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是由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徵稿和發行的高級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1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是由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徵稿和發行的高級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主要涉及神經外科各類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診斷與治療方面,同時兼顧頭頸外科、頜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經影像學等學科的內容。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已於2003年被收錄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PЖ)、萬方資料庫、清華同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本刊為雙月刊,A4開本,105g銅版紙印刷,國內統一刊號為:CN61-1384/R,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1-2897,郵發代號52-266。《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通過報導神經科學領域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發展動態與進展,促進神經外科學、神經內科學、神經生物學、神經免疫學和神經解剖學等專業人員在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經驗等方面的提高與相互交流。本雜誌主要面向神經科學工作人員,也兼顧頭頸外科、頜面外科、耳鼻咽喉科、骨科、普通外科、內科醫生,以及大學生研究生、進修生等各層次的醫學科技工作者在臨床和科研工作中的需要。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由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主辦,這是西京醫院首次主辦國家級期刊雜誌,雜誌主編由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章翔教授擔任。該刊主要報導神經科學領域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發展動態與進展,旨在促進神經外科學、神經內科學、神經生物學、神經免疫學和神經解剖學等學科的專業人員在基礎理論或臨床經驗上的互相交流與共同提高。

辦刊宗旨

貫徹黨和國家衛生工作方針及政策,堅持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式,反映我國及世界神經外科學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技術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神經外科學的學術交流。

報導內容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內容主要涉及神經外科各類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診斷、治療及手術技術等方面,同時兼顧頭頸外科、頜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經影像學等學科。及時反映我國與世界神經外科學基礎研究及臨床工作的重大進展,對促進國內外神經外科學的學術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雜誌欄目

設有述評、專家論壇、論著、論著摘要、經驗交流、技術改進、短篇與個案、會議紀要、專題筆談、講座、綜述、學術動態及教學園地等。

獲獎情況

根據本刊的質量、水平和學術影響力,中國科技情報信息研究所2004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的影響因子為1.011,位居中國神經與精神科學類(共24種)核心期刊的第二名;在2004/2005年度被評為陝西省“優秀科技期刊”,並榮獲西安地區2005年度軍隊院校優秀期刊“一等獎”,在2006年度陝西省科技期刊審讀評選中榮獲“編輯出版優秀獎”。

收錄情況

目前已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PЖ)、中國情報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資料庫、清華大學光碟版電子期刊社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和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等收錄,於2003年被國家科技部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委員會(ResearchCenterforChinaScienceEvaluation,RCCSE)評定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經過八年的編輯、出版與發行,獲得了廣大讀者、作者的大力支持、細心呵護與愛戴,以及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

讀者對象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為雙月刊,主要面向神經科學工作者,也兼顧神經內科,頭頸外科、頜面外科、耳鼻咽喉科、骨科、普通外科、內科醫生,以及大學生、研究生、進修生等多層次的醫學科技工作人員在臨床和科研工作中的需要。

期刊信息

刊名: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
ChineseJournalofNeurosurgicalDiseaseResearch

主辦: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周期:雙月

出版地:陝西省西安市

語種:中文;英文;

開本:大16開

ISSN:1671-2897

CN:61-1384/R

郵發代號:52-266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

創刊時間:2001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化學文摘(美)(2009)

撰稿要求

1.文題:力求簡明、醒目,能夠準確反映文章的主題。除公知、公用者外,儘量不用外文縮略語。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5個實詞。各類型稿件均需提供英文文題,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2.作者署名:作者限定於7名以內,姓名在文題名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原則上不應再作更動,如必須變動,應由作者單位來函聲明原因,並簽字蓋章。全部作者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標註於論文題名下。本刊採用通訊作者制。除第一作者的簡介(姓名、職稱、電話、Email和地址)列於文題頁末外,本刊亦將通訊作者的姓名、職稱、工作單位、郵政編碼、電話、Email和地址,列於文題頁末。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附其本人同意的書面材料。

3.摘要:論著需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內容應匹配、對照。摘要後宜給出文獻標識碼和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及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中文摘要約250字,英文摘要約300個實詞,中、英文內容應符合。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題名、全部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的每個字母均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不加連字元)、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和國名。樣例:LIGuangming,FANYi,WUJingping,WANGFang,LIUShengli,HUANGWei.DepartmentofNeurosurgery,XijingHospital,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

4.關鍵字:各類型稿件均需提供2~5個關鍵字。請按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的醫學主題詞表(MeSH)選詞。

5.醫學名詞:以1989年以後由全國自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撰的《英漢醫學辭彙》為準。藥物名稱應使用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中的名稱,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6.統計學符號:按GB/T3358.1~3358.3-93《統計學名詞及符號》中的有關規定書寫,常用如下:(1)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x(中位數仍用M);(2)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3)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x;(4)t檢驗用英文小寫t;(5)F檢驗用英文大寫F;(6)卡方檢驗用希臘文小寫χ2;(7)相關係數用英文小寫r;(8)自由度用希文小寫v;(9)機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檢驗值,如t值、F值、χ2值等)。以上符號除χ2外均用斜體。

7.圖表:所有論著中圖表的文題用中、英文對照表達,注釋及圖表內容均用英文表達。其它類型文稿中圖表的文題、注釋及內容均用中文表達。圖、表集中附於文後,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附有言簡意賅的題目。本刊採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及底線),表中不應出現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如需說明,請在正文中用文字表述;要合理安排縱表的橫標目,並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保留的小數位數相同,一般比可準確測量的精度多一位。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匹配,並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電子版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若圖中需標註符號(包括箭頭),請直接在Word文檔的圖片中進行標註。若刊用人像,應徵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識別的部分。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引用已發表的圖,須註明出處,並附著作權所有者同意使用該圖的書面材料。

8.計量單位:執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法案,並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撰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套用》一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注意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合使用,如ng/天,應改為ng/d;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不能多於1條,如ng/kg/min應改為ng/(kg.min);組合單位中斜線和負數冪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應寫為ng/kg•min-1。文中須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數值,但應以括弧標註出舊制單位數值,如血壓書寫樣式為:12kPa(90mmHg)。但如同一計量單位反覆出現,可在首次出現時注出法定計量單位與舊制單位的換算係數,然後只列法定計量單位數值。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光度(舊稱光密度)的符號為A,“A”為斜體字

9.數字:執行GB/T15835-95《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後超過3位數字時,每三位數字一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如,“4,836.721,9”應寫成“4836.7219”。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除標準試劑或藥品按常規要求表示外,其餘均應保留小數點後一位數字。百分數的範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6.0%~85.0%不能寫成6.0~85.0%。均數、標準差數值及其單位應按以下方式表達,如(104.82±8.61)mg,不能寫成104.82±8.61mg。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8cm×4cm×6cm,而不能寫成8×4×6cm3。

10.縮略詞:題名一般不用縮略詞。對正文中重複出現的專業術語,可用縮略詞代替。但正文中首次出現的術語,套用括弧給出其中英文全稱及縮略詞;而摘要中首次出現該專業術語時,僅給出縮略詞。縮略詞應儘量少用,1篇文章內一般不宜超過5個,不多於4個漢字的名詞一般不使用縮略詞。

11.致謝:用於對參與部分工作、提供技術性幫助和工作方便、並給予指導者,以及給予資助的團體或個人表示感謝。置於正文後、參考文獻前。文字力求簡練,評價得當,並應徵得被致謝者本人同意。

12.參考文獻: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研究論著要求引用文獻20篇左右,其它類型文章不作限制。參考文獻中的作者超過3名時只列出第1~3名,後加“,等”。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卷期號、起止頁。參考文獻必須與其原文符合,確認無誤。每條參考文獻應加注文題類型標識,如雜誌[J]、專著[M]、學位論文[D]、論文集[C]、報紙文章[N]、標準[S]、報告[R]和專利[P]。對於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其文獻類型採用單字“A”,對其它未說明的文獻採用單字母“Z”。引用書籍時,當書籍的作者為單人時,其後加(ed);若為2人以上時,則加(eds)。 書寫樣式如下:

1謝伯林,王正國,朱佩芳,等.氣體衝擊致視網膜損傷的實驗模型[J].中華創傷雜誌,2000,16(5):279-282.

2samiiM,BabuRP,TatagibaM,etal.Surgicaltreatmentofjugularforamenschwannomas[J].JNeurosurg,1995,82(6):924-932.

3王致瑜.顱腦局部顯微解剖[A].見:王忠誠,主編.神經外科學[M].第1版.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9-52.

4WeinsteinL,SwartzMN.Pathologicpropertiesofinvadingmicroorganisms?[A].In:SodemanWAJr,SodemanWA(eds).Pathologicphysiology:mechanismsofdisease[M].8thed.Philadelphia:Saunders,1974:457-472.?

5horntonJ,BashirQ,AletichVA,etal.Whatpercentageofsurgicallyclippedintracranialaneurysmshaveresidualnecks?[J].Neurosurgery,2000,46(6):1294-1298..

投稿要求

1.來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邏輯性。要求資料真實、數據可靠、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暢。專家述評、論著、綜述、講座等一般不超過4000字,短篇與個案、經驗交流等不超過1500字。

2.來稿須另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註明作者單位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關於“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無爭議”等的聲明。

3.稿件投稿成功後,即進入審稿程式。作者可隨時經本刊網站跟蹤文稿的當前狀態。投稿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可隨時與本雜誌社聯繫。

4.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獲得國家或省、部級以上課題資助項目,請於文題頁左下方腳註說明,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9970752)、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資助項目(102-10-02-03)”等,並附基金證書複印件。論文刊登後獲獎者,請及時通知編輯部,並請寄獲獎證書複印件。

5.作者在得到稿號後4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審閱中;作者若欲改投他刊,請提前與本刊編輯部聯繫,切勿一稿兩投。如逾4個月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作者可改投他刊。

6.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有權作文字修改或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將提請作者考慮。對退修的文稿,要求作者將修改稿以word格式上傳至審稿系統。修改稿逾期1個月未返回者,本刊將視作自動撤稿。 

7.來稿須附稿件處理費80元,請通過郵局匯寄。稿件確認刊登後按通知付版面費。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工本費。版面費和彩圖印製工本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它費用中支付。稿件刊登後酌致稿酬,並贈當期雜誌1冊。

常見論文發表範例

創傷性腦損傷後腦神經細胞內CA~2+變化實驗研究---許建新周躍飛趙洪洋
不同類型腦動脈瘤內流體力學的三維數值模擬研究---黃清海張星施洋余釗邵雪明劉建民
手術證實不宜栓塞治療的顱內動脈瘤---劉崢魏梁鋒王如密張小軍王守森高進喜荊俊傑
立體定向~32P內放射治療老年顱咽管瘤---孫君昭田增民於新周東學亓樹彬王亞明
局灶性腦皮層發育不良致頑固性癲癇的外科治療---趙明梁樹立李安民姚世斌
結節性硬化症致難治性癲癇的手術處理---劉仕勇安寧楊輝楊梅華廖偉張琴蔡方成楊汶華
中國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學術會議暨第三屆中韓神經腫瘤雙邊學術交流會議---
華東六省一市顱腦創傷合併顱面損傷住院患者調查---胡錦姚海軍劉永奚才華謝叻吳巧嬌付朝偉滕良珠汪業漢傅先明惠國楨傅震楊衛忠石松生呂世亭劉偉國徐庚生洪濤周良輔
N-乙醯半胱氨酸對大鼠顱腦損傷後炎性因子表達的影響---張衛民雷鵬賀建勛
內聽道後壁磨除在前庭神經鞘瘤顯微手術治療中的作用英文---陳立華陳凌劉麗旭鮑遇海吳浩
星形細胞腫瘤的預後因素分析---張清平魏大年陳建良牟永告張湘衡陳忠平
~13N-NH_3PET在星形細胞瘤術後復發與放療損傷鑑別中的意義---陳維安張祥松金華偉余振華梁宏胡平
海參皂苷抑制人腦膠質母細胞瘤U251細胞生長實驗研究---尹一恆章翔程光湯海峰林洪
IFN-Γ增強細胞毒類藥物對神經母細胞瘤的誘導凋亡作用---馬瑀王秀麗佟海俠陸春偉張繼紅張錦華
客座教授授聘儀式暨2008’西安國際神經外科學術論壇在西安隆重舉行---
MSP58基因小干擾RNA對膠質瘤細胞系U251增殖的影響---王江林偉章翔張璟張健吳琳劉新平藥立波
乙狀竇前入路處理斜坡凹陷區病變的量化研究---李愛民顏士衛劉希光李寧
腦供血動脈聯合重建術治療大腦中動脈重度狹窄或閉塞---李東波宋冬雷顧宇翔徐斌冷冰王啟弘陳功陳亮田彥龍
肢端肥大症患者79例臨床治療分析---潘綿順孫海輝王鵬汪業漢郭裕天黃潤生
遲發性胰性腦病的MRI診斷---楊宏楷翟建陳遠軍王麗霞
16層螺鏇CTA在腦動脈瘤治療中的臨床價值---陳文華王傑邢偉彭亞邱建國
帕金森小鼠多巴胺能神經元軸突超微結構研究---李立宏秦懷洲王景王學廉高國棟
TRAIL參與氧合血紅蛋白誘導的腦血管內皮細胞凋亡---秦懷州李立宏王梁宗建海劉華峰王舉磊高國棟
人NDRG2兩亞型基因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表達與純化---牛鋒鄧艷春秦娜劉新平
C57BL/6-GFP小鼠嗅球NSC培養及定位注射方法的建立---王楓陳陽陳俊高雪米文娟邱建華
PYGO_2基因RNA干擾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王海東蘇新輝王占祥馬永會譚國偉
LRIG3特異性RNA干擾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穩定株篩選---蔡明俊謝蕊繁韓林陳如東王寶峰葉飛郭東生雷霆
蛇床子素在缺血再灌注腦損傷模型中的腦保護作用---劉文博霍軍費舟門曉麗李娟
一種大鼠雷射腦損傷模型的建立---周杰肖現章翔楊繼慶程光王江章薇
環氧化酶-2在創傷腦組織中的定位與定量表達規律研究---胡群亮劉曉智劉振林姜忠敏張賽
山莨菪鹼對大鼠腦損傷後急性肺損傷PACAP的影響---吳潤華羅曉陽陳艷玲
RH-EPO對大鼠顱腦損傷模型腦紅蛋白表達研究---雷鵬賀建勛張衛民
幹細胞移植救治顱腦創傷的再思考---張賽劉曉智

論文來稿要求

活潑清新,深入淺出,深刻而不玄奧,要嚴格注意文章的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層次清楚,數據準確。

醫學雜誌大全(十二)

醫學雜誌(medical periodicals)是以醫學和與醫學相關學科為內容的情報載體,醫學雜誌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
《中華醫學雜誌》
《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誌》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誌》
《中華內分泌外科雜誌》
《中華器官移植雜誌》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誌》
《中華消化外科雜誌》
《中華精神科雜誌》
《中華核醫學雜誌》
《中華口腔正畸學雜誌》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誌》
《中華老年醫學雜誌》
《中華護理雜誌》
《中華臨床醫師雜誌》
《中華臨床營養雜誌》
《中華麻醉學雜誌》
《中華泌尿外科雜誌》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中華疾病控制雜誌》
《中華內科雜誌》
《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誌》
《中華檢驗醫學雜誌》
《中華燒傷雜誌》
《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誌》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
《中華實驗外科雜誌》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誌》
《中華外科雜誌》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複雜志》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
《中華消化內鏡雜誌》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中華消化雜誌》
《中華小兒外科雜誌》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誌》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
《中華血液學雜誌》
《中華醫史雜誌》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
《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誌》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中華整形外科雜誌》
《中華中醫藥學刊》
《中華腫瘤防治雜誌》
《中華全科醫師雜誌》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中華口腔醫學雜誌》
《中華神經外科雜誌》
《中華神經醫學雜誌》
《中華腎臟病雜誌》
《中華護理教育》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
《中華理療雜誌》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
《中華眼底病雜誌》
《中華眼科雜誌》
《中華養生保健》
《中華手外科雜誌》
《中華醫學超聲雜誌》
《中華醫學教育雜誌》
《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誌》
《中華損傷與修複雜志》
《中華糖尿病雜誌》
《中華普通外科雜誌》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誌》
《中華醫院管理雜誌》
《中華胰腺病雜誌》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
《中華衛生殺蟲藥械》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
《中華中醫藥雜誌》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中華腫瘤雜誌》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中華腦血管病雜誌》
《中華皮膚科雜誌》
《中華男科學雜誌》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誌》
《中華全科醫學》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
《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誌》
《中華腔鏡外科雜誌》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
《中華危重症醫學雜誌》
《中華移植雜誌》
《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誌》
《中華哮喘雜誌》
《中華乳腺病雜誌》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誌》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
《中華神經科雜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