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

川沙

川沙縣位於上海市東郊,長江入海口南側,由吳淞口呈弧形向東南婉蜒展開,枕黃浦,濱東海,南與南匯、上海兩縣接壤,西與南市、黃浦、楊浦三區毗鄰,西北與寶山區隔江相望。地理坐標為北緯31°08′20″~31°23′22″,東經121°27′18″~121°48′43″。全境面積448.65平方公里。岸線59.73公里(其中海岸46.43公里,江岸13.3公里)。人口60.59萬。境內平疇沃野,阡陌縱橫,既具江南水鄉特色,又有近郊海濱風光,是長江黃金水道的門戶,上海的東南屏障。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梁大同元年 (535年),析信義縣置崑山縣,縣境屬崑山縣。隸信義郡。陳代仍屬崑山縣,隸信義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崑山縣入常熟,今縣境屬常熟縣;十八年,復置崑山縣,仍屬崑山縣,隸蘇州。

唐天寶十年(751年),析嘉興東境、崑山南境、海鹽北境置華亭縣,今縣境分屬華亭縣和崑山縣,隸吳郡(天寶元年,蘇州更曰吳郡,至德二年,復曰蘇州)。
五代,華亭縣屬吳越國,今縣境屬如舊。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析崑山東境置嘉定縣,今縣境為華亭縣東北境和嘉定縣東境地。華亭縣隸嘉興府。嘉定縣隸平江府。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析華亭縣東北境的長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五鄉地置上海縣,今縣境又為上海縣和嘉定縣的東境地。上海縣隸松江府。
明正統五年(1440年),在今縣八團地置下沙三場鹽課司,屬兩浙都轉運鹽使司松江分司。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沿海倭患,川沙窪西築川沙堡城(今縣治)置兵戍守。屬金山衛中後千戶所。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上海縣析長人鄉置南匯縣,嘉定縣析東境置寶山縣,今縣境為上海縣、南匯縣和寶山縣地。[2]
清嘉慶十年(1805年),準析上海縣高昌鄉濱海地和南匯縣長人鄉北部暨下沙場八、九團地,置川沙撫民廳,十五年劃界分管,隸屬松江府。是為川沙設治之始。
宣統三年九月七日(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後,改廳為縣。置川沙縣公署。仍屬松江府。
民國元年(1912年),直隸江蘇省。3年,設滬海道於上海,轄松(江)、太(倉)、海門等十二縣,川沙縣為其一。15年廢除滬海道。復隸江蘇省。
民國34年2月,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部隊,組建川沙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淞滬地區行政公署。同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恢復戰前建制,縣政府隸於江蘇省第三專區。
1949年5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縣城,即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川沙軍管辦事處。同月21日成立川沙縣人民政府,屬蘇南行政區松江專員公署。
1955年8月17日,縣人民代表大會一屆三次會議改川沙縣人民政府為川沙縣人民委員會。屬江蘇省松江專員公署。
1958年4月8日,松江專員公署撤銷,改屬蘇州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14日,江蘇省人民委員會通知,將川沙、南匯、青浦、松江、奉賢、金山、崇明等七縣劃歸上海市。[3]
1993年浦東新區管委會成立,川沙縣的建制撤銷,成立了浦東新區。

行政區劃

1985年全縣有3個縣屬鎮;24個 居民委員會 ,27個鄉,326個村。

地理位置

位置

川 沙縣位於 長江口 南側,東臨長江出海段,西靠黃浦江,南和南匯縣及上海縣接壤。東南端水域為長江與東海的匯合處。縣境經緯度,北緯31°08′20″至 31°23′22″,東經121°27′18″至121°48′43″。中心位置(城廂鎮)在北緯31°13′、東經121°37′。[4]

地質

川沙縣第四系覆蓋頗厚。地質鑽探和地球物理探測揭示,川沙地層序列由下而上為:侏羅紀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積岩系,第三紀陸相火山岩系以及第四紀的粘土、砂礫等鬆散堆積。基岩埋深,一般為300~350米,金橋地區最淺處227米,合慶周圍最深處396米。
上侏羅統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積岩系分布十分廣泛。勞村組為紫紅與灰白色相間的凝灰質砂岩、流紋質凝灰熔岩等,廣
見境內西部、南部地區;黃尖組為 安山岩 、安山質火山碎屑岩等,廣見於境內中部、東北部地區。勞村組和黃尖組的空間分布與火山構造、區域性斷裂構造有密切的 關係。
上第三系中新統白龍港玄武岩,以橄欖玄武岩為主,夾有深灰、棕色粘土和砂礫石,沿斷裂呈串珠狀產出。玄武岩全岩K—Ar年齡為18.7Ma和26.7Ma。主要分布在青墩、白龍港、施灣一帶,分布面積數十平方公里,厚度大於250米。
第四紀地層,由北蔡至蔡路逐漸加厚。根據 氣候地層學 原則,以岩石地層為基礎,綜合孢粉、微體古生物等標誌,可將第四
系劃分為四個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這套疏鬆地層的發育和結構,在由下而上的縱向上,岩性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可劃分二大層:下部 “雜色層”,埋深約在150米以下,以褐黃色為基本色調的雜色粘土,與灰白、褐黃色砂、礫組成互層;粘土多具硬塑性,砂、礫則為鬆散或弱膠結。屬第四紀早
更新世的陸相沉積。上部“灰色層”,埋深約在150米以上,以灰色為主的亞粘土,與淺灰、黃灰色砂組成互層;亞粘土多具軟塑性,砂呈鬆散狀。為中更新世以 來海陸相交替沉積。第四紀期間,川沙古氣候經歷了八次明顯的冷暖變遷,導致了古地理和沉積相的演變。早更新世晚期以來,歷次溫暖期均伴隨海水進侵,沉積了
六個海相層;寒冷期時海水退出,沉積了 河湖 相層。

氣候

一年四季變化明顯,季節的劃分以五天的平均氣溫低於10℃的為冬季,高於22℃的為夏季,10℃~22℃為春季和秋季。
春季:4月1日~6月4日,共65天 ;夏季:6月5日~9月22日,共110天;秋季:9月23日~11月26日,共65天;冬季:11月27日~次年3月31日,共125天。
春季氣溫回升緩慢,且具跳躍式升高,冷空氣活動較頻繁,天氣變化過程較多,俗謂“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經常出現連陰雨、日照少、倒春寒等天氣。
夏季前期有一段黃梅雨,一般在7月上旬出梅,7、8月份是盛夏高溫季節,為一年最熱時期,有一段伏旱,降水主要是局部地方性雷陣雨和颱風雨。
秋季前期有一段早秋雨,10月開始一般是秋高氣爽的 天氣
冬季一般以冬旱為主,但也有濕冬出現。1月中旬到2月上旬是最冷時期。

水文

川沙屬平原水網地區,境內河流基本上形成塘東、塘西兩個自成一體又互有聯繫的水系。黃浦江下游段,自西南楊思港東北流向至吳淞口與長江匯合,河段流程38公里;長江南支水,北自吳淞口進入本縣東沿,至縣境東南與 東海交匯 ,河段流程約46公里,因長江水出海時衝力可及百里,淡水隨潮漲落,一般鹹潮不入內地,如遇大潮和內河水位低,海水上溯,白龍港以南會受到鹹潮影響。長江下泄入海的泥沙每年約有4.68億噸,很大部分在 長江口  和杭州灣北岸沉積,含沙量長江水比黃浦江水高。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建國後,累計完成水利工程量1.26億土方,73萬石方,22萬混凝土方。國家投資10217.4萬元,集體投資14394.73萬元。這些建設,增強了沿海沿江防汛攔潮能力,發揮了骨幹河道為主的引排調蓄作用,也方便了水上交通運輸。[9]氣候資源川沙地處東亞季風盛行的 濱海地帶 ,屬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較多。年平均氣溫15.5℃,總降水量1087.1毫米,平均無霜期227天。

動物資源

獸類:鼠,有褐家鼠、小家鼠、鐵鼠。水獺。 蝙蝠 。黃鼬,穴居,竹園田野均有。 豬獾 ,穴居墳墩、土堆之中,50年代平整土地後已稀有。虎,據舊志記載,縣境高橋寶山和老護塘側六團地,明代有虎。
禽類:雁、燕子、鳧、雉、鵪鶉、鴿、雀、斑鳩、布穀鳥、畫眉、白頭翁、鸕鶿、黃鸝、啄木鳥、烏鴉、喜鵲、杜鵑、鸛。
魚類:本縣內河淡水魚類有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團頭魴翹嘴白、 鱸魚 、塘里魚、鯔魚、旁皮魚、黃鱔、鰻鱺、泥鰍。貝類有螺螄、黃蜆、三角帆蚌、褶紋冠蚌、背角無齒蚌等。
兩棲、爬行類:兩棲動物有青蛙、金線蛙、雨蛙、蟾蜍等。爬行動物有龜、鱉、青梢蛇、秤星蛇、四腳蛇、赤練蛇、蝮虺蛇、壁虎等。環節動物有蚯蚓、水蛭、蝸牛等。
昆蟲:野蠶、蜂、蟋蟀、螳螂、蟬、螻蛄、蚱蜢、豆蠋、蝴蝶、尺蠖、 、蝥、天牛、斑蝥、螢火蟲、土鱉、蟻、牛虻、蜻蜒、蜈蚣、蠅虎、蟢子、壁錢、蠅、蚊。

植物資源

樹木:有槐、杉、楊柳、皂角、冬青、檀、楓楊、桑、柘朴、枝楊、榆(俗名櫸榆)、黃楊、扁柏。
竹類:有燕竹、黃金間碧玉竹、篾竹、黃菰竹、紫竹、壽星竹、鳳尾竹、 飛白竹 、天竹、護居竹。
藥用植物:野生中藥材,主要有白朮、何首烏、菖蒲、麥門冬、香附、天花粉、紫蘇、車前子、天南星、鏇覆花、半夏、高良姜、紫花地丁、山慈菇、香薷。
雜植類:有絲草、甘稞、王帚、蒲、茭、荻、蒲公英、野莧、川谷、茳草等。

人口

川沙設治前,人口無確數。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置川沙廳時,編有戶口99964人。民國36年(1947年)戶口調查為135147人。建國後,1952年為232701人(含南匯縣劃入地區)。1961年為528776人(含浦東縣撤銷後劃入地區)。至1985年末,全縣人口為60596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51人,居市郊之首。
川沙鄰靠上海市區,1840年至1949年的百餘年中,人口流動頻繁。一方面,農村大批貧困戶,或求食上海,或謀生海外,形成今兼業農戶、工屬戶、僑眷戶多的特點;另方面,外地破產農民流入浦江東畔謀生,形成今高橋、洋涇、楊思沿江一帶,五方雜居,姓氏繁多,人口密集。建國後,隨川沙經濟的發展,主要集鎮流動人口增多,1980年後更顯突出,1985年末為18363人。1988年9月底為30944人。
建國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人口 出生率 提高,死亡率下降。60年代起推行計畫生育,取得顯著成效。1985年同生育高峰期的1954年相比:出生率由41.4‰。下降為10.37‰;死亡率由9.36‰降為6.87‰;自然增長率由32.08‰。降為3.5‰。1985年的計畫生育率達到97.77%

經濟

畜牧業

縣 境農民有飼養畜禽和水產捕撈的歷史傳統,飼養品種主要有豬、牛、羊和雞、鴨等。建國前,人民生活貧困,肉類副食品消費量低,產量也低。1949年,川沙縣 養豬僅47500頭;在歷史上,縣內原來只養耕牛,19世紀80年代末,始養黑白花雜交奶牛。解放前上海華商牧場飼養的奶牛,百分之八十從川沙採購。 1949年,全縣圈存奶牛僅551頭;禽蛋生產有為數不多的養鴨場外,主要是農民作為家庭副業飼養,商品率不高。
建國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向市區提供副食品任務的增加, 畜禽飼養 和漁業生產不斷發展。1985年全縣生豬飼
養量增加到441320頭,圈存奶牛7747頭。禽蛋生產已發展為集體場飼養為主。1985年上市雞蛋248.95萬公斤,鴨蛋695.21萬公斤。 1983年曾出口肉雞180餘萬隻。[13]

工業

川 沙人民素善家庭手工藝。婦女紡紗織布,刺繡編結;男子多外出從事 泥木工 及縫紉業。清末民初,毛巾業盛行,刺繡、服裝也以“一根針”享有盛譽。此外僅有各類 農副產品加工場坊,機器工業極少。建國後,通過對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改進了管理體制,促進了以手工業為主的工業生產。1957年川沙縣 工業總產值達3207萬元,比1949年增長近3倍。1962年,縣屬全民工業企業大多數劃歸市屬,1970年後社、鎮辦工業迅速發展。1985年全縣從 事工業生產的勞動力有204612人。工業總產值達到174316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90.99%,其中鄉鎮工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80%。本縣工業 門類至1985年約可分成32個行業。其中服裝業工廠有203個,產品約占全市年產量四分之一。絲綢服裝暢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機械行業具有相當的生產  精密機械 的能力。

農業

解 放前,封建剝削制度嚴重束縛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1949年,糧食常年畝產僅240.5公斤,皮棉畝產7.5公斤。新中國建立後,於1950年起,全縣分 批進行了土地改革,廢除了農村中的封建剝削制度。1952年起,通過互助合作及人民公社的道路,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農業的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加上農業科學技術、農田水利等基本設施的改善、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農業生產有較快發展。糧食常年畝產1984年達到922.5公斤, 皮棉 畝產1978年曾達到90.5公斤。1949年至1985年間,糧食常年畝產年均遞增4.5%,棉花年均遞增10.3%,油菜籽年均遞增9%,蔬菜占上海市供應量的六分之一。
1985年社員平均收入801元,比1956年合作化初期增加7.3倍。全縣 農村 已從單一的農業經濟發展為農、副、工、商各業的綜合經濟。
1980年全縣耕地370019市畝,1985年減少到350460市畝,加上人口增加,平均每一農村人口占有耕田從1949年1.23畝,到1985年減少為0.85市畝。糧食僅夠農村人口口糧自給。

商業

建 國初期,在控制物價、穩定市場的同時,建立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 私商 逐漸被納入社會主義商業軌道。1956年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形成以國營商業為主導的多種經濟共存的商品流通體系。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響下,供銷合作商業由集體性質變為國營,大量合作店組撤網並點,實 行所有制升級過渡。1961年,調整商業管理體制,恢復供銷合作商業,部分合作店組人員退出國營商業,實行集體經營。當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額為8025萬 元。“文革”期間,商業工作“統”字當頭,“管”字領先,國營商業大包大攬,商品流通渠道單一。
1978年以來,商業管理體制和流通體制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縣商業局撤銷後,各國營商業公司改歸供銷社管理,同時
積極扶持集體和個體商業的發展,改變了國營商業獨家經營的局面。糧油購銷改為多渠道經營,計畫物資供應由統一調撥改為計畫價格和市場價格的雙軌制經營,使 商業在聯結工業同農業、城鎮同農村、生產同消費的橋樑與紐帶作用日益 增強
1985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額從1978年的21239萬元增為51994萬元,農副產品收購總額 12308.73萬元,集市貿易成交額2762萬元,出現前所未有的興旺景象。據1985年底統計,供銷社所轄單位104個,12467人;糧食局所轄單 位37個,2016人;物資局所轄單位12個,632人。其中供銷社系統的零售網點有1224個,零售從業人員7928人。但是全縣有40個村沒有商業網 點,鄉鎮的飲食業與修理業也數量不多,尚不能適應改革、 開放 、搞活的需要。

財政

民國時期,川沙縣財政收入以田賦為大宗。賦稅一般解繳江蘇省庫,地方行政事業所需支出多賴自籌。由於稅種屢有增加,且開徵附稅、雜捐,征額甚至超過正稅,人民負擔沉重。
解放後,根據“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財經工作總方針,廢除苛雜,陸續建立了新的 稅收制度 。隨著川沙經濟的不斷發展,工商稅收比重迅速上升,改變了以農業稅為主的收入結構。同時,國營企業上交的利潤和基本折舊
基金等企業收入也是縣內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1983年,川沙財政收入躍居上海郊縣之首。1985年已達3.34億元,僅次於江蘇省無錫縣而名列全國縣級收入第二位。
自1953年起,縣級財政管理體制幾經改進,逐步擴大地方財力。1978年以來,積極貫徹調整、改革的方針,對 國營 企業實行企業基金制度、利潤留成和上交資金占用費等辦法,擴大了企業自主權。1981年和1983年縣屬、市屬國營企業先後試行“利改稅”,用所得稅形式 代替上交利潤。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迅速發展,城鄉多種經濟日趨活躍,從而擴大了財政收入的來源,據1985年統計,全縣納稅戶共有7094戶,其中國營企 業173戶、國營與集體聯營企業72戶、集體企業3712戶、個體經濟3137戶。
建國後的36年中,川沙財政收入總額為25.04億元,上繳國庫19.61億元。同期,財政支出為5.67億元,主要用於生產建設、文教衛生事業和改善人民生活,為繁榮川沙經濟服務。

社會事業

教育

川 沙在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設治時,境內除少數私塾外,僅義學三所。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觀瀾書院。光緒卅三年(1907年)成立勸學所,始有 正式的教育行政機關。清末廢科舉,興新學,陸續創建中國小堂。民國初年,國小教育有所發展。教育界領袖人物黃炎培、陸培亮等提倡“教育救國”,重視教育內 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實科教學和職業培訓。民國12年(1923年)和18年先後創辦師範講習所和新陸師範學校。抗日戰爭勝利後,普通中學逐漸增多。民國 36年有公立中學5所,私立中學10所。但國小入學率不斷下降,民國35年學齡兒童入學率為44.5%, 民國 37年下降至29%。
建國後,普通教育事業迅速發展。至1965年,有國小395所,中學24所,中國小在籍學生135063人。“文化 大革命”期間,中國小教育陷入混亂狀態,教育質量嚴重下降。粉碎“四人幫”以後,自1978年起調整中國小校布局和領導體制,恢復升學考試制度,教育秩序
日趨正常。1983年,全縣農村基本普及國小, 城鎮 普及國中,並初步實現了中等教育的結構改革。1985年全縣共有幼稚園(班)417所、743班,入園
幼兒22392人;國小222所,中學32所,中、國小在籍學生79984人。1986年9月,本縣被評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
川沙的職業技術教育,始於民國9年的私立培德商業學校。建國後,職業教育有所發展。1985年,全縣有職業學校5所,普通中學附設職業班27班,在校學生1336人;部屬和市屬單位自辦技工學校4所,學生687人;中等專業學校4所,學生1587人。
建國後,川沙的成人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績:1949年,青壯年 文盲 率為80%,1980年下降至3%;1985年,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學員分別為3541人和1165人。
清末和民國時期的建校基金三分之二來自民間。解放後各項教育費用主要由政府撥款。1980年以後,本縣籍的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捐資建校或捐贈圖書儀器者年有增加。[18]

文化

川 沙設治晚,歷史上文人著述不多。清《川沙廳志》《江東志》和民國《川沙縣誌》收藝文目錄363條。至於金石書畫、珍本古籍,城廂沈樹鏞氏漢石經室的收藏, 清代學者俞樾曾譽之為“富甲東南”;高行黃雲師故居有墨華樓,藏書萬卷,為浦江兩岸文人會集之所。本世紀20年代以後,本縣籍人士黃炎培、張聞天、黃自、
艾中信、吳中弼、胡敬熙等在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各個領域,都有知名之作,本卷第四章僅輯錄其大略。至於民間文藝活動,道光《撫民廳志》已有“各團、 路秋成時,間有外來男女演唱……花鼓戲”的記載。花鼓戲起源於民間的山歌小調,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為民眾所喜聞樂見。民國初年,始有灘簧(本灘)。受文明 戲的影響,灘簧又從表演唱演變為舞台劇,以後改名為申曲、滬劇。起源於民間的浦東說書(鈸子書)與滬劇一樣,至今還流行於本縣集鎮、農村,深受勞動人民喜 愛。
建國以前的文化藝術活動以民間自發的活動為主。 建國 後,縣、鄉兩級陸續設定文化館(站),成立電影放映隊、專業劇團
和業餘劇團,建造影劇場(院)。縣裡每年舉行民眾文藝會(調)演,鄉業餘文藝演出隊能排演各種戲曲歌舞節目。1957年,顧路區顧東鄉創作演出的民間舞蹈
《穿燈舞》,曾被選派參加北京全國民間業餘歌舞大會 演出 。1985年,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所屬電影院、放映隊放映電影12919場,觀眾712萬人 次;19所縣、鄉影劇場(院)放映電影、演出戲曲5700場次,其中縣滬劇團演出270場。
1985年,全縣有縣級圖書館4個,藏書289007冊,其中縣館有183847冊。新華書店有門市部4個,基層銷 售點48個,自開業至1985年,共銷售圖書10701萬餘冊。境內最早發行的報刊為民國2年(1913年)的《川沙報》,1985年有旬刊《科技與信 息》一種,每期發行量1萬份。縣有線廣播站創始於1956年,1985年改為川沙縣人民廣播電台。當年有鄉級廣播機構31個,全縣安裝廣播喇叭 139126隻,入戶率79%。
全縣現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太平天國烈士墓、張聞天故居、老寶山城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東炮台遺址、黃炎培故居等7個。[19]

衛生

明、 兩代,傳統中醫大抵私人開業。至清光緒中葉,城廂首創施醫局,設中醫分科門診。民國7年(1918年)始有西醫。此後數十年間,近代衛生防疫事業逐漸興 起,但發展緩慢。民國37年,在今轄境內僅有公私立醫院6家,床位62張;醫護員工包括私人開業的中西醫在內不過276人。建國後,衛生事業發展迅
速,1970年初,縣、公社(鄉)、大隊(村)三級醫療網基本形成。1985年,有縣級醫療單位11個,鄉鎮衛生院24所,村衛生室醫療點326個,另有
部門辦的醫務室181處,總計固定床位達1993張。醫護員工隊伍不斷擴大,1985年全縣共4667人,其中行政職工893人,一般衛技人員2261 人,醫生1513人(內有正、副主任醫師11人,主治、主管醫師65人),平均每400人中有醫生一名。
建國前,廣大農村缺醫少藥,衛生防疫和婦幼保健工作更為薄弱。各種烈性傳染病、婦女病和新生兒破傷風等,嚴重威脅人
民的生命安全和 身體健康 。建國後,人民政府貫徹“預防為主、面向工農兵、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民眾運動相結合”的方針。1952年消滅霍亂、天花等為害 最烈的傳染病;白喉、麻疹、瘧疾、流腦、百日咳和小兒麻痹症也逐步得到控制。1984年消滅了血吸蟲病。1985年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9.85%;飲用自 來水的城鄉居民有17036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8.11%。1970~1985年用於免費醫療的經費為240.3萬元。
由於實行了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和 合作醫療 制度,並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縣、鄉、村三級醫療網,民眾就醫難的問題開始有所緩解,人民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全縣居民平均期望壽命1952年為男性54歲,女性57歲;1985年上升為男性70.29歲,女性76.23歲。[20]

科技

民 國時期,境內曾建立過一批農業科研基地,大多以改良棉花品種為重點項目。民國6年(1917年),穆藕初首創楊思鄉穆氏兄弟農場,引進美棉“克離佛倫”大 球種,培育成功第一批適宜本地栽培的改良棉種。以後,相繼建立的有公立高等國小農場、縣立農場、中央大學農學院楊思棉作試驗場、上海市植棉合作試驗區和上
海農事試驗場等。其中規模較大、效果良好、持續試驗時間較長的,當推民國18年創辦的市植棉合作試驗區。試驗從陸行區(今張橋鄉一帶)開始,逐步推廣。至
民國23年,遍及市郊12個區,有試驗田600多畝。其中54個試驗點、270餘畝試驗田,分布在今本縣張橋、嚴橋、高行、楊思4個鄉。
建國後,科學技術的開發、利用日漸普及。自1956年起,縣科普協會和各種學會相繼成立,並逐漸形成了縣、公社 (鄉)、大隊(村)、生產隊四級科技網。1959年,嚴橋公社花椰菜留種試驗成功,填補了我國蔬菜栽培技術上的一項空白。1975年,第七人民醫院首創 “苯酚糊劑粘堵法”施行絕育手術,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自1975年以來,全縣醫、農、工、副各業,共獲得 科技成果獎 111項,其中國家級2項, 市級17項,市局、委級56項,縣級36項。不少發明創造改善了勞動條件,提高了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為繁榮農村經濟、發展鄉鎮企業、增加出口創匯提 供了良好的條件。長期的實踐鍛鍊,也培養了大批科技人員。1985年底,全縣有各類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2818人。

交通

川 沙歷史上內外交通,以水路為主,各大集鎮俱臨水設市,集鎮之間及到上海市碼頭,設有客航班船。自民國10年(1921年)上川鐵路建成通車後,方便了陸路
交通。地方建設事業也日益發達。建國前, 縣境河道 狹小,僅能行駛5至10噸位船隻。建國後,經過大力開挖疏浚,通航能力大大提高。至1985年,24條主 要河道,大多能通航30噸位以上船隻,有4條可通航百噸位船隻。
建國後,隨著公路建設的發展,到50年代後期,客運漸由公共汽車所代替。1985年時,境內有公路44條,長
252.27公里。農村機耕道路,縱橫密布, 溝通 所有鄉村。川沙解放前,有各種橋樑近4000座,大多是小木橋及老式磚石橋,能通汽車的極少。60年代 起,所有公路橋樑,改建成水泥結構,一般可通行15~20噸位載重汽車,基本適應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公路

民 國初年,川沙公路以內、外捍海塘為南北交通主幹。民國14年(1925年)春,高橋鄉建築大同路(天燈口輪埠—高橋鎮)。民國19年12月,上海市工務局 沿黃浦江築連線上川、上南兩路的浦東大道,翌年8月土方竣工,路面工程延至民國24年10月完工。民國23年冬,浦東汽車公司投資利用趙家溝開河挖起的泥 土填築顧高路(顧路—東溝)。民國35年10月,浦建公司墊款興築滬南公路周浦—塘橋段。翌年春, 路基工程 竣。8月,路面完工。至1949年解放,境內共 有公路18條。
1949年7月,配合搶修海塘工程,9、10月間,先後完成歐高路、草高路兩條簡易便道,與大同、東塘兩路相溝通。 1956年至60年代初,縣境公路建設有較大發展,新建公路17條,長89.85公里。其中,川北公路(北蔡—小營房)橫貫縣境東西,與滬南、川南兩路相
交。楊高路(楊思上南路—高行)縱貫南北,溝通上南、 滬南 、上川、顧高等路,成為縣境的幹線公路。60年代中期,陸續新建公路5條,長18.83公里。 1975年,根據交通部社、場都要通公路的要求,全縣新建公路6條,長20公里。改建上川鐵路為公路。至1985年,屬本縣養護的公路有44條(段),總 長262.27公里。不屬本縣養護的公路有3條(段),長17.99公里。

鐵路

上川鐵路
民國10年1月,黃炎培、張志鶴、顧蘭洲等發起招股集資,組織上川交通公司,民國13年10月,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 司、上海浦東塘工善後局和川沙縣交通局訂立契約,租用上川縣道(慶寧寺—川沙縣城)鋪設輕型鋼軌,行駛鐵道機車,取得專營權30年。民國14年10月3 日,慶寧寺至龔家路段鋪軌工竣通車。翌年7月10日,至川沙四灶港軌道工程繼續完工。上川鐵路時長21.15公里,設慶寧寺、金家橋、新陸、邵家弄、 曹家  路、龔家路、大灣、小灣、暮紫橋、川沙站。由內燃機車拖帶客車,班次與塘工局的浦江小輪銜接,達上海市區。川沙以南地區的小普陀、祝橋、南匯、大團一帶旅
客,由公司租用民間小輪和自備客輪接送。民國20年始,公司將沿線木橋改為鋼橋。向德商購進蒸汽機車,於民國22年9月投入運行。民國23年5月,公司分 別與川沙縣政府和南匯縣政府訂立契約,承租川欽縣道和南川縣道,11月,鐵路由川沙向東延伸至欽塘,設小營房站。民國25年3月15日,鐵路向南展築至祝
橋鎮,增設江鎮、鄧鎮、祝橋站。至此,上川鐵路貫通上海、川沙、南匯3地。全長35.35公里,時共招收股資67.82萬元。[24]

橋樑

川 沙於民國年間始築公路橋樑。民國10年(1921年)上南 路建 有木結構橋樑2座。民國11年,上川路建鋼板橋、水泥拱橋17座。抗日戰爭期間,縣內公路橋 梁遭受嚴重破壞,沿上川鐵路被日機炸毀的達26座。解放前夕,公路橋樑被國民黨軍隊破壞,上川鐵路的第一水泥拱橋、金家橋南第一橋、新陸第二橋、邵家弄北 第一鐵橋和第二水泥拱橋被炸毀。滬南路亦被炸毀鋼骨水泥橋5座,燒毀美松橋2座、美松橋面2座。
據1949年底調查,縣境共有上川、上南鐵路橋34座,公路 橋樑 37座,其中滬南路7座、川北路、滬川路、小白路、川欽縣道各5座,蔡高路、大同路、杜高路各2座,民生路、恆大路、海高路、東塘路各l座。
解放後,政府立即組織力量搶修被破壞的橋樑。在搶修高橋海塘的同時,在草高路、歐高路又建造了木質橋樑8座。 1953年修築高行路,1954年改築川營路,共建木質橋樑8座,1956年在楊高路建橋13座,為建國後第一批建造的混凝土結構橋樑,由上海市市政工程
設計院設計,上海市城建局四工區建造。橋樑結構:上部系排架式墩台,塊石錐坡;下部為T型砼大梁。
1964年,縣公路管理所建立橋樑隊,對全縣臨時式木橋,分批分期改建。第一座改建滬南路的郁家浜橋,然後由滬南 路、川北公路、周周公路、川南公路,以至草高路、海徐路等。到1969年底,改建基本完成。1975年,上川鐵路改建公路,重建橋樑,兩年完成。1978 年,開挖浦東運河和川楊河兩條主幹河道,跨河公路橋樑10座,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改建完成。1980年,城廂鎮修築環城公路改建橋樑4座。 1980~1982年,橋樑隊承建的橋樑中,被 市城建局 評為最佳工程橋樑的有:滬南路的新開河橋,上南路的川楊河橋,城廂鎮的城南路橋,川環西路的通城河
橋、妙鏡橋,軍民路的12號橋,楊高路的10號橋,上川路的新陸橋,川六路的東風橋等9座。
至1985年底,全縣有公路橋樑202座,總延長為5400米,其中幹線公路橋72座, 縣公路 橋130座。縣屬3鎮有橋樑20座。

風景名勝

黃炎培故居

黃炎培故居是清朝鹹豐九年(1859年)內閣中書、舉人沈樹鏞所建,原名“內史第”,又名沈家大院。“內史第”原是三進二院兩廂式磚木結構的二層民宅,富有濃郁的清代江南民居特色。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民主戰士黃競武烈士、著名音樂家黃自等都誕生於此,文化名人胡適也曾在此居住。故
居大門口有古典精緻的儀門,飛檐翹角,正面有“鳳戲牡丹”磚雕,中間鑲有“華堂映日”四字,儀門背後有“德厚春秋” 
四字,下端基石盤龍石刻。黃炎培銅像座落於正樓門前,上懸陳雲同志手書“黃炎培故居”匾額。故居內設有黃炎培先生生平陳列展,以豐富翔實的史料與實物,展
現了黃炎培光輝的一生:從一個封建秀才、舉人成長為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曾創建 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建國會和中華職業教育社,曾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
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重要職務。展覽體現了黃炎培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信念和對光明、對真理的不懈追求。[26]

張聞天故居

張聞天故居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施灣鄉鄧三村張家宅。清光緒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900年8月30日)張聞天出生於此,並度過了他的幼年和青少年時期。張聞天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
故居占地面積686平方米,建築面積495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江南農村特色的三合院農舍,一正兩廂,磚木結構
平房,坐北朝南,正屋五間,為張聞天祖輩於清光緒年間年建,兩側廂房各2間為後建,正房西側另有雜用房4間,共13間。院前是木結構門頭,俗稱“秀才
亭”。院周圍有菜園樹木,院後有小河。故居內有共青團川沙縣委年立張聞天半身玻璃鋼塑像和張聞天革命史跡陳列室。展品有《小說月刊》、《廬山會議發言》等
書刊、檔案和張聞天使用過的端硯、書箱、書架等用具共491件。
1986年9月,陳云為故居書額“ 張聞天 同志 故居 ”。1989年2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進行全面維修,把地基填高50公分,採用屋架整體吊升的辦法,按原貌修復。1985年9月19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

川沙縣位於上海東郊,長江入海口南側,由吳淞口呈弧形向東南婉蜒展開,枕黃浦,濱東海,南與南匯、上海兩縣接壤,西與南市黃浦楊浦三區毗鄰,西北與寶山區隔江相望。地理坐標為北緯31°08′20″~31°23′22″,東經121°27′18″~121°48′43″。全境面積448.65平方公里。岸線59.73公里(其中海岸46.43公里,江岸13.3公里)。人口60.59萬。境內平疇沃野,阡陌縱橫,既具江南水鄉特色,又有近郊海濱風光,是長江黃金水道的門戶,上海的東南屏障

川沙屬江海沖積平原,長期來在江流和海潮的相互作用下,由積聚的沙洲逐漸連片成陸。北蔡花木一線以西系老海濱平原,公元8世紀(唐代)時早有聚落。老護塘以西為早海濱平原,北宋時成陸。老護塘以東系中海濱平原,宋、元時一片斥鹵直走東南,為華亭“下砂鹽場”。欽公塘至人民塘之間的夾塘地區,系新海濱平原。明、清時期,長江主流改由南支入海,北端深泓逼岸,南部加速淤漲,清季延伸至今人民塘一線。

川沙舊址 川沙舊址

古代川沙是戍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年)屬華亭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歸屬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年)後分隸南匯、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年)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轄長人、高昌兩鄉三個保及八、九兩團地。辛亥革命(1911年)改廳為縣,直隸江蘇省。1950年,南匯縣劃入29個鄉。1958年7月橫沙島劃歸寶山縣。同年12月,川沙從江蘇省劃出,改屬上海管轄。1961年,浦東縣撤銷建制,農村地區10公社劃入本縣。至1985年,縣境總面積為建國前的2倍,全縣有3個縣屬鎮、27個鄉、326個村、2697個村民小組。

川沙地處東亞季風盛行的濱海地帶,屬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較多。年平均氣溫15.5℃,總降水量1087.1毫米,平均無霜期227天。老護塘內外,宜谷宜棉,東部沿海,灘涂遼闊,蘆草叢生,方便漁牧;西部臨市,種植果蔬花木,產銷兩利。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氣候,為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提供了優越的客觀條件。但頻繁的風、潮、旱、澇等自然災害,也給川沙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從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到1949年的800多年間,有死亡記載的大潮災即達50次之多。清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十六夜,一場風潮,平地水深三四尺,居民溺死者十之六七,倖存者多外出逃荒乞食。寸土龜裂的大旱天氣也有數十年。因此,修塘、浚河歷來為地方要政,百姓也全力以赴。數百年間,境內曾先後修築塘堤10多道,且歷經滄桑,屢毀屢建;輪番疏浚河道70餘條(段),達200多次。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南匯知縣欽璉重修備塘(即欽公塘,今川南奉公路),塘西始免海潮之災。1949年解放後,人民政府大力組織民眾抵禦自然災害,1951年築成人民塘,夾塘地區已無潮災。至1985年的36年間,共完成海塘、江堤土方629.62萬立方米,石方58.21萬立方米;開挖、整治河道1461條(段),長1864.51公里;建大小水閘50座,實現了水網分級控制、自由調蓄,提高了防洪抗災能力。目前,全縣35萬畝農田基本做到了旱澇保收。

地域特色

在百年來的發展變化中,川沙經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傳統特色和優勢。
毛巾 川沙民間素尚耕織,特別是婦女,白天種田晚上紡紗織布,以維生計。後因洋紗盛行,土布滯銷,紡工生計被奪。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城廂首創經記毛巾廠,一時風氣大開,毛巾業迅速崛起。至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全縣共有大小毛巾廠202家,真是家家經線,夜夜鳴機,有“毛巾之鄉”之稱。當時生產的“雄雞”、“三角”、“帆船”等名牌毛巾,與充斥市場的日本“鐵錨牌”毛巾抗爭,並行銷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抗戰八年,毛巾業受挫。抗戰勝利後一度復甦,然因物價飛漲,經濟蕭條,勉強維持生產的只17家,900台織機,年產毛巾44萬打。川沙解放後,經過政府組織生產合作,進行扶持改造,至1956年全縣有公私合營毛巾廠50家,毛巾生產合作社23個,織機4498台,從業人員8972人,年產毛巾362.5萬打。1962年6月30日,縣屬毛巾廠大部劃歸上海紡織複製工業公司領導,毛巾業更加快了發展。1985年尚有縣屬毛巾廠4家,年產毛巾187.69萬打,產品遠銷日本、伊拉克、瑞典、挪威、丹麥、聯邦德國、英國、尚比亞、澳大利亞、美國等幾十個國家。
服裝縫紉 川沙縫紉歷史悠久,裁縫師傅遍及鄉里。鴉片戰爭以後,西服裁縫(稱奉幫)除就業上海外,大多散在哈爾濱、海參威和東南亞地區,華服裁縫(稱本幫)以在上海經營為盛。民國6年(1917年)陳推官橋的金鴻翔在上海開設鴻翔時裝公司,經營的女式西裝大衣享譽海內外,被稱為“女服之王”。縣內除散於民間拎包上門的縫紉工外,四鄉集鎮也普遍設有縫紉鋪。建國初(1950年)經工商登記的縫紉鋪有179戶、367人。無執照的兼業裁縫尚有3000餘人。1956年,全縣組織起31個服裝生產合作社(組),有職工3568人,年產各式服裝置33.9萬件,產值474.2萬元。1958年人民公社建成後,建立服裝廠17家,職工2144人,年產服裝134.2萬件,產值648.48萬元。1962年服裝開始出口。1970年起,絲綢服裝和刺繡結合,北蔡、江鎮、城鎮、六團、高橋、東溝、張江、楊思、孫橋等鄉的服裝廠,相繼成為生產出口繡衣和時裝的專業廠。1985年,全縣共有服裝廠203家,職工31297人,產值16325.7萬元,年生產服裝3990.77萬件,產品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繡”業 民國2年(1913年)春,縣人顧少也設美藝花邊公司於上海,並在高昌鄉(今顧路鄉)各路口設傳習所,教授女工,一時習此業者不下千數百人。所產物品為歐美婦女所喜用。民國3年12月,川沙花邊參加菲律賓嘉華年會比賽,得最優等獎。民國19年,全縣有較著名的花邊公司和工廠47家,從業者23050人,年產花邊百萬張,產值五六十萬元。“貧苦之戶,賴以寬裕者數千家”。抗日戰爭時期,花邊廠全部停業,勝利後復業12家,從業人員9480人,年產花邊16萬張。至1949年初,因苛捐雜稅、物價飛漲,僅存兩家公司,年產花邊只3000張。解放初期,海運封鎖,網花又全業停頓。1951年曾向蘇聯出口花邊12962張。此後,外銷花邊業務轉往山東煙臺地區定點生產。1982年起,市區機制網扣花邊問世,縣內少量花邊業務已由服裝業統一經營。
刺繡源於明嘉靖年間上海的“露香園顧繡”。當時作為貢品和貴人服飾,後繡品流入市場,川沙婦女爭相傳習,所謂“年年手底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先是手繡,後有機繡,經長時期的發展,技藝精湛;內容豐富,線色多達200多種,品種有繡衣、檯布、床簾、枕套、被面、圍巾等。民國26年(1937年),高橋開始傳入絨線繡花(簡稱絨繡),繡品層次清晰,形象逼真,富有立體感,是一種裝飾用的藝術欣賞品。抗戰八年業務停止,勝利後,從事絨繡的女工恢復到三四百人。新中國建立初期,只在國內少量銷售。以後近二十年間,因片面強調糧食生產,忽視多種經營,家庭手工藝品的生產沒有多大發展。1979年起,全縣辦起了12家工藝品生產廠。1983年4月10日,北蔡繡工秦金芳赴日本、義大利進行操作表演,被譽為“中國刺繡技藝家”。同年12月,北蔡繡衣廠獲外經貿部頒發的榮譽證書。1985年,全縣有鄉村兩級工藝品生產企業19家,職工4297人,總產值5450萬元。
營造業 川沙人一把泥刀走天下,曾被譽為“建築之鄉”。清光緒六年(1880年),蔡路人楊斯盛就在上海創設了全市第一家營造廠——楊瑞泰營造廠。光緒十四年,縣建立了八業公所。後陸續在上海開設了周瑞記、陶桂記、顧蘭記、連榮記、新泰、創新、陶記、湯秀記、陸根記、陶永記等不下數十家營造廠。在近百年間,上海由川沙人承建的大工程有:江海北關榷署、楊樹浦發電廠、中國銀行大樓、先施公司大樓、慈淑大樓、市政府大禮堂以及迦陵大樓等,對上海城市的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少工程質量為洋人所嘆服。營造業的發展,吸收了農村大量勞力,也促進了地方建設。工廠、學校、道路、橋樑相繼興辦,廟堂、宅院次第出現。自光緒二十六年至民國23年的三十多年間,新建學校29所,修築道路29條,橋樑89座。抗日戰爭爆發後,建築工人流往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至1949年解放前夕,川沙尚有建築工人1.5萬餘人,但都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新中國建立初期;地方經濟尚未恢復,縣內無多大建設項目,故有萬餘名建築工人轉往全國各地,參加國家的重點建設工程。1956年5月,縣建立起建築生產合作聯社,1958年10月又擴建為川沙縣建築工程公司,1960年竣工面積增至6萬平方米。但在此後近二十年間,由於受地方經濟體制的限制,經營面狹,事業仍無大的發展。1979年以後,國家和地方加快了經濟建設步伐,使川沙建築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先後成立了建築設計室、建設開發公司和建築安裝總公司,下屬31個公司企業。另有材料供應、木材加工、鋼筋水泥製件、塗料、建築機械配件等10個服務單位。1985年成立上海市政工程浦東指揮部,參與浦東開發區的建設。1985年全縣有建築施工隊伍16336人,固定資產1564萬元,擁有拌和機砂漿機396台,卷揚機554台,塔吊13座,汽車吊5輛,井架4951米,鋼模板23666平方米,汽車62輛以及其他專用工具機和打樁機械。年竣工面積30多萬平方米,年產值9006萬元。
奶牛飼養業 川沙沿海很早就飼養塘腳牛,平時充作勞役,產犢後擠奶自用。清光緒初,白龍港的顧華金從上海荷商“愛光社”奶牛場引入荷蘭種公牛一頭,經雜交繁殖,育成了川沙獨特的黑白花奶牛。當時主要以售賣牛犢取得經濟效益。民國21年(1932年)時,售給上海華商牧場的奶牛有1082頭(占其總飼養量的79.9%)。1949年解放前夕,全縣存欄奶牛551頭,至1954年,前後共支援全國各省市奶牛3865頭,同時也開始向市區售奶。一年後,全縣奶牛發展到1964頭,調市鮮奶20.6萬公斤。1960年奶牛飼養量達6006頭。此後近20年中,由於對私養奶牛的限制,飼養量一直徘徊在3000頭上下,最低的1964年僅1898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奶牛業迅速恢復和發展,1985年存欄奶牛7747頭,產奶1861萬公斤,居市郊十縣之首。
花卉種植業 川沙的花木鄉,因久種花木而得名,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相傳明末清初,一凌姓商賈建了一座凌大庵,院內遍種花卉,此後花卉種植持續不斷。當時,東西二片共有凌、羅、徐、金、沈5家花園,花木品種有100多種,而以凌家花園為最盛。清光緒年間,花農分別組織起“花神會”,於農曆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開展“抬花神”活動。民國23年(1934年),“花神會”,加入了上海花木同業公會,在上海開店設攤兜售花卉,承包種花業務,並代為設計園林,改建花園。時凌家花園周圍已有花農200多戶。抗日戰爭期間生意一落千丈,抗戰勝利後稍有恢復,然因物價飛漲,民生凋敝,經營日趨清淡。新中國建立後,經過土地改革,生產逐漸恢復。1953年後,花農走上集體化道路,種植面積擴大到1138.9畝,品種增至1000多種,並擴大了銷路和業務範圍,初次銷往港澳和20多個省市,年銷售額達110萬元。人民公社建立後,由於片面強調以糧為綱,花卉面積減少到538.71畝;“文化大革命”中,花卉苗木被誣作修正主義“根苗”而砍伐殆盡。1979年開始,花木生產重又得到恢復發展,除花木鄉外,全縣半數鄉都開始了花卉苗木的種植。l985年,全縣集體花卉銷售金額已增加到122萬元,1988年達323萬元。

教育

川沙教育事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清末民初創辦新學和建國後普及教育兩個時期。川沙在設治前後,境內僅有零星的私塾和義學,至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始有同知何士祁捐資創建觀瀾書院。清末廢科舉,黃炎培、張志鶴等一批熱心教育的有識之士多方奔走熱誠勸學,於是新學勃興。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即有艾承禧、吳大本等在今孫橋首創私立養正國小堂。光緒三十二年,成立起學務公會,翌年改為勸學所,縣始有教育行政機關,學校也相繼興辦。至民國15年(1926年),全縣已辦起國小55所,在校學生4895名,因集資興學而得獎者123人。光緒三十三年,楊斯盛在六里橋首創私立浦東中學黃炎培任校長,陳獨秀沈雁冰惲代英郭沫若等都曾來校講學,一時為世人所矚目。民國9年(1920年),宋渠在大灣捐資辦起了第一所職業學校——培德商業學校,之後又辦起了川沙師範講習所,新陸師範學校等。抗日戰爭初期,學校普遍停辦,嗣後逐漸復校,並陸續辦起了10所私立中學。至民國36年(1947年),境內已有公私立國小190多所,中學15所,職業學校2所。新中國建立後,人民從政治上解放、經濟上獨立,迫切要求文化上翻身,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速發展。首先,村村辦冬學,開展聲勢浩大的掃除文盲運動。接著,辦常年民校,使舊社會一字不識橫劃的青壯年獲得了學習文化的機會,一時弦歌之聲遍於鄉里。同時,選村設點,調整學校布局,方便兒童入學。1958年開始,社社創辦國中(包括農業中學),擴大國小畢業生的升學面。1978年後,改革單一的中等教育結構,又陸續辦起職業學校5所,中學附設職業班27個。同時,大力發展成人中高等教育,加強在職人員的文化補課和專業技術培訓。1985年,全縣已有國小222所,在校學生53472人,普及率在95%以上;普通中學32所,在校學生26242名;各類專業(職業)學校9所,學生2823名;成人教育有學員33000多名。
數百年來,川沙培育造就了不少歷史名人。其中有元代初期開闢南北海運的高橋新華村人張瑄,有明嘉靖年間震懾入侵倭寇的喬鏜喬木父子,有萬曆年間歷任陝西右布政使、山西左布政使、南京通政使,政績卓著的孫橋人艾可久,有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登進士第而力薦學生徐光啟入翰林院的黃體仁,有明末一身赤膽在山海關滴水崖力拒清兵、孤軍奮戰、殉職疆場的喬一崎,有祖籍顧路的清代大文學家、乾隆朝進士陸錫熊。鴉片戰爭後,處民族危亡之際,得民主風氣之先,更湧現了不少有影響的知名人物。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幼年時期在川沙城內生活成長。中國職業教育的奠基人黃炎培,清光緒四年(1878年)生於城廂鎮,解放後歷任國家要職,是一位在中國近代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愛國民主人士。黨中央早期的重要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張聞天,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出生於今施灣鄉鄧三村,一生對中國革命、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宣傳以及外交工作等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清鹹豐六年(1856年)生於蔡路的楊斯盛,業成後毀家興辦浦東中學,培養過如范文瀾錢昌照羅爾綱董純才、潘序倫、胡也頻、殷夫、鄧拔奇等一代名流,蔣經國蔣緯國兄弟也曾就讀於此。此外,還有光緒年間歷任廣東陸豐、新亭、遂溪三縣縣令,辛亥革命時會同高行人葉惠鈞率商團參與上海起義,任民政長的高橋人李平書。楊思橋的愛國實業家穆湘玥(藕初),是振興民族工業的先行者。城廂鎮出生的當代著名音樂家黃自,譜寫有《抗敵歌》、《旗正飄飄》、《九一八》、《熱血》等著名愛國歌曲。賀綠汀、陳田鶴、江定仙、劉雪庵等均受其教。民國以來,川沙出生而散布在全國各地的軍政界人物、企業家、高級科學技術人員、知名的學者教授,多達上千人,這是川沙對國家的人才奉獻,也是川沙人民的光榮和驕傲。

今天和明天

川沙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憑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抗災御禍,辛勤耕耘,艱苦奮鬥。新中國建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擺脫了封建枷鎖,克服了各種困難,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艱苦創業,奮勇前進,使一個清代以前的偏僻水鄉,民國時期的蕞爾小縣,建設成為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新川沙。這既不全得於優越的地理環境,也不儘是時代賦予的機遇,這是川沙人民用血汗澆注的業績。
今天,國家提出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接著又作出了開發浦東開放浦東的決定,給川沙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創造了更為有利的發展條件。
1.城鄉聯繫密切,交通通訊便捷 全縣現有縣級以上公路44條,總長252.27公里,有7條交通幹線經14個渡口、兩條越江隧道通往上海區。另有通浦乾河7條,其中4條可通航百噸級船隊,沿浦有兩個港口裝卸區,125個泊位,1985年的貨物吞吐量達357.7萬噸。根據上海發展規劃,350平方公里的浦東開發新區,250平方公里在川沙境內。今後川楊河以北,將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國際性城市新區。現外高橋的新港區已經規劃定位,楊高路西段的建設已初具規模,浦江大橋已經動工,25米寬的川北公路拓寬工程已經開始,煤氣管道已由慶寧寺鋪設至縣城。微波通訊已投入使用,電話自動化工程已全面展開。這些優越的地理經濟環境,定能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建設者前來投資合作。
2.川沙有著對外貿易的長久歷史和雄厚基礎 明代開始,就有棉花出口,清代至民國年間,有花邊、毛巾、種子、魚肚等外銷,穿網花邊行銷歐美各國,年收入達四十萬元。特別是改革開放十年來,依託城市工業,外貿生產蓬勃發展,1988年,全縣有中外合資合作企業17家,外貿生產企業已有184家,出口產品撥交額達6.38億元。其中直接外貿4.6億元,產品有農業5類11個品種,工業9類近百個品種,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歐美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良好基礎。
3.川沙籍人士遍及海內外 據1985年調查,川沙在市區和各省市工作的約有七萬餘人,包括在台灣的1900多人。川沙又是個“小僑鄉”;在海外的華僑和已入外籍的川沙人士有2364人,寓居港澳的同胞有5669人,這些都是發展經濟、建設家鄉的重要力量。
4.川沙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 全縣60多萬人口中,有大量富餘勞力可開發使用。技術力量也較雄厚,1985年有各類技術人員3712名,1988年已增至5000餘名。有約15萬技術熟練的工人隊伍。這些,是發展川沙經濟的人員優勢。
5.川沙擁有四大農副業生產基地 (1)蔬菜基地。全縣6個鄉以種植蔬菜為主,1988年有菜田4.3萬畝,年產蔬菜28萬噸。(2)養豬基地。1988年全縣有500頭以上養豬場145個,專業戶500多戶,上市肉豬35.96萬頭。(3)禽蛋生產基地。1988年有萬羽以上的禽蛋場32個,上市家禽293萬羽,鮮蛋12402噸。(4)牛奶生產基地。1988年有100頭以上的奶牛場16個,專業戶1500多戶,上市鮮奶29371噸。這些,都是城市“菜籃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川沙歷史上東為鐵沙所困、西受浦江阻隔的不利形勢已在改變,人多地少造成的矛盾開始緩解,工農之間的差別逐漸縮小,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正在加快。只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從縣情出發,揚長避短,興利除弊,來日川沙,前程似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