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綠絨蒿

尼泊爾綠絨蒿

尼泊爾綠絨蒿,一年生草本,高0.6-1.2米。分布於雲南西北部、東北部、中部,生於海拔2700-3800米的草坡。我國四川西部和西藏有分布。尼泊爾,錫金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概述:

所屬卷:Meconopsis Vig.

所屬科:Papaveraceae

中文名:尼泊爾綠絨蒿

其它中文名:山萵筍(祿勸),“埃貝賽保”(青海藏語)

文獻來源

Meconopsis napaulensis DC.(1824); Fedde in Engl.(1909)*; Tayl.(1934)*; Fedde in Engl. et Prantl(1936)*; Hara(1966,1971)

Papaver Paniculatum D. Don(1825), P. P. ; M. wallichii Hook. in Curtis(1852)*;P. P. ; Fedde in Engl.(1909)*; in Engl. et Prantl(1936)*; M. wallichii var. fuso-Purpurea Hook. f. in Curtis(1884)*.

描述欄位

一年生草本,高0.6-1.2米,全體被黃褐色、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主根粗而長,長約9厘米,粗約2.5厘米,向下逐漸狹窄。莖粗壯,具分枝,圓柱形,有時具縱稜,粗約3厘米,基部蓋以宿存葉基,其上被密集成叢的通常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基生葉密集叢生。長可達30厘米,寬達17厘米,其形狀多變,通常基部羽狀全裂,先端羽狀半裂,裂片長圓形,先端急尖或圓形,邊緣缺刻狀羽狀淺裂,表面綠色,主脈凸起,側脈不明顯,背面淡綠色,主脈和側脈均隆起;具葉柄,長達22厘米,上面具溝槽;下部莖生葉與基生葉同,但具短柄;上部莖生葉近無柄,長3—13厘米,寬1-5厘米,邊緣羽狀淺裂、深裂至全裂,先端圓或急尖,基部楔形式耳形。花莖具分枝,花生於上部葉腋內,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花梗長3-10厘米;花下垂;花蕾圓形至卵形,長1—2.5厘米,徑1—1.8厘米;萼片卵圓形,外面被毛;花瓣4,卵形或近圓形,長3—4.3厘米,寬2—3.7厘米,紅色、紫色或藍色,稀白色;雄蕊多數,花絲絲狀,長約1厘米,與花瓣同色或較深,花葯桔黃色,長圓形;子房近球形或卵形、橢圓形,長約1厘米,寬0.7—1厘米,密被淡黃色或銹色、緊貼、具多短分枝的長硬毛及微柔毛,花柱棒狀,長0.5—1厘米,果時可達1.2厘米,變細或基部膨大,柱頭頭狀,5-8裂。深綠色。蒴果長圓形到橢圓狀長圓形,長1.5—2.5厘米,寬0.7—1.5厘米,密被毛,5-8瓣自頂端微裂。種子卵形到寬橢圓狀長圓形,種皮密被乳頭狀突起。花期6—7月,果期7-8月。

分布及生境

分布於雲南西北部、東北部、中部(鎮康、祿勸、瀘水、騰衝、大姚),生於海拔2700-3800米的草坡。我國四川西部和西藏有分布。尼泊爾,錫金也有分布。模式采於尼泊爾。

尼泊爾綠絨蒿尼泊爾綠絨蒿

用途及功能

藥用全草,清熱止咳。與全緣葉綠絨蒿通用。

綠絨蒿屬

綠絨蒿屬(MeconoPsis Vig.)是罌粟科中較大的一屬,該屬建立於1814年,Viguier根據PaPaver cambrica L.(1753)具短花柱的特點從無花柱、僅有盤狀柱頭的罌粟屬中分立出來。綠絨蒿是著名的觀賞植物,以其花大、色澤艷麗、姿態優美而著稱,是高山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