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觀經濟

巨觀經濟

巨觀經濟(Macro Economy)指總量經濟活動,即國民經濟的總體活動。是指整個國民經濟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如總供給與總需求;國民經濟的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關係;物價的總水平;勞動就業的總水平與失業率;貨幣發行的總規模與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的總規模及其變動等。一般認為此詞1933年由挪威經濟學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總量經濟學”時所提出。巨觀經濟的主要目標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長的產出率、低失業率和穩定的價格水平。

基本信息

與微觀經濟的關係

巨觀經濟巨觀經濟
微觀經濟是:指個量經濟活動,即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是指個別企業、經營單位及其經濟活動,如個別企業的生產、供銷、個別交換的價格等。微觀經濟的運行,以價格和市場信號為誘導,通過競爭而自行調整與平衡;而巨觀經濟的運行,有許多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達到的領域,需要國家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出發,運用各種手段,進行巨觀調節和控制。

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經濟活動和經濟運行的兩個不同層次。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繫。微觀經濟是巨觀經濟的基礎,巨觀經濟的良好狀況是微觀經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社會經濟活動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巨觀與微觀之間,生產、流通、分配、交換的各個環節之間都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在社會主義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計畫和市場是兩種不同的經濟調節手段。在現代社會化商品經濟條件下,只有合理運用計畫與市場這兩種配置資源的經濟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實現社會生產按比例發展。計畫與市場兩者,市場處在更基礎的位置,計畫則是在市場作用下發揮巨觀調節功能和微觀指導功能。只有將計畫和市場有機結合,才能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在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時期,國家特別需要用巨觀經濟法律手段進行調控。

巨觀經濟是與微觀經濟相對應的概念。市場經濟中以個人、家庭和企業為單位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即是微觀經濟。現代市場經濟雖然仍以單個微觀經濟主體為基本單位,但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商品交換日益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經濟活動已不再是單純的個體行為,而日益呈現出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整體特徵。個人財富、家庭福利和企業利潤的增加,已經不再單純地取決於自身的努力,還必然要依賴於整體經濟狀況,整個經濟運行越來越表現出明顯的總量、綜合和全局性特徵。

政策目標

巨觀經濟巨觀經濟
巨觀經濟政策的目標是:

1、高的且不斷增長的國民產出水平(即實際GDP

2、高就業、低失業

3、穩定或溫和上升的價格水平

政策工具是一種處於政府的控制之下,並能對一個或多個巨觀經濟目標施加影響的經濟變數。

總量的平衡

巨觀經濟總量的平衡是指:

⑴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的平衡

⑵一個地區範圍內的市場供需平衡

⑶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

⑷全國工業部門的生產和需要的平衡

調節方式

⑴以間接調節為主

⑵以直接調節為主

⑶始終以調控總供給為主

⑷始終以調控總需求為主

必要性

⑴它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

⑵它是實行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需要

⑶它是推動市場經濟良性發展的客觀需要

⑷它是經濟體制的改革與調整的需要

⑸它是轉變國家政府經濟職能的需要

調節體系

⑴巨觀經濟調節目標

⑵巨觀經濟調節方式

⑶巨觀經濟調節手段

⑷巨觀經濟調節政策

⑸巨觀經濟調節水平

經濟政策體系

巨觀經濟
巨觀經濟
巨觀經濟調節目標的經濟政策體系
國家實行巨觀經濟調節目標的經濟政策體系主要包括: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⑶收入政策
產業政策
消費政策
財政政策調節巨觀經濟活動的手段
財政政策調節巨觀經濟活動的手段主要包括:

⑴財政補貼
⑵國家稅收
⑶國家預算
⑷國家債務
⑸信貸政策
貨幣政策調節巨觀經濟活動的手段
貨幣政策調節巨觀經濟活動的手段主要包括:
國家預算
⑵公開市場業務
利率手段
⑷再貼現手段
⑸存款準備金手段
貨幣政策調節巨觀經濟活動的手段
根據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調節的影響,貨幣政策主要可分為:

⑴貨幣儲備政策
⑵貨幣回籠政策
⑶擴張貨幣政策
⑷貨幣發行政策
緊縮貨幣政策

面臨的問題

巨觀經濟
巨觀經濟
中國經濟正遭遇三大迷思困擾。哪三大迷思?一是通脹壓力,二是流動性壓力,三是增長下滑壓力。中國經濟如何擺脫“三大迷思”困擾?進一步分析這三大迷思,其實都是受制於一個主軸的三種表象。而這個主軸不在內部,而在外部,這就是由美元貶值派生出來的問題。
在解析“三大迷思”之前,先說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美元的異動。由於這是問題的關鍵,同時也是擺脫“三大迷思”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先弄明白美元的走向到底如何。
要分析美元走向,不得不談美國推行的弱勢美元戰略。美元已持續貶值數年,已造成全球價格體系紊亂。也就是說,從美國的角度看,已達到了預期目標,再玩下去,就要對美國自身造成實質性傷害了。
為什麼這么說呢?首先,美元持續貶值造成了經濟對手的困難。比如,人民幣對美元在三年內持續升值近20%,使大部分微利的中國外向型企業遭受了匯率和成本的雙重擠壓,走向虧損甚至破產。也就是說,美元貶值已達到了擠壓對手的目的。
其次,由美元持續貶值造成的全球價格體系混亂、通脹壓力加大,現在已到了非治不可的關鍵時刻。從美國的利益來講,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就要對美國經濟自身造成實質性傷害了。此時,若是美元由弱轉強,可以穩定價格預期,有利於美國經濟的下一步發展。
而從全球角度看,迫於通脹壓力,美元的走強也符合各國對穩定物價的期待。此時美國順勢調整弱勢美元戰略,既可以做“好人”,重塑美元霸主地位,又有利於全球金融資源再次流入美國。近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經濟體增持美國國債,就是一個重要的轉勢信號。
明白了美元大趨勢之後,回頭看“三大迷思”之一的中國通脹壓力問題。
從主導性看,本輪通脹壓力主要是輸入性的,是一種貨幣現象,是由美元貶值引起的石油及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引起的壓力。如果加上前兩年所謂的“高增長、低通脹”,實際上是把價格壓力往後推移,所以才形成了目前的價格形勢。而這一點,很可能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注意。
由此觀察,本輪價格上漲,主要取決於美元因素。而目前已有多個國際機構對美元轉勢有了明確判斷,對石油及其他生產資料價格的回落也有比較明確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看待我國的價格趨勢和外圍經濟環境,調整相應的經濟政策,就是一個不可以忽視的問題了。
再看“三大迷思”之二的流動性問題,同樣也與美元趨勢有關。近幾個月來,在外貿順差逐漸縮小的情況下,不明用途的外匯大量流入,造成了新的對衝壓力。熱錢為什麼要擠進中國?就是想在短時間內從兩方面套利,一是人民幣升值,二是對中美利差擴大的預期。
為了應對外匯流入導致的流動性問題,央行持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在通脹壓力不斷加大,加息措施又難以啟用的情況下,這一政策工具的反覆使用,固然對收縮流動性產生了明顯作用,但也導致了資金的結構性淤塞,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金困難。而問題的緩解,也與美元走向有關。
第三個迷思,也就是經濟成長問題,也與美元趨勢有關。增長問題,本來主要是國內的事,但對於一個外貿依存度高企的經濟體來說,問題就不是那么簡單了。由於本幣升值加上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大量原本微利的外貿企業失去了生存基礎,出口下降,自然對經濟成長有直接影響。
而要使外向型企業向內需型轉變,從推動經濟成長的結構上調整產業布局,無論在生產組織上還是在時間上,都需要花很大努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時在一個開放的時代,即便是為內需服務的企業,也要有國際經營眼光。也就是說,在目前以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世界經濟格局下,也需要注意美元的動向。
現在,美元有由弱轉強的跡象。此時,如果不從本質上看問題,而是繼續被表象所矇騙,在戰略和策略上做出不恰當的選擇,那是要引來後遺症的。而美元也不是完全可以自以為是的貨幣,也會受美國經濟自身和國際經濟與金融格局的影響。
適時把握美元轉折的有利時機,作出相應的政策調整,中國經濟完全有條件從目前的“三大迷思”中走出來。而就目前反應過度的滬深股市而言,更前瞻、更全面、更理性、更歷史地看待中國經濟走向,也許會平緩這兩個市場的非理性躁動。

中國政策調整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一國調控巨觀經濟的主要政策工具,兩者充分搭配協調才能達到最佳巨觀調控效果。據有關統計表明,近十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9.7%。在看似一路平穩遞增的經濟成長背後,中國巨觀經濟政策進行了三次較大的調整:

時間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1994~1997 適度從緊 適度從緊
1998~2003 積極 穩健
2004~至今 積極淡出 穩健趨緊




“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1994~1997)

1、巨觀經濟背景:

從1993年開始中國經濟出現過熱現象。作為推動我國經濟成長主要因素的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別為42.6%和58.6%,大大超過以往的增長速度。投資需求帶動了消費需求,當時我國正處於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的雙膨脹,加劇了商品供給的短缺狀況,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國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分別上升了13.2%和21.7%,產生了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成長過快帶來的經濟過熱與嚴重的通貨膨脹,成為社會經濟穩定的巨大隱患。

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多次出現經濟過熱現象,為了給經濟過熱降溫,受當時巨觀調控經驗不足的局限,國家相關部門往往採取“緊縮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經濟由過熱一下子陷入過冷。這種熱與冷的轉換,好像是快速行駛中的急剎車,經濟過熱是消除了,但又面臨著如何啟動經濟的問題。熱與冷的驟然交替,造成劇烈的經濟波動,對國民經濟運行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決策部門認識到,必須改變過去那種“一松就熱、一緊就冷”的傳統做法,做到既要為經濟過熱降溫,也要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速度,防止經濟運行中的大起大落現象再次發生。於是,正是基於這樣一種思路,中央適時提出了“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對過熱的經濟實施恰如其分的巨觀調控,實現“高增長、低通脹”的新的經濟發展態勢。

2、相關措施:

1994-1997年,實行的是“雙緊”配合,財政政策方面結合分稅制改革,強化了增值稅、消費稅的調控作用,合理壓縮財政支出,並通過發行國債,引導社會資金流向。貨幣政策方面,嚴格控制信貸規模,大幅提高存貸款利率,要求銀行定期收回亂拆借的資金,使巨觀經濟在快車道上穩剎車,並最終順利實現了軟著陸。

1998~2003年底 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

1、巨觀經濟背景:

巨觀經濟
巨觀經濟
1997年下半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中國的外貿出口受到很大的影響,而這些年來我國經濟的增長有相當大的比重來之於外貿出口,進而也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國民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把巨觀政策的定位轉為擴大內需方面。

國內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使本應再次回升的經濟出現了新變化,經濟存在振盪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險。

上次調整的力度過大,雖然通貨膨脹得到治理,實現了“軟著陸”,但巨觀調控的慣性下滑,加之外部的衝擊,使我國經濟成長的速度大幅度降低。

為此國家不得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內需,以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從1998年起,為緩解通貨緊縮,保證經濟成長,中國實行近6年的積極財政政策以刺激投資、拉動內需;而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於防範金融風險,並與財政政策相配合。這樣的政策組合在通貨緊縮,經濟景氣度較低的情況下,保證了我國經濟成長速度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2、具體措施:

針對有效需求不足、通貨緊縮等問題,政府實施了以擴大內需確保經濟成長目標實現為目的的“雙松”政策。在貨幣政策方面採取了取消貸款限額控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率,連續5次下調存貸款利率,逐步擴大公開市場業務,改革存款準備金制度,擴大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的浮動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財政政策方面,大力發行國債;大規模地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政府採購規模和投資力度;大幅度提高職工的工資,開徵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擴大轉移支付;實施財政赤字政策。

2004~至今 “雙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1、巨觀經濟背景:

2004年年初,承接上一年發展的良好勢頭,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但同時信貸規模增長偏快,消費價格指數高位運行,通貨膨脹壓力逐漸加大。其主要表現為:央行每月發布的企業商品價格指數(CGPI)在2004年的頭四個月比同比上漲了6.3%、7%、8.3%和9.3%;油、電、煤、運全面緊張和基礎原材料價格也大幅上漲。狂飆的價格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也反映了上遊行業的熱度。這主要是由投資膨脹造成的。這年開始的各級領導班子換屆,開始了新一輪“政績工程”的基建投資熱潮。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會帶來嚴重後果。由此可見,積極財政政策實施的基礎條件正在逐步發生變化,以鼓勵投資為主要手段刺激經濟成長的目的已經基本達到,通貨緊縮的態勢也在逐漸淡去,巨觀財政政策也應相應進行調整。

200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了財政政策轉型的決定,巨觀調控由“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過渡到“雙穩健”模式。2005年近一年的實踐表明,財政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均為穩中偏緊,總體上配合較為協調。

2、具體措施:

從財政政策來看,2005年財政預算赤字由3198億元減少到3000億元,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將由2004年的2.5%減少到2005年的2%;長期建設國債的發行額由1100億元減少到800億元,減少了300億元。財政預算執行情況也反映了財政政策的穩健取向。2005年1~6月,財政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國財政收入累計完成16392億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14.6%,高於經濟成長率5個百分點。此外,財政支出結構也得到進一步最佳化,2005年1~6月的社會保障補助支出、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教育支出分別實現了同比22.6%、21.4%和17%的快速增長;全國實施糧食直補的29個省份安排糧食直補資金預計也會實現13.8%左右的大幅增長。財政政策在總量上向中性回歸的過程中著力調整了支出結構。

貨幣政策總體上也屬於穩中偏緊型: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實行差別準備金制度、提高存貸款利率等靈活多樣的貨幣政策手段來適當控制銀行信貸投放的規模和速度。同時,與產業政策結合,控制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的項目貸款來抑制低水平重複建設。

經濟概念(一)

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