行政半監察性質),區境隨曲江縣隸屬廣南東路韶州。

元朝以行省為地方最高行政區,下設道(省派出機構)、路、縣三級。

至元十五年(1278年)嶺南平定後,區境隨曲江縣屬海北廣東道韶州路(此間又在韶州路置錄事司,以管理城廂居民;一說至元二十三年置,又稱新民官司)。

至順元年(1330年)屬江西行省廣東道韶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韶州路為韶州府(同年罷新民官司)。洪武二年升廣東道為廣東行中書省;洪武八年又改稱廣東承宣布政使司(以下簡稱“廣東布政司”,習慣上稱“廣東省”),區境隨曲江縣仍屬韶州府。

清初仍稱廣東布政司,後稱廣東省,省下設道(省的派出機構)、府、縣。區境隨曲江縣屬廣東省南韶連道韶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道、府。區境隨曲江縣屬廣東省。

民國3年復設道,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東省南韶連道(後改為嶺南道)。

民國9年復廢道,未久設北區善後督辦,性質與道同。此後屢設屢廢,

民國14年設北江行政區,民國15年又廢行政區。

民國17年設北江善後委員會,民國21年改為北江綏靖區,區境隨曲江縣均屬之。

民國25年改設第二行政督察區,性質與善後委員會、行政區、綏靖區同,均為省派出機構,區境隨曲江縣仍屬之。

民國29年改稱北江行政區,民國30年復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區境隨曲江縣仍屬之。

民國32年11月,在曲江縣城(今湞江區城內,俗稱小島)置韶關市政府,為省直轄市。區境隨曲江縣屬韶關市。

民國34年1月,韶關被日軍占領,韶關市政府的建制自行解體。民國36年再次調整全省政區,區境隨曲江縣改屬第三專署行政督察區。

1949年10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江西揮師南下進駐曲江縣城(今湞江區城內的解放路至中山路),並於10日解放了曲江縣全境,當天宣告成立曲江縣人民政府。14日,曲江縣政府設立城關區(亦稱曲江縣一區)。區境屬曲江縣城關區。

1949年11月25日,撤銷曲江縣城關區組建韶關市人民政府後,區境改屬韶關市。後來,鑒於人口少,條件不具備建市,韶關市於1950年5月5日被撤銷而組建韶關鎮,區境回歸曲江縣。

1951年6月,恢復韶關市建置後,區境又從曲江縣劃出,歸屬韶關市。

1984年6月,區境屬湞江區和北江區。

2004年6月,撤銷北江區後,其行政區域和原曲江縣的犁市和花坪兩鎮的地域歸屬湞江區,直至2004年底未變。

地理

位置

湞江區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跨東經113°36′、北緯24°18′。轄區東、南接曲江區,西臨武江區、乳源縣,北連仁化縣和樂昌市,為韶關市轄區。

氣候

湞江區湞江區
湞江區地處亞熱帶地區,春季時南下冷空氣與北上暖流在華南對峙,區境常出現長時間低溫,並伴有連綿陰雨、少日照天氣。初夏時,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作用下,西南季風帶來充沛的水汽,區境有較豐富的雨量。盛夏初秋,區境常受熱帶低壓和颱風環流影響。秋季,東北季風占領地面,高空仍為副熱帶高壓所盤踞,形成晴朗乾燥天氣,為一年四季最佳氣候。冬季受低緯度大氣環流影響,又受中、高緯大氣環流制約,有強冷空氣南下,造成區境普遍降溫、大風及陰雨天氣;冷鋒過後,受冷高壓控制,天氣一般較為晴朗。區境氣候特徵為:

冬短夏長,春秋交替快,四季分明。區境春季劃分為3~4月,夏季為5~9月,秋季為10~11月,冬季為12月到次年2月。春季冷暖交替頻繁,多低溫陰雨,平均氣溫15~20攝氏度,平均降水量約為300~400毫米。夏季酷暑炎熱,月平均氣溫28.1~29.1攝氏度,平均最高氣溫33.9~34.3攝氏度,高於35攝氏度高溫多出現在7月和8月。盛夏因受颱風和熱帶低壓及環流影響,午後多發生雷陣雨。秋季晴朗,晝夜溫差大。隨著冷空氣活動逐步加強影響區境,降水量亦較少,遇有秋季颱風、冷空氣影響,造成低溫和陰雨天氣,俗稱“寒露風”,對晚稻抽穗、揚花、灌漿不利。冬季較為寒冷,每年均有霜凍出現,冷的年份有降雪、雨松現象,平均最低氣溫5.2~7.1攝氏度。

日照比較豐富。區境地處低緯度,太陽輻射比較大,年太陽輻射總量99~113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資源與溫度資源季節配合較好,日均氣溫大於10攝氏度的太陽輻射時間占全年90%,並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長季節,水分條件也較合適,有利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

災害性天氣較多。區境氣候條件比較優越,但也有暴雨、乾旱、低溫冷凍、冰雹等多種氣候災害。每年2~3月,常有持續多天的低溫陰雨天氣,年均1.3~1.9次,平均天數約10~14天。一般在10月份出現“寒露風”氣候,對晚稻生產極為不利。暴雨天氣主要出現在5~6月,降水強度大時河水猛漲,伴有山洪暴發,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乾旱季節主要出現在8~10月,9月出現乾旱幾率最大,稱為“秋旱”,一般天數為20~28天,最長有78天。此外,發生雷雨大風、冰雹、龍捲風等災害性天氣,一般出現在2~9月。

資源

土地資源

區境土地資源,按資源利用方式主要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及未利用地三大類。截至2004年6月,湞江區有土地總面積13009公頃,其中農用地約占9782公頃,建設用地約占2341公頃,未利用地約占886公頃;北江區有土地總面積6030公頃,其中農用地約占4450公頃,建設用地占1144公頃,未利用地約占435公頃。

2004年7月增加犁市、花坪鎮後,全區共有土地總面積34691公頃,其中農用地約占27126公頃,建設用地約占4935公頃,未利用地約占2630公頃。

水資源

湞江區水資源得益於所處的低緯度、毗鄰海洋等地理環境,以及承受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孟加拉灣水汽的輸入,氣候溫度濕潤,降水豐沛,地表水資源充裕。境內多年平均降水量1537.7毫米,折合降水總量309.2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深978毫米,過境水量27.20億立方米。境內湞江、武江被納入水資源劃分的四級資源分區,平均淺層地下水資源量6.51億立方米,長期外來客水量為占總降水量的8.56%,其中外省年均注入區境客水量約9.31億立方米,省內其他市注入區境客水量約2.9億立方米。按水資源配置,境內人均擁有水資源量約683立方米,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約666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376立方米,農業灌溉畝均用水量可達776立方米,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79升/日,農村居民人均用水量148升/日,水資源居廣東省前列。

礦產資源

區境礦產種類包括:燃料礦產、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冶金輔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築材料礦產、稀土等非金屬礦產,主要分布在區境的黃崗、十里亭、臘石壩、良村、蓮花山、花坪、犁市、新韶、樂園等地及周邊地區,礦產開採以煤炭、磚瓦黏土、建材水泥灰岩、冶金輔助原料礦產熔劑石灰岩、耐火黏土等為主。煤礦開採主要分布在區境的犁市、臘石壩、田螺沖和花坪鎮,十里亭、良村等地亦有少量,花坪曲仁和田螺沖等地曾是廣東省主要產煤基地之一;冶金輔助原料礦產主要以熔劑石灰岩、耐火黏土開採為主;熔劑石灰岩分布較多,儲量大,品質優良,為區內開採利用的主要礦產之一;耐火黏土,已探明儲量大約700萬噸,是區境耐火材料加工、生產的主要利用礦產資源之一;建築材料礦產主要包括水泥灰岩、磚瓦黏土等,水泥灰岩為生產水泥的主要原材料,區境多集中在十里亭、新韶等地;黏土主要分布在郊區廣大丘陵地帶,資源儲量豐富,新中國成立前曾有陶瓷、磚瓦業開採,新中國成立後開採面積擴大,20世紀80年代後城區建設加快,磚瓦黏土開採利用較多。

森林資源

一、林地概況

區境森林位於韶關市區東、南和北面,是韶關城區綠色屏障,一年四季受季風影響,光能和濕度資源較好,水分適中,土壤主要由紅色岩和一般岩風化發育成的紅黃壤,在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山林地被草本植物多為芒萁、野古草、石芒、茅草,地被灌木多為崗松、桃金孃。區山地多為中低小丘陵嶺地,東高西低,南北走向的山為稔菇山、蓮花山、望城嶺、黃崗坪、帽峰山等,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花拉寨山、柯樹山等。山地海拔高度為50~518.8米,最高山峰為帽嶺。

二、樹種分布

1993年前,區境森林主要以針葉馬尾松為主,各村委會均有馬尾松分布,闊葉混交極少。1994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時,區境有馬尾林面積5740公頃,其中湞江區3719公頃,北江區204公頃,分別占區林地總面積的80%和81%。1994年,區境人工種植甜竹筍及其他闊葉樹種,馬尾松林比例逐漸減少。1995年始,區境進行新農村建設時,村莊周圍普植闊葉樹種。2004年,全區有馬尾松林面積4608公頃,比1993年增長減少19.74百分點;闊葉樹及其他樹種面積1482公頃,比1993年增長2.65倍。

三、森林蓄積

1984年10月,韶關市移交給湞江區土地總面積12391.7公頃,林業用地面積5840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2978.8公頃,疏林地918.8公頃,無林地1942.公頃,森林資源活立木蓄積量有60831立方米;移交給北江區土地總面積5743公頃,林業用地面積2629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435.4公頃,疏林地411.3公頃,無林地782.3公頃,非林業用地面積3114公頃,森林資源活立木蓄積量為64300立方米。

區劃

湞江區轄5個街道、2個辦事處、5個鎮:車站街道、東河街道、南門街道、和平街道、太平街道、曲仁街道、田螺沖辦街道、樂園鎮、新韶鎮、十里亭鎮、犁市鎮、花坪鎮。區人民政府駐東河街道。

人口

2001年始,區境的房地產業快速發展,逐步吸引外地人口來區參與經濟建設,加上戶口遷入政策適當寬鬆,區內人口仍快速增加。截至2003年年末,湞江區有總人口198997人,比2000年減少5643人;北江區總人口162930人,比2000年增多23246人(含流動人口)。2004年6月,北江區和曲江縣犁市、花坪鎮人口劃歸湞江區。截至2004年年末,湞江區有總人口362520人(未含流動人口),其中:非農業人口295980人,農業人口66540人。

經濟

工業

湞江區境工業起源較早,明朝前,區境已有較發達的手工業,

湞江區湞江區
冶銅、陶瓷、煉鐵工業具有一定規模。到清代,區境逐步形成小規模的織布、造紙、竹木加工、糧食加工等手工作坊。民國時期,區境農機、化工、食品加工、服裝及生活用品加工等手工業開始大量興起,尤其是抗日戰爭爆發後,韶關作為戰時省會城市,大批淪陷區工業遷入區境。1945年廣東省政府撤離韶關後,區境工業急劇衰落。

新中國成立後,區境工業逐步得到恢復。1951年始,韶關市對私營工業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截至1955年,區境先後發展成立五金農具、木器家具、竹器、米麵、縫紉、豆腐加工等作坊式工業生產合作社有8家(其中:南區4家、北區2家、東郊2家),約有職工330人;1956年,企業公私合營後,區境有綜合性工業企業4家、手工業6家,約有職工280人。1958年,“大躍進”、“人民公社”時期,區境掀起“大煉鋼鐵運動”,曾興辦有多家煉鋼廠,到1961年,國家進行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大部分劣質廠被撤銷。1966年始,區境遷入或興辦部分工業企業。到1975年10月,區境有街道辦工業企業33家,其中湞江區18家、北江區15家。

1975年11月湞江、北江兩區建置時,韶關市將區境街道辦企業劃歸區管,行業大多是縫紉、竹木加工、五金鐵器、食品加工、陶器、印刷、農機修配等小型作坊式集體企業,生產主要以加工業為主,企業總有職工100餘人。1976~1980年,湞江區腳踏車修理組有職工3人,在路邊搭棚設2個點進行腳踏車維修,主要資產是幾把扳手、膠鉗等工具;北江區冶煉廠初始只有6名職工,利用牛棚做工場,以廢舊有色金屬、灰渣、廢水為原料,從事有色金屬回收,主要資產只有幾把鐵鍬和幾個木盆。

1981年,區境下放農村的知識青年回城,湞江、北江兩區政府及各街道辦事處為解決回城知青就業問題,先後興辦縫紉、化工、皮塑、食品加工、農機修配等多家工業企業。到1984年,湞江區有工業企業26家,職工600餘人,工業產值395萬元;北江區有工業企業32家,職工800餘人,工業總產值750萬元。

1985~1990年,區屬工業開始技術改造,企業規模和產值均穩步上升。1991~2003年,區非公有制企業迅速發展,湞江、北江兩區政府逐步調整工業結構,引導和發展非公有制企業,區工業企業仍有較好發展。截至2003年,湞江區有工業企業225家(含小型個體企業,下同),工業產值26772萬元,分別為1985年的7.04倍和41.16倍;北江區有工業企業192家,工業產值56567萬元,分別為1985年的4.49倍和43.08倍。2004年6月北江區區屬工業劃歸湞江區後,全區有區屬工業企業485家,從業人數11萬餘人,工業產值112419萬元。

農業

1984年,湞江區種植蔬菜面積5263畝、產值約358萬元,種植水稻面積19100畝、產值約658萬元;北江區種植蔬菜面積1940畝、產值約281萬元,種植水稻面積4825畝、產值約93萬元。

1985年,湞江、北江兩區重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逐年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擴大蔬菜種植面積,並把部分水田或旱地改種其他經濟作物或挖塘養魚。截至1995年,湞江區種植蔬菜面積達11590畝,比1984年增長1.2倍,水稻種植減少至8276畝,比1984年減少130個百分點;北江區種植蔬菜面積3000畝,比1984年增長54.64%,水稻播種減至1750畝,比1984年減少175.7個百分點。

1996年,湞江、北江兩區農戶挖荒山增加菜地,減少水稻播種面積,增加蔬菜種植和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積極引進種養公司,採取公司+農戶的一條龍生產加工模式,靈活地帶動農業結構調整。期間,湞江區提出“1154”工程規劃,即實現1萬畝水產養殖面積,飼養100萬隻“三鳥”,建成5000畝高標準蔬菜基地,農村人均年純收入達4000元以上。區政府在水產和禽畜養殖方面,積極鼓勵當地農民投資和外地遊資,把種投資有機結合起來;鞏固扶持原有“養鴨場”、“豆腐村”、“豆芽村”,擴大專業村生產規模;重點扶持種植戶發展蔬菜、粉葛、淮山等經濟作物種植,形成連片1500畝“蔬菜村”、“粉葛村”、“淮山村”。北江區以灣頭“三雄種苗公司現代農業示範區”為重點,開發蔬菜生產基地320畝,在養殖方面重點抓品種結構調整,大力推廣瘦肉型三元雜交豬飼養,最佳化水產品種養殖結構。

截至2003年,湞江區種植蔬菜面積1.75畝,水稻播種面積5861畝,生豬飼養5.66萬頭,“三鳥”飼養54.20萬隻,魚塘面積9570畝;北江區種植蔬菜面積4300畝,水稻播種面積880畝,生豬飼養2.87萬頭,“三鳥”飼養71.41萬隻,魚塘面積4000畝。

2004年6月新增十里亭、犁市、花坪三鎮後,湞江區種植蔬菜面積6.01萬畝,水稻播種面積4.45萬畝,生豬飼養12.84萬頭,“三鳥”飼養298.22萬隻,魚塘面積1.62萬畝。

文化

方言

韶關市區、樂昌市區和仁化縣城則普遍使用粵方言(廣州話),國語在市區、縣城及工礦區也普遍使用。

新中國成立前,區境以其地處南北交通咽喉,又為南北商貿重鎮,由此形成方言雜聚,各處分布的“南腔北調”格局。主要的方言,仍以三大民系流行的漢語方言為主。其中,主要包括粵方言、客方言,以及韶州本城方言等。在境內農村地區,以流行客家方言為主;在境內城區,以流行粵語方言(白話)為主,本城方言次之。

新中國成立後,伴隨著新移民不斷遷入境內,以粵方言、客家方言為主導的區轄境內,逐步融入贛方言、湘方言及閩方言,標準的漢語國語亦在境內流行。形成城區以粵方言為主,客家方言遍布城鄉,兼有韶州本城土語、贛方言、湘方言、閩方言等族群方言分布。

遺址

孫中山北伐大本營舊址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後,為打倒軍閥割據,謀求全國統一,於1922年和1924年,曾先後兩次親臨韶關督師北伐。

孫中山北伐誓師廣場舊址

1922年5月6日~6月1日和1924年9月12日~11月4日,孫中山先生兩次親臨韶關督師北伐,先後在韶關南教場(今中山公園),舉行北伐誓師大會和舉行“雙十”紀念活動,檢閱北伐軍,接見蘇聯“窩羅夫士忌”號巡洋艦的官兵,還參加了在此召開的“韶州各界贊助北伐大會”,並在會上作了題為《北伐原因》的長篇演說。

廣東省農民協會北江辦事處舊址

位於市區下后街當年的“四邑同鄉會”宏仁善堂內(今建國路國小)。原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平房,1925年曲江縣農會在這裡辦公,並在此召開了曲江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曲江縣農民協會在此成立後,辦公居左側兩房;1926年1月,廣東省農民協會北江辦事處在此成立後居右側一房。同年,中共北江地方委員會亦設在此。1960年12月26日,北江農民協會辦事處舊址公布為韶關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擴建學校,辦事處舊址房子被拆除,唯宏仁善堂石匾額尚存。

北江農軍學校舊址

位於市區弓箭街都司衙門(今為建國路50~60號,市糧食局所在地),是大革命時期中共北江地方委員會,根據粵北農民運動鬥爭形勢發展的需要開辦的。於1926年10月至1927年4月共舉辦兩期,學員200多人。是一所專門培養農運武裝軍事幹部的學校。北江農軍學校主任,初期由蔡如平擔任,後由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生、北江地委成員朱雲卿擔任。1927年廣州“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後,北江農軍學校畢業的兩期學生,隨北江農軍北上武漢,繼而部分人員參加八一南昌起義,流沙戰役失利後,部分人員陸續返回粵北參加當地武裝鬥爭,還有部分人員參加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75年5月7日,北江農軍學校舊址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南韶連政治幹部講習所舊址

位於市區風度路60號,原為豫章會館,今為商業門店。1926年11月至1927年4月,以駐韶湘軍第二軍教導師師長陳嘉祐的名義,在此舉辦南韶連政治幹部講習所。講習所由中共北江地委領導,聘任教導師副官劉小山(中共黨員)為校主任,中共北江地委、廣東省農會北江辦事處、省農會特派員、省婦運會等幹部到所講課。當時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黨代表的李富春曾來講過幾次課,支持辦學。學員大都是吸收下層進步知識分子參加。至1927年4月講習所結束,共培訓200多名幹部學員,充實了北江各縣農運政治幹部隊伍力量。

朱德部駐犁市舊址

1927年12月中旬,朱德率南昌起義軍餘部輾轉來到當時的曲江縣犁鋪頭(今湞江區犁市鎮),以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范石生部140團的名義將團部設在犁市街西李達材的當鋪內。朱德化名王楷,住在當鋪的樓上。該當鋪高11米,牆厚0.5米,室寬21.8米,上下兩層建築面積共1075平方米,由青磚砌築。朱德在此期間,參加了北江地區的革命活動,幫助支持了曲江縣清水塘農民運動和仁化縣董塘等地的農民武裝暴動。該舊址今為湞江區犁市公安派出所辦公所在地。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官教導團舊址

位於峰前街韶州師範學校(原為相江書院)。軍官教導團駐紮在該校禮堂,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面積約500平方米。1927年秋,武漢國民政府汪精衛與蔣介石合作反共後,10月初,軍官教導團在葉劍英率領下,由武漢南下抵達韶關,後全團南下廣州,參加了12月11日的廣州起義,成為廣州暴動的主要武裝力量。

抗敵演劇宣傳第七隊舊址

位於湞江區東河壩墨江會館(今為啟明國小)。1941~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由中共地下黨領導的第七演劇宣傳隊(當時全國組織有十個演劇宣傳隊)在韶關和北江各地演出過《船夫曲》、《黃河頌》、《軍民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天國春秋》、《祖國在召喚》等10多個抗日宣傳劇目。隊長吳狄舟,副隊長徐洗塵。該隊與第七戰區政治大隊同駐一地。

中共粵北省委舊址

中共粵北省委舊址,位於五里亭(今牛奶場內),為磚木結構平房院落,面積約200平方米。1940年冬,中共廣東省委根據抗日戰爭形勢發展,在始興沈所紅圍召開省執委擴大會議,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決定將原中共廣東省委劃分為粵北省委和粵南省委,粵北省委書記為張文彬,粵南省委書記為梁廣。1941年春,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成立,張文彬調為副書記,李大林接任中共粵北省委書記,並遷省委於五里亭牛頭沖民房。1942年5月26日,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長郭潛被捕叛變,第二天即帶領國民黨特務在五里亭省委機關抓捕了省委書記李大林、組織部長饒衛華以及當時在樂昌的八路軍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等,製造了反共的“粵北省委事件”。

湞江交通

湞江區湞江區
京廣鐵路縱貫轄區,素有“韶關門戶”之稱的韶關火車站座落在湞江區中心地段(位於湞江東岸),乘公交1、2、3、4、9、10路都可以到達。站內設京九、滬九直通候車室。京廣鐵路貫境而過,區內有多個鐵路貨運站。韶關火車站距京珠高速公路入口僅13公里。

韶關火車站原名韶州站,建於1916年。離北京西站2073公里,離廣州站221公里,隸屬廣州鐵路(集團)公司羊城鐵路總公司管轄。現為一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零擔、貨櫃貨物發到;辦理整車貨物承運前保管;不辦理整車爆炸品及一級氧化劑發到。

韶關汽車客運東站是目前韶關市最大的汽車客運站,座落在韶關市湞江區站道路56號。在韶關汽車客運東站乘坐大巴或計程車可直達“珠三角”各大城市和韶關市和縣(市、區)的任何一個旅遊景點。

湞江、北江流經境內,水路連線珠江,直達廣州,轄區內還建有大型的貨櫃碼頭,湞江貨運碼頭被列為一線海關碼頭,出口貨物可直達香港

教育

學前教育

新中國成立初期,區境幼稚園多為民辦,招收3~6周歲兒童入園。至1950年末,城區有幼稚園4所,幼兒276人,教職員工16人。1952年9月,駐區境韶關運輸公司在韓家山腳下創辦韶關運輸公司幼稚園(後更名為韶關汽車修理廠有限公司幼稚園)。該園成立初期僅有保教人員2人,在園幼兒12人。

1958年“大躍進”時期,為解放農村婦女勞動強度,區境各“人民公社”和農村辦起臨時、季節性幼稚園、託兒所。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區境幼稚園逐步發展。1983年後,區境積極貫徹廣東省農村幼兒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開始發展農村學前識字班,所屬大隊(管理區、村)紛紛設立幼教班,分寄宿、全日、半日或三年、一年、半年及隨到隨收的季節性臨時班。後因經費拮据、師資奇缺、無人管理等原因,多數農村幼稚園自動解散。“八五”期間,根據《韶關市1990~1995年幼兒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湞江、北江兩區政府加大幼兒教育設施建設投入,辦園條件有較大改善。期間,湞江區教育局於1990年9月創辦湞江區機關幼稚園,開園時有專職教師4人(事業單位編制),保育員2名(臨時工),在園幼兒30人。至1995年末,湞江區有幼稚園5所,北江區有幼稚園4所。

1996年後,根據國家《社會辦學條例》,改變政府包辦幼兒教育狀況,提倡公辦和民辦相結合辦學形式,大力發展幼兒教育。此後,民辦幼稚園在區境內得到迅速發展,多數公辦幼稚園改制為民辦。至2004年6月,湞江區有幼稚園32所(均為民辦),其中學前班64個、幼兒班141個,在校幼兒5390人,幼兒教職工351人;北江區有幼稚園14所(公辦1所、民辦13所),共有學前班21個,幼兒班24個,在園幼兒達2689人,幼兒教職工117人。

國小教育

新中國成立初期,區境國小教育開始恢復,入學人數開始逐步增加,到1950年,區境有國小校21所,學生人數達5352人。到1953年,區境有國小32所,在校學生6474人。1958年,受“大躍進、高指標、高速度”影響,區境上馬一批農村試行鄉辦學校、村辦學校、隊辦學校,由於校舍、師資不足,教學質量下降。1959年,地方政府及時關閉一批國小。1961~1964年,區境先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以及“兩條腿走路”方針,在辦好全日制國小的同時,在農村興辦半耕(工)、半讀國小。“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受“停課鬧革命”影響,國小老師大部分被揪斗或下放勞動。1967~1968年,國小陸續複課。此時,國小學制從6年改為5年,並取消考試、升留級制度。1980年,區境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普及國小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增辦部分學校,並對區重點國小進行師資隊伍調整、充實,但整體國小仍良莠不齊,城區國小和農村國小在校舍質量、辦學規模、師資素質、在校人數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到1984年9月,湞江、北江兩區建置前,湞江區有國小27所(城區8所,農村19所),共有教師343人(學歷合格223人,達標率為65%,農村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不足20%,有68名民辦教師均為高、國中文化);北江區有國小16所(城區10所,農村6所),共有國小教師350人(學歷合格179人,達標率為51.4%,農村國小教師的學歷達標率不足20%,有35名民辦教師均為高、國中文化)。境內農村國小多數校舍均為低矮潮濕泥磚瓦房。1985年始,湞江、北江兩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區境國小教育有較大改觀。至1995年,湞江區有國小教師350人(學歷合格343人,合格率達98%,比1984年提高33%),在校學生12351人,比1985年增多5626人;北江區有國小教師370人(學歷合格355人,合格率達95.9%,比1984年提高了44.5%),在校學生7952人,比1985年增多824人。

1996年,湞江、北江兩區國小教育開始走公辦、民辦相結合辦學方式。截至2004年8月,湞江、北江兩區合併前夕,湞江區有國小24所(城區9所,農村15所),國小教師556人(學歷合格555人、合格率達99.8%),在校學生13880人,其中有民辦國小1所(金沙國小)、駐區國小2所(鐵路一小、鐵路二小),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國小生畢業率、升學率均達100%;北江區有國小14所(城區8所,農村6所),共有國小教師36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在校學生8769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國小生畢業率和升學率均為100%。

中學教育

1950~1957年,區境私立中學在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後,全部轉為公立學校。1958年“大躍進”開始後,區境湧現一批新辦鄉鎮中學,由於辦學條件較差,中學教育質量出現“倒退”現象。1960~1962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區境合併、停辦一些辦學條件不具備的中學。“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區境中學“停課鬧革命”,中學教育處於癱瘓狀態。1968~1969年,區境郊區農村興起大隊辦國中、公社辦高中,中學教育出現快速擴散,部分大隊採用簡陋雜房做校舍,並請“工農兵”上講台,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學質量較差。期間,學校減少部分專業課程,增設勞動課,並實行工人、農民進駐學校,稱工宣隊和貧下中農管理學校(教學無課本),多數學生受“讀書無用論”毒害無心學習。1972年後,中學教育逐步恢復正常,但部分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仍未完全恢復名譽。

1977年,國家恢復聯考並逐步恢復原有課程設定,區境中學實行三、二學制(國中3年、高中2年),高中文理分科。1979年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區境中學教育進行調整,到1980年,駐區的韶關市第一中學率先恢復高中三年制,其他高中也在1982年相繼實行三年制。

1984年9月,湞江、北江兩區始有區辦中學,1985年1月,湞江區創辦首家區屬中學“湞江中學”,1986年,再創辦南郊初級中學,1988年9月,創辦新韶初級中學;北江區於1991年9月,創辦首家區屬中學十里亭初級中學。1998年,國有企業體制改革,駐區的曲仁礦務局五礦中學移交湞江區管轄,更名為“湞江區田螺沖中學”。

1999~2002年,湞江、北江兩區分別整合區境學校,最佳化中學教育,先後撤銷十里亭初級中學、南郊(樂園)初級中學和新韶初級中學。至2004年6月,湞江區內有中學8所,其中區屬中學3所(湞江中學、田螺沖中學和民辦的金沙明星中學),另有駐區中學5所,分別是韶關市第二中學、第八中學、鐵路第一中學、鐵路第二中學和曲仁礦中學;北江區沒有區屬中學,只有駐區中學5所,分別是韶關市第一中學、第三中學、第四中學、第七中學、第十中學。

旅遊

風度長街

風度路商業街位於市區解放路和風采路之間,街長約800米,路名“風度路”為紀念唐代名相、曲江(今韶關市)人張九齡而得名。“風度”二字取自唐玄宗“風度得如九齡否?”句。風度北路原有風度樓,後因街道擴建而拆除。2000年,風度路改建商業步行街後,街道經營服飾、五金家電、金銀珠寶、美食、土特產品、藥材等。其中,包括各種大型、專業購物中心:冬菇街、陸羽茶莊、電器街、機車一條街、風度廣場電訊設備中心、服裝批發中心等。風度南路的冬菇街,經營各種粵北名優土特產品。

古樓風采

風采樓位於區境風采路與上后街(舊名學宮街)之交叉口,建築雄偉獨特,被譽為韶關標誌性古建築。風采樓建於明代弘治十年(1497年),韶州知府錢鏞為紀念韶關借北宋名臣余靖而建,屢經重修。風采樓上的“風采樓”三個大字是明代書法家陳白沙(獻章)毛筆字的存世珍品。風采樓高22米,正方形,頂為三重飛檐翹角,正中有華飾小圓頂。占地100多平方米。

蓮峰覽勝

景觀得名於“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位於區境東南“蓮花山”,屬山嶽型自然風景區,公園總占地面積2300公頃,主峰蓮花山海拔256米,山脈層層展開“狀似蓮花”得名。公園始建於民國7年(1918年)。1993年6月被林業部命名國家級森林公園。

公園

早期有望韶亭、蓮峰樵唱、蓮花唱晚、蓮花松濤、蓮峰遠眺、杜鵑春曉、問天群石、萬壽禪寺等景點,20世紀90年代後,公園陸續新增山門、瑤族風情園、靜之動生態運動樂園、靈芝生態園、森林燒烤場、野生動植物園,以及玉蘭香醉、蓮池映月、瑤池碧波、棧道懷古等景觀。

三江溢彩

取自區境古代“三江匯流”奇景,2000年,韶關城建實施“光亮工程”,三江六岸沿堤裝飾路燈,形成湞江、武江、北江沿江夜景。

北江麗影

位於區境南郊北江路,景觀起自北江橋頭,沿北江東岸江畔向南迤邐約2.5千米。“長廊”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分作“文化源流篇”(含馬壩人圍獵、石峽人耕作場面、韶樂文化、禪宗文化等)、“科技貢獻篇”(含宋人水法冶銅、錢幣鑄造、利瑪竇譯書、張九齡飛鴿傳書等)、“傳統美德篇”(含宰相風度、余靖從政六箴、文天祥過韶州等)、“民族風情篇”(含瑤山長鼓舞、芒鼠獻貢、客家婚俗、珠璣尋根等)4個主題,散布在北江路西側緊靠江堤的人行道上。“長廊”橫斷面最寬處約15米,最窄處5~10米,呈狹長帶狀分布。2004年底長廊被評入選“韶關新十景”。

貿易市場

以啟明路建材一條街、站南路日用百貨批發一條街、韶南大路農副產品批發一條街為重點,以建材、家具、湞江區服裝、日用百貨、水產、蔬菜、糧食、三鳥、水果、生豬等專業批發市場為龍頭的“三街十市”,重點30億元的規模,形成了強勁的市場輻射能力。

廣東行政區劃

廣東省位於中國大陸最南部,南臨南海。全省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陸地中部。大陸海岸線總長3368千米,島嶼眾多。陸地面積17.98萬平方千米,海島面積1600平方千米。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03.7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省總人口的1.5%,以壯、瑤、畲、回、滿等為主。廣東省轄21個地級市,54個市轄區、23個縣級市、41個縣、3個自治縣。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廣州市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深圳市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珠海市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汕頭市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韶關市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佛山市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江門市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湛江市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茂名市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肇慶市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市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梅州市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汕尾市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河源市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陽江市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清遠市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東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揭陽市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雲浮市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