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解放紀念像

廣州解放紀念像

廣州解放紀念像立於海珠場中央。是廣州市人民政府為紀念廣州解放於1959年塑造的,作者詩尹積昌。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擬在此處建毛澤東塑像,將該解放紀念像拆除現廣州解放紀念像由潘鶴、梁明誠於1979年重新設計塑造,1980年建成。該紀念像於1963年被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廣州解放紀念像立於海珠場中央。是廣州市人民政府為

廣州解放紀念像廣州解放紀念像

紀念廣州解放於1959年塑造的,作者詩尹積昌。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擬在此處建毛澤東塑像,將該解放紀念像拆除現廣州解放紀念像由潘鶴、梁明誠於1979年重新設計塑造,1980年建成。紀念像為花崗岩石雕鑿,基座為方形,高3.6米,邊長4.3米,像高11.5米,坐北朝南。主體是一解放軍戰士,肩背小米袋,左挎駁殼槍,腰圍子彈帶,右手持步槍.左手抱花束,昂首挺胸。像與方座連成一體,猶如一塊巨石雕成的一方印章,鈐在廣州大地上。像座正面鐫刻著解放後首任廣州市長葉劍英的題字: “一九四幾年十月十四日廣州解放紀念”,四角分別刻有“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印文。

該紀念像於1963年被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美食

沙粿條

廣州解放紀念像沙粿條

沙粿條是廣州一種大眾化的米製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鎮而得名,有百多年歷史。其做法是取自白雲山九龍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漿蒸製,切條而成。其粉潔白薄韌,食法有乾炒、濕炒、泡食、涼拌等。沙河飯店專門有沙粿條專席,除鹹食、甜食外,還加以各式果蔬榨汁製成彩色沙粿條,色

廣州解放紀念像廣州解放紀念像

彩繽紛,味道各異。

艇仔粥

舊時廣州西郊,河道兩旁遍植荔枝樹,叫做荔枝灣,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灣晚唱”便指這裡。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遊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小艇專門供應“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遊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作配料,後來還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涼皮、蔥花、姜等,吃前當即煮粥滾制,芳香撲鼻,熱氣騰騰,十分鮮甜。無論在街頭食肆,或如白天鵝賓館那樣的五星級酒樓,都可品嘗到這種廣州特有的粥品。

景區住宿

花園酒店

廣州解放紀念像東方賓館

廣州市環市西路159號 020-86661595

東方賓館

廣州市登峰北下塘麓景路8號 020-83347505

廣東大廈

廣州市東山區寺有新馬路2號 020-87766888

廣州假日酒店

廣州市較常西路11號 020-83332121

中央酒店

廣州市環市東路420號 020-82263868

景區氣候

暖熱少寒,夏長冬短。廣州市位於南亞熱帶,終年氣溫相對較高。年平均氣溫為21.4~21.9℃,地域分布呈北低南高的趨勢。氣溫年內變化為單峰型,最高出現於7~8月,最低在1月。7~8月為盛夏季節,太陽經過廣州天頂附近,光照最強,大氣酷熱,月平均氣溫高達28.4~28.7℃,月極端最高氣溫達38.7℃(1953年8月12日,廣州);1月,太陽高度角偏低,日照時間短,加之受來自高緯度的大陸乾冷氣團控制,月平均氣溫為13.1℃,月極端最低氣溫達零下2.6℃。

景區購物

橄欖

烏欖白欖合稱橄欖,是增城市的特產。

烏欖是“增城四寶”之一(另三寶是掛綠荔枝絲苗米涼粉草),它全身是寶:欖肉制欖角、榨油;欖仁可作菜餚,又是點心的上好配料;欖核是著名工藝品欖雕的原料,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烏欖共有30多個品種,其中以西山、羊角、黃肉、鵝膏、三方、油欖仔最為著名。

增城還出產白欖。可以製成各種涼果小食,如我們平日愛食的甘草欖、和順欖、辣椒欖、化皮欖、桂花欖和衛生欖等,就是用鹽漬,用糖醃,或加上香料與

廣州解放紀念像廣州木雕

食用色素等,經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

廣州木雕

廣州木雕也是廣州雕刻的一種,素以工藝精巧細膩而聞名。木雕分為建築裝飾和家具雕刻兩類。建築雕刻多採用樟木製成,有廳堂花榻、門窗、屏風、神案等,如陳家祠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裡的屏風,樑柱、門窗便處處體現著廣州木雕工藝的特色。家具雕刻以紅木家具和樟木箱最為有名。以紅木家具為例,它繼承了我國傳統的雕刻工藝和木質結構工藝,具有造型古樸典雅、雕刻精細、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結構堅固、經久耐用等特點,是東方式廳堂的高檔實用藝術品。

紅木分為酸枝和花梨木兩大類。紅木家具的製作是用入榫方法,不用釘子。雕工主要有浮雕(凸花)、通雕(通花)和刻線沉雕(凹花)三種。紅木家具也有花瓶、瓶座、宮燈等工藝產品,習慣稱為“紅木小件”。紅木工藝九龍床是近年來創新產品的代表作之一,其雕刻設計別出心裁,靠背上雕刻的九條游龍大有呼之欲出之勢,真可謂是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絕。

交通

乘41、62、185、283、289、133、、261路公車紀念堂站下,可達。

景區圖片

廣州解放紀念像廣州解放紀念像
廣州解放紀念像廣州解放紀念像

廣州簡介

廣州市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紀的周代,這裡的“百越”人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特建“楚庭”,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秦始皇33年(公元前年214年)統一嶺南後建南海郡(郡治設在“番禺”,即今天的廣州),到公元226年,孫權為了便於統治,由原交州分出交州和廣州兩部分,“廣州”由此得名。直至1921年成立市府廳,才特指廣州這個城市。

廣州又稱為“羊城”、“穗城”,因四季花開不敗故稱花城。相傳周朝時,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天空飄來五朵彩色祥雲,五仙人騎著五隻羊,各攜帶一串谷穗降臨此處,贈谷穗給居民,祝福此地五穀豐登、永無饑荒,後仙人飄然而去,留下五羊化為石頭,今越秀公園建有以此傳說為題材的“五羊石像”。

廣州是秦漢繁華都會。在世界歷史名城中,除故羅馬、雅典等少數幾個城市外,巴黎、倫敦、莫斯科等名城均比廣州年輕。廣州是漢唐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作為中國最早對外和從未關閉過的貿易通商口岸,在世界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廣州的名勝古蹟眾多。國家、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共156處。其中國家級16各,省級28個,市級112個。城區中山四路一帶發掘秦漢造船遺址西漢南越國宮署御花園遺址,已被評為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現正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廣州是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抗英鬥爭黃花崗民主革命戰役廣州公社起義均發生在廣州。革命先驅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曾經三次建立了政權。毛澤東在這裡舉辦了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了大批革命骨幹力量。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在這裡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廣州起義魯迅郭沫若郁達夫等也曾來廣州傳播先進文化。

游在廣東

廣東位於中國大陸南部,環境宜人,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廣東亦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