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始建於1974年,現在是川東北醫療、教學、科研相結合的醫學技術中心、國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四川省優秀附屬醫院、四川省文明服務示範視窗單位,並兩次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1月又被省人事廳、省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四川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1月又被省人事廳、省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四川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醫院現編制床位1200張,年門診病人95萬人次,出院病人4.5萬人次,年手術2萬餘台次,醫療輻射人口3000多萬,約50%病人來源於本市(縣)外。

領導班子

周京國周京國

院長 周京國 教授

黨委書記 任軍副 教授

常務副院長張小明教授

副院長副院長王崇樹教授

黨委副書記袁國華教授

紀委書記崔曙教授

副院長 王曉明教授

人才隊伍

醫院現有在崗人員1900餘人,擁有正副教授等高級職稱專家265人,醫學博士42人,碩士177人,出國留學歸國人員20餘人,博士、碩士生導師53人,省及省衛生系統學術技術帶頭人15人,後備人才33人,省醫學會和省醫協副會長1人,各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和青年委員8人,省各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20餘人。

學科建設

按照“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發展思想,醫院加強了臨床學科建設,初步形成了以一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建設專科(肛腸痔瘺專科)、六個省級醫學重點學科(風濕免疫學、醫學影像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為先導,以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麻醉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婦產科、骨科、臨床檢驗中心等優勢學科為主體的專業技術團隊。其中臨床檢驗診斷學被確定為2008年全省唯一一個四川省甲級醫學重點建設學科,擁有四川省風濕病治療中心和全國首批衛生部內鏡診療專業技術培訓基地。

技術水平

隨著醫院綜合實力的提高,先後開展了不停跳心臟直視手術、右半肝右三肝切除術、顱內動脈瘤切除術、喉癌全切功能重建術、高位頸髓腫瘤切除術、放射介入肝內門體分流術、主動脈縮窄球囊擴張與支架置入術、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等省內、國內先進醫療技術,樹立了在川東北地區的中心地位。

科研水平

2003年以來,醫院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項目8項,獲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立項資助項目8項。榮獲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21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7項。在實現川東北地區醫療衛生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零的突破的同時,取得了獲獎級別高、數量多的好成績。

臨床教學

承擔了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學、護理學等專業1萬餘名本、專科學生的全部臨床教學任務。同時,醫學影像與核醫學、臨床內科學已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

社會責任

住院大樓住院大樓

(一)抗震救災工作

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我院在第一時間啟動突發重大災害事故緊急預案,召開抗震救災緊急工作會議,並立即籌組醫療救援隊奔赴重災區搶救傷員。抗震救災期間,我院收治地震重災區傷員139人,先後派出17支醫療隊,共172名醫護人員,分別到綿竹漢旺鎮、九龍鎮、廣濟鎮,綿陽涪城區、安縣、平武縣,北川片口、北坭等地參加醫療救援工作,共救治傷員16052人。其中最早一支醫療隊於5月13日凌晨1點出發,最後一支醫療隊於7月25日回撤,一直堅守在抗震救災前線74天。其中第六支醫療救援隊,從綿陽平武南壩鎮到綿陽途中,突遇天降大雨,道路濕滑崎嶇,醫療隊員、司機雷勇同志為避讓迎面駛來的車輛,保護車內戰友的安全,因公殉職,犧牲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在這場偉大的抗震救災鬥爭中,我院行動迅速、組織有力,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災任務,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我院黨委被中共四川省委授予“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被四川省總工會授予“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狀”,被省人事廳、衛生廳、中醫藥管理局評為抗震救災先進集體;雷勇同志被追授為“全國抗震救災模範”榮譽稱號及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模範獎章”;周仲輝、賴應龍兩位同志榮獲省總工會頒發的抗震救災“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任權、譚競、唐鐵龍三位同志被國家衛生部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賴應龍、劉世平、張志明被人事廳、衛生廳、中醫藥管理局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二)處置“問題奶粉”事件

在救治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嬰幼兒工作中,組織新生兒科、泌尿外科及相關科室協同配合,建立就診綠色通道,出色完成了“問題奶粉”患兒的篩查和診治,在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特色專科

普外科

一、人才隊伍:普外科醫生現有在崗人員40人,擁有正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11人,碩士17人,出國留學歸國人員4人(包括香港),碩士生導師4人,省科學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1名,省衛生系統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後備人才3人,國際肝膽胰協會中國分會委員1人,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獎評審委員會1人,中華醫學會醫學科普委員會委員1人,中國中醫高等教育協會肛腸分會理事1人,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全國委員1人,省級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4人,四川省器官移植專委會委員1人。
二、學科建設:普外科擁有4個病區,開設床位180張,1個實驗室(位於中心實驗室,共享)、一個中國衛生部批准的內鏡技術培訓基地和1個內鏡室,並有一個肝膽胰腸外科研究所,下設肝膽、胃腸、肛直腸、血管、乳腺、小兒等專業,各病區有不同的特色專業。除醫院近兩億元的各種大型醫療設備和一批重點學科研究所、實驗室的支持外,普外科還擁有總值千餘萬元的設備。年門診量達到23000餘人次,收治住院病人數7000餘人,手術約6000台次。
三、技術水平:先後開展了肝移植術、whipple氏手術、左(右)三肝切除術、肝尾狀葉切除術、肝門膽管癌根治術、膽囊癌擴大根治術、腹膜後巨大腫瘤切除術、保留十二指腸胰頭切除術、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先天性無肛矯正術、腹腔鏡肝葉切除術、腹腔鏡無張力疝修補術(TAPP、TEP)、經十二指腸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EST)、經鼻膽胰管引流術(ENBD)、腹主動脈瘤切除術、頸總動脈瘤切除術、人造血管移植術、周圍動脈狹窄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下肢深靜脈血栓置管溶栓及腔靜脈濾器置入術、下肢大隱靜脈曲張的微創手術(Trivex)等省內、國內先進醫療技術,樹立了在川東北地區的中心地位。
四、科研水平:普外科在在胃腸腫瘤臨床與基礎研究、普外微創外科技術研究、肝移植等方面展開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項目3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資助項目1項,獲省市級科研立項資助項目20餘項。榮獲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南充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12項。獲得國家專利三項,編寫教材、專著等十餘部。在國內、外有影響力雜誌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SCI收錄的最高影響因子7.0)。
五、臨床教學:
承擔了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學、護理學等專業1萬餘名本、專科學生的全部臨床普外科教學任務。並有碩士研究生培養和留學生教育。
普外科學科帶頭人
王崇樹醫學碩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附屬醫院副院長、四川省醫學重點學科—普通外科學學科帶頭人;著名胃腸、肛直腸外科專家,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專委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外科專委會全國委員,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考評審員會專科內鏡專家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臨床教育研究會肛腸分會理事,省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省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省胃癌、胰腺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省中西醫結合大腸肛門病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省胃腸外科學組副組長,省疝與腹壁外科學組副組長,四川省人事廳專家評議(審)委員會成員;南充市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南充市消化外科專委會名譽主任委員;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衛生廳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誌》、《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等9種雜誌常務編委或編委;在MedSciRes、《中華外科雜誌》等國內外醫學期刊公開發表論文130多篇;以副主編及編委編寫《外科學》、《大腸外科學》等教材及專著10餘部;主持完成省、廳級不同層次科研課題10多項;獲國家專利3項,四川省政府科技進步獎3項,南充市科技進步獎9項。
王崇樹教授對普外科尤其是胃腸、肛腸外科有很深的造詣,能解決本專業技術難題。近年來,他帶領著外科引進了超聲刀、超聲水刀、腹腔鏡、胰十二指腸鏡等新設備和新技術,開展了高難度的肝移植術、主動脈瘤切除、巨大肝癌切除、位膽管癌切除、全胃切除、各種直腸根治及保肛術、巨大腹腔腫瘤切除;腹腔鏡下膽管探查取石、直腸結腸癌根治、胃癌根治、全結腸切除、巨結腸根治、脾切除術、甲狀腺腫瘤切除術、等高難度手術;並率先在川東北地區開展了腫瘤化療藥敏研究、無張力疝修補術等10多項新技術。特別是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胰腺炎、粘連性腸梗阻有較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療效好,在川東北地區普外、胃腸、肛直腸外科鄰域有很高的聲譽。他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在省內外有口皆碑
李敬東普外科主任,腹腔鏡室主任,衛生部普外內鏡培訓中心主任,醫學博士,教授,留美留日歸國學者,碩士生導師,四川省科學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國際肝膽胰協會中國分會委員,IASGO會員,四川省甲狀腺外科協作組副組長,四川省器官移植專委會委員,南充市消化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南充市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擅長肝、膽、胰疾病診治及肝葉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肝門膽管癌根治術、門奇斷流、胰腺癌根治、複雜膽道及各種腹腔鏡手術、甲狀腺手術,省內知名肝膽胰外科專家。

普外一科

普外一科現有床位50張,醫生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主治醫師4人,博士6人,碩士4人。近年,我科成功開展了腹腔鏡下進展期胃癌D2+根治術、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下脾切除術、全切除-改良間置空腸代胃術、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外科手術治療、多途徑插管置泵區域性化療治療消化道腫瘤,直腸癌全系膜切除及超低位保肛術,梗阻性大腸癌術中腸道灌洗一期切除吻合術,各種無張力性疝修補術,中藥內服外敷治療粘連性腸梗阻,重症胰腺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等。其中,腹腔鏡下腹股溝疝腹膜前間隙無張力修補術和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外科手術治療等填補了四川乃至西南地區空白的新技術。

診療範圍

胃腸及肛直腸外科手術

疝外科手術

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外科手術治療

其他
1、胃腸及肛直腸外科手術:

①腹腔鏡微創手術:腹腔鏡下進展期胃癌D2根治術(我科已完成80餘例),腹腔鏡下進展期結、直腸癌根治術(我科已完成180餘例),腹腔鏡下中下段直腸癌全系膜切除及低位保肛術(我科已完成60餘例),腹腔鏡下全大腸切除術(我科已完成12餘例),腹腔鏡下腸粘連松解(我科已完成40餘例)。

②開腹各種胃癌(噴門癌、胃底癌、胃體癌、胃竇癌、幽門管癌等)根治術、全胃切除及聯合臟器切除治療中晚期胃癌、改良間置空腸代胃術、結腸癌根治術、中下段直腸癌全系膜切除及低位保肛術(保肛率在90%以上,效果優良)、全大腸切除術、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各種併發症的手術治療、腹腔內各種良、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

③早期直腸癌、直腸良性腫瘤經肛門局部切除術等;同時還常規開展了包括甲狀腺癌根治、胰十二指腸切除等高難度手術。

2、疝外科外手術:於1999年率先在川東北地區開展了腹股溝斜疝、直疝、股疝、腹股溝復發疝、各種切口疝、造漏口旁疝等的各種無張力疝修補手術,至今已成功開展了多種無張力疝修補術等1000餘例;並於2008年在省內率先開展腹腔鏡下腹股溝疝腹膜前間隙無張力疝修補術,至今已成功開展了50餘例。

3、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外科手術治療:從2009年6月已成功開展2型糖尿病、肥胖症外科治療10餘例,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同時了開展胃癌、結直腸癌等合併2型糖尿病同時行胃癌、結直腸癌的根治和2型糖尿病的手術治療6例,獲得滿意的臨床效果。

4、其他:中藥內服外敷以及體位等綜合方法治療粘連行腸梗阻,明顯降低粘連性腸梗阻的開腹率;經皮胃造漏(PEG)、經皮胃空腸造漏(PEG-J)、經皮空腸造漏(PEJ)已成功開展6例,該技術主要適用於不能經口攝入營養或攝入不足的患者而其腸到功能正常,需2周以上的營養支持的患者,如晚期耳鼻咽喉部以及食管噴門部晚期腫瘤患者,顱腦外傷、腦血管意外所致長期昏迷及吞咽反射損傷的患者,老年性反覆發作的反流性肺炎患者,胃空吻合口漏或胃食管吻合口漏患者,克隆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或結核等合併重度營養不良患者,嚴重的妊娠性嘔吐患者以及對腸道功能正常而胃動力異常如胃食管返流重症胰腺炎和胃癱的患者等;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套用腹腔鏡進行疑難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等。

普外二科

普外二科:(肝膽胰及血管外科)是省內重點學科科室,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專業學科。我科基礎雄厚、人才梯度合理、學科優勢突出。診治肝臟、膽道、胰腺及血管外科等疾病,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主治醫師4名、博士3名、碩士4名,均有豐富的普外科疾病診治經驗,能夠解決難度大、危險性高、併發症多的重大手術。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除醫院近兩億元的各種大型醫療設備和一批重點學科研究所、實驗室的支持外,還擁有自己獨立的腹腔鏡室、腫瘤實驗室、內鏡室以及肝功能測定儀,體外反搏儀等設備。
肝膽胰外科:是醫院發展最早,技術力量最雄厚的科室之一,科研設備先進。在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肝癌、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膽管結石、膽道腫瘤、先天性膽道擴張、胰腺腫瘤、重症胰腺炎、肝膽胰脾多臟器損傷、膽道損傷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及腹腔鏡膽道鏡技術等綜合實力上位居省內領先水平。擅長對任何部位的肝臟腫瘤、膽管癌等肝膽疑難病的手術治療,對不能一期切除的巨大肝癌採用TACE治療技術,促使腫瘤縮小後進行二期手術切除。開展各種類型肝葉切除術、肝尾狀葉切除術、肝門部膽管癌切除術、高位膽管狹窄切開整形膽腸內引流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我科結合斷流和分流術的優點在省內率先開展斷流加分流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症,並在大量患者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科室在腹腔鏡微創外科治療肝膽結石、肝臟腫瘤、脾臟疾病、腹股溝疝技術上居省內領先水平。對重症胰腺炎採取個體化治療方案,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運用膽道鏡術中、術後取石減少了術後殘石率;開展半脾切除術、外傷性脾破裂保脾手術,既保留了脾臟的功能,也治療了原發性疾病。
血管外科介紹近來,我院血管外科率先在川東北地區開展血管疾病腔內治療,如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聯合手術取栓或/及導管直接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肢動脈球囊擴張及支架置入術治療下肢動脈狹窄閉塞性疾病等,填補了川東北地區空白。最近又成功完成多例複雜的腹主動脈瘤、髂總動脈瘤切除及人工血管置換術。
現在的血管外科診治的疾病主要包括腹主動脈瘤和周圍動脈瘤、周圍動脈硬化狹窄性閉塞、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缺血性腦中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慢性潰瘍、糖尿病足、先天性血管畸形和血管瘤、腎血管性高血壓、門靜脈高壓、布加氏綜合徵以及外傷致血管損傷等疾病。

血管外科擁有血管外科博士2名、碩士1名以及多名具有碩士學位的青年醫師,團隊實力雄厚、勇於創新,具有快速接受國內外先進技術的能力。在醫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學術帶頭人陳開教授的帶領下,血管外科正在以全新的面貌昂首闊步的前進。
診療範圍

收治病種:肝臟、膽道、胰腺、腹外疝及血管外科等疾病,如:膽囊炎、膽囊結石、肝內外膽管結石、肝癌、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膽管良惡性腫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腫瘤、腹股溝疝、下肢大隱靜曲張、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腹主動脈瘤、頸動脈瘤等各種類型動脈瘤、下肢深靜脈血栓、動脈硬化性閉塞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擅長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腹股溝疝、及Trivex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

普外三科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普外三科是省重點學科,國家衛生部腹腔鏡手術普外培訓基地,集科研、教學、臨床於一體,技力量雄厚,醫療水平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科內專業技術梯隊、儀器設備的配置等方面,均屬省內領先地位。現常規開放床位50張,現有各級醫師10餘名,其中留美留日歸國人員1名,教授3名,副教授5名,博士3名,碩士5名。
診療範圍:我科重點是肝膽胰外科、腹腔鏡外科和乳腺、甲狀腺外科,特別擅長各種肝臟、膽道外科疾病、胰腺外科疾病、乳腺、甲狀腺外科疾病以及各種胃腸腫瘤、複雜疝等疾病的診治。常規開展各種肝切除術(如肝段或左右半肝及尾狀葉等)、胰十二指腸切除、肝門膽管根治、門靜脈高壓症的分流或斷流和各種複雜膽道疾病等大中型手術。常規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腹腔鏡膽總管切開纖維膽道鏡取石、膽總管一期縫合。開展了膽道鏡闌尾切除、肝囊腫開窗、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肝葉切除、胰腺膿腫引流、腸粘連松解以及多次膽道手術後的再次腔鏡手術等高難度腹腔鏡手術。常規開展甲狀腺癌、乳腺癌根治、各種復發疝修補、胃癌根治術、直腸癌根治術等普外科手術。
技術水平:我科是國內首批開展腹腔鏡手術的科室之一,技術水平全國一流,已被認定為國家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診療培訓基地。現已完成腹腔鏡手術20000餘例,術式多達30餘種,治療的疾病種類和手術技術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我科從90年代初開始從事肝癌的系列基礎和臨床研究,現在不僅能切除各部位的巨大肝癌,同時還開展了肝癌的綜合治療,如放射介入治療、超聲介入治療、同位素內放射治療、生物治療等,對各類肝膽疾病診治及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和影響,在省內外均有良好聲譽。能完成包括肝臟移植、巨塊型肝癌切除、高位膽管癌根治、胰十二指腸切除、複雜性肝膽管結石聯合整治等在內的許多高難度手術,大大的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近10年我科的肝癌手術已達1000多例,其中有原發性肝癌手術切除存活已超過15年,肝癌復發再次手術切除存活超過10年等多宗病例。
乳腺癌甲狀腺癌的外科治療上,我科醫師採用國際公認的規範化治療方法,掌握國際上乳腺癌、甲狀腺癌的治療最新進展,為患者的診治提供了可靠保證。我科開展的乳腺癌保乳手術,隨訪追蹤效果良好。
醫療設備:我科擁有先進的肝膽疾病診治設備和乳腺外科檢查和治療設備,包括日本光電DDG分析儀(肝儲備功能定量分析系統)、多套進口腹腔鏡手術系統、纖維膽道鏡、術中超聲掃瞄器、肝膽手術特殊器械、超聲刀、超聲水刀、鈥雷射碎石機等。
最近,我院普外科順利通過專家組嚴格評審和公示,被確定為四川省醫學乙級重點學科(川衛辦發【2009】567號)。自2005年我院普外科被批准成為四川省醫學重點建設學科(川衛函【2005】676號)以來,在學院和醫院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學科帶頭人王崇樹教授和李敬東主任等的正確決策科學領導下,在普外科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五年的努力,普外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豐厚的成果。

醫學影像研究所

醫學影像研究所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經走過了9個寒暑春秋,在學院和醫院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張小明所長的正確決策科學領導下,在研究所全體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

一.人員簡介:

現有教授9名,副教授14名,講師34名,助教14名;其中醫學博士4名,在讀博士3人,碩士13名,在讀碩士5人,留學歸國學者2名。研究所目前有1人被聘為國際專業權威雜誌編委,全國性雜誌編委2人次。4人次進入全國性專業學術委員會,9人次進入省級專業學術委員會。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
二.設備方面:

1、影像研究所設備齊全配套,設備性能在川東北處於領先位置。設備總值超過7000萬元人民幣。100萬以上設備有:東芝16層螺鏇CT一台,東芝XVision/GX螺鏇CT一台,以色列Elsent單光子發射CT(SPECT)一台,美國GE公司1.5T磁共振機一台,彩色超聲顯像儀四台、島津800毫安數字胃腸機、GE1000毫安數字減影機(DSA)及直線加速器及X刀腫瘤治療儀各一台,數字攝影系統3套。未來3年內,計畫購置CT-PET一台,實驗用MRI機一台,多層螺鏇CT一台。

2.研究所動物實驗室初具規模,有25萬元的實驗專用設備及100餘平方米的實驗場地,完全能滿足本學科開展科研的需要。

3.進一步完善了研究所PACS:部分影像科室已建成區域網路,並與醫院信息網聯網,做到了部分影像科室與臨床科室的資源共享。該系統是四川省早期的PACS模式,並於2000年11月獲南充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4.進一步充實研究所小型圖書室,使收藏原版中英文專業書籍達到150餘冊。

三、科研工作

我所到目前為止共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教委、出國人員歸國基金、省衛生廳、省教委、省科委、省中醫藥管理局及市級科研課題3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2項,填補了西南地區醫學影像學國家自然基金的空白。

此外還承擔國家級協作科研課題數項。

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鑑定6項;通過市、州級科技成果鑑定7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獲得市、州級科技獎7項。

作為主編或副主編,我所參與編寫已出版的專著有1.《醫學影像新進展》;2.《胸部X線、CT、MRI診斷》;3《醫學影像學專業英語》;4、《醫學影像技術學》;5、《影像診斷學》。6、《醫學影像解剖學》

譯著一部:《MRI原理》

近年論文及獲獎情況:

1、在國際放射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6篇。

2、在省級及省級以上刊物共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國家級34篇。

3、參加國際學術會議5人次,交流論文4篇。參加全國性及省市各種學術會議200餘人次,大會交流論文200餘篇。

成功舉辦了一次國際性學術活動;4次省級大型會議。

四、臨床工作

除能開展常規影像學檢查外,還開展了多項國內、省內領先或先進的檢查項目,如胰腺病變MRI顯示、診斷以及病變對臨近結構侵犯的顯示,有關科研論文4篇在國外專業雜誌上發表,2篇在中華放射學雜誌上發表,8篇在國內其它期刊上發表。其它如:多層CT心臟冠狀動脈成像;多層CT血管成像;多層CT器官三維重建;磁共振心臟及冠狀動脈成像與心功能分析;磁共振器官灌注成像;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磁共振胰膽管成像;經皮穿刺抽吸活檢,椎間盤病變臭氧治療,腫瘤介入基因治療,超選擇性插管造影及腫瘤治療,全景數位化牙片攝影,數字胃腸檢查,彩色超聲三維立體成像,單光子發射CT成像,核素治療甲亢等先進檢查方法和治療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五.教學工作

放射學為四川省教育廳重點建設課程;川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系是四川省影像人才培養基地,我所是醫學影像學系及全院各系的影像醫學主要授課單位,每年所承擔的教學任務達數千學時。到目前為止,共培養醫學影像學本科生1000餘人,專科生400餘。我所亦是進修基地,每年接受的進修生約30餘人,範圍涵蓋全省各地。此外我所還承擔了為甘阿涼培養學術帶頭人的任務。

我所已與美國ThomasJefferson大學醫院建立聯繫,並定期選派人員到該院訪問、學習。

2006年我院已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於2007年單獨招收研究生。本研究所已被批准研究生導師11人。

培養進修生:我所為影像系主要教學單位,歷來重視教學工作。對周圍各地區的各級醫院不遺餘力地支持,5年來共培養進修生120餘人次,涉及地區有:南充地區各縣市、廣安地區、遂寧地區、達縣地區、綿陽地區、廣元地區。並為甘孜州、阿壩州地區培養學術帶頭人2名。

六、其它

有2項科研成果在省內外得到推廣套用,取得了良好的評價。

風濕免疫研究所

風濕免疫研究所是一所以醫療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為一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防治研究中心,為四川高校重點實驗室,所屬的風濕免疫學2004年被評為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學科,臨床免疫實驗室為國家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現有人員共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講師5人,實驗技術人員2人;其中留學歸國人員3人,博士4人,碩士6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先後承擔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部級科研課題41項,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5項;獲四川省醫學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獲南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研究所實驗室現有建築面積500m2,設有細胞培養室二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免疫組化室及六個公共實驗室,擁有目前國內外處於先進水平的蛋白質、基因分析系統,包括安瑪西亞EIPGⅡ二維電泳系統、LeicaSP5雷射共聚焦系統、BD流式細胞分析儀、雅培I2000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OLYMPUSBX51螢光顯微鏡、IX71倒置顯微鏡、LEICACM1900冰凍切片機、ABI的7900型定量PCR系統、ROCHLightcycler螢光定量PCR儀、基因晶片分析系統、超速冷凍離心機等萬元以上設備40餘台套,儀器設備總價值千萬餘元。搭建了基因、蛋白質、細胞分析平台。實驗室完全對外開放。現開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基因組學分析、蛋白質組學分析、細胞培養及藥物作用與作用靶點分析、細胞及組織免疫化學分析、細胞周期及細胞凋亡分析等。

醫院還組建信息網路及引進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編輯的“中國醫院數字圖書館”,可供科研人員隨時查閱數千種中、英文期刊全文。研究所備有專業相關的中英文參考書籍,每年訂閱本專業具有影響力的國內外期刊。
學科帶頭人簡介

周京國教授,川北醫學院副院長,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留日歸國學者,碩士生導師,現任四川省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四川分會內科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四川分會內科學血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內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在血液病、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治療方面有深厚造詣,是川東北地區血液病、風濕病領域學術技術帶頭人。先後承擔和參與國家級、省廳級科研課題18項。在國外、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參與編寫專著一部。有關成果多次在國際和國內學術大會上交流。先後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獲四川省醫學科技獎三等獎1項,南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南充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獲國家專利1項。

袁國華袁國華

袁國華教授,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風濕免疫研究所所長、四川省風濕治療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1995年獲內科風濕病專業博士學位,曾在日本聖瑪麗安那醫科大學免疫、風濕和基因研究中心任博士後研究員三年。現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四川省醫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四川風濕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負責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學技術攻關項目等課題15項,發表論文60餘篇,有13篇論文被SCI收錄,其中6篇論著被引用,共被引用50餘次。參與編寫專著五部。負責承擔的《類風濕關節炎發病機制及臨床研究》和《骨關節炎基礎及臨床研究》分獲2003年和2005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研完成的《脊柱關節病的臨床、病因及發病機制研究》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先後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2005~2006年度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四川省首批有突出貢獻衛生人才、南充市十大傑出青年、南充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四川省優秀博士後、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南充市科技發展突出貢獻獎獲得者。
魏錦教授,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風濕血液科主任,四川大學醫學碩士,歸國學者,碩士生導師,現任四川省醫學會血液專委會委員,四川省中西醫結合專委會委員,四川省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組成員。從事風濕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病臨床科研工作20餘年,曾先後分別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風濕科、日本聖瑪麗安娜大學風濕免疫和基因研究中心任高級訪問學者和研究員,具有豐富的風濕病和血液病臨床診斷及治療經驗,曾應邀在中央電視台健康欄目講授風濕病。承擔和參與國家級、省廳級科研課題11項。在國外、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有關成果多次在國際和國內學術大會上交流,並先後2次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獲四川省醫學科技獎三等獎,2次獲南充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唐 中教授,川北醫學院醫學檢驗系主任,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臨床檢驗中心主任,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川北醫學院首批學科帶頭人,碩士生導師,現任四川省醫學會檢驗醫學專委會委員,南充市醫學會檢驗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組成員;能較全面了解當今檢驗醫學的發展動態,引進研發實驗醫學診斷的新方法、新技術,使我院的實驗醫學診斷技術水平與國際同步。先後承擔和參與國家級、省廳級科研課題14項。在國外、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參與編寫專著四部。先後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南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南充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謝文光副教授,中國中醫研究院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自然基金委的同行評議專家,四川省中醫藥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主要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免疫學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炎症和抗炎反應的系統生物學機制,研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中藥對凝血-纖溶-補體-激肽-免疫應答網路的互動調節作用及機制。承擔和參與國家級、省廳級科研課題1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在全國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著36篇,其中數篇論文被美國化學文摘收錄。先後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四川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三獎1項,四川省南充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肛腸(痔瘺)科

我院痔瘺科是川東北地區成立最早、設備最先進、技術力量最強的肛腸專科,集臨床、科研、教學於一體。科室開放床位30張,擁有肛腸多功能手術床,微波電腦痔瘡治療儀,微電腦高頻手術治療器,多源頻普肛腸治療儀,結腸灌注水療儀等價值300餘萬元的先進專科設備。全科有副教授2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2名,醫學博士1名、醫學碩士5名,碩士導師1名,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1名,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委員1名,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理事1名,四川省中醫肛腸學會副主任委員1名,川北醫學院首屆學科帶頭人1名。

科室自組建以來,始終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為宗旨。在川東北地區肛腸痔瘺病人中樹立了良好的醫生形象。科室不斷引進新技術、開展新項目,除開展一般肛腸痔瘺疾病的診治外,高位馬蹄型膿腫、高位複雜性肛瘺、環狀混合痔、高位直腸息肉、骶前囊腫、坐骨結節囊腫、直腸陰道瘺等的手術治療已成為科室的特色,便秘和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已成為科室內科疾病特色治療的發展方向。每年門診病人約6000人次,收治病人一般均在1200人左右,現在每年收治病人可達1200人次,其中大多病人來自基層,外地病人可達30%,疑難重症病人約占40%左右,科室臨床業務輻射整個川東北地區以及雲南、重慶等臨近省市地區;科室目前承擔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2項、省級和各廳局級課題20餘項,科研成果曾獲四川省政府和南充市政府科技進步獎;科室承擔有碩士研究生、大學本專科生、成人教育、進修生和護理本專科學生的教學任務。科室在發展中形成了三個研究方向:肛直腸疾病診療規範、手術操作規程和手術併發症、後遺症的防治研究;腸動力疾病(便秘)的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炎性腸病的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
學科帶頭人簡介
唐學貴副教授,痔瘺科主任,醫學博士,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學會理事、四川省中西醫結合大腸肛門病外科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擅長高位複雜性肛瘺、肛周膿腫、混合痔、肛門狹窄、脫肛等手術治療,對直腸陰道瘺、嬰幼兒肛瘺及肛周膿腫、骶前囊腫的手術治療有獨到見解,率先引進腰俞穴麻醉及痔的PPH術,並開設便秘專科。他負責的《高位複雜性肛瘺的研究》獲2005年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切掛選擇縫合術治療高位複雜性肛瘺》、《環狀混合痔的研究》、《老年性便秘的研究》等科研課題分別被列為國家及省重點資助項目。

神經外科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是四川省醫學重點學科,國家神經外科醫師培訓基地,神經外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為川東北地區成立最早、設備最先進、技術力量最強的神經外科,集臨床、科研、教學於一體,是川東北地區各種顱腦損傷、腦出血、腦血管病、顱內腫瘤(腦瘤)、脊髓腫瘤等神經系統病變的搶救和治療中心、神經外科疾病研究中心和教學中心。
該科人才濟濟、診治經驗豐富,醫療技術水平在川東北地區具有絕對優勢,現有高級職稱醫師6名,並擁有一批年富力強、反應敏捷、具有相當專業化水平的神經外科醫師,還有一大批訓練有素、專業化水平較高的護理隊伍,醫護團結協作、勤奮好學、積極上進,形成了“患者信任、醫患和諧、同行認可”的良好格局,在省內外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科室設施一流,裝備齊全,擁有全自動手術床、手術顯微鏡及同步監控系統、蛇脾雙極電凝、超聲刀、亞低溫治療儀及大量的顯微手術器械等價值超過五百萬元的手術及治療設備,是本地區乃至周邊地區設備最先進的神經外科,具有廣泛開展腦和脊髓疾病手術治療的醫療條件。
該科研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較強,已經完成或正在實施的科研項目10餘項,參與全國大型科研項目兩項,在國內外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100餘篇,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6項,編寫全國醫學本科教材一部,科室的科研能力有力地促進了臨床業務水平的提高,造福於整個川東北地區及周邊地區。神經外科率先在本地區開展微創手術,最大程度的切除病變,將手術的副損傷減少到最低程度,確保患者術後獲得良好的生存質量。近年來,在開展顱內腫瘤(腦瘤)、顱內動脈瘤、顱腦損傷、腦出血、腦血管畸形、脊髓腫瘤等常規手術的同時,不斷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如眶顴入路切除顱底腫瘤、半椎板入路切除脊髓腫瘤、單鼻空入路切除垂體腫瘤、顱內多發動脈瘤一次性夾閉手術、等等,不斷提高神經外科的治療效果,目前全科已診治和手術病人超過萬例,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
神經外科診治範圍

⑴各種顱腦損傷,小到頭皮、顱骨損傷,大到腦震盪、腦挫裂傷、腦幹損傷、瀰漫性軸索損傷和各種顱內血腫;

⑵各種原因的腦出血,包括外傷性的、高血壓腦出血和血管疾病引起的腦出血;

⑶各種顱腦腫瘤,包括神經膠質瘤,腦膜瘤,垂體瘤,聽神經瘤及一些少見腫瘤,如顱咽管瘤和表皮樣囊腫等

⑷顱內感染性疾病,包括腦膿腫、結核瘤等;

⑸腦血管性疾病,如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

⑹脊髓病變,包括脊髓腫瘤、椎間盤突出等;

⑺顱腦及脊髓的先天性疾病,如腦積水,chairs畸形,腦膜膨出,脊膜膨出,等;

⑻其它:如蛛網膜囊腫、硬膜下積液
學術隊伍簡介:
唐曉平神經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醫學重點學科“神經外科學”負責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川北醫學院首批學科帶頭人,四川省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庫成員,四川省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常委、四川省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南充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中華實驗外科雜誌、中華臨床醫師雜誌(電子版)特約編委,川北醫學院學報學術編委。對神經外科疾病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顱腦腫瘤、脊髓腫瘤、顱腦畸形、顱腦損傷的手術治療,尤其擅長顱內動脈瘤、顱腦腫瘤、脊髓腫瘤和高血壓腦溢血的顯微手術和微創手術,多次實施重大疑難手術,多次成功搶救瀕臨死亡的患者,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在川東北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第一主研完成或正在進行省、市級科研項目8項,以第一主研身份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醫學會等頒發的科技進步獎四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等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作為副主編參與編寫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醫學本科教材一部,是川東北地區神經外科臨床和學術的帶頭人和召集人。
唐文國教授,主任醫師。1985年於瀘州醫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94~95年於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外科專業進修學習一年,並多次參加全國顱底及顯微神經外科技能培訓。全國首批“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資格獲得者,四川省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南充市政協委員,川北醫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副院長。對神經外科專業知識有較全面、系統和深刻的認識,臨床思維科學、嚴謹。擅長顱腦腫瘤、脊髓腫瘤、顱腦損傷、顱內血管病變、神經系統先天畸形、功能神經外科等外科手術治療。完成和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多項;在各種刊物發表論文近20篇;參與編寫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一部。
漆 建教授,主任醫師,四川省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川東北地區知名神經外科專家。1984年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從事神經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30年,對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治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完成各種顱內腫瘤、腦血管疾病、脊髓腫瘤、顱腦損傷、三叉神經痛、腦脊髓先天畸形的手術治療,尤其擅長高難度、高風險手術,如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血管畸形切除術、顱底腫瘤及巨大腦腫瘤切除術,先後開展經口、經單鼻孔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均填補了川東北地區空白。獲省、市科技成果獎四項,在國家及省級專業雜誌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與編寫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神經外科教材一部。
羅仁國 副教授,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1990年畢業於瀘洲醫學院,從事神經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20年,對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治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1998年在北京醫院師從全國著名的血管介入專家凌鋒教授進修、學習一年。能完成各種顱內腫瘤、腦血管疾病、脊髓腫瘤、顱腦損傷、三叉神經痛、腦脊髓先天畸形的手術治療,尤其擅長腦和脊髓血管性病變的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完成和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多項;在各種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
王遠傳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996於重慶醫科大學獲學士學位,2005年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碩士學位,全國首批“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資格獲得者,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秘書。對神經外科疾病有全面、系統和深刻的認識;臨床思維科學、嚴密;擅長顱內動脈瘤、顱腦腫瘤、脊髓腫瘤、顱腦損傷、和高血壓腦溢血等精細的神經外科手術;同時還開展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癲癇外科治療等功能神經外科手術。完成和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多項;在各種刊物發表論文近20篇;參與編寫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一部。
余定庸 教授主任醫師,四川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名譽委員,四川省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庫成員,四川省神經外科知名老專家,是川東北地區神經外科的創始人,川東北地區頂級神經外科專家,從醫30餘年,深受川東北地區人民和醫務人員的愛戴和擁護,指導川東北地區所有神經外科醫師開展工作,對顱腦腫瘤、脊髓腫瘤、顱腦損傷及其它神經外科疾病均有很高造詣,擅長各種神經外科手術,在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等雜誌上發表論文30餘篇。

專家介紹

呂湛
教授,心內科主任兼心臟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醫學士,留美歸國學者,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心血管病專委會常委,四川省心血管病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1991年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曾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進修介入心臟病學,2007-2008年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研修學習;從醫執教20餘年,對高血壓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心肌病、複雜心律失常、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有深入的研究,擅長心血管病診治,擅長心血管病介入治療,主持開展多項介入診療新技術,每年獨立完成起搏器置入術、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和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等代表國內高水平的心臟介入手術數百例;主要研究領域為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等,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周洪貴
教授,醫學碩士,婦產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四川省婦產科專委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四川省婦產科分會常委,四川省生殖健康協會常委,南充市婦產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川北醫學院學報》編委。

從事婦產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17年,正確診斷及處理婦科疑難重症,熟練掌握腹腔鏡和陰式手術微創技術,尤其婦科腫瘤及不孕不育的診治具有較深的造詣。獲南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現負責及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四項,副主編教材一部,參編著作二部,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

眭維恥
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科專委會教研組委員,四川省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理事,南充市皮膚性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醫學編委,南充市科技顧問團顧問。
參加工作五十餘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疑難皮膚性病的診治。主編及參編皮膚性病學教材及專著18部,發表論文40餘篇。

康後生
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醫院醫療質量控制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內科診斷學實驗室副主任、四川省醫學會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暨足病學組委員、南充市內分泌專委會委員兼秘書、中華醫學會會員;從事內分泌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長糖尿病及其併發症、骨質疏鬆症、甲亢、甲減、下丘腦垂體等疾病診斷與治療。

承擔和參與省廳級科研課題5項,獲南充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5篇(第一作者)被荷蘭《醫學文摘》資料庫收錄;受到丹麥Steno糖尿病中心、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中國糖尿病教育項目正規培訓,獲得《糖尿病教員資格》及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頒發的《糖尿病教員資格》證書;參加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等舉辦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新進展學習班學習;多次參加國際、全國、西南及省級學術會議,掌握新進展,並在《第二屆西南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暨足病學術會議暨第二屆四川省代謝性疾病學術會議》上作《糖尿病外周動脈病變降脂治療進展》專題講座。主要從事糖尿病基礎與臨床及骨質疏鬆症診斷與治療方向研究。

骨科

骨科分設脊柱外科、四肢外科兩個治療組,已開展了複雜的骨與關節創傷修復、膝關節鏡、椎間盤鏡腰椎間盤摘除術、頸椎外傷及頸椎病的手術治療、脊柱前後路減壓及內固定術、套用微創外科技術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全膝關節置換術、肩肘關節置換術、骨腫瘤的保肢手術、斷肢再植術、脊柱畸形矯正術、環樞椎椎弓跟螺釘固定術、經皮椎體成形術、脊柱滑脫的手術治療、複雜髖臼及骨盆骨折的手術治療、MIPPO技術治療四肢骨折、高齡皮骨怎端骨折的微創治療、四肢骨折體軟組織缺損的修復重建等在川北地區領先的新技術近20項。

內分泌科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疾病專科是川北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醫療診治技術水平最高,現有盛名的內分泌專科醫療科室。現有床位30張,可擴展到40張,醫護工作人員20人,有教授1名,副教授5名,主治醫生3名,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5名,經過全科室人員的共同努力,科室已經發展成為具有明顯專科特色的臨床科室。我科套用先進的化學發光及放射免疫技術設備,每天開展甲狀腺激素、胰島素、C肽、腎上腺激素、垂體-下丘腦激素水平及相關抗體的檢測,及尿微量白蛋白,a1-微球蛋白,2-微球蛋白,糖化血紅蛋白等及骨密度檢查,科學的診斷、治療提供了保障。目前我科開展先天性脂肪萎縮性糖尿病的家系調查,鐵代謝與2型糖尿病的關係,小劑量阿司匹林對糖尿病腎臟前列腺素代謝的影響,GRAVES病患者GAD抗體與糖代謝及C肽關係,腎小管性酸中毒所致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觀察。

學術隊伍

唐曉平神經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醫學重點學科“神經外科學”負責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川北醫學院首批學科帶頭人,四川省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庫成員,四川省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常委、四川省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南充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中華實驗外科雜誌、中華臨床醫師雜誌(電子版)特約編委,川北醫學院學報學術編委。對神經外科疾病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顱腦腫瘤、脊髓腫瘤、顱腦畸形、顱腦損傷的手術治療,尤其擅長顱內動脈瘤、顱腦腫瘤、脊髓腫瘤和高血壓腦溢血的顯微手術和微創手術,多次實施重大疑難手術,多次成功搶救瀕臨死亡的患者,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在川東北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第一主研完成或正在進行省、市級科研項目8項,以第一主研身份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醫學會等頒發的科技進步獎四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等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作為副主編參與編寫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醫學本科教材一部,是川東北地區神經外科臨床和學術的帶頭人和召集人。

唐文國教授,主任醫師。1985年於瀘州醫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94~95年於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外科專業進修學習一年,並多次參加全國顱底及顯微神經外科技能培訓。全國首批“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資格獲得者,四川省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南充市政協委員,川北醫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副院長。對神經外科專業知識有較全面、系統和深刻的認識,臨床思維科學、嚴謹。擅長顱腦腫瘤、脊髓腫瘤、顱腦損傷、顱內血管病變、神經系統先天畸形、功能神經外科等外科手術治療

漆建教授,主任醫師,四川省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川東北地區知名神經外科專家。1984年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從事神經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30年,對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治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完成各種顱內腫瘤、腦血管疾病、脊髓腫瘤、顱腦損傷、三叉神經痛、腦脊髓先天畸形的手術治療,尤其擅長高難度、高風險手術,如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血管畸形切除術、顱底腫瘤及巨大腦腫瘤切除術,先後開展經口、經單鼻孔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均填補了川東北地區空白。獲省、市科技成果獎四項,在國家及省級專業雜誌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與編寫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神經外科教材一部。

羅仁國 副教授,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1990年畢業於瀘洲醫學院,從事神經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20年,對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治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1998年在北京醫院師從全國著名的血管介入專家凌鋒教授進修、學習一年。尤其擅長腦和脊髓血管性病變的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完成和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多項;在各種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

王遠傳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996於重慶醫科大學獲學士學位,2005年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碩士學位,全國首批“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資格獲得者,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秘書。對神經外科疾病有全面、系統和深刻的認識;臨床思維科學、嚴密;擅長顱內動脈瘤、顱腦腫瘤、脊髓腫瘤、顱腦損傷、和高血壓腦溢血等精細的神經外科手術;同時還開展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癲癇外科治療等功能神經外科手術。

余定庸 教授主任醫師,四川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南充市神經外科專委會名譽委員,四川省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庫成員,四川省神經外科知名老專家,是川東北地區神經外科的創始人,川東北地區頂級神經外科專家,從醫30餘年,深受川東北地區人民和醫務人員的愛戴和擁護,指導川東北地區所有神經外科醫師開展工作,對顱腦腫瘤、脊髓腫瘤、顱腦損傷及其它神經外科疾病均有很高造詣,擅長各種神經外科手術,在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等雜誌上發表論文30餘篇。

醫院位置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位於中國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文化路63號

四川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依照《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中的條例進行判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