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辦醫學類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學校創建於1953年9月,由當時閩南唯一的公立護士學校-廈門護士職業學校、廈門醫士學校和廈門第二醫院護士學校合併而成,“文革”一度停辦,1972年復辦。辦學近60年來,經過幾代人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初步建成了一所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建校以來,已培養二萬多名合格的衛生技術人才,為廈門及海西的醫療、衛生、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2015年09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文:根據《教育部關於“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審批設定中東部地區本科學校,同時審批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定民辦本科學校。其中,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更名為廈門醫學院。2016年1月,經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並報教育部審核,新設為本科院校。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鳥瞰圖鳥瞰圖

學校的前身是鼓浪嶼救世醫院於1900年開辦的附設醫學專門學校。

1953年9月,與廈門護士職業學校、廈門醫士學校和廈門第二醫院護士學校合併而成,校名為“鼓浪嶼醫院衛生學校”。

最初的校址在廈禾路336號,遷至廈禾路350號,1956年遷石泉路7 號,1958創辦廈門醫學院,廈門衛校石泉山校舍劃歸醫學院使用,廈門醫學中等教育改由各醫院舉辦。

1963年,“鼓浪嶼醫院衛生學校”遷到石泉路7號原廈門衛生學校舊址,恢復廈門衛生學校舊稱。“文革”期間,學校遭受嚴重衝擊,直至停辦。

1972年秋季學校復辦時,校名改稱為“福建省廈門衛生學校”,校址就確定在了白鹿路24號,從此,這塊土地就成為廈門培養中等衛生技術人才的搖籃。從學校創辦至今,先後開設過護士、助產士、西醫士、中醫士、口腔醫士、衛生財會與統計等專業,1979年招收過醫學大專班。

1985年在華廈基金會的贊助下開始籌建口腔醫院,作為學校的附屬醫院,90年醫院正式建成。

在1990年以後,學校獲得比較大的進步,上了兩個台階,第一個台階是在90年到92年,這個時期學校抓好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校容校貌更新,師生精神空前振奮起來,上第二個台階是在93年至今,這個時期學校迅速發展,規模擴大,管理水平、教學質量普遍得到提高。這幾十年來,學校畢業學生一萬多名,他們遍布全省各地,為人民健康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湧現出如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林成水、全國模範護士陳珍霞等一大批優秀衛生技術人才。

2001年,經市政府批准在學校成立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籌建處,負責組建廈門醫高專工作。

2001年10月廈門市政府辦公廳批准成立“廈門醫學職業技術學院籌建處”,並掛牌。

2002年廈門醫高專通過省高校設定評審委員會考察,經省長常務會、省委常委會議決定,報教育部驗收,醫高專已於2003年秋季開始招生。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系廈門市政府舉辦,在廈門衛生衛生學校的基礎上籌建。

2002年5月,“廈門醫學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2007年元月29日,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第五屆一次會議在哈爾濱市舉行,經過委員會專家投票表決,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獲得通過。

在2007年03月16日傳來了又喜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發函(2007)45號檔案,同意在廈門衛生學校基礎上建立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廈門醫學院,前身為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5年09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文:根據《教育部關於“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審批設定中東部地區本科學校,同時審批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定民辦本科學校。其中,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更名為廈門醫學院。

2016年1月,經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並報教育部審核,新設為本科院校。

學校概述

簡介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創立於1953年9月,由當時閩南唯一的公立護士學校--廈門護士職業學校和廈門醫士學校、廈門第二醫院護士學校合併而成。

校訓

德厚立人、術湛立業

理念

育人為本、質量第一

學校概況

學校特色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按照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

按照我市海灣型城市發展的要求,本著高起點、高質量、突出優勢、形成特色,辦好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要求,學校充分發揮廈門經濟特區的區域優勢,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已經具備了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完善的臨床教學基地。學校由校本部、附屬醫院、研究所和臨床檢驗中心組成。

學校現狀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07人,其中碩士、博士37人,占35%;教授6人、副教授和高級講師38人,占41%;近五年學校教師參編衛生部規劃教材16部,其中主編3部、副主編2部;10多名教師分別擔任全國、省、市有關學會、研究會的會長、理事長、常務理事、秘書長等學術職務。學校教學設備價值2254萬元,圖書館藏書14萬冊, 2/3的教室具有多媒體與網路教學功能。

學校環境

學校擁有良好的辦學基礎設施。按照專科學校建設標準,廈門市政府新建了組建中的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校園。新校園位於廈門市思明區前埔岩前水庫片區,新校區設計與廈門規劃的海灣型城市相適應,空間形象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同時不失其獨特的空間特點和社會文化機理,是一所規劃理念新、有新意和創新精神、符合實際、充滿活力、生機的、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校園。

學校占地 200畝,一期工程建築面積48,202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24,438 M²。校本部擁有教學設備總價值2254萬元,多媒體教室42間,語音室3間220座位。圖書館面積3200平方米,藏書14萬冊,期刊319種。

2010年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職招生情況(學校代碼:2532 ) 教務處 2010、5、12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學制 收費標準(元/學年) 招生數 全市 範圍 福州 莆田 泉州 漳州 龍巖 三明 寧德 南平 備註 (含身體條件等)
護理 (100100) 2700 170




170


面向全省;50與上杭衛校,120與永定衛校聯辦
護理 (100100) 2700 170 120
10 10 10
10
10 面向全省 校本部招生
護理 (100100) 2700 150 60 10 10 20 20
10 10 10 與同安衛校聯辦前二年在同安後一年回校本部
助產 (100200) 2700 250 100



150


100 與同安衛校聯辦;50與上杭衛校聯辦;100與永定衛校聯辦
藥劑 (101100) 2700 100 70
10 10 10



面向全省 校本部招生
藥劑 (101100) 2700 150 60 10 10 10 10 10 10 20 10 與同安衛校聯辦前二年在同安後一年回校本部
口腔修復工藝 (100900) 2700 60 45
5 5 5



面向全省 校本部招生
化妝品的套用與管理 2700 50








新增加專業 校本部招生
康復技術 2700 50








新增加專業 與同安衛校聯辦
2009 年招生參考分數


200- 300 150-250 200-250 180- 300 200-250 200- 250 200-250 200- 250 250- 300

學校學術交流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師生活動照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師生活動照

學校積極開展醫學高等教育,積累了一定的高等醫學教育教學和管理經驗。學校1979—1983年曾辦過臨床醫學大專班,從1998年起,學校先後與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學院、廈門大學醫學院聯辦口腔醫學、護

理學、口腔工藝技術、臨床醫學、衛生信息管理等專科專業。幾所高校對學校開展了全面的考察與評估,進行多門學科抽考,他們一致認為學校完全能夠勝任醫學高職教育。通過醫學高職教育實踐,使學校積累了開辦大專層次醫學教育的經驗,初步掌握了醫學專科及高職醫學教育的規律,逐步探索出一條培養高等套用型衛生技術人才的路子。此外,學校還擁有以下許多較完善的臨床教學基地。

圖書館

概述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圖書館是一座適應當代教學需要的新型圖書館。她

圖書館(2張)

座落於天鵝湖畔,建築雄偉,環境優美,樓高6層,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在創辦人和學校領導的關心重視下,圖書館硬體設施配備一次到位,館藏圖書文獻資料建校4年不斷充實完善。現有圖書文獻總量14萬冊,報刊雜誌600多種。設有綜合閱覽室、借閱流通書庫、特藏書庫等專業部門,文獻信息資料齊全。以及多間自修教室,能同時容納上千位讀者。

通過積極有序的資源建設,我館形成了以茶學科為主要特色,其他各類學科並重的多類型、多載體的文獻信息資源館藏體系。今後根據學校發展需要,我館在不斷加強傳統文獻資源建設的同時,將電子化、數位化資源建設作為文獻資源建設的重點,逐步實現期刊、電子圖書的線上閱讀和檢索。茶學院圖書館機構設有兩室三科:館長室、學報校報編輯室、綜合科、流通科、期刊教材科,以“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為宗旨,在“共享文化資源、構建和諧校園”的實踐中,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服務,為學校的發展與創新服務,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盡心竭力,作出特有的貢獻。

館藏分布

樓層 室名 館藏範圍或服務簡介
一層 自修室 供學生自修使用
學生活動室 供學生開展社團活動
儲藏室 存放教材及過期的報紙
二層 綜合閱覽室 包括部分圖書及各類的期刊
借閱書庫一 收藏G、H、I類的圖書
三層 借閱書庫二 收藏A~F類的圖書。
過刊閱覽室 存放過刊
四層 借閱書庫三 收藏J~Z類的圖書。
電子閱覽室 提供各種電子資源、館藏多媒體光碟檢索
五層 特藏書庫 包括四大類圖書:茶學類書不外借。

公交線路

乘客可乘以下公交廈門105路、廈門115路、廈門126路的路線,可以到達醫高專站下車即可。


醫高專周邊公交線路基本情況表
序號 線 路 起 訖 點 首 末 班 時 間 備 注
醫高專站【 】
1 廈門105路 紅星美凱龍總站←→醫高專 紅星美凱龍總站首班06:20末班22:30 醫高專首班07:00末班22:30
2 廈門115路 同益碼頭←→醫高專 同益碼頭首班06:25末班22:00 醫高專首班06:30末班22:00
3 廈門126路 醫高專←→南山西路﹝湖裡﹞ 醫高專首班06:00末班22:40 南山西路﹝湖裡﹞首班06:25末班23:30

學院簡介

學校簡介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前身是福建省廈門衛生學校,創建於1953年9月。學校由校本部和兩所附屬醫院組成,校本部位於“國際花園城市”廈門島內,坐落在美麗的環島路和環島幹道旁,依山面海,環境優美。辦學60年來,為國家培養了3萬多名醫藥衛生技術人才,學校開設醫學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類(護理、助產)、醫學技術類(口腔醫學技術、眼視光技術)、藥學類(藥學、生物製藥技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和健康服務類(化妝品行銷與使用技術)等12個專業,全日制大專在校生2435人。

【近三年學校多項工作獲得榮譽】

全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

全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團中央授予“KAB創業教育基地”榮譽稱號

福建省第十一屆省級文明單位

福建省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示範校

福建省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大賽)優秀組織單位

2010、2011年連續兩年畢業生就業工作獲福建省評“優秀”

2011年度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評估工作獲得優秀

2011年福建省大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

廈門市衛生系統黨風廉正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廈門市平安校園、綠色校園、文明單位

廈門市直機關“巾幗文明崗”稱號(護理系)

教學環境

校本部占地222畝,建築面積6.66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4.50萬平方米,生均18平方米,實驗實訓場所2.34萬平方米,生均9.5平方米;學生宿舍1.69萬平方米,生均6.9平方米;食堂0.45萬平方米;教室1.03萬平方米;圖書館0.43萬平方米。

校本部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120萬元,生均2.9萬元;館藏紙質圖書18.3萬冊,生均74.6冊;教學用計算機1232台,每百名學生49台;41間多媒體教室座位4352個,5間語音教室座位220個,每百名學生擁有多媒體和語音教室座位數186個;有校內實驗實訓中心8個,各專業均配有較完善的現代化實驗實訓設施;有校外實訓基地107個,其中教學醫院12所,實習醫院70所,非醫護專業技能實訓基地25個。

1.校內實驗實訓中心

省級實訓基地,設有護理技術、健康評估、內、外、婦、兒、康復、ICU和手術室等實訓室,面積3150┫,設備1100萬元。

省級實訓基地,設有義齒製作實訓室(包埋鑄造室、烤瓷室、拋光室等)、口腔修復實訓室、口腔臨床實訓室、口腔臨床模擬實訓室、牙體雕刻實訓室等,面積3400┫,設備950萬元。

設在附屬醫院,建有診斷、穿刺、護理、急救與重症監護等實訓室,面積800┫,設備350萬元(未計入校內總值)。

建有視功能、驗光、磨鏡、隱形眼鏡、驗配售一體化等實訓室,面積600┫,設備300萬元。

建有化學與生化、有機化學與藥化、藥物製劑、細胞培養、發酵、基因工程、分離純化等實驗室和GMP實訓車間,面積近3000┫,設備1200餘萬元。

建有解剖數碼互動、組胚和病理顯微數碼互動、病原生物與免疫、機能實驗室等,面積1300┫,設備730萬元。

建有計算機軟體實訓室,計算機硬體實訓室,計算機網路實訓室,公共機房等,面積3767平方米,設備總值1446餘萬元。

心理健康中心

有工作用房6間,包括多功能行為觀察室、心理測量室、團體輔導室、個體諮詢室等,約220平方米,儀器設備和軟體總值約106萬元,日常經費按20元/生劃撥,2011年心理健康工作專項經費為5萬元。

2.附屬醫院

附屬口腔醫院:二級專科醫院,有口腔綜合治療機103台,設病床25張,儀器設備總值5000餘萬元。現有職工180人,專業技術人員103人,其中高級職稱24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20餘人。有2個廈門市重點學科。

附屬醫院(廈門市第二醫院):三級乙等綜合性附屬醫院,設病床1000張,儀器設備總值超億元。現有職工1270人,專業技術人員1026人,其中高級職稱14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百餘人。有4個廈門市重點學科。

科研成果

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專業:助產、藥學

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護理、生物製藥

省級精品專業:口腔醫學

省級教學團隊:口腔專業群教學團隊

省級實訓基地:口腔、護理

省級教學名師:王斌、姚江武、紀晴

省級精品課程9門:婦產科護理學、全口義齒工藝技術、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牙體雕刻工藝技術、健康評估、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護理心理學、藥物製劑技術、外科護理

省級教改試點項目:廈門“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鄉村全科醫生

市重點專業:護理

市精品課程:牙體雕刻技術

學校獲省廳、廈門市級科研項目17項,獲縱向科研經費170餘萬元;主編、參編各類規劃教材127部,其中教育部衛生部規劃教材47部;編寫校本教材46部;

2011年教師參加首屆福建省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大賽獲得二等獎,並獲“優秀組織獎”;

在第六屆全國信息技術套用水平大賽中,我校計算機教研組9名教師榮獲“最佳指導教師獎”及“大賽組織獎”。

人才培養

◆歷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達99%以上。護理畢業生近80%在三級醫院就業,鼓勵醫學類專業畢業生到基層編制內就業,其他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層次和薪酬相對較高。就業工作連續兩年省評優秀。

◆國家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高。護理專業畢業生參加國家執業護士考試,連續兩屆通過率100%,在全國名列前茅;2010首屆口腔醫學專業參加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通過率88.9%,高於全國通過率近60個百分點,在全國名列前茅。

◆實用英語A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93%-95%

◆英護方向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70%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94%-95%,優良率>70%

◆學生參加全國技能大賽

1.2009年全國護理技能行業大賽:

我校4名選手參加4項比賽,獲團體一等獎。全能、心肺復甦2項一等獎;鼻飼、靜脈輸液2項二等獎。

2.201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護理技能比賽:

我校4名選手全部獲獎,其中2名獲一等獎,2名獲三等獎,葉雅如、黃俊梅同學以總分名列全國第三名和第五名。

3.2011年首屆全國護士(英語)執業水平技能競賽:

我校4名選手參加,獲得團體總成績一等獎(全國第二名)、理論單元團體一等獎(全國第二名)和技能單元團體一等獎(全國第四名),其中林芳同學獲密閉式靜脈輸液法比賽全國冠軍。

4.近年全國口腔工藝技術行業大賽:2009-2011年《全國口腔工藝技術大賽》成績連年攀升,2011年我校學生在兩個項目比賽中,包攬兩個單項和團體“三冠”、蟬聯兩屆團體冠軍;

5. 2011年《第六屆全國信息技術套用水平大賽》有1000多所高校近9萬名學生參加office和 photoshop兩個項目比賽,我校5人獲一等獎(占總數40名的1/8,成為全國獲一等獎人數最多的高校)、5人獲二等獎,還有15人在複賽中獲三等獎。

6.全國健美操大賽(北京)大學組三等獎。

◆學生參加省級比賽

1.省英語口語大賽獲一、二等獎;

2.省計算機技能大賽獲得二、三等獎;

3.省第十四屆大學生運動會獲高職院校組團體總分第7名。

◆專升本率高。臨床醫學專業三屆畢業生共343人,畢業前專升本284人,佔畢業生總數的82.8%。

【合作交流與辦學模式】

近年來,學校與菲律賓碧瑤大學、美國托馬斯大學和日本福祉大學等建立友好合作關係,開展教學交流、學術交流和文化交流。2008年與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台灣)開展實質性合作與交流。

1.校企共辦、訂單培養

◆眼視光技術專業:寶島眼鏡公司(台資)

2.“校校企”合作、訂單培養

◆化妝品行銷與使用技術專業:克麗緹娜化妝品公司(台資)、台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3.廈門“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鄉村全科醫生,全國率先,省教改試點項目。

4.院系合一,工學結合

◆臨床醫學專業:第二學年進駐附屬醫院,由臨床一線教師邊教學邊臨床實習。

◆口腔醫學專業:第二學年專業課由附屬口腔醫院一線教師邊教學邊臨床實習。

5.工學結合,職業能力課“教學做”一體化

◆醫學技術類、藥學類及護理專業

6.與長庚醫院合作,畢業實習與就業一體化

◆護理專業:長庚醫院(台資)派台灣的護士長擔任部分專業課,每年30名畢業實習、直接就業。

7.校企合作、頂崗實習與就業一體化

◆口腔醫學技術、藥物製劑技術、生物製藥技術專業:本市、本省、省外企業和科研機構。

【思想政治理論教育】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改革,精心組織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方案,理論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開展課程成績形成性評價,不斷提高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

師資力量

學校教職工279人。學校有專任教師151人,其中具有博士(14人)、碩士(92人)學位的占70.2%;具有教授(6人)、副教授(48人)職稱的占35.8%;雙師型專業教師達90%。

收費標準

我校嚴格按照物價部門審批的收費標準收費,學費每生6000元/年,住宿費每生1100元/年。有關退費辦法按福建省物價局、福建省財政局、福建省教育廳聯合下發的閩價費435號檔案辦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