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團

師團

日軍基本戰鬥單位──“師團”(近年國內有些書譯為“師”)而論,熟悉其內情的人可從序列番號中大致分辨其戰鬥力的水平。從日軍將哪些番號的部隊投入中國或其他戰場,也可大致看出東京統帥部的戰略重點。自明治維新起日本大力學習西方德國,對體現民主人權的事物多不屑一顧,對軍國主義的貨色卻是如蠅逐臭。在建軍方面,德國模式成為日軍的楷模,師團制也是仿照德式“師”建立。日本的師團在德式師的人數上擴編人數達到2.7萬人(類似二戰時各國的一個整編軍的人數)。至二戰投降時日本共有海陸空各類師團約260多個,兵力約有600萬。

基本信息

名詞解釋

日軍師團在二戰時分為四等:

師團師團
一等甲類師團;從近衛師團(後擴編成近衛一師團、近衛二師團、近衛三師團)、第一師團至第十一師團、第十三師團、第十四師團、第十六師團、第十八師團、第二十師團均為一等甲種17個裝備最精良師團。每個師團人數量均超過2.7萬人(設立時間為德川幕府1867年時期,是日本永久性常備師團)。
除了近衛師團外其它16個甲類師團都參加侵略中國的戰爭。從1939年後大量甲種師團陸續調往東南亞、太平洋與美國作戰。其中第三師團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件”至1945年“二戰”結束一直留在中國戰場的甲種師團(第三師團最終任務是占領中國臨時首都重慶)
二等乙類師團;第12師團、第15師團、第17師團、第19師團至110師團全為二等乙類作戰師團,為戰爭新增支援作戰師團,戰鬥力不及甲類常備師團。師團人數上不足2.5萬人(是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後日本為侵略朝鮮、中國陸續設立)
有70個乙類師團在中國東北、華中、華東、華南戰場向國軍投降。另有20個乙類師團調往東南亞、太平洋對美國的作戰。
三等丙類師團:第110師團至300師團以內的番號(此時日本已不按完整順序排列大約總計169個至230個左右的師團番號)。每個師團人數不到2萬人(這類師團均在是1943年底新增後備作戰師團)
丙類師團作戰能力多為新兵,戰鬥力較弱。大部份是保衛日本本土而戰留在本國。但在二戰結束時依然超過30多個丙類師團在中國華北、華南、華東戰場向國軍投降
四類丁類師團:是110師團與300以內的師團番號(此時日本已不按完整順序排列大約總計169個至230個左右的番號)。這類師團成立時間1939年後期,多為新編或者獨立混成旅團擴編,每個師團人數不到1萬5千人。這種丁類師團專門為掃蕩占領區,針對占領區的掃蕩與治安,戰鬥力很弱。到戰爭結束時超過20個丁類師團都在華北、華東戰場向國共軍隊投降。
從“二戰”至今天,日本海陸空自衛隊依然對基本戰術單位編制稱“師團”(目前在全世界各國軍隊的基本戰術單位編制均以“師”為名稱)。

歷史由來

甲午戰爭至侵華戰爭前

師團師團
1871年實行徵兵制,先後設立了兵部省和早期的四個鎮台--東京,大阪,鎮西,東北,1874年在四鎮台的基礎上改編為六鎮台,1888年,日本陸軍將國內原有的六個按地域劃分的鎮台改稱師團,序號從第1至第6,1891年為警衛皇宮又成立了近衛師團。師團編制採取兩旅團、四步兵聯隊(相當於旅)再加炮兵輜重騎兵聯隊,平時兵額1萬人,戰時足額則超過2萬人。“日清戰爭”(中國甲午戰爭)前成立的七個老牌師團,後來一直被日本陸軍視為第一等部隊,裝備優先保障。
從甲午戰爭結束後成立了第7到第12師團,日俄戰爭時期成立了第13至第16師團,日俄戰爭結束後成立了第17和第18師團。占領朝鮮後為彈壓當地又建立了第19、第20師團。序號從7至20的師團,被日軍視為二等師團。“大正裁軍”時這類師團解散了四個,剩下10個同原有的一等師團共十七個,是日軍戰前的“常備師團”。
戰前日本財力有限不能多養兵,卻要多訓練兵員,為此陸軍服役期僅兩年,復員官兵稱“在鄉軍人”編為預備役。各師團管區預備役人員每年按原建制集合訓練一個月,並有庫存裝備,臨戰可迅速組成一個新師團。1937年侵華戰爭開始,日軍的多數常備師團便立即由一變二(此外還恢復了裁撤的4個二等師團),至1938年陸軍師團數發展為三十四個。這些新建的序號100之後的師團稱“特設師團”,如第101師團、第114師團便是分別由第1師團、第14師團的預備役人員組建。在日軍建制中,這類部隊屬第三等師團。

侵華戰爭

隨著侵華戰爭擴大,從1938年至1941年間日軍主要採取從常備師團中抽一個精銳聯隊為基幹再徵集補充兵的方式,陸續組建了序號以20打頭的新建師團、序號在30至40之後的“治安師團”、序號在50以後的“補充師團”。這類師團採取國際通用的“三聯制”(師團內不設旅團直轄三個聯隊),兵額也只有1.4萬人。序號從21至57的師團被視為第四等部隊,不過因其軍官出自常備部隊,兵員也年輕,戰鬥力往往高於第三等師團。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感到已有的五十一個師團不夠用,由混成旅團擴編或從老部隊抽調骨幹作基礎,建立了大量“增設師團”,序號大都在60至100和120之後。這類師團在日軍中屬於第五類師團,缺乏重裝備,兵員年齡少至16歲,老可至45歲,卻因其軍官、士官都有戰鬥經驗尚能有效組織作戰。至日本投降前,陸軍作戰師團(不含航空戰車特種兵)達一百六十九個,增設師團成為軍中主要成份。
日軍侵華時後方遇到廣泛的游擊戰,感到重炮汽車較多的師團不太適應“治安戰”,便從各師團中抽調軍官、士官為骨幹組建了幾十個獨立混成旅團,直屬各軍。混成旅團下轄五個步兵大隊,另有炮兵隊(下轄三個中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編制為4900人。這類部隊重火器少,主要配備騾馬,比較適合山地和輕便行動,從戰鬥力看另有特點。
不同師團年齡構成也使戰鬥精神存在差異日軍師團的不同組建方式,表現為不同部隊年齡構成有很大差異,直接影響到戰鬥精神。從“日清戰爭”(甲午戰爭)直至戰敗投降前,嚴格受官方管制日本的新聞報導描繪其官兵負傷瀕死時,都按一個套路稱他們最後高呼“天皇陛下萬歲!”戰後日本進步史學家說這是欺騙性鼓動,而一些在戰時治療過成千上萬傷兵的軍醫回憶的情況大致如此──真正垂死前高呼“天皇萬歲”的,大多是軍官和18歲至二十幾歲的未婚青年士兵;戰爭後期補充到軍隊中16至17歲的“少年兵”,在醫院中臨死前一般是喊“媽媽”;戰爭開始至結束時動員的三四十歲的預備役兵和“國民兵”,傷重垂危時差不多都喃喃呼喚自己孩子的名字。
筆者同經歷過抗戰全過程的父輩交談,他們的體會是,開始捉到的少量日軍俘虜以三十多歲的預備役兵居多,年輕日軍負傷被俘後也往往自殺。在戰爭後期,捉“小鬼子”即少年補充兵容易,其戰鬥力和頑強性都差。筆者在日本時,同一些當年的日軍官兵和史學家研討時,他們也認為少年兵和重征的預備役兵往往戰鬥意志不強。從雙方戰爭親歷者的回憶可看了一個共同點,日軍戰鬥最兇悍的部隊,還是主要由年輕現役士兵組成的第一等、第二等乃至部分第四等師團。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回憶錄中講述1938年“武漢攻略戰”時,印象最差的也是由三十多歲的預備役兵組成“特設師團”(序號100以後)。他說陪同皇族視察時,發現這些部隊紀律和管理均差,如對防毒面具不認真保管而大量損壞(這也不自招地說明常施放毒氣)。岡村最感驚異的,又是聽說從東京徵集的101師團的預備役兵中有淺草(市內黑社會猖獗處)的流氓頭子,本中隊軍官對他居然像下人般打洗腳水。由日軍頭等部隊第1、第6師團的預備役官兵組建起來的第101、第106師團,在進攻武漢時各師團中戰鬥力卻最差。薛岳指揮的“萬家嶺”大捷是武漢保衛戰中突出的一次勝仗,恰是重創了第106師團(據日軍統計該部傷亡3000多人)。
由復員多年的官兵再徵集組建日軍預備役師團戰鬥力差,重要原因是成員已拖家帶口,不像年輕官兵那樣願意“到靖國神社相會”。日軍又實行地域徵集制,復員官兵長年一處生活,常有預備役軍官在地方企業是預備役士兵下屬的情況,重新徵集後自然不敢實行常設師團或新部隊那樣以上欺下的苛刻管理。據國民黨起義將領郭汝瑰回憶,他在日本參觀過預備役部隊演習時便發現,“鬍子兵”們對軍官很隨便,遠不像常備部隊那樣等級森嚴。
“特設師團”雖戰鬥力弱一些,殘害中國百姓卻格外猖獗。岡村寧次回憶錄中便說,預備役兵犯罪量最大,且多是強姦,其中34歲又是犯罪高峰,他的解釋是老兵久歷社會失去了“純良”。其實日軍成為犯罪集團,是傳統的野蠻作風造就,戰後日本有良知的作家也都說:“當兵三年,再老實的人也得變得像魔鬼一樣”。年輕人進入這一染缸便難保“純良”,老兵油子久歷黑暗一面,肚子裡的壞水和施暴花樣自然會更多。
日軍統帥部通過實戰,對序號在100以後的特設師團也很不滿,在1939年還解散了幾個。不過因預備役官兵多,組建這種師團速度快,1943年後因戰局緊張還是建立了幾十個。如關東軍在1945年春天的師團番號達24個,其中20個是幾個月前剛由預備役人員和新兵所組建的特設師團。首相鈴木貫太郎認為其戰鬥力不如原來的8個常備師團,遇蘇軍進攻兩個月都堅持不了。從蘇軍在遠東戰役八天間便推進了200至500公里的情況看,這一估計大致不差。
日本地域民風也影響各師團戰鬥力。軍人來自社會,看日軍師團的戰鬥力除了序號,也要注意組建地域。近代日本軍界為克服古代割據傳統,聯隊長以上和參謀軍官頻繁輪換,大隊長以下官兵仍屬一地同鄉。最早七個師團中從第1師團至第6師團按其徵集地,分別稱為東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廣島熊本師團,各地民風和對其戰鬥力有著不小影響,其中貧困區域的師團更顯得愚頑蠻悍。
近衛師團由全國挑選精兵組建,不受地域風氣影響。該部卻養尊處優,1939年末進攻廣西才上陣,後進攻新加坡並長期守備南洋,因受照顧未參加惡戰,戰鬥力也未充分顯現。
1891年在東京組建的第1師團,是日軍所建第一個師團,在朝鮮成歡同清軍打響了第一槍。不過東京從江戶時代起便是商業都會,民風不強悍,徵兵多要到西面較貧困的長野縣。該師團名聲大,1936年後七年間在關東軍內作為骨幹卻未打大戰,僅派出過一個支隊短期到察哈爾實戰鍛鍊。1944年菲律賓告急,軍部聲稱該讓這個“闊少”上陣。該師團到萊特島登入後遇美軍打擊便損失大部,餘部逃入叢林,接到投降令時只剩800名殘兵。
大阪是日本商業氣氛最濃的城市,商販出身的士兵精於算計多不甘心賣命,此地組建的第4師團從日俄戰爭起便因戰績不佳被稱為“奸詐的商人師團”。1937年該部調到關東軍,兩年後到華中戰場,戰鬥力並不算強。1942年該師團參加進攻菲律賓,後來到印尼和泰國擔任警備直至投降,看來軍部對使用這個“商人師團”也信心不大。
在侵略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時最逞凶的一等師團,還是第2、第3、第5、第6師團。
日本東北部自然條件差,民風強悍,在仙台組建的第2師團又較適應寒區氣候。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時只有一個第2師團,能利用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在滿洲橫行。該師團隨後成為日軍三個摩托化步兵師團之一,長期在關東軍編成內。1942年該師團進攻“瓜島”,因海運斷絕被稱陷入“餓島”(二者發音在日語中相同),官兵因傷病餓死亡大半,只撤出幾千病號。第2師團在菲律賓重建後又赴緬甸戰場,同中國遠征軍一戰即敗,戰鬥力降到反不如頑抗的第56師團,這說明日本武士的兇悍氣焰往往要建築在對手抵抗不力的基礎之上。
日軍第3師團自“八一三”在上海登入,直至最後在湖北投降,是中國抗戰期間始終在華作戰的唯一的第一等師團。第3師團組建地名古屋的民風不屬強悍,其官兵的拼殺精神還遜於北九州礦工組成的第18師團等部,不過該部還一直算是華中日軍的主力。
日軍第5師團可謂侵華戰爭中作戰範圍最廣的部隊,也是在關內作戰的唯一的摩托化步兵師團。該師團攻南口、侵晉北、以一部迂迴南京、打台兒莊、攻占廣州、登入欽州灣入侵廣西,先後同中國七十個師交過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師團又攻占新加坡,接著侵入印尼並一直駐於當地。組建第5師團的廣島,屬日本的“中國”地區,自古為交兵之地,有武士傳統且受天皇重視。戰爭結束前當地受到核子彈攻擊,大概也算是惡有惡報吧。
南京大屠殺中血債最多的第6師團,組建於日本九州的熊本,該地貧困且民風嗜斗,男子往往以從軍為出路。戰前日本有一句自吹之辭:“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九州熊本兵第一”。第6師團早在1928年便製造過濟南大屠殺,從1937年在華登入至1942年末調往南洋,該部主要在華中作戰,兇悍為各師團之最。不過日本軍部偏愛富庶地區的師團,對窮困地區的部隊有所歧視,總讓第6師團打惡仗,配給裝備卻不如其他一等師團。1943年該師團被調到最艱險的布乾維爾島,遭美澳軍兩年攻擊封鎖,殘部逃入叢林靠野果為食。據終戰時接受他們投降的澳軍回憶,所看到的幾千日軍若不是眼珠還在轉動,否則會以為都是些骷髏。
存在決定意識,二次大戰結束前瀰漫全日本的軍國主義氛圍,是投身軍營者大都沒有人性的根本原因,各地的民風差異並不能改變這一基本環境。最終剷除軍國主義的土壤,才是根絕出現那些野蠻兇惡的侵略軍的基本保證。
總是有人認為游擊戰小打小鬧,不過癮,所起的作用也不如會戰來得大。提起八路軍的戰鬥,被津津樂道的總是平型關戰鬥、百團大戰等。而消滅敵人最多的百團大戰和正面戰場的一些會戰相比,(就消滅日軍而言,不包括偽軍)只是中等規模而已。平型關戰鬥就更少了。是否由此而得出遊擊戰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值一提的結論呢?顯然不是。

加登幸太郎的回憶

1938年8月至1940年5月在華北方面軍參謀部任職的加登幸太郎說,“現在回憶起來,筆者在任時,整個方面軍一天平均死傷50名。50名雖不多,但一年就有18000人離開戰列,是大消耗戰”(加登幸太郎,《中國和日本陸軍(下)》,圭文社,1978年版)。這一日常的消耗(顯然它不包括一些大的軍事行動——如“掃蕩”中的傷亡),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實際上相當於每年進行一次大的會戰所造成的損失。正面戰場上的一些會戰,如太原會戰,“敵傷亡二萬餘人”;隨棗會戰,“估計敵先後傷亡一萬三千餘人,我軍則約二萬五千餘人”;上高會戰,“敵傷亡一萬以上,我軍亦有一萬七千餘”(據台灣的《抗戰勝利四十周年論文集》——抗戰重要戰役選錄,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可見,這樣的“日常”消耗,日軍的確難以承受。
當時華北淪陷的縣屬超過500個,以一個縣每天只消滅一個日軍的話,則日軍每天的損失要超過500人,這相當於一個步兵大隊的5/8,一個混成旅團1/5,一個三單位師團的1/20,一個四單位師團的1/30-1/40。反過來講,也就是平均大約2天可以消滅日軍一個大隊,5天消滅其一個旅團,20-40天消滅其一個師團。聚少成多,由此可見游擊戰爭的威力所在。

日軍戰術單位

日軍作戰通常以大隊(營)為戰術單位,日軍有多少這樣的單位呢?華北日軍有4種部隊:甲種師團8個(第20、第108、第109、第5、第114、第10、第14、第110師團),每師團12個步兵大隊,16個特種兵,(騎、炮、工、輜重兵)大隊,總計步兵96個大隊,特種兵128個大隊。乙種師團7個(第36、第37、第21、第32、第35、第27、第26師團),每師團9個步兵大隊,12個特種兵(騎、炮、工、輜重兵)大隊,總計63個步兵大隊,84個特種兵大隊。獨立混成旅團9個,每旅團5個步兵大隊,3個特種兵(炮、工、輜重兵)中隊,總計45個步兵大隊,9個特種兵大隊(3箇中隊折合1個大隊)。騎兵旅團2個,每旅團5個騎兵大隊,總計10個大隊。以上總計步、騎214個大隊,特種兵221個大隊(《中日血戰三部曲》)。
可見,以看似微小的每天每縣只傷亡1人,即每天500人這樣的消耗率,日軍也是持續不了幾年的。在抗日戰爭的8年中,我敵後戰場也殲滅了些日軍(不可能為52萬人),就整個中國戰場來說,日軍被中國軍隊斃傷俘的總數,據日本方面的統計達133萬餘人(棟田博:《兵隊日本史》第280頁,東京新人物往來社1975年6月版;黑羽清隆:《日中十五年戰爭》第266頁,侏式會社教育社1979年版。這不包括其在東北地區前六年戰爭中傷亡數和在滇緬作戰中被中國軍隊斃傷數。日軍在東北的傷亡,據日本方面統計,在1939年9月到1945年9月的6年中,日軍官兵被東北抗日聯軍等抗日武裝斃傷俘約172,000餘人,據我方不完全統計,日軍被我擊斃者為182,700人,加上傷、俘的不下25萬人)。此外,敵後戰場還殲滅了大量的偽軍。總起來講,敵後戰場所消滅的日偽軍,大部分不是靠大的戰役戰鬥取得的,而是靠上述一點一滴的“日常”消耗,在無形中積累起來的。

侵華部隊

師團師團
再把日軍在中國戰場的部隊大概介紹一下:
日本陸軍地面師團是具有固定編制的基本戰術兵團,師團之上的軍、方面軍、總軍都是領率機關的番號,所轄部隊依任務而配屬。日本陸軍在戰爭期間還組建了幾種有固定編制但規模小於師團的野戰兵團,包括獨立混成旅團、混成旅團、獨立步兵旅團、獨立坦克旅團、機動旅團、海上機動旅團、騎兵旅團、警備旅團、獨立警備隊。除“戰車師團”、“高射師團”、“飛行師團”外的“師團”為步兵、炮兵、騎兵(搜尋)、工兵、輜重兵合成編制。按合成程度、員額的差異,戰爭前期的師團劃分為四單位制、三單位制、兩旅團制,戰爭後期的師團劃分為甲、乙、丙、丁種。
1933年5月長城抗戰後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駐在關內的侵華日軍主要是平津地區的日本中國駐屯軍6000餘人(作戰部隊是中國駐屯步兵旅團)、駐上海地區的日本海軍第3艦隊上海特別陸戰隊5000餘人。“七七”事變爆發後,7月11日日本內閣正式通過向中國派兵的決定,意味著全面侵華戰爭的展開。當天,陸軍教育總監香月清司中將被任命為中國駐屯軍司令以接替病危的田代皖一郎,陸軍第20師團同時奉命緊急動員開赴華北。自第20師團於1937年7月19日從朝鮮抵達天津,至1945年4月12日以在華日軍部隊編組第129、130、161師團。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陸軍投入中國關內戰場近140個師團(其中關內有100個師團,東三省有30多個師團),1942年後在中國戰場140多個師團中僅有一個甲種師團其餘均是乙類丙類師團。本文按投入、編組時間順序(同一年度內可能按戰區或批次區分)簡單講述幾個大家熟知侵略中國的日本師團基本情況,並對幾種常見中國資料中的訛誤予以訂正。

1.第20師團(常設)

1915年組建,1937年7月19日從朝鮮抵達天津加入中國駐屯軍,參加7月28日南苑戰鬥;華北方面軍成立後先後隸屬第1軍、直屬方面軍;1937年8、9月在平漢路北段作戰,10月中旬沿正太路舊關、娘子關攻太原;1939年11月調回朝鮮軍,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川岸文三郎、牛島實常、七田一郎;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南方軍第18軍在紐幾內亞向澳軍繳械。

2.第5師團(常設)

1888年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入大沽加入中國駐屯軍,於昌平以南集結8月16日投入南口作戰;後編入華北方面軍,在平綏路東段作戰攻占張家口、蔚縣等地,9月下旬在平型關作戰,10月上旬至忻口作戰,11月8日攻占太原;1938年1月轉用於青島、膠濟路;1938年3月參加徐州會戰的臨沂、台兒莊戰鬥;10月12日調入華南第21軍,10月22日登入珠江口攻占佛山;1939年9月自華北方面軍轉隸關東軍;11月15日調回第21軍參加桂南作戰在欽州灣登入,11月24日占領南寧,12月投入崑崙關爭奪戰;1941年11月調南方軍第25軍,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今村均、中村明人、松井太久郎(其中板垣征四郎列名“28個甲級戰犯”);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南方軍第2軍在南太平洋馬魯古群島塞蘭島的比魯向澳軍繳械。(註:據[9]第198-199頁,由陸軍省次官桂太郎、參謀次長川上操六主持的日本陸軍兵制與軍備改革發生於1886-1889年,1888年廢除東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廣島、熊本六鎮台設定第1-6師團。資料[10]日軍師團條目記載第1-20師團及近衛師團成立時間大部分是錯的,例如第1-6師團顯然不可能成立於改革前的1884年。)1942年調東南亞與美軍作戰。

3.第6師團(常設)

1888年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入大沽加入中國駐屯軍,於廊坊集結後部分兵力參加南口作戰,8、9月在保定作戰;轉隸第10軍於11月4日在金山衛以西登入投入淞滬戰場,11月13日在安亭、南翔地區作戰,12月從南路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殺”兇犯之一,後進占蕪湖;編入第11軍於1938年7月參加武漢會戰沿合肥、黃梅、黃陂、臨湘攻擊;1939年3月南昌會戰擔任西北方向阻擊;9月18日始第1次長沙會戰在中路作戰;1939年冬季作戰在鄂東南地區;1941年9、10月參加第2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1942年1月參加第3次長沙會戰(此時已改為三單位制);1942年11月調往南太平洋隸屬第8方面軍第18軍,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谷壽夫、稻葉四郎、町尻量基、神田正種;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第8方面軍第17軍在布乾維爾島向澳軍繳械。首任師團長谷壽夫作為戰犯於1947年在南京被處決。

4.第10師團(常設)

1898年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本土登入大沽於天津集結,後編入第2軍,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東路作戰,占泊頭、德縣,11月上旬攻占臨邑、商河,12月占濟南;1938年1月占兗州;3月參加徐州會戰在滕縣、台兒莊、豫東作戰;武漢會戰時自合肥沿六安、潢川、信陽攻擊;1939年8月調回日本,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磯谷廉介、篠冢義男;1944年底調往第14方面軍,菲律賓戰役被擊潰,殘部在呂宋島碧瑤以北山區向美軍繳械。

5.第14師團(常設)

1905年組建,1937年9月上旬自日本到達塘沽編入第1軍,在平漢路北段作戰,10月攻占石家莊,11月在冀南邯鄲及安陽作戰;1938年5月徐州會戰擔任豫東蘭封圍攻;6月隸屬第2軍,1939年9月調回日本;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土肥原賢二、井關隆昌(其中土肥原賢二列名“28個甲級戰犯”);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南方軍帛琉地區集團在帛琉群島向美軍繳械。

6.第16師團(常設)

1905年組建,1937年9月11日從日本抵達天津,加入華北方面軍第2軍,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西路作戰;10月17日轉隸上海派遣軍,於淞滬會戰末期登入白茆口,攻擊常熟方向,12月作為中路沿丹陽、湯山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殺”兇犯之一;1938年1月返回華北方面軍第2軍,5月徐州會戰擔任北路圍攻及豫東作戰;9月武漢會戰在葉集方面作戰;在第11軍編成內參加1939年5月隨棗會戰之鐘祥戰鬥;1939年7月調回日本,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中島今朝吾、藤江恵輔;1941年11月編入南方軍第14軍;菲律賓戰役時隸屬第14方面軍第35軍,在萊特島戰敗潰散

7.第108師團(特設)

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以第8師團預備役人員組建即編入華北方面軍第2軍,11月參加冀南作戰攻占邢台;1939年11月調回日本,1940年2月21日撤編,歷任師團長下元熊彌、谷口元治郎。(註:1944年7月12日在中國東北以第9獨立守備隊為基幹另行組建關東軍第108師團至戰爭結束。[5]第271頁稱1939年末復員撤銷4個師團,顯然將第108師團誤列入。)

8.第109師團(特設)

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9師團預備役人員組建,1937年9月11日抵達天津配屬第2軍,部分兵力參加津浦路北段東路作戰,10月轉向平漢路占邢台,部分參加太原會戰;1938年1月部分兵力參加攻占周村、博山;1939年9月調回日本,1939年12月24日撤編,歷任師團長山岡重厚、阿南惟幾、酒井鎬次。(註:1944年5月22日以小笠原群島父島要塞守備隊之混成第1、2旅團為基幹另組建第109師團,其主力在硫磺島戰役中戰敗覆滅。)

9.第3師團(常設)

1888年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入吳淞、張華浜,編入上海派遣軍,9月6日攻占寶山,11月4日突破蘇州河;1938年5月徐州會戰在蚌埠擔任南路圍攻;在第2軍編成內1938年9月底參加武漢會戰之潢川方向戰鬥;轉隸第11軍參加1939年5月隨棗會戰之隨縣作戰,9月第1次長沙會戰擔任西路;1940年5月初棗宜會戰擔任右翼;1941年9、10月第2次長沙會戰攻占株洲;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長沙會戰擔任西路;1942年5月浙贛會戰在南昌、臨川作戰;1942年12月改為三單位制;1943年5月參加鄂西會戰宜都戰鬥;11月參加常德會戰;1944年5-8月長衡會戰擔任東路;1944年9-11月參加桂柳會戰,攻入貴州都勻附近;1945年4月18日列為中國派遣軍直轄,5月從南寧退出廣西經湖南北調,“八一五”時到達岳陽東北雲溪一線,後轉至鎮江繳械投降;第3師團即“名古屋師團”是日本陸軍常設師團,1937年8月侵入中國關內參戰至戰敗投降經歷中日戰爭全過程,歷任師團長藤田進、山脅正隆、豐島房太郎、高橋多賀二、山本三男、辰巳榮一。

10.第11師團(常設)

1898年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入川沙編入上海派遣軍,9月在上海羅店作戰,1938年1月調回國內,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山室宗武;戰爭結束時屬本土第2總軍第15方面軍第55軍在高知縣繳械。

師團編制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的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鬥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

(1)甲種師團

又稱挽馬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輜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

(2)乙種師團

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準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輜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4400人。

(3)丙種師團

由混成旅團擴編,轄3個步兵聯隊,工、炮各一聯隊,一般有5個聯隊,加上師團部的非戰鬥人員約15500人。

(4)丁種師團

也是由混成旅團擴編,只轄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只有大隊或中隊編制,約11000人。由於機動靈活,主要用於掃蕩八路軍的華北根據地。

(5)獨立混成旅團

與師團一樣是獨立的戰略單位,一般有2-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的人數比丁種師團還少,大約有6000-8000人。承擔輔助的戰略任務。
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內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他部隊。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總編制為28500人。一是挽馬制,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120m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總編制為25000人。此外還有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二個騎兵聯隊與一個騎炮兵聯隊、一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三十六門120mm榴彈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二十四門150mm重榴彈炮)、野戰重炮兵聯隊(十六門100mm加農炮)、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150mm加農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三十六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在侵華戰爭中,由於作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行動不便,又搞出了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兩種編制。三單位制師團的編制為師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二十四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尋聯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1.7萬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總人數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己無四單位制師團了)。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2.1萬人,擁有三十六門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為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搜尋)聯隊,總人數為1.4萬人。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同時、日軍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特種兵(在此處、特種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軍對兵力編制做了最後一次調整、大致有以下幾點、1、給丙種師團的步兵大隊增編一個步兵炮中隊。2、將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旅團炮兵則轄有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同時其工兵、輜重部隊也予以擴編,使其總人數達8000人以上。3、編組了丁種師團,其編制大體與丙種師團同,但無特種兵。其步兵大隊的機槍中隊只有四挺重機槍,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韓國師團

與之同一個時期,南韓偽政權(韓國)的軍一級單位,也是“師團”。大家熟知的著名的“奇襲白虎團”,其中所說的“白虎團”正是南韓偽政權(韓國)的“首都師團”,因上面繡著一隻老虎,中國軍民稱其為“白虎團”,該旗現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展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