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mei Campus)是西南交通大學“一校兩地三校區”辦學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南交通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前身為1896年(光緒22年)創立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近代交通、礦冶、土木工程教育的發源地。1921年合併改組為交通大學,此後幾經分合,學校先後定名“唐山交通大學”、“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中國交通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1969年內遷四川,次年改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西南交通大學設立成都校區, 峨眉校區坐落在風景秀麗、擁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的峨眉山風景區內,校區占地1033畝,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峨眉校區是學習、深造的理想之地,也是教育部所屬高校中唯一一所地處雙遺產風景區的高等院校。截至2014年12月,峨眉校區共有土木、機械、電氣、交運等10餘個教學系(部),26個本科專業(方向),5個研究生教育專業領域和研究方向(第一批研究生於2014年9月份入學報到),在校學生7400餘人;校區建有物理、化學、力學、電工電子、機械、運輸等6個國家(省)級實驗教學示範分中心,鐵路通信信號、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及通信平台等18個實驗中心,高速鐵路牽引供電綜合實驗系統、建築材料、地下工程等16個實驗室以及與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單位共同建立的一大批覆蓋校區各專業的實踐基地。

基本信息

交大概況

西南交通大學創建於1896年,是國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點建設、首批進入“2011計畫”並設有研究生院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成都,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我國近代建校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我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是“交通大學”(Chiao Tung University)兩大最早源頭之一,以“唐山交通大學”之名享譽海內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稱。

118年來,學校秉持“灌輸文化尚交通”的歷史使命,弘揚“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精神,傳承“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傳統和“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訓,擁有以“五老”羅忠忱、伍鏡湖、李斐英、顧宜孫、黃壽恆、“四少”羅河、朱泰信、許元啟、李汶為代表的一大批學貫中西、誨人不倦的傑出名師,培養和造就了以中國現代橋樑之父茅以升、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世界預應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一代水利工程大師黃萬里,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劉大中,中國近代植物學奠基人錢崇澍,建築泰斗莊俊,“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陳能寬、姚桐斌,以及著名科學家林同驊、方俊、張維、嚴愷、劉恢先、周惠久、莊育智,工程大師杜鎮遠、趙祖康、侯家源、汪菊潛、龔繼成,革命先驅楊杏佛、武懷讓、李特,實業家李光前、徐新六、貝祖貽、李國偉、楊裕球等為代表的三十餘萬名棟樑之才。師生中產生了57名海內外院士、3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933屆土木系同一個班中產生了4位院士,恢復聯考制度後我國軌道交通領域當選的兩院院士幾乎全是我校畢業生。學校在軌道交通領域學科配套最齊全,專業設定最完善,核心資源最充分,在高鐵、磁浮、土木等諸多科學領域、工程領域創造了百餘項中國第一和世界第一,為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特別是為我國軌道交通事業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卓越貢獻!鄧小平同志曾評價:“這所學校出了不少人才。有個名叫楊杏佛的,早年參加革命,犧牲後,魯迅特地寫詩悼念他。竺可楨也是這個學校畢業的,創立了‘物候學’。還有一位橋樑專家茅以升,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錢塘江大橋就是他設計修建的。”

作為軌道交通領域綜合實力最優、影響力最強的大學,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學正大力推進“人才強校”主戰略,深入實施國際化戰略,弘文勵教、築巢引鳳、廣納英才、砥礪科學,建設國際化人才高地和國際性的學術重地,彰顯高等學府的科技創造力、學術競爭力和思想影響力,為實現“大師雲集、英才輩出、貢獻卓著、事業常青”的交大夢而矢志奮鬥!

校區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mei Campus)是西南交通大學“一校兩地三校區”(其他兩個校區為: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西南交通大學九里校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峨眉校區是學習、深造的理想之地,也是教育部所屬高校中唯一一所地處雙遺產風景區的高等院校。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交通便利,信息通暢,已建成通車的“成綿樂城際鐵路”更使得峨眉到成都的距離縮短在1小時20分鐘左右,去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1小時左右。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

學校1896年山海關建校,1964年國務院決定,學校由唐山內遷四川峨眉。1972年,學校由唐山鐵道學院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後學校由於發展需要,遷往四川成都,2003年正式成立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至此,“一校兩地三校區”的辦學格局正式形成。學校作為國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計畫”西南交通大學的下屬校區,與西南交通大學共用相同招生代碼。此外,學校分別在2000年、2007年兩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校區主要承擔本科生和部分專業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2016年起,將只招收重點本科學生。

歷史沿革

唐山交通大學唐山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唐山交通大學)是一所培養鐵路建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科學研究人才的以工為主,工,管,理,文相結合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創辦於1896

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少數高等學府之一。她的前身,是北洋鐵路總局在“工業救國”和“鐵路強國利民”的思想影響下興辦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1900年4月,首屆學生畢業。同年9月30日,八國聯軍侵占山海關,校舍被占,學校被迫停辦。1905年5月,在唐山恢復建校,改名為唐山鐵路學堂。1906年春,應開灤礦務局請求,增設礦科,更名為唐山路礦學堂。1907年,學校歸郵電部直轄,後歸交通部,稱唐山鐵路學校。1914年,奉交通部令,校名改稱唐山工業專門學校。

之後,學校隨校址遷徙和建制的改變,校名多次變更。1921年7月,與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及北平鐵道管理學校合併為交通大學。之後,學校先後更名為交通大學唐山學校,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南遷湖南,是年12月複課於湘潭,並改由教育部領導。1938年11月,長沙危急,全校師生又途經桂林,柳州,於1939年1月經過千里跋涉到達貴州平越(今福泉縣),3月複課。1942年1月,經教育部改定,校名為交通大學貴州分校。1944年入川,在四川壁山縣丁家坳複課。抗戰勝利後,學校於1946年遷回唐山原址,改名為國立唐山工學院。

1948年,人民解放戰爭的洪流席捲全國,唐山解放。是年9月,軍委,鐵道部決定將唐山工學院,北京鐵道管理學院合併,成立中國交通大學。1950年中國交通大學更名為北方交通大學,唐山部分稱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大門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大門

由於唐山校址發展受到影響,1964年,國家決定學校內遷,確定在峨眉建校。

1971年底,學校正式遷到峨眉,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 1972年3月,學校正式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9月,遷校四川後的第一批新生(工農兵學員)入學,此時學校設有機械、鐵道、橋隧、電機、運輸共5個系以及基礎課部。百年老校的“天府時代”揭開了新的一頁。

在這訊息閉塞、交通不便的山區辦學,條件的艱苦是難以想像的。但憑著長期形成的刻苦鑽研學風和嚴謹求實傳統,學校依然不斷取得新的重要的辦學成就:有了自己第一位中科院院士;第一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第一批國家重點學科產生,第一批可以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單位。

至學校重心遷往成都之前,在鐵道部、四川省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師生的努力下,學校辦學整體規模和實力都有了巨大發展,全校已經擁有橋樑及地下鐵道、鐵道及道路工程、建築工程、電氣工程、材料工程、工程力學、運輸工程、管理工程、社會科學、機械工程等16個系以及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學院等共20個教學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九里校區西南交通大學九里校區

峨眉辦學時期,是學校建設和發展史上的一個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重要意義的過渡階段,它為學校“天府時代”的正式確立以及以後“一校兩地三校區”辦學格局的形成,從教學、科研、師資、設備以及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等都方面都準備了條件,奠定了新的更大更快發展的堅實基礎。

1984年5月,在四川省和鐵道部的努力下,經國務院批准,西南交通大學在四川省府成都市擴建總校。1986年8月2日,成都總校建設工作正式奠基開工;1988年3月30日,成都總校正式掛牌辦公;1989年9月1日,學校重心正式轉移成都,原峨眉校址改為西南交通大學峨眉分校。2003年,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形成“一校兩地三校區”的辦學格局。

2001年學校為適應國家經濟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需要,結合學校現有教育教學資源與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優勢,在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設立藥學院(籌),設有製藥工程、中藥學兩個重點本科專業,2008年7月,學校根據學科最佳化與調整方案,將藥學院由峨眉校區遷至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由原藥學院和生物工程學院合併組建了學校二級教學、科研管理機構——西南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藥學院原有中藥學和製藥工程兩個本科專業保留,2013年起中藥學專業不再招生,製藥工程專業繼續保留。

2001年學校在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設立旅遊學院,設有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景區規劃與管理)、旅遊管理兩個重點本科專業。2008年7月,學院由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遷至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其中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景區規劃與管理)專業併入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從2009年起不再招生;旅遊管理專業併入了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現亦不再招生。2008年在原峨眉校區旅遊學院的基礎上設立了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財會系。

辦學條件

科研機構

峨眉校區先後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四川省教學成果獎5項;現有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9門;先後主持、參與國家級教改課題9項、省部級教改課題20項;擁有“機械基礎”、“電氣工程”、“土木工程”、“交通運輸”等國家級、省級實驗教學示範分中心,建有模擬變電所、200米鐵路綜合實踐基地、鐵路行車模擬實踐基地、英語自主學習中心、同聲傳譯實驗室等一批先進的校內實驗室和實踐基地;通過科技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建立了一批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峨眉校區正集中力量,充分利用學校已建成的國家和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優質資源,建設物理、化學、力學、電工電子、機械、運輸等6個實驗教學示範分中心。

專業設定

峨眉校區的研究生培養教育是在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的指導下和相關學院共建的基礎上展開。

2014年峨眉校區開展研究生教育專業(五個)
交通運輸工程(工務工程方向)
建築與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方向)
電氣工程(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方向)
控制工程(軌道交通安全控制技術方向)
交通運輸工程(交通運輸項目管理方向)
西南交大峨眉校區本科專業一覽表
學科門類 大類專業 專業名稱 專業方向 所在系
土木類 土木工程 鐵道工程、道路工程、建工程、工程造價、工程檢測與評估,城市軌道交通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土木工程系
機械類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工程機械、鐵道車輛、 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機電一體化、城市軌道交通與車輛工程 機械工程系
電氣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鐵道電氣化、 電力機車、 城市軌道交通供電 電氣工程系
電子信息類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設計自動化、 城市軌道交通電子測控
通信工程 鐵道信號、 計算機通信、 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工程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系
計算機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套用
儀器類 測控技術與儀器 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
交通運輸類 交通運輸 鐵道運輸、外貿運輸、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物資採購與管理 交通運輸系
管理學 工商管理類 會計學 註冊會計 財會系
法學 政治學類 政治學與行政學 政治工作 人文社科系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類 英語 翻譯 外國語系

校園環境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是西南交通大學“一校兩地三校區”辦學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區位於享有“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美譽的峨眉山—樂山風景區內,校園坐擁山水之福、天地之利,可聞晨鐘暮鼓,盡沾仙山靈氣,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是學習、工作與生活的理想之地。校園占地1033畝,各類教學設施總建築面積28萬㎡,教職工700餘人,全日制本科生7400餘人,

辦學理念

明誠堂明誠堂

峨眉校區在西南交通大學的領導下,堅持“提高質量、調控規模、最佳化結構、改善條件、辦出特色”的“二十字”發展總方針,銳意改革,積極探索發展之路,明確了“通過適應性調整,培養套用型人才,在人才培養類型、特色上與成都兩校區形成互補;通過戰略性調整,鞏固和發展與成都兩校區互補的學科和專業,發揮資源優勢,努力開創與學校協調發展的辦學新格局”的“兩條線”發展思路,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套用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辦學成績

學生培養

峨眉校區實行學分制的管理模式,強調個性教育和特色教育,通過構建寬厚的基礎平台和開闢多條培養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了一批素質高、實踐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學生。2003年以來,校區學生獲省部級以上比賽獎項170餘項,其中重要的有:

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中,獲四川省金、銀獎21個;

在第五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四川省有5名學生進入全國前100名,其中峨眉校區2名,四川省第一名和單科成績第一名均是峨眉校區學生;

在2009年的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有1名學生的成績四川省排名第一,有4人獲全國三等獎,3人獲四川省一等獎,2人獲二等獎;

在全國SolidEdged設計大賽中獲第一名、第二名和團體一等獎;

自2003年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屢獲佳績,先後獲國家一、二等獎近40個,在四川賽區名列前茅;

在第八、第九屆中國智慧型機器人大賽中,獲一、二、三等獎各1項;

第一次組隊參加的全國汽車節能競技大賽中,校區學生製作的“節能車”在西南地區參賽隊中名列第二;

有10人次在全國“CCTV”杯英語演講、全國大學生英語寫作大賽和全國英語口語大賽中獲獎;

1名同學在2008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獲專業組特等獎1項;

1名同學英語四級考試692分(滿分710分);

1名同學被微軟公司授予2005年全球最有價值專家稱號;

校區學生獲國家專利發明5項,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

國際交流合作

校區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目前有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研究生項目;中法“4+4”項目;紐約科大“1+2+1”項目;“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比利時魯汶大學GroupT交流項目;加拿大渥太華大學3+2本碩連讀項目;英國斯泰福廈大學“2+2”、“3+1”項目;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2+2本科生交流項目;德國Ostfalia套用科技大學碩士生交流項目;台灣義守大學、正修科技大學、中華大學本科生交流項目等,為學生留學創造了良機。此外,每年都有一定比例(3%左右)的畢業生被選送為免試研究生。

歷年來,峨眉校區畢業生,在學校“雙嚴”傳統的要求下,以“基礎厚、能力強、上手快、後勁足”的特點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新增專業

峨眉校區正籌建西南交通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

位於西南交大峨眉校區的XNJD-1風洞實驗室位於西南交大峨眉校區的XNJD-1風洞實驗室

峨眉校區召開發展戰略研討會,重點研討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建設。峨眉校區領導藺安林、晏啟鵬、張秀峰、曾俐、劉彥奎、丁偉、許小林、陳岩峰、江久文出席研討會,校區相關單位主要領導和督導組成員參加。該校副校長、峨眉校區校長藺安林作了題為《關於在峨眉校區籌建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的報告》。他指出,本次研討會主要任務是圍繞籌建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的戰略構想展開研討,目的在於破解難題,凝聚人心,推進校區專業建設,實現校區又好又快發展。圍繞該校成立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峨眉校區成立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的可行性、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的組建模式、專業模式以及實施步驟等方面,藺安林校長對籌建相關事宜進行了詳細闡述。他強調,在峨眉校區成立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將迎來峨眉校區自身發展和為學校做出新貢獻的第二個“春天”。

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方向正式面向全國招生

2011年秋季,校區新開設的城市軌道交通地下工程專業方向、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方向、城市軌道交通供電專業方向、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工程專業方向、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方向新生按期到校區報導。這五個專業方向是峨眉校區首次正式面向全國招生,這標誌著校區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校區計畫從“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凸顯校區的人才培養特色;加強專業師資隊伍的規劃與建設;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等相關支撐條件的建設;深化核心課程建設尤其是核心專業課程的教材建設”等幾個方面精心培養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方向學生,為國家鐵路建設、高速鐵路建設以及城市軌道特別是捷運與地下工程建設提供優秀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院系設定

圖書館圖書館

峨眉校區設有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交通運輸系、計算機與通信工程系、人文社會科學系、外國語系、財會系、研究生部、基礎課部、體育工作部等10個系。

土木工程系

百年交大,百年土木。土木工程作為西南交通大學的傳統與優勢學科,在百餘年的征程中開拓進取,厚積薄發,立足鐵路,服務國家,譜寫了自己輝煌的篇章。

今天的土木工程系秉承沉澱百餘年的交大土木文化和專業精髓,繼承和發揚學校“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雙嚴”傳統和“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施教學立系、人才強系、科研興系的發展戰略。

在學校和校區黨政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全系師生多年的不懈努力,土木工程系現已發展成為峨眉校區最大的教學單位:全日制本科學生2200多人,教職工70餘人,下設城市軌道地下工程教研室、鐵道與道路教研室、橋樑與檢測教研室、建築與造價教研室、測量與地質教研室、實驗中心、地震觀測台等7個教學科研單位;系辦公室、輔導員辦公室2個教學輔助單位;設定鐵道工程(包括鐵道工程、橋樑工程課程組)、城市軌道地下工程、建築工程、道路工程、工程造價、工程檢測與評估,共6個專業方向;擁有工程檢測及結構評估、200m鐵道綜合實踐、土木基礎力學等一批設備先進、特色鮮明的實訓基地及實驗室。2007年起學校在我系開設“詹天佑班”,體現了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的結合,2010年根據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在學校率先開辦了2008級、2009級“中鐵八局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班”,實現了高質量套用型土木工程技術人才訂單培養的突破。

教學是立系之本。在2007年圓滿完成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基礎上,狠抓教學質量工程建設,2007年至2011年,我系榮獲2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4門校區精品課程、11門校區優秀課程;正式出版各類專著、教材或教學指導書14種、編寫講義15種;在各種公開出版物上發表教學研究論文47篇、校級和校區教改項目立項5項。在教學成果評選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校區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等共13項。“土木工程檢測教學團隊”獲學校教學團隊稱號,張克躍教授獲校級教學名師稱號。2011年“基於校企深度合作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獲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專業綜合改革立項;“城市軌道地下工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獲批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子項目;鐵道工程專業獲得了西南交通大學“卓越計畫”專業建設點重點專業建設。

人才是強系之柱。土木工程系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經過多年努力,一支熱愛學生、愛崗敬業,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正呈現出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勢頭。我系現有師資隊伍總人數為57人,其中正、副教授18人,博士(含在讀)共21人、碩士學位及以上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5%以上。為更好地提高教師業務水平,逐年安排教師到高速鐵路施工現場和設計單位進行現場鍛鍊和實踐,外出實踐時間在3個以上教師占全系教師的45%。

科研是興系之路。2007年至2011年簽約科研項目65項,科研經費達1000多萬元。其中包括“高速列車服役關鍵基礎問題研究”國家“973”重大項目、“青藏鐵路拉薩河特大橋施工監控”等10餘項省部級項目。我系教師在各類公開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2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150餘篇,另有20餘篇被SCI/EI收錄檢索;獲得國家實用專利4項、引進優秀學術骨幹4人,初步搭建道路與橋樑、隧道與地下工程、路基與地質三個科技團隊。同時,我系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每年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來系交流和做學術報告,多次派出教師參加各類高水平的學術會議、有11人次到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塞內加爾等國進行學術進修和訪問交流。

二、學生活動 土木工程系大力支持開展科技學術類社團以及文化體育精品活動。以建築與結構設計協會的“建築與結構設計大賽”、測量協會的“測量大賽”、造價協會的“算量大賽”、“讀書節”、“鐵龍杯”系列體育比賽、心理訓練營、青年志願者服務等活動為平台,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 鍛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系學生榮獲了全國結構設計大賽特等獎、全國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大賽一等獎、周培源力學競賽省一等獎等省部級獎勵,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公開發表論文40餘篇。4名學生入選“中法4+4”項目,獲得國家獎學金赴法留學。多名學生參加”中美1+2+1”項目,其中一人獲頒項目“優秀畢業生”稱號,並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10周年慶典》上代表全體畢業生髮言。2006屆地下鐵道與隧道工程專業畢業生索朗德吉當選共青團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08詹天佑班獲詹天佑基金會2010年度“詹天佑優秀班集體”稱號。2011屆畢業生有72人被錄取為研究生,約占學生總數的12%。

土木學子用自己的實力博得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讚譽。在全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我系畢業生一直供不應求,主要在鐵路、公路、市政等設計院、路局、工程局和市政工程公司等單位工作。多年來就業率均保持在98%以上。

三、教學設施 土木工程系基礎實驗室包括建築材料實驗室、水力學實驗室、土力學實驗室、工程地質實驗室及工程測量實驗室等五個實驗室。2003年,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在整合資源,最佳化結構的基礎上,成立了由以上五個實驗室合併而成的土木工程基礎實驗中心。

土木工程基礎實驗中心實驗室使用面積2200m2,建設有“土力學直剪儀室、土力學三軸儀室、土力學壓縮儀室、土力學相對密度、滲透實驗室、土力學膨脹、收縮實驗室、土力學液塑限實驗室、土力學三軸、擊實實驗室、水力學實驗室、地質實驗室、混凝土實驗室、壓力機實驗室、水泥實驗室、瀝青、砂、石實驗室、水泥、混凝土養護室、金屬實驗室”等18個功能實驗室,此外還有測量實驗儀器收發室及低耗儲備室等。中心現有固定資產1000餘萬元,設備台套數約400台套。

土木工程基礎實驗中心專兼職人員15名,平均年齡35歲。其中高級職稱人數占20%,中級職稱占40%。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5人。形成了一支職稱結構合理,年齡結構合理,熱愛實驗教學、實踐經驗豐富、勇於創新的穩定的實驗教學師資隊伍。

中心主持、主研多項教改、科研項目。已編寫實驗教材及實驗指導書4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表論文多篇,其中被EI收錄2篇。

土木工程系教學科研實力逐年增強。完成科研項目32項,科研經費450萬元,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4篇被 EI 檢索。出版專著和教材14部,獲校區優秀教學成果獎一項。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每年都要聘請國內知名專家教授來系作學術報告。

機械工程系

圖書館圖書館

機械工程系是該校創辦最早的院系之一。全系共有在校學生近1000人,教師50餘人。開辦有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製造、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工程機械、鐵道車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工業設計等本科專

業和專業方向。建設有機械基礎實驗室、工程機械實驗室、機械製造技術實訓基地、數控中心、CAD中心、金工實習工廠等實驗實踐基地,還在眉山車輛廠、資陽內燃機車廠、昆明機車廠等企業建設有學生校外實習基地。

機械工程系在多年的人才培養工作中堅持以“嚴謹治學、開拓創新”為辦學宗旨,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推崇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培養。在新的形勢下,不斷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以“機電一體化技術為基礎,架構專業技能、計算機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養方案已初見成效。活躍的思維、鮮明的見解、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成為我們培養學生的特色。我系學生因綜合素質高、有幹勁、肯吃苦,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在歷屆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簽約率均保持在95%以上。

承百年老校優良傳統,創今日交大美好未來”。機械工程系全體師生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秉承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樹立“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工作理念,勵精圖治,團結奮鬥,艱苦創業,為實現機械工程系的跨越式發展,為創造峨眉校區美好的未來和明天而努力奮鬥。

電氣工程系

電氣工程系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曹建猷教授、著名電機專家杜慶萱教授、著名電磁理論專家任朗教授等於1949年創立,時稱電機系,迄今已有50多年歷史 。1989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成都擴建總校並遷入成都市,在峨眉校區設立西南交通大學峨眉分校,保留了機械與電氣工程系,當時以專科教育為主,包括鐵道電氣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套用電子技術、機械工程等專業;1998年學校進行院系調整,將機械與電氣工程系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校園環境圖片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校園環境圖片

劃分為機械工程系和電氣工程系,並於該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1999年成立計算機與通信工程系,將電氣工程系中計算機相關專業劃出,電氣工程系保留鐵道電氣化、套用電子技術兩個專業;2003年,峨眉分校更名為峨眉校區,成立峨眉校區電氣工程系至今。(開設專業鐵道電氣化、電力機車、城市軌道供電,電子信息工程)

電氣工程系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學科和電子信息學科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一貫繼承和發揚交大百年 “嚴謹治學,刻苦鑽研”的優良傳統和“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辦學理念,在總校和峨眉校區黨政的領導下,按照“擴大規模、提高質量、調整結構、改善條件、辦出特色”的辦學方針,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強化教學管理,全系教教職工腳踏實地,勤奮工作,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科研各項工作。

電氣工程系現有教職工41人,教授、副教授11人,博士、碩士(含在讀)21人。設有鐵道電氣化、電力機車、電子設計自動化,城市軌道供電,4個專業方向,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電力機車、電子信息及電工基礎4個教研室和電工電子、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3個實驗中心。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900餘人。

電氣工程系始終堅持發揮學科優勢,不斷調整專業結構,提高人才的適應能力,突出特色辦學和學科優勢。學科建設、教學改革成績斐然,多次獲省、學校教學成果獎,建設校精品課程1門,校區精品課程4門,校區優秀課程4門。編寫各種課程教材、講義十餘本,其中《電路分析》、《電測試技術》已正式出版。2006年我系又有4門教材列入校區教材建設立項項目。各教研室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研究,校區教改立項建設項目4項。在師資培養方面,我系一向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青年教師導師制培養、青年教師重點培養對象等一系列手段,我系師資隊伍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多次在學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獲一、二等獎。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

電氣工程系在保證使學生掌握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特別重視對學生實踐套用能力的培養。重視並積極開展實驗室建設工作,實訓基地的建設為教學改革、提高人才質量、師資培養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取得良好的經驗,連續獲得四川省教學成果獎1項,西南通交大學教學成果獎2項,校區教學成果獎2項。設有電工電子實訓基地、模擬變電所實訓基地、EDA實驗室、DSP實驗室、交/直流調速系統實驗室等一批設備先進、特色鮮明的實訓基地及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實訓項目,培養了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正在實施的“323”實驗室建設等項目進展順利,先後建成了電力電子實驗室、交直流傳動實驗室、微機保護實驗室、改擴建電工電子實訓基地、交流電機實驗台等,目前正在籌建電氣化鐵道裝備與技術綜合實驗室,大大豐富了實踐教學內容,並爭取建成學校的亮點工程。

電氣工程系的科研工作有良好的發展態勢。我系教師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後在《西南交通大學學報》、《四川大學學報》、《電網技術》、《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繼電器》、《鐵合金》、《鐵道建築》、《鐵道建築技術》、《機車電傳動》等核心期刊(或統計源)及《現代電子技術》等公開刊物發表論文35篇,其中18篇發表於核心期刊,17篇發表於公開期刊,另有2篇進入了EI檢索。總計有八項校基金項目,其中二項為總校基金支持,六項為校區基金支持。通過校基金的支持,鍛鍊了我系的科研隊伍,並使我系先後取得了一項國家863項目(磁懸浮交通供電系統最佳化配置),二項橫向項目(機車用電量自動計量系統第一期、礦用機車電機實驗台研製),總折合科研經費達57萬餘元,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了使科研工作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地方,也為了更好地促進我系科研的各項工作,努力開拓產、學、研的道路,我系積極與與樂山電機工程學會聯繫,成立了峨眉校區電機工程學會,並以此為依託,積極參與樂山市的各項科技活動,在2005年9月舉辦的樂山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中,我系提交的論文獲得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六項、三等獎十多項,在整個學會及各現場單位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2006年4月,由我系承辦的樂山市科協第二屆學術大會(電力分會場)學術報告會在該校學術交流中心會議廳成功舉行,在樂山地區起到良好的影響。

十多年來培養的本、專科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個鐵路局、工程局、設計院(所)及地方各電力、電子、計算機套用等部門,這些畢業生都工作在教學、科研、設計、生產、管理第一線,以“基礎紮實、知識全面、刻苦耐勞、勇於創新”的精神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同時,自2002級以來,連續3年均有同學入選參加中法“4+4”保送留學生的法方面試,並且連續兩年峨眉校區唯一的中法“4+4”保送留學生都是我系同學。2002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周巧紅同學成為峨眉校區第一位中法“4+4”保送留學生,2003級電氣茅以升班劉傑同學成為繼周巧紅之後電氣工程系又一位中法“4+4”保送留學生。

電氣工程系始終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課外活動。由教務處、科研處、學生處、校團委、電氣工程系主辦、電氣工程系承辦的“電氣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已成功舉辦了四屆,為全校同學營造了一個重科學、重實踐的學術氣氛,給廣大同學提供一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在全校引起強烈反響,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大學生電子科技協會是以該校電子、電氣和計算機愛好者為基礎創建的大學生社團組織,由電氣工程系指導活動和工作,受校學生會監督。大學生電子科技協會“小紅帽”青年志願者義務家電維修服務隊經常到峨眉山市開展活動,義務為社區居民維修家用電器,受到社區居民的一到好評。電子科技協會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提高會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積極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等方面做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協會先後被評為“西南交通大學優秀青年志願者協會”、“四川省樂山市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和“西南交通大學優秀社團”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示範性學生社團”錦旗。另外,“峨眉—交大公車共建”、“科技三下鄉社會實踐”等是同學們把所學知識服務於社會的橋樑;“電氣之夜”晚會是同學們揮灑青春激情的舞台;一年一度的畢業生離校奉獻活動是同學們向母校表述自己感情的獨特方式。這些,處處都有老師和同學們共同的身影,處處都體現著電氣人和諧、幸福的氛圍。

交通運輸系

交通運輸系成立於1995年,原名經濟與運輸管理系,2001年改為現名。包括鐵道運輸、外貿運輸、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和物資採購與管理四個專業(方向)。除本科教學外,我系還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和學科建設工作。已在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中,新設交通運輸項目管理研究方向,並於2014年開始招收首屆研究生。在此基礎上,擬規劃建設交通運輸項目管理和交通運輸行為與管理兩個二級學科,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現設有教研室4個、實驗中心1個。專兼職教師30餘人,其中中高級職稱25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人;6人具有博士學位、18人具有碩士學位。入選西南交通大學高層次人才等建設項目近20人次,教學團隊及特色專業3個。在讀全日制本科學生近800人。

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我系繼承和發揚學校“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雙嚴”傳統,逐步形成了“求真、務實、和諧、嚴謹”的優良系風和“教育以學生為本、辦學以教師為主體”的辦學精神,教師珍惜自身教學聲譽,學生以勤奮上進為榮,成為推動我系持續快速發展的核心動力,使我們能夠在學科(專業)建設、教學、科研、就業等方面取得更多、更好成績。

我系在課程建設、教學改革、教學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已有省級精品課程4門,校精品和優秀課程13門。承擔省部級教改項目4項、校級10項,編寫出版教材7部。我系注重從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抓起,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逐步實現教學管理“制度化、信息化和模組化”,有力保證了應有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我系歷來非常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除建有多個校外實踐基地外,我系校內還建有交通運輸實驗中心,擁有城市軌道交通實驗室、鐵路信號實驗室、接發列車實驗室、列調調度指揮實驗室、車站調度指揮實驗室、鐵道運輸綜合調度指揮實驗室及外貿運輸等實驗室。部分建設成果被四川科委鑑定為“國際領先、國內一流”。多次獲得西南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以其為主體內容的建設成果榮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我系主持承擔科研項目40餘項,經費近300萬元,其中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鐵道部、四川省、中國科協等省部級項目13項。在鐵道學報、中國鐵道科學、西南交通大學學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中國軟科學、系統管理學報等期刊及重要學術會議發表科研論文70多篇、出版專著1部,其中EI、CSSCI論文近50篇,多篇論文獲中國物流學會一、二等獎。為了給老師們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我系圍繞“凝練方向、建設隊伍”的發展思路,積極建設科研團隊、參加學術交流。交通運輸系組建科研團隊3個、參加交通運輸物流領域青年學術會議、中國物流學術年會等近20人次。

學生工作方面,我繫結合學生特點與專業特色,以學風、系風建設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保障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也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畢業學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其中,鐵道運輸專業方向畢業生(特別是男生)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外貿運輸專業方向一直保持在95%以上;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方向從2011年開始招生,我國快速城市化進程必將為該專業方向學生(特別是男生)提供廣闊的就業空間和發展機遇;套用人單位要求,我系將從2014年開始招收物資採購與管理專業方向學生。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占工程總成本或產品銷售額絕大部分的採購成本已成為企業廣泛關注的關鍵領域。在該背景下,物資採購與管理專業立足於工程施工企業及其他大中型企業,以精準的物資採購與保證能力作為其核心競爭力。融合物資學、物流學和管理學,交叉符合性是該專業方向的顯著特點。此外,為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除了學校各種獎勵,我系還面向全系優秀學生設有系主任獎學金、三辰獎學金、創源獎學金、川鐵獎學金等多項專項獎學金。

計通工程系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系

現開設專業:通信工程、鐵道信號、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控制、計算機套用。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系,辦學層次不斷提高,科研成果穩步上升,實訓基地不斷擴充和完善,開放式實驗室建設和開放性實驗教學全面展開,在2006年以實驗室為依託成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園,著力於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在科研上,IT人才綜合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獲校區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總校一等獎,網路實訓基礎建設獲得校區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總校三等獎。

計算機系深入貫徹“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辦學理念,為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IT合格人才而不斷提高師資水平,改善教學環境,更新教學理念,而努力。

人文社科系

人文社科系成立於2001年9月,承擔著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現有法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本科專業,共有學生237人。設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原理、思想道德與法律、人文素質、思想政治教育5個教研室。全系共有專任教師27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7人,占26%,講師11人,講師以上職稱占總數67%,碩士以上學歷21人,占總人數的78%。他們憑著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忱,孜孜不倦,力求於精,為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紮實推進的教學工作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師生活動圖片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師生活動圖片

人文社科系自成立以來,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大力加強教學管理,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和研究,全面促進全系教師的教書育人水平上新台階。通過努力,全系各項教學工作井然有序,教育教學質量水平明顯提高。截至目前全系共發表教學研究論文83篇,出版教材10部,建設省級教學改革項目1

項,校區教學改革項目8項,校區級精品課程3門,優秀課程6門,獲得西南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峨眉校區教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並有4名教師在學校舉辦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以上的獎勵。

二、碩果纍纍的科研工作

人文社科系本著“以科研促進教學”的宗旨,按照“鞏固基礎、擴大影響、形成特色”科研工作思路,緊密結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圍繞科研工作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截至目前共發表學術論文142篇,其中核心期刊79篇,出版《馬克思主義“硬核”及其剝取》等學術專著3部。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四川省社科十一五規劃項目3項、四川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1項、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會研究項目2項,校級科研基金項目12項;獲得樂山市“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社科優秀獎2項,四川省社科聯“研討會優秀論文獎”1項,樂山市法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1項,並有2人評為了峨眉校區“科研先進個人”。

三、朝氣蓬勃的學生工作

(一)以黨建工作為核心,加強學生黨、團支部建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以專業建設為依託,把學生的課外活動與專業建設相融合,以促進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校園文化工程建設。

外國語系

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社會對具有廣博的學科知識、深厚的綜合素養和熟練的翻譯技能的高水平翻譯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多、更迫切,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及時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學校毗鄰世界雙遺產峨眉山的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依託辦學歷史悠久的理工科專業,於2006年成立了外國語系。

外國語系自創建以來,在學校黨政領導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外國語系按照“教學是立系之本,科研是強系之路”的理念,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質量,大力加強師資建設和引進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求真務實的師資隊伍。外國語系有近40位教職工,其中教授、副教授占26.4%,外籍教師占17.5%,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達91.2%,先後有44%的教師被派往美國、英國、泰國等國家學習、交流,進修學位。主要負責英語專業學生的培養工作和全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大學英語、日語、法語的教學。

我系教師主持省級、校級科研項目5項,獲得教學成果獎6項,建設精品課2門,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教學、科研論文50餘篇,主編、參編教材5部。

外國語系機構健全,設施完善。現設有大學英語第一、第二、第三教研室和專業教研室以及旅遊翻譯研究中心、林肯國際教育中心等二級部門。本系與泰國、加拿大等國開展了合作辦學,並與國內多家知名翻譯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外國語系還下設外語協會、翻譯協會、英語調頻台等學生社團,指導該校外語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

學校已投資200多萬元建成了數位化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外語自主學習中心、音頻台、英語調頻台、外語音像庫等語言實驗設施,能提供外語培訓、磁帶複製、網上答疑、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專業四級、八級、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考務等服務。

2006年,首批英語(翻譯)專業學生入學。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紮實的語言基礎和基本技能、熟練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能在外事、教育、旅遊、商貿等部門從事口譯、筆譯、業務洽談、教學、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英語翻譯人才。

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外語學子已經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成為該校一道獨特風景線。

財會系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財會系在原西南交通大學旅遊學院基礎上,適應學校學科調整戰略的需要,於 2008 年7月正式成立,是該校最年輕和朝氣蓬勃的院系。

財會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2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0名,講師15名,全部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財會會系 系現有會計學一個本科專業,設有會計、企業管理、旅遊3個教研室及管理諮詢培訓中心、旅遊規劃與發展研究中心、會計實驗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財會系重視系學科建設與發展,在辦好學科的基礎上,正積極進行新的學科建設。

財會會系術氛圍濃厚,在過去7年中,完成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級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13項,教師發表專著2部,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0多篇。

財會系國際交流活躍,我系已與泰國易三倉大學等國外名校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同時,與法國昂熱大學、美國聖約瑟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內外大學有經常性的人員往來。

研究生部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研究生部研究生培養教育是在學校研究生院的指導下和相關學院共建的基礎上展開。研究生教育按照研究生院統一安排和要求開展工作,側重培養過程的管理與教育。招生、論文質量、授位等工作均由相關學院或學位分委會負責,其日常管理由峨眉校區負責,畢業、授位與成都校區無區別。

峨眉校區現開展研究生教育的方向主要有五個:交通運輸工程(工務工程方向)、建築與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方向)、電氣工程(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方向)、控制工程(軌道交通安全控制技術方向)、交通運輸工程(交通運輸項目管理方向)等。

校區通過多年來的發展,師資水平、實驗條件等逐步提升,已經為開展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基礎。師資方面,校區現有副高以上職稱教授115人,其中,通過學校研究生院遴選,具有碩士生導師資格的教師39人;實驗室建設方面,峨眉校區現已建成了200米鐵路綜合實踐基地、4個國家級(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及通信實驗中心、城市軌道交通供電與測控綜合實驗室、橋樑及檢測實驗室和地下工程專業實驗室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實驗中心和實驗室。

研究生部萬宇主任介紹說,校區正式啟動研究生教育,將進一步活躍校園學術氛圍,有效促進校區學科建設與發展、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人才培養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2年9月11日第7版)

高質量人才走俏 專長學生不斷湧現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強化學生工程能力培養的系列舉措結出累累碩果,學生質量廣受用人單位好評。據統計,2008年-2011年,峨眉校區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8%,特別是有軌道交通特色的鐵道工程、鐵道車輛、鐵道電氣化、鐵道運輸、鐵道信號等專業畢業生十分緊俏,供需比平均達1∶4,鐵路系統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25個工程局很多都早早發來訂單,但大多都無法滿足預期需求數量。根據2012年4月校區組織的對鐵路系統18家大型企業單位(含部分城市捷運公司)的實地跟蹤調研結果,用人單位對峨眉校區人才培養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峨眉校區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與現場需求契合緊密,峨眉校區畢業生“技術基礎知識紮實,能吃苦耐勞,很多學生已成為單位的技術和管理骨幹,在工作崗位上作出了傑出貢獻,西南交大學生基本上占各單位技術管理幹部人才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通過強化工程能力培養,還湧現出一批專長學生。在由教育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2009年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中,由峨眉校區土木工程系2006級學生呂偉擔任組長的代表隊,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榮獲大賽特等獎;電氣工程系2007級學生蔣雪峰本科在讀期間獲得多項專利,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為碩博連讀生,代表南航參加研究生數學建模賽,獲全國第一名,在南航校內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全校通令嘉獎。

畢業生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也給予高度肯定。根據麥可思人力資源信息管理諮詢公司對2009屆畢業生就業與能力測評報告,學校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為90%,高於全國"211"院校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

現任領導

西南交通大學領導:

校長徐飛黨委書記顧利亞黨委副書記王順洪朱健梅何雲庵副校長蔣葛夫陳志堅范平志彭新實蒲雲張文桂馮曉雲

分管峨眉校區領導黨委書記:王順洪(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黨委副書記:蒲雲(學校副校長)黨委常務副書記:段雪芬常務副校長:張秀峰黨委副書記:靳能法劉彥奎副校長:丁偉陳岩峰江久文許小林王齊榮

展望未來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將按照"提高質量、擴大規模、調整結構、改善條件、辦出特色"

的"二十字"發展總方針和"兩條線"的發展思路,即“一、通過適應性調整,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質量套用型人才,在人才培養類型、特色上與成都兩校區形成互補;二、通過戰略性調整,鞏固和發展與成都兩校區互補的學科和專業,發揮資源優勢,努力開創與學校協調發展的辦學新格局。”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使校區辦學質量不斷上升,辦學結構更加最佳化,辦學規模更加合理,辦學特色更加鮮明,辦學條件更加優良,辦學環境更加優美,校區更加和諧,實現峨眉校區又好又快的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著名校友

何華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總工程師。

翟婉明:中國科學院院士

秦順全:中國工程院院士,1987年畢業於橋樑及結構工程專業,中鐵大橋院董事長和中鐵大橋局總工。

丁榮軍:中國工程院院士,軌道交通牽引電傳動和網路控制專家,1984年畢業於電力機車專業畢業。

余海歲: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Nottingham大學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創始人、主任、教授。

盧春房:原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2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系鐵道工程專業。

朱望瑜:國家鐵路局副局長、黨組成員,1982年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畢業。

柯尊平:中共四川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王憲魁:黑龍江省政府黨組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1984年西南交通大學運輸系運輸管理專業畢業。

交通信息

一、峨眉--九里兩校區交通車:

購票點購票點

(每天上午8點、下午5點對開,節假日增開)

票價:40元/人(從2013年5月1日起)。

購票點:沃美超市旁、唐山老呔餃子館下

時間:8:00—11:30,14:30—17:30(春季)

8:00—11:30,14:00—17:00(冬季)

二、從峨眉山市市區到校區的交通信息:

①線路一:從峨眉山客運中心及火車站

乘8路公車(火車站-天下名山) , 票價:2元/人,天下名山站下站後進“天下名山”牌坊前行約100米的右邊有一塊刻有“交通大學”四個金字的石碑即是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南門。

②從市區佛光廣場(噴水池)

乘5路公交(市區-伏虎寺), 票價:1.5元/人,在校區東門和南門附近分別設有“交大東門”、“旅遊車站”兩個車站,“交大東門”站即對著校區東門,“旅遊車站”站往回走100米的左手邊有一塊刻有“交通大學”四個金字的石碑即是校區南門。

③從峨眉山旅遊客運中心(報國寺汽車站)

地點 :出車站後向天下名山牌坊方向前行約五十米的左邊 可見一石碑 上刻有“交通大學”四個字的地方即是校區南門

主要有發往成都、綿陽、宜賓、重慶等地的長途汽車,以及樂山大佛、峨眉山景區內部的旅遊專線。另外,峨眉山旅遊客運中心出售往三峽的客輪票。樂山市市區肖壩車站有直達峨眉山旅遊客運中心的專線。

三、成綿樂鐵路客運專線

成綿樂客專北起江油、經綿陽、德陽、廣漢、成都(成都東站,成都南站(與成都捷運一號線同台換乘),雙流機場站等)、然後向南經過彭山、眉山、青神、樂山,最後抵達峨眉山,全線共21個車站,在峨眉山的終點站為峨眉山站,站台位於峨眉校區東門出門500米左右,票價為65元,從峨眉去成都大概1小時20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