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誌》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誌》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中華醫學電子音像社出版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共同承辦編輯的疝和腹壁外科實用性專業電子學術期刊,是國內以多媒體光碟附紙質導讀本發行的少數幾份刊物之一,是“中華醫學會電子版醫學系列雜誌”之一。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誌》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中華醫學電子音像社出版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共同承辦編輯的疝和腹壁外科實用性專業電子學術期刊,是國內以多媒體光碟附紙質導讀本發行的少數幾份刊物之一,是“中華醫學會電子版醫學系列雜誌”之一。電子雜誌突破紙載體的局限,運用豐富的影視語言和全方位的多媒體技術,實現了圖文聲並茂,實時互動,視頻與文本檔案相結合,包括光碟和紙質導讀本。電子版充分發揮其超大信息容量的優勢,將醫學視頻信息進行數位化處理,為醫學學術交流擴展了無限空間。

辦刊宗旨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誌》為季刊,逢季度中出版。本刊宗旨是貫徹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反映我國疝和腹壁外科領域臨床及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疝和腹壁外科醫學學術交流以“存疑、思辨、爭鳴、求證”為旗幟,始終堅持“尊重學術自由,提倡學術爭鳴”的辦刊原則。

主要刊登

疝和腹壁外科領域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治經驗、學術研究、技術改進,以及對疝和腹壁外科臨床工作,尤其對初、中級臨床工作者有指導作用的實用性的專家評論、學術會議專家講座、手術過程錄像等。

讀者對象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誌》主要讀者對象為疝和腹壁外科領域臨床工作者,普外科、急診科、胸外科、婦產科、泌尿科等各科臨床醫師及醫學院校師生和有關科研單位人員。

主要欄目

專家述評、論著、短篇論著、經驗交流、病例報告、綜述、技術改進、新方法新技術、專家風采、講座、譯文等。

稿件要求

1.文體設計:文稿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書寫工整規範,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論著、綜述、講座等一般不超過5000字,論著摘要、經驗介紹、病例報告等一般不超過1500字,歡迎用動靜態的圖像表達和說明文意。

2.文題:力求簡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題。儘量避免使用縮寫詞。中文文題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文題不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3.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列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改;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腳註於同頁左下方。作者應是:①參與選題和設計、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它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上進行答辯,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均需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對該文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對該研究有貢獻者可列入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徵得本人同意並有證明信。專家述評和論著欄目稿件的作者需要提供一張照片及20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

4.當報告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試驗時,作者應該說明其遵循的程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並得到該委員會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試對象的知情同意。

5.摘要: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份,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中文摘要400字以內,英文摘要250個實詞左右,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

6.關鍵字: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字。請儘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Medicus》的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如果最新版的MeSH中尚無相應的主題詞,處理辦法有:①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②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③必要時,可採用習用的自由詞並排列於最後。關鍵字中的縮寫詞應按MeSH還原為全稱。每個英文關鍵字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各辭彙之間用“;”間隔。

7.醫學名詞: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原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科學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辭彙》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最新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辭彙》(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8.圖表:表隨文排,圖題、圖注也隨文排,並留適當空位。每幅圖(表)應冠有中英文圖(表)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於圖(表)下方注釋中,並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採用三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或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則在這行上面加一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線條圖應墨繪在白紙上,高寬比例為5∶ 7左右,有計算機製圖者應提供雷射列印圖樣及軟碟。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背面應註明序號、方向和作者姓名,置於袋內,請勿貼上。病理照片要求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需標註的符號(包括箭頭)請用另紙標上,不要直接寫在照片上,圖片不可折損。若刊用人像,應徵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辯認出系何人的部分。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標。

9.動態圖像: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連續編碼,文中應標記為“動態圖×”。視頻圖像要求清晰穩定,剪接順暢,保持可能獲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視頻檔案採用AVI格式,大小在5M以內。每個檔案名稱均應與文中的名稱相符,如“動態圖×”。

10.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套用》(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1)一書。注意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合使用;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於1條時應採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不能表示為mg/kg/d或mg/kg.d-1)。

11.數字:執行GB/T15835-1995《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後超過3位數字時,採用國際通行的三位分節法,節與節之間空1/4個漢字空。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表示百分數的範圍和偏差時,應寫為5%~10%或(10.5±0.6)%。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時,按下列方式書寫:4cm×3cm×5cm,不應寫成4×3×5cm3。

12.統計學符號:按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常用如下: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x(中位數仍用М);②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③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x;④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⑤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⑥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 ;⑦相關係數用英文小寫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寫υ;⑨機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 值、q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13.縮略語:文中儘量少用縮略語。必須使用時應於首次出現處先用中文全稱,然後括弧注出英文全稱及縮略語,後兩者間用“,”分開(如該縮略語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稱)。縮略語不得移行。

14.參考文獻: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弧標出。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後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碼。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將參考文獻按引用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排列於文末。

15.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註於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並附基金證書複印件。

16.來稿應一式兩份,要求字跡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獻應隔行列印。特殊文種、上下角標、需排斜體等應予註明。來稿格式:節段序號按一、1.(1)層次。凡字跡潦草、塗改不清的稿件,一律退回作者,允許作者就退稿提出申訴。

17.來稿須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對稿件的真實性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事項負責。

18.經審核初步擬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見修改整理後,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請將修改稿以電子郵件附屬檔案形式發至本編輯部電子信箱或以純文本格式存入軟碟,與修改稿列印件一併寄回本刊編輯部,同時註明聯繫電話、傳真號碼及E-mail地址備用。

常見論文發表範例

疝修補術後人工補片感染的探討安偉德
切口疝的發生率和復發率的問題馬宏光
無張力疝修補術後出血的防治陳革,唐健雄
腹股溝疝修補術後慢性疼痛周建平,舒國順
完全腹膜外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套用體會路夷平,張能維,合比爾,李凱,王桐生,劉晨
善愈網片腹膜前修補法在腹股溝復發疝治療中的套用馬樂群,李新房,段降龍
善釋腹膜前裝置局麻下無張力修補老年腹股溝復發疝劉文生
植入補片法治療成人腹股溝疝在基層醫院的套用侯錫斌,歐陽彥成,樊勁,田農莊
加強腹橫筋膜在Ⅲ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中的作用研究楊毅軍,林龍,邱慶安,王保春
膨體聚四氟乙烯補片在腹外疝修補中的套用李振符,張景承,谷建斌,張玉斌,王岩,耿蘊峰
善釋腹膜前專用網塞在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中套用的臨床體會段明松,蘇加慶,蘇永林
腹腔鏡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併發症及其防治常自健,張濤,潘文光,常全科
腹股溝無張力疝修補術258例療效觀察及併發症原因分析王明瓊
Kugel自膨式補片與Perfix網塞治療成人原發腹股溝疝的對比研究王海濱,於琦,高超英
Millikan術式治療腹股溝復發疝手術體會尹遜國,溫偉,安偉德
腹膜前間隙腹股溝疝修補術65例臨床治療體會滕廷鵬
善愈腹膜前雙層補片在股疝修補術中的套用劉克忠
腹腔鏡下腹股溝區的外科套用解剖周學魯
開放式成人臍疝修補術的臨床套用王蔭龍,謝加東,張新
腹腔鏡下修補上腹部切口疝的臨床體會凱塞爾,克力木,張成,皮爾地瓦斯,牛偉亞
平塞式無張力疝修補術68例診療分析張連榮,王慶明,宋國軍
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280例體會趙玉文
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腹股溝疝合併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套用吳國斌,孫春風,張曉博,蘇玉國,顧曉靜,尹慕軍
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後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焦純傑
套用善愈補片修補成人腹股溝疝100例體會趙亮,田廣健,張傑
小兒腹股溝斜疝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紮術32例臨床報告肖仲賢,左峻林,王宏武,李留崢,於傑,張宏
腹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術的手術配合杜秀雲,克力木,李正英,張燕
善愈補片修補腹壁切口疝一例朱利輝,趙佩晶,張剛
雙側腹股溝疝修補術後致腹膜前間隙巨大血腫一例段宣旺,劉克忠,梁紅花
2009疝與腹壁外科國際論壇會議紀要張浩,申英末
腹腔鏡下腹股溝區解剖何凱,姚琪遠
無張力修補術在造口旁疝治療中的套用王志超,姜德昕,楊致富
腹外疝修補材料的規範化選擇胡世雄,陳宏武,彭林
60例小兒疝囊高位結紮術的麻醉處理閆威,馬瑞芹,徐子龍
BardComposixMesh補片在腹壁巨大切口疝中的套用任貴兵,毛中鵬,張瑞奎,石娜
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行無張力疝修補術28例體會金漢傑
腹膜外Millikan修補技術治療腰疝一例楊麗萍,孫惠軍,張立成
Kugel補片修補腹股溝巨大復發疝一例李俐,楊帆,楊柳,張軍,崔超
聚丙烯疝補片術後感染一例楊成城,周春宇,劉寶清
巨大腹壁纖維瘤病一例王闖,王學民,韓濟南
腹壁切口疝圍手術期處理肖乾虎
腔鏡疝修補術中應注意的問題李健文
重視老年腹壁疝患者圍手術期處理梁存河,譚嗣偉,陳志雨
腹股溝疝修補手術個體化處理的探討姜德昕,姜雪鵬,王志超
預裁剪聚丙烯平片行前人路腹膜前無張力疝修補術63例體會謝曉峰,閔志鈞,王長濤,薛冰
無張力疝修補術療效分析吳強,於游,謝勤麗,高雲瀚
腹股溝疝並存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處理張成,克力木,牛偉亞,王志,凱塞爾,艾克拜爾
戈爾(Gore)補片修補治療成人腹股溝疝、腹壁切口疝185例臨床療效分析黃俊曉,李宇鴻,何武東,吳康瑞,陳敏輝,吳志輝
套用合成補片進行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的完全腹腔內修補李億程,唐健雄,蔡端,袁祖榮,宋曉華,黃磊,陳革,蔡昭
"十一五"國家重點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中華醫學會電子版醫學系列雜誌
生長因子在組織修復中的作用姚國良,姚琪遠
兒童腹股溝疝的治療王亮
淺談腹外疝無張力修補術的麻醉選擇李明穎,王振元
降鈣素基因相關多肽與先天性腹股溝斜疝發病因素的研究進展章立,楊斌,陳雙
無張力疝修補術212例臨床分析王文先,孫丕忠,薛崇飛
腹外疝無張力修補術治療體會沙盈盈,宣諒,馮壽全,梁超
局麻下腹外疝修補術63例體會馬思星,鄧劫,郭穎,鄧亞竹
結合疝外科手術淺談日間手術室的管理與前景劉素蘭
腹腔鏡術後切口疝及疝修補術後切口延遲癒合臨床治療一例李彬,張文靜,常樂,陳強

醫學雜誌大全(十二)

醫學雜誌(medical periodicals)是以醫學和與醫學相關學科為內容的情報載體,醫學雜誌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
《中華醫學雜誌》
《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誌》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誌》
《中華內分泌外科雜誌》
《中華器官移植雜誌》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誌》
《中華消化外科雜誌》
《中華精神科雜誌》
《中華核醫學雜誌》
《中華口腔正畸學雜誌》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誌》
《中華老年醫學雜誌》
《中華護理雜誌》
《中華臨床醫師雜誌》
《中華臨床營養雜誌》
《中華麻醉學雜誌》
《中華泌尿外科雜誌》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中華疾病控制雜誌》
《中華內科雜誌》
《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誌》
《中華檢驗醫學雜誌》
《中華燒傷雜誌》
《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誌》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
《中華實驗外科雜誌》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誌》
《中華外科雜誌》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複雜志》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
《中華消化內鏡雜誌》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中華消化雜誌》
《中華小兒外科雜誌》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誌》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
《中華血液學雜誌》
《中華醫史雜誌》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
《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誌》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中華整形外科雜誌》
《中華中醫藥學刊》
《中華腫瘤防治雜誌》
《中華全科醫師雜誌》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中華口腔醫學雜誌》
《中華神經外科雜誌》
《中華神經醫學雜誌》
《中華腎臟病雜誌》
《中華護理教育》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
《中華理療雜誌》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
《中華眼底病雜誌》
《中華眼科雜誌》
《中華養生保健》
《中華手外科雜誌》
《中華醫學超聲雜誌》
《中華醫學教育雜誌》
《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誌》
《中華損傷與修複雜志》
《中華糖尿病雜誌》
《中華普通外科雜誌》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誌》
《中華醫院管理雜誌》
《中華胰腺病雜誌》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
《中華衛生殺蟲藥械》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
《中華中醫藥雜誌》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中華腫瘤雜誌》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中華腦血管病雜誌》
《中華皮膚科雜誌》
《中華男科學雜誌》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誌》
《中華全科醫學》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
《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誌》
《中華腔鏡外科雜誌》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
《中華危重症醫學雜誌》
《中華移植雜誌》
《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誌》
《中華哮喘雜誌》
《中華乳腺病雜誌》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誌》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
《中華神經科雜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