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兒山墓群

帽兒山墓群

帽兒山墓群分布在山的西坡及其向下延伸的較為平坦的台地上,面積約10萬平方米。

地理位置

帽兒山位於吉林城東南3.5公里豐滿區江南鄉裕民村。因形似草帽得名。帽兒山墓群分布在山的西坡及其向下延伸的較為平坦的台地上,面積約10萬平方米。近年查明,帽兒山漢魏墓地的範圍以帽兒山為中心,面積近15平方公里。在這一範圍內,埋葬著總數約2000座各種墓葬。在墓葬的西北、臨江台地上,以東團山"南城子"為中心,分布著許多古代居住址,其年代多與墓地相近。

墓葬古蹟

從1989年到199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吉林市博物館配合下,累計發掘各類墓葬200多座,出土各類遺物2000餘件。隨葬品中,有玉、石珠飾等裝飾品以及銅器、鐵器、陶器、金銀器。墓中還出土有絹、帛一類絲織品殘片和典型中原漢代器物,如日光鏡、漆耳杯等。而新莽"貨泉"幣的出土,則說明相當一部分墓葬的年代已到東漢時期。從帽兒山主要的墓葬結構及出土兵器和陶器的種類看,與夫餘人的埋葬習俗和常用器物相吻合。夫餘首都的居民死後要葬在南面的山上,即所謂"屍之國南山"。

國南山

這裡所說的"國南山",應指夫餘王國王城南山。而帽兒山、龜蓋山恰在"南城子"和龍潭山麓遺址的西南。帽兒山墓群的發現,不僅為夫餘前期王城的所在提供了一個有力的佐證,而且為研究吉林地區漢魏夫餘族的生產、生活狀況提供了大批珍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