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竹[著名外科學者、微創外科事業先驅]

鄭成竹[著名外科學者、微創外科事業先驅]
鄭成竹[著名外科學者、微創外科事業先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鄭成竹,男,1959年6月3日生於福建省長樂市,1983年畢業於原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醫療專業,畢業後至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普通外科從事普通外科臨床工作,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鄭成竹教授從事醫學工作30餘年,致力於外科學,尤其在微創外科、減重代謝外科方面造詣高深。2017年2月27日22點3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58歲。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鄭成竹鄭成竹
1959年6月3日生於福建省長樂市。自小聰明好學、多才多藝、品學兼優。於1983年畢業於原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醫療專業,畢業後至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普通外科從事普通外科臨床工作,歷任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主持微創外科工作。生前曾擔任亞太地區手術治療肥胖症外科學會常委、亞太地區(中國)肥胖症診療中心主任、亞洲內鏡外科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常委兼內分泌外科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糖尿病與肥胖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軍微創外科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外科治療學組委員、上海醫學會普外科分會委員等職。

擔任職務

鄭成竹教授目前擔任亞太地區手術治療肥胖症外科學會常委、亞太地區(中國)肥胖症診療中心主任、亞洲內鏡外科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外科學組副組長、全軍微創外科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外科治療學組委員、上海醫學會普外科分會委員等職。EndoscopicSurgery中國地區唯一編委、亞洲內視鏡外科學會(elsa)常務理事、《中華微創外科雜誌》副主編、《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中國實用外科雜誌》等多種核心期刊編委等。

主要貢獻

鄭成竹教授從事胃腸外科臨床工作近30年,自1992年起負責長海醫院腹腔鏡外科手術臨床套用與開發,開展了腹腔鏡手術基本原理、腹腔鏡新手術的技術原則、腹腔鏡手術在治療惡性腫瘤中的套用和腹腔鏡手術器械改進等的臨床基礎研究。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手足多汗症、腰椎間盤突出、單純性重度肥胖症、先天性Q-T時程延長心臟病等的胸、腹腔鏡手術治療,大大拓展了微創技術在臨床的套用範圍,率先對腹腔鏡胃腸手術的操作步驟和技術進行改進,現仍為長海微創外科的一大特色;1993年完成了國內首套國產腹腔鏡的開發和研製,長海醫院微創外科每年還接納進修醫生數十名。這些均為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上的普及、推廣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00年起在國內率先施行腹腔鏡胃減容術治療單純重度肥胖症,是目前國內唯一常規開展手術治療肥胖症的單位。2003年又於國內率先開展腹腔鏡下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套用與基礎研究工作,並致力於制定符合中國人的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現長海醫院微創外科已發展為國內普外科領域腔鏡手術套用最廣的中心之一。鄭成竹教授曾在腹腔鏡在臨床套用方面獲全軍醫療二等獎一次,多項三等獎,獲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師稱號,曾榮立集體三等功二次,個人三等功一次,承擔“863”攻關項目1項。主、參編專著7部,主譯著作2部,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指導培養了大批腹腔鏡外科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碩士生。

專業特長

☆單純性重度肥胖症(腹腔鏡下胃綁帶術、袖狀胃切除術、迷你胃旁路術、Roux-en-Y胃旁路術,並非整形科的抽脂治療)、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療
☆胃腸外科疾病:胃良惡性腫瘤、胃食管返流病、結直腸腫瘤、小腸腫瘤、胃十二指腸潰瘍或合併穿孔;粘連性腸梗阻;急、慢性闌尾炎等
☆肝膽外科疾病: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炎、Mirrizi綜合徵、膽總管結石、巨大肝囊腫等
☆腹部疝:腹股溝疝、腹壁切口疝、膈疝等
☆脾胰外科疾病:血液病需行脾切除者、脾腫瘤,胰腺囊腫等
☆其他:手足多汗症、先天性Q-T時程延長心臟病以及腹部疑難雜症等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胃腸外科手術治療糖尿病的臨床套用與研究;2.腹腔鏡下消化道惡性腫瘤根治性手術治療;3.腹腔鏡下複雜膽道系統疾病的手術治療。

人物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外科學者、微創外科事業的先驅、減重代謝外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鄭成竹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2月27日22點3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58歲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