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秀麗綠絨蒿

擬秀麗綠絨蒿

擬秀麗綠絨蒿是著名的觀賞植物,以其花大、色澤艷麗、姿態優美而著稱,是高山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之一。分布雲南西北部(中甸),生於海拔3400—4100米的岩坡、流石灘中。我國四川西南部及西藏東南部也產。

基本信息

概述:

所屬卷:Meconopsis Vig.
所屬科:Papaveraceae
中文名:擬秀麗綠絨蒿
文獻來源:Meconopsis Pseudovenusta G. Tayl. (1934)*.
M. uenusta Prain (1915), p. p.

描述欄位

一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主根肥厚而長,長10厘米以上,粗達2.5厘米。莖短而粗,密蓋宿存葉基。葉基生或生於花莖下部,葉片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倒披針形,長2-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急尖或圓,基部楔形,通常羽狀深裂或二回羽狀深裂,稀全緣或波狀,兩面無毛或中脈上被極稀疏的硬毛,近基出脈數條,在兩面均明顯;葉柄線形,長約11厘米。花生於基生花葶上,花葶有時基部連合,稀生於無苞片的花莖上而與基生花葶混生;花葶長6-20厘米,果時達35厘米,無毛或被平伸或捲曲的硬毛;花芽近球形,徑1-1.5厘米;花萼無毛或被極稀疏的硬毛;花瓣4—10 ,橢圓形、倒卵形或近圓形,長2—3厘米,寬1—2.5厘米,先端圓或急尖,基部楔形,紫色;雄蕊多數,花絲絲狀,長約1厘米,與花瓣同色,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桔黃色至深褐色;子房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疏被緊貼或伸展的硬毛,高3—6毫米,花柱長1.5-1.8毫米,柱頭頭狀。蒴果狹倒卵形至狹橢圓形,長2—3厘米,寬0.5-1厘米,疏被銹色平展或反曲的刺毛,3—4瓣自頂端微裂,花柱延長至6毫米。種子鐮狀橢圓形,種皮具不明顯的縱凹痕。花期7月,果期8—10月。

分布及生境

分布雲南西北部(中甸),生於海拔3400—4100米的岩坡、流石灘中。我國四川西南部及西藏東南部也產。模式采於雲南中甸。

綠絨蒿屬

綠絨蒿屬(MeconoPsis Vig.)是罌粟科中較大的一屬,該屬建立於1814年,Viguier根據PaPaver cambrica L.(1753)具短花柱的特點從無花柱、僅有盤狀柱頭的罌粟屬中分立出來。綠絨蒿是著名的觀賞植物,以其花大、色澤艷麗、姿態優美而著稱,是高山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