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岩島

黃岩島

黃岩島(Huangyen Island,亦稱斯卡巴洛礁(Skarbolough Shoal),曾用名民主礁,菲方稱之為帕納塔格礁,斯卡伯勒淺灘 ),是一個略呈等腰三角形的大環礁,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15公里,周邊長約55公里,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包括澙湖)。其頂面除了數以百計的呈帶狀環繞澙湖的大礁塊(1-4平方米不等)外,一般皆在水下0.5-3米。

中國最早發現並命名黃岩島,長期利用和管轄它,元朝起納入中國疆域長期管轄,是中國固有領土,隸屬於中國海南三沙市。中華民國政府曾長期主管黃岩島,美國長期承認它屬中國,駐菲美軍70年代初把黃岩島作為訓練靶場只是使用而非獲得主權。

1997年~2012年一度被菲律賓霸占,2012年4月中國海監船營救被菲方欲逮捕的大批中國漁民而駛入黃岩島,與菲軍艦對峙。經多方面鬥爭及美國調停介入,5月3日菲艦撤退(黃岩島事件)。

2013年1月菲律賓提起案件(南海仲裁案), 中國不承認也不參加此裁判。

基本信息

島礁歷史

簡述

黃岩島自古就是中國固有領土,神聖不可侵犯。中國最早發現了黃岩島。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學家郭守敬進行“四海測驗”。“四海測驗”時在南海的測量點就是黃岩島。中國歷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圖均將黃岩島標為中國領土。黃岩島一直不間斷地在中國廣東省、海南省的管轄下。中國政府關於南海諸島主權公告和聲明中均指出黃岩島領土主權屬於中國。

黃岩島海域是中國海南、廣東等地漁民的傳統漁場 。根據聯合國的國際海事公約,無論漲潮落潮都是乾地者為島,否則為礁。中國人自古稱之為黃岩島,而美國人叫“Skarbolugh Shoal”,其它西方人叫“Skarbolough”,翻譯過來都是“斯卡巴洛礁(Skarbolough Reef)”,中國在四十年代也曾一度改稱為“民主礁”。

現代

1935年1月,中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將黃岩島(時稱“斯卡巴洛礁”),是南沙群島的一部分)列入中國版圖。1947年10月,國民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中,將斯卡巴羅礁改成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島範圍內。1956年至1958年,美國在向台灣當局申請並經批准後,派海軍人員到黃岩島進行地質勘察。

1947年底,中國內政部正式編制出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將民主礁(黃岩島)劃在“斷續國界線”內。該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歷史性界線,中國對線內的島、礁、灘、沙洲擁有主權。

1983年,中國地名委員會受權公布的《中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將黃岩島定為標準名稱。

1992年以來,菲律賓前國家安全顧問戈勒斯聲稱黃岩島是菲律賓國土,挑起爭端。

1997年,中、美、日三國無線電愛好者的中國船隻抵該島考察時,菲律賓在外交場合竟然稱中國“企圖占領黃岩島”,還制定了作戰原則以維護其“主權”。1998年,菲律賓成立了包括艦艇部隊、航空分遣隊和情報部隊的專門機構。1997年,菲律賓海軍故意炸毀中國南海黃岩島上的中國主權標誌。

1999年,菲軍艦多次驅趕、撞沉中國漁船。並特意將淘汰的軍艦“BRP Benquet ”擱淺在黃岩島(11月3日)上。中國要求菲律賓拖走。作為總理朱鎔基正式訪問菲律賓的前提,12月5日“BRP Benquet”被拖離了黃岩島。

2009年1月28日下午,菲律賓參議院三讀通過了2699號法案,即“制定菲律賓領海基線的法案”,該法案將中國所有的南沙群島和黃岩島2處島嶼劃為菲律賓所屬。2月3日,菲律賓眾議院通過3216號法案,即“菲律賓群島領海基線確定案”,將上述兩處島嶼劃入菲律賓領海基線。

2012年,中國設立三沙市後,黃岩島歸三沙市管轄。5月,世界紀錄協會發布了兩項與黃岩島有關的世界紀錄:中國人是世界最早發現黃岩島的人;中國政府是世界最早對黃岩島進行地理測量的政府;這兩項世界紀錄清楚地表明黃岩島屬於中國。

2012年4月10日,中國與菲律賓爆發事件,5月9日,中國獲得黃岩島實際控制。

2014年4月9日,美國與菲律賓在離黃岩島220公里處軍演。

2015年4月20日,美國與菲律賓再次在離黃岩島220公里處“肩並肩”軍演。 6月8日,日本NHK電視台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將於本月下旬向菲律賓派遣巡邏機,並且計畫與菲律賓海軍在南海首次舉行正式的聯合訓練。

黃岩島 黃岩島

2015年4月21日,菲律賓漁船借美菲軍演之機再次入侵黃岩島海域,菲方則稱中國海警在黃岩島用水炮驅趕菲漁船,損毀了其中部分木船,向中國提出抗議。 22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瑪麗·哈夫認為中國海警在南中國海的有爭議海域對長期從事捕魚活動的菲律賓民用船隻使用水炮將構成一種挑釁行為。 24日,中國外交部敦促菲方杜絕在黃岩島海域從事非法活動,加強對本國漁民的管束和教育,杜絕在黃岩島海域從事非法活動。

2015年7月,菲律賓有人在網上提出,要求谷歌移除其地圖服務上中文標註的“黃岩島”,數日之後,打開谷歌地圖就已找不到“黃岩島”三個中文字。谷歌對此修改並未做出公開表態。

2016年10月,新菲律賓總統訪華,共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共和國聯合聲明》,其中40、41、42條提及《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未提及任何關於所謂“南海仲裁”的結果,此舉有助於緩和雙方在黃岩島問題上的分歧。

2017年3月,三沙市委書記肖傑確認:將在黃岩島建環境監測站 。後外交部發言人否定將建監測站。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黃岩島屬於中沙群島,是其內部最東邊的島礁;位於北緯15°13′48″至15°05′24″,東經117°40′12″至117°52′00″。距西沙群島的主島永興島600公里,距廣州約1112公里,距菲律賓呂宋島西岸約230公里。是由狹長大半園形的珊瑚帶圍成的,平潮時幾乎淹沒的環礁。

地形地貌

黃岩島地理特徵 黃岩島地理特徵

黃岩島是一個環礁,略呈三角形,環礁包圍著一淺湖,水 色清綠,和礁外深海藍黑水色不同。環礁已發育到海面附近,有一些高大珊瑚礁塊,高出水面,遠遠看去,猶如小島,在環礁北側有出水巨礁,名“黃岩。在南面礁盤上也有一塊出水礁石稱“南岩”。淺湖入口在東南面,南面北側附近通路上有礁頭髮育。這條入湖水道水深9--11米,寬360-400米。礁外即為深水區,礁體象一個煙囪由4000米深海盆直聳到海面上來,這裡地殼較薄,高值重力異常,是大洋島環礁。

環礁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也15公里,周緣長55公里,面積150平方公里。礁外坡度常達15°,南部礁坡達18°,北部也有18°,直下到深3500-4000米的海底。這裡的礁盤邊緣,是波浪破碎成浪花的地點,溶解氧和浮游生物較多,有利於珊瑚礁的生長和發育。各類造礁珊瑚一直生長到水深20米處,20米以下仍有零星生長。

礁盤上水深0.5米,寬600-900米,生長濱珊瑚、扁腦珊瑚、角蜂巢珊瑚,盔形珊瑚等。珊瑚呈塊狀、桌狀突起,可高出海面。礁盤上亦有為巨浪掀翻的礁塊散布,以黃巖區和南岩區為多。礁盤上溝谷已有岩溶現象。珊瑚礁塊上面生長有仙掌藻(綠藻類),戰有防浪作用。靠淺潮一側的礁盤,在西北部寬達l000-2000米,地形起伏,溶蝕溝呈網狀切割礁盤,水深1.5-3.5米。溝內是造礁生物繁生地點。礁盤以15°斜坡傾入淺湖中,上面生長著薔薇珊瑚、鹿角珊瑚等。

瀉湖(即淺湖)水深20米,有不少點礁(即礁墩)發育。點礁年代很新,據C14測定年齡為470±90年。瀉湖內沉積作用也很盛.使淺湖底變平。

出露於水面的珊瑚礁,在黃巖區即有380多處。由於露出水面被海水、雨水溶蝕,另一方面又引起膠結作用,以粒狀方解石膠結為特徵。溶蝕後的珊瑚礁形成於孔隙較多的塊體,除原有的珊瑚蟲群體所成的生長骨架孔隙,便是腐蝕所成的孔穴和溶溝,還肯鑽孔動物作用所成的穿孔和潛穴,使礁塊呈骷髏狀,古代稱為“髓骷石”。“黃岩”是一堆暗黃色淺水區中的巨礁,出露水上面積4平方米,高出水面1.5米。南岩周長8米,上部面積3平方米,高出水面1.8米,頂上有溶蝕石芽、石溝。

環礁的基底為海底平頂山,岩性屬皇武岩,屬大洋島類型,和中沙群島屬大陸坡地形性質不同,因而獨立升起在深海盆之上,自成孤島。

黃岩島衛星圖(拍攝於2014年12月27日) 黃岩島衛星圖(拍攝於2014年12月27日)

氣候水溫

兩個佳期:每年四、五月和十、十一月,風平浪靜的海水,清澈、淺藍、透明。

氣候:南海諸島四季如夏,溫暖濕潤,乾濕季分明,雨期集中,雨量充沛,且受季風影響,屬於典型的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類型。

海流:黃岩島附近的海流,隨季風而變化;東北季風時,以西北和西流為主;西南季風時為東北流。

水溫:三沙海域受大陸氣候和陸地逕流影響很小,深海盆地水體深厚、鹽度較高、透明度大、水溫季節變化較小。海流夏天流向東北,冬天流向西南,流速0.1海里/小時~1.0海里/小時。海浪全年平均有效波高1米~2米,最大有效波高7.5米~9.5米,居中國四大陸緣海之首。海面平均水溫24℃~30℃之間,南北海水溫差和海水年溫差約2℃~5℃,且溫差變化自北向南減小;但海水錶層與底層(水深500米以下)溫差卻很大,可相差20℃之多。海水含鹽度在32‰~35‰之間。海水透明度在20米~30米之間,高於中國另外3個海域的透明度。

地質構造

黃岩島 黃岩島

南海盆地在漫長的地質活動過程中,形成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隆起高地和深邃海槽相間排列的海底地貌,自外圍至中心順次為大陸架、大陸坡、中央海盆,呈近似同心圓式的3層環狀結構。海底地貌的總特點是:北、西、南部是淺海大陸架,外緣是大陸坡,陸坡上有高原、海山、峽谷、海槽和海溝;東部是狹窄的島架,外緣臨海溝和海槽;中央是深水海盆,盆底為寬廣的平原,點綴著孤立的海山。整個南海海底地貌可分為北部堆積型陸架區、北部斷裂階坡區、西部堆積-侵蝕型陸架區、西部斷裂階坡區、南部堆積型大陸架區、南部分割高原陸架區、東部侵蝕-堆積型島架區、東部斷裂溝脊島坡區和中央深海平原區等9個地貌區劃,地貌類型均屬珊瑚礁地貌。

從地質構造上看,黃岩島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黃岩島以東有幽深的馬尼拉海溝,海溝最深處水深5377米,是南海水深最深的地區之一。黃岩島是在漲潮時高於水面、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而不是終年隱藏於水底的沙洲或暗礁。從地質構造上看,黃岩島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個游離的海島。

形成過程

黃岩島的形成與南海海盆地質構造發育過程密切相關。第三紀後期形成的南海東部南北向海嶺, 其頂部形成火山峰, 高出海面; 由於海底擴張, 火山峰隨大洋型地殼作側向移動, 後來火山作用停息、, 火山峰遭受海蝕夷平, 並呈略低于海面的平頂山, 這一過程經歷了不少於數百萬年的時間, 平頂山在隨洋殼繼續作側向推移的同時, 並伴隨洋殼以0.02 一0.04 毫米/ 年的速率下沉, 待下沉到一定程度後即不再下沉。在下沉過程中, 由於處在熱帶海洋的環境下, 造礁珊瑚在平頂山頂部固著繁殖, 並以接近于洋殼下沉的增長速率不斷向上生長, 最後形成環礁。

海洋資源

黃岩島附近海區,有十分豐富的漁類資源和礦產資源,是良好的天然漁場,有大量的優質石斑魚、鰻魚、海鯉、鸚鵡魚、鯊魚、海豚、雞尾魚等;還有豐富的貝類和藻類資源。黃岩島海區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是錳結核和金屬軟泥,所含的金屬有30多種,其中錳、銅、鈷、鎳的含量最為豐富;另外石油和天然氣也極豐富。隨著陸上資源的日益減少,海洋資源的勘探和開發,越來越成為必須。

戰略地位

南海漁業

黃岩島是整箇中沙群島一帶海域中,一個有礁石露出水面的島礁。

黃岩島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對於每年4月至5月和10月至11月在南海進行漁業作業的中國漁民來講,黃岩島是深海漁業捕撈的重要漁場和熱帶風暴降臨時的天然避風良港。

黃岩島對中國深海漁業未來規劃有非常重要意義。中國南海漁業捕撈集中於3大漁場,即北部灣大陸架漁場、大陸架漁場、西沙漁場。其中,前兩個漁場開發的潛力已明顯下降,漁業資源結構出現退化,已經開始控制捕撈作業規模。

海權競爭

面積比較 面積比較

美國為實現其在亞洲的戰略利益,遏制中國的發展壯大,極力製造“中國威脅論”,並在南沙群島領土爭端中日益明顯地站在某些國家的立場上。美國鼓吹“中國威脅論”,菲律賓在黃岩島問題與中國針鋒相對,為“中國威脅論”製造口實。幾次主權爭端後,黃岩島在國際輿論中占有一定地位,南沙問題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菲律賓在黃岩島問題上的語氣和態度因而變得越來越強硬,已明確表示不願與中國舉行有關領土糾紛的雙邊會談,並積極籌劃在東協會議上邀請中國討論黃岩島和南沙問題。

菲律賓通過抓捕漁民會得到現實的經濟利益。多數狀告中國漁民“非法入境”“非法捕撈”的案子在經過與有關方面討價還價,並交納相當數量的罰款後,菲律賓當局便將漁民釋放。這種現象幾乎成了規律。另一方面,對於菲一些下層實權官員,如海軍地區司令、地方警察官員來說,抓捕中國漁民就多了立功受獎的機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200海里專屬經濟區規定的出台後為菲侵占黃岩島找到了“理由”。菲律賓簡單把距離遠近作為其侵犯中國領土的依據。根據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在專屬經濟區內享有勘探或開發自然資源的權利,但專屬經濟區內它國領土的法律地位不容質疑。而中國黃岩島本身也享有12海里領海和12海里毗鄰區,菲律賓的專屬區不應損害黃岩島的領海和毗鄰區,不應該以專屬區的藉口侵吞黃岩島。黃岩島與菲律賓群島的地位是一致的,是平等的,都是領土,都享有領海和毗鄰區。菲方的主張和行為與海洋法公約的準則背道而馳。專屬經濟區的開發利用與海洋管轄權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菲方有意將兩者混為一談。

主權爭端

20世紀90年代以前,國際社會對中國擁有黃岩島主權從未提出任何異議,不存在對該島的主權之爭。

1898年《美西巴黎條約》、1900年《美西華盛頓條約》和1930年《英美條約》等明確規定了菲領土界限西限以東經118度為界,黃岩島在此範圍之外。1935年菲憲法、1947年美菲一般關係條約、1952年菲美軍事同盟條約、1961年6月17日菲關於領海基線第3046號法令和1968年菲關於領海基線的修正令等都先後重申了三個條約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確定了菲領土範圍,菲領海基點和基線均未包括黃岩島。1981年、1984年菲出版的地圖也都將黃岩島標繪在菲領土界限之外。

1946年初,菲律賓財長季里諾向總統羅哈斯建議占領南沙群島中部分島嶼。同年9月11日,季里諾又以外長身份致函時任盟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提出由菲律賓兼併南沙群島的要求,但被美國否決。

1948年9月,季里諾成為菲律賓總統,他下令國防部長派遣海軍準將安德拉達赴太平島及其附近區域視察。而部分內閣成員也附和季里諾,建議將南沙群島歸併菲律賓版圖。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還沒有建交,但中國外交部於1956年5月29日發表嚴正聲明:“南海上的太平島和南威島,以及它們附近的一些小島,統稱南沙群島。這些島嶼向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這些島嶼具有無可爭辯的合法主權。”此後,中國政府多次發表聲明,重申中國對包括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享有合法主權,絕不容許任何國家以任何藉口和任何方式加以侵犯。

菲律賓經過在南沙侵占一個個島礁(西月島、中業島、北子島等等)的過程之後,在1978年6月,菲律賓政府以總統法令的形式,將我南沙群島的大部分島礁劃入其版圖,霸占了我南沙大半海域。同時又以專屬經濟區的名義,將黃岩島及其附近海域,也囊括其中。這樣,菲律賓已將我42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非法劃入其版圖。

1992年,菲律賓前國家安全顧問戈勒斯聲稱黃岩島是菲律賓國土,挑起爭端。從1993年起,菲律賓對該島進行勘測、考察和巡邏。50年代初,駐菲蘇比克灣的美國軍隊無視中國主權,擅自將黃岩島開闢成為靶場。1977年10月、1978年6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研隊登上島進行考察活動。

菲學者:黃岩島確屬中國 菲學者:黃岩島確屬中國

1997年開始,菲方多次出動軍艦和軍用飛機在黃岩島及其附近海域對民間組織的無線電探險活動進行跟蹤、監視和干擾。4月30日,菲國兩位眾議員公然搭乘海軍艦艇登上黃岩島,他們在島上豎旗立碑,並對中方人員進行攔堵和恫嚇。1980年後,菲律賓政府將黃岩島劃在其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但由於當時黃岩島由駐菲美軍實際控制,菲律賓並未提出主權要求。

1994年10月18日菲國家地圖和資源信息部及1994年11月18日菲業餘無線電協會向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出具的檔案中,均確認“菲領土邊界和主權是由1898年12月10日巴黎條約第三款所規定,黃岩島位於菲領土邊界之外”。

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專屬經濟區的法規頒布實施後,菲律賓政府以黃岩島位於其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為理由,宣稱對黃岩島擁有海洋管轄權,後來又改為對黃岩島擁有主權。

1997年,菲律賓海軍毀壞了中國主權標誌。1997年4月30日,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組織的中美日無線電探險隊登上黃岩島進行無線電探險活動期間菲律賓多次出動軍艦和軍用飛機對此進行跟蹤、監視和干擾。1997年5月20日,一艘菲律賓海軍巡邏艇在黃岩島外11千米處拘捕了一艘準備航行到馬紹爾群島的中國漁船,拘留了21位中國漁民。1997年8月5日,菲律賓和美國聯合在黃岩島附近舉行飛機和戰艦的實戰演習。

1998年1月—3月,來自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的瓊海00473和00372號以及中遠漁313和311號四艘漁船在兩個月時間內,相繼在黃岩島海域被菲海軍攔截,51位漁民同樣遭到“非法入境”的指控,被菲拘押近半年時間。

1999年5月23日,中國一艘漁船在黃岩島遭菲軍艦追擊並被撞沉,導致11名漁民落水。據報導,菲海軍在追趕漁船時,曾使用機槍掃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此向菲提出嚴正抗議和交涉。1999年6月,菲律賓教育部在新版地圖中將黃岩島,連同整個南沙群島列入版圖。8月,菲政府把“南沙群島是菲律賓領土”列為修憲的內容,試圖以法律的形式進行領土擴張。

2000年1月6日,菲海軍在黃岩島驅逐中國正常作業的六艘漁船。1997年以來,菲海軍在黃岩島抓捕中國漁民以“非法入境”、“非法捕撈”等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2000年5月28日,菲海軍開槍射殺一名中國漁船船長。

2009年1月28日,菲律賓參議院三讀通過了2699號法案,即“制定菲律賓領海基線的法案”,該法案將中國所有的兩處島嶼劃為菲律賓所屬島嶼。2009年2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就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發表聲明。

中菲黃岩島對峙 中菲黃岩島對峙

2009年3月10日,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不顧中國的反對,正式簽署“領海基線法”,將中國的南沙部分島礁和黃岩島劃入菲領土。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11日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和嚴正抗議。接下來,這一法案將被提交聯合國審議。

2012年4月10日,菲律賓海軍巴拉望號在海南省三沙市黃岩島海域抓捕12艘中國漁船上的中國漁民,正當菲律賓海軍在中國漁船上抓捕漁民時,中國海監船75號和海監船84號抵達,阻止菲律賓海軍帶走中國漁民和漁船,隨後中國漁政船和菲律賓海軍護衛艦開始對峙。

菲律賓聲稱,早在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初期,菲律賓漁民就已將帕納塔格礁(黃岩島)作為傳統的漁場和躲避海上惡劣氣候的避風港。1957年,菲律賓政府和一起美國海軍對該地區的海洋進行了調查,當時該地區實際受美國海軍基地蘇比克灣的控制。1965年,菲律賓在帕納塔格礁(黃岩島)上樹立了一個8.3米高的旗桿懸掛菲律賓國旗。同一年在該地建成了一個小燈塔。1992年,菲律賓海軍將該燈塔報告給國際海運組織。截至2009年,這個軍事維護燈塔都是非經營性的。

中菲兩國在島上都沒有永久設施或主權標誌。中國主權標誌於1997年被菲軍非法破壞。到2008年以前,黃岩島地區還是被菲律賓海軍非法控制。旅遊潛水(1998年)和業餘無線電探險(1994年,1995年,1997年和2007年)也是允許的,但會受到菲律賓海軍的非法監視。

2012年4月10日,菲律賓海軍闖入中國三沙市黃岩島海域,以“維護主權”的名義對避風停靠在該海域的12艘中國漁船進行襲擾,並企圖派攜帶武器的海軍人員登上中國漁船抓捕漁民。“中國海監75號”和“中國海監84號”漁政船事發後趕至黃岩島海域,菲抓捕中國漁民的企圖未能得逞。

2012年4月12日,菲律賓不顧中方嚴正交涉與警告,再向黃岩島海域派遣一艘海岸警衛隊船隻,中菲雙方的對峙仍在繼續。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證實,派出的是政府公務船而非軍艦,並表示中菲雙方正通過外交渠道就此保持著溝通。中方向黃岩島海域派出了第三艘船隻。

2012年4月17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埃德薩號抵達南海黃岩島水域,替換了對峙的巴拉望號,菲方停留在黃岩島海域的各類船隻仍有20餘艘。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的話稱,菲律賓護衛艦埃德薩斯號進入了黃岩島海域,政府要求其必須升起白旗,以表示和平解決此次對峙的意願。

2012年4月18日,中國漁政310船從廣州出發,開赴南海海域,開展常態化的漁政巡航執法管理。該船19日進入中沙群島海域,20日中午到達黃岩島海域。菲律賓搜救船“BRP-埃德薩”號和中國的一艘海監船在黃岩島周邊海域處於一對一的對峙狀態。

2012年4月23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發言人張華透露,中國漁政310船和中國海監84船已在22日下午離開黃岩島海域,只有一艘中國海監船留在黃岩島海域執行執法任務。中方願通過友好外交磋商解決黃岩島事件。

2012年4月23日,黃岩島海域有4艘中國船隻與1艘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隻對峙。菲外長德爾羅薩里奧宣稱,菲方不會把海岸警衛隊船隻從黃岩島撤回,“當我們願意離開時才離開,不是被人要求離開就離開”。菲國防部長加斯明更是公開對菲外交部下起“指導棋”,他認為中國漁政310船進入黃岩島水域是入侵,“外交部應立即向中方提交抗議,予以譴責”。菲總統阿基諾也聲稱,菲律賓會繼續在黃岩島部署船隻,因為“相信那是菲律賓水域”,但同時表示,菲律賓政府會持續與中方官員對話,尋求解決海上對峙事件。

從2012年5月16日12時起,中國南海大部分海域將進入為期兩個半月的伏季休漁期。屆時,在北緯12度以北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除單層刺網、釣業外,禁止其他所有作業類型生產。中國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負責人同時表示,由於黃岩島海域位於中沙群島海域,位於北緯15度以北,屬於此次休漁制度的控制範圍。中國此次實行的休漁與當前的黃岩島事件無關。

菲方發布的“休漁令”已於2012年5月16日起生效,從當天起禁止菲律賓漁民到黃岩島捕魚兩個月。這項禁令是為便於該機構漁業專家對黃岩島開展研究,以決定實施保護的方法。菲漁業和水產資源局局長佩雷斯稱,為期兩個月的“休漁令”可能會延長,但“這要取決於研究的結果如何”。

2012年6月6日,中國已開始在黃岩島進行工程建設,建築工程將在數周內完工。通過衛星照片可以判斷中國已長期在黃岩島海域停留,運送建築材料的船隻正在向黃岩島不斷卸載碎石、石材、水泥和金屬;數艘中國海監船也在附近巡邏,阻止菲方接近。幾周內“中國國旗就將飄揚在黃岩島上”。

2012年9月13日,黃岩島海域潟湖入口仍被中國用繩索封鎖,3艘中國船隻守衛著該海域,阻止菲律賓漁船進入。

2014年1月27日,中國海警在黃岩島“用水炮”驅逐菲律賓漁船。2014年2月25日,菲律賓發表外交抗議中國政府船隻在南海爭議島礁“使用水炮”驅趕菲律賓漁民一事。中國大使館官員沒有立即對菲律賓的抗議作出回應。

2014年2月25日下午,菲律賓軍方發言人宣布,菲軍已把斯卡伯勒淺灘(即中國黃岩島)置於西部軍區管轄下。與此同時,菲律賓聲稱將對中國進行軍事回應。

2016年5月31日,《菲律賓星報》報導,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對記者表示,當年與中國在黃岩島對峙,最終撤離的原因是美國調停介入;美方的態度意在降低衝突,挽留雙方顏面。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提起案件, 中國不承認也不參加此裁判。因為此案有一系列的違法。 該案受日本背後控制而嚴重亂判,連個太平島也荒唐地裁定為礁。

中國外交部曾多次發表聲明,指出“菲律賓和仲裁庭無視仲裁案的實質是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及其相關問題,惡意規避中國於2006年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有關規定作出的排除性聲明”,強調中方“不承認、不參與”。 外交部說明菲律賓是以包裝混淆手法曲解《聯合國海洋公約》。

《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海洋主權仲裁需雙方同意;而且中國和澳大利亞等30多國在2006年按規定提交了正式聲明(一直公布在聯合國海洋與海洋法司的網站),說明凡海洋主權問題只有在爭議雙方都同意由國際海洋法庭進行仲裁,仲裁才能進行。當時的聲明屬於公約體系, 因此菲方訴訟案實際上違法、該仲裁庭的出現實際上違法、而且違反了該仲裁庭兩個成員以前在相關著作里一直堅持的立場。

中國主權

大陸

2016近拍 2016近拍

2012年5月10日,《解放軍報》發表題為《六大鐵證:黃岩島屬於中國》的文章指出, 自古以來,中國就擁有對黃岩島的領土主權,這是有著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的。菲律賓不斷地玩弄各種小把戲、拋出各種自相矛盾的說法,實際上是心虛的表現。

根據國際通行準則,判斷和證明一個國家對一片領土是否擁有主權主要基於兩個方面,即歷史依據和法理依據,二者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涉及領土主權的國際法規有許多,這些國際法原則和規則的運用要以歷史事實作為證據,而歷史依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則需要以這些國際法原則和規則為標準來判斷和衡量。

•中國最早發現黃岩島

在中國的大量歷史文獻中可以發現,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人民就首先發現包括黃岩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及其海域,並首先予以命名,稱之為“漲海”“漲海崎頭”。(特別是)從宋代開始至明清時期,把南海諸島命名為“石塘”“長沙”,其中包括黃岩島在內的中沙群島就在這個範圍之內。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國強表示,元朝時期,為了統一全國曆法,元世祖敕令時任都水監、天文學家郭守敬主持開展實地測量,此即“四海測驗”。1279年,郭守敬進行“四海測驗”時,選定的27個緯度測量點之一就有黃岩島。而這一事實,在中國歷史文獻中有著清晰的記載。

•中國對黃岩島進行了長期的開發利用

黃岩島海域是中國漁民的傳統捕魚場所,自古以來,中國漁船經常赴黃岩島海域進行漁業生產活動,漁民還在島上修建了碼頭等設施。中國政府多次派科學考察隊到黃岩島進行考察。1977年10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人員登上黃岩島考察。1978年6月,該所人員再次赴黃岩島進行考察。1985年4月由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組織的綜合考察隊登上黃岩島實施綜合考察。1994年,南海科學考察隊抵達黃岩島進行考察,並在島上建立了1塊1米高的水泥紀念碑。

•中國最早將黃岩島列入版圖、實施主權管轄

黃岩島 黃岩島

從法律層面上看,中國對黃岩島擁有主權的一個重要依據是對該島長期行使著有效管轄。作為官方行為,元朝時期的“四海測驗”就體現了這一點,而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

北京大學海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紅雲表示,首先,中國政府曾於1935年、1947年和1983年三次正式公布黃岩島的名稱。其次,中國歷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圖均將黃岩島標為中國領土。第三,在行政管轄方面,黃岩島一直不間斷地在中國廣東省、海南省的管轄之下。黃岩島由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現海南省三沙市)實施行政管轄。第四,從20世紀70年代起,中國政府受理並批准了多次國際無線電愛好者要求登島探險的申請。

“批准申請和行政管轄行為完全是官方的、政府的行為,這是證明中國行使管轄權的直接證據。”李紅雲說。

•一系列國際條約規定,黃岩島不在菲境內

因為歷史特殊,所以菲律賓的領土範圍是由一系列國際條約確定的。中國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張海文表示,包括1898年《美西巴黎條約》、1900年《美西華盛頓補充條約》和1930年《英美協定》等,這些條約明確地界定了菲律賓領土的西部界限在東經118°。黃岩島位於東經117°51′,根本不在上述條約界限範圍內。此外,1947年美菲一般關係條約、1952年菲美共同防禦條約、1961年菲律賓關於領海基線第3046號法令和1968年菲律賓關於領海基線的修正令等,都反覆地重申了上述條約的法律效力,確認菲律賓的領土範圍,卻從來都不包括黃岩島。

•長期以來菲律賓官方地圖從未包括黃岩島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菲律賓的若干法律檔案、官方檔案和國家地圖中,從未涉及黃岩島。”李國強表示,在1935年頒布的菲律賓憲法等菲國內法律法規中,菲官方屢次明文確認菲律賓領土範圍,黃岩島不僅不在其宣布的領土範圍之內,而且菲律賓領海基點和基線也未涉及黃岩島。1981年、1984年菲律賓出版的地圖仍然將黃岩島標繪在菲領土範圍之外。1997年以前,菲律賓從未對中國政府對黃岩島行使主權管轄提出過任何異議,並且還多次表示黃岩島在菲領土範圍之外。

在1994年10月18日菲國家地圖和資源信息部及1994年11月18日業餘無線電協會向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出具的檔案中,均確認“菲領土邊界和主權是由1898年12月10日《巴黎條約》第三款所規定,黃岩島位於菲領土邊界之外”。

•菲律賓領土要求毫無法律依據

黃岩島 黃岩島

菲律賓方面曾經提出,黃岩島在其主張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因此是菲律賓的“固有領土”。對此,李紅雲表示,國際法上一項基本的規則從來都是“依據陸地統治海洋”,即國家先有了某陸地的主權,才能對鄰接該陸地的海洋主張權利,而這一點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當中已經得到了明確體現。菲律賓的主張恰恰相反,先主張對海洋的權利,再據此主張對該海域內陸地的權利。這顯然是本末倒置。

二十一世紀以來,菲律賓又以對黃岩島實行了管轄權為由,提出對黃岩島擁有主權。菲律賓還特別提及了被視為經典的帕爾瑪斯島仲裁案。該案裁決通過縝密的推理所闡釋的國際法規則是:國家通過對某土地長期地、有效地行使管轄權,即取得對該地的領土主權。李紅雲說,關於這一點,我們沒有異議。正是由於中國對黃岩島行使了“長期、有效”的管轄權,中國才擁有了對黃岩島的主權。

另外,菲律賓以“地理鄰近”為藉口提出領土要求在國際法上根本就不成立。國際法和國際實踐早已認定“地理鄰近”不是解決領土歸屬的國際法原則。世界上一個國家的部分領土距離本國較遠而離其他國家更近的情況比比皆是。如果按照菲律賓的“地理鄰近”論行事,天下豈不大亂。

台灣

台灣中菲關係學領域著名學者蕭曦清的著作內容,對大陸官方2012年的說法補充了另外的鐵證,其實包括兩點:美國長期承認黃岩島的中國主權;蔣介石政權曾長期管轄黃岩島的主權。

中國領土爭議地區導航

中國領土爭議地區。

島嶼分類導航

島嶼是指四面環水並在漲潮時高於水面、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島嶼可出現在海洋、湖泊或江河裡。

大西洋島嶼

太平洋島嶼

大洋洲島嶼

人工島

北冰洋島嶼

印度洋島嶼

南極洲島嶼

群島

南海諸島

東沙群島

東沙島東沙礁北衛灘南衛灘北水道南水道

中沙群島

西門暗沙本固暗沙魯班暗沙中北暗沙比微暗沙

排波暗沙過淀暗沙排洪灘濤靜暗沙濟猛暗沙

海鳩暗沙安定連礁布德暗沙波洑暗沙隱磯灘

控湃暗沙華夏暗沙石塘連礁指掌暗沙漫步暗沙

樂西暗沙屏南暗沙黃岩島憲法暗沙神狐暗沙

中南暗沙北岩南岩美濱暗沙武勇暗沙

美溪暗沙南扉暗沙一統暗沙

西沙群島

永樂群島

甘泉島珊瑚島金銀島琛航島廣金島晉卿島

銀嶼羚羊礁筐仔沙洲全富島石嶼玉琢礁

華光礁盤石嶼中建島北礁鴨公島銀嶼仔

鹹舍嶼

宣德群島

西沙洲趙述島北島中島南島東島北沙洲

中沙洲南沙洲石嶼門晉卿門紅草門趙述門

永興島石島銀礫灘西渡灘北邊廊高尖石

湛涵灘濱湄灘浪花礁嵩燾灘老粗門全富門

東新沙洲西新沙洲七連嶼銀嶼門甘泉門

南沙群島雙子群礁

北子島南子島貢士礁北外沙洲奈羅礁

東南暗沙東北暗沙北子暗沙

中業群礁中業島渚碧礁樂斯暗沙永登暗沙
道明群礁雙黃沙洲南鑰島楊信沙洲庫歸礁
鄭和群礁太平島敦謙沙洲舶蘭礁安達礁鴻庥島南薰礁
九章群礁

西門礁東門礁安樂礁長線礁主權礁牛軛礁

染青東礁染青沙洲屈原礁瓊礁赤瓜礁

龍蝦礁扁參礁漳溪礁鬼喊礁華礁吉陽礁

景宏島南門礁康樂礁小現礁大現礁

尹慶群礁中礁西礁東礁華陽礁
北康暗沙

盟誼暗沙海康暗沙義淨礁法顯暗沙北安礁

康西暗沙南安礁南屏礁

南康暗沙

海安礁隱波暗沙澄平礁海寧礁瓊台礁

潭門礁歡樂暗沙

其他

福祿寺礁逍遙暗沙南威島日積礁奧援暗沙

南薇灘蓬勃堡榆亞暗沙金吾暗沙海口礁畢生礁

奧南暗沙金盾暗沙廣雅灘人駿灘李準灘西衛灘

萬安灘蓬勃暗沙半月礁南通礁費信島馬歡島

安波沙洲隱遁暗沙海馬灘艦長礁保衛暗沙柏礁

安渡礁彈丸礁皇路礁曾母暗沙禮樂灘忠孝灘

神仙暗沙仙后灘西月島北恆礁仙娥礁美濟礁

信義礁伏波礁孔明礁仁愛礁南華礁南海礁

息波礁破浪礁玉諾礁校尉暗沙南樂暗沙梅九礁

司令礁都護暗沙指向礁鐵峙礁鐵峙水道鐵線礁

長灘無乜礁六門礁石盤仔二角礁乙辛石

蒙自礁泛愛暗沙永暑礁火艾礁火星礁大淵灘

五方礁五方南鞏珍礁雄南礁雄南礁禮樂南礁

莪蘭暗沙紅石暗沙棕灘陽明礁東坡礁安塘灘

和平暗沙寶灘朱應灘碎浪暗沙常駿暗沙中水道

恆礁五方尾五方西五方北五方頭潯江暗沙半路礁

南方淺灘簸箕礁光星礁光星仔礁單柱石鳥魚錠石

東華礁安塘礁祿沙礁仙賓礁鐘山礁立新礁

牛車輪礁片礁雙礁石龍巖浪口礁康泰灘三角礁

鱟藤礁紫灘勇士灘線頭礁南華水道普寧暗沙

有爭議的地區分類導航

全球範圍內有一些地區,由於自然資源豐富、戰略位置重要等原因,不同國家相爭,成為有爭議的地區。

朝鮮

未被國際普遍承認的國家

南海諸島

北方四島

克什米爾

中國領土爭議地區

西撒哈拉

釣魚台列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